第二四回 叢桂吐奇磐 滿眼秋光明夜月 綿雲鋪大海 幾聲猿嘯起遙峰
關燈
小
中
大
過此時沒有地方,将來是否如約?阮蓮笑對阿婷低語道:&ldquo你看明弟和鐵牛和二猿跳前跳後,高興得也成了猢狲。
以後老有兩個猴子跟住,同在一起,誰還敢和他親近呢?&rdquo 江明知她故意借話嘲笑,恐阮菡聽出不快,忙即回看,阮菡正和申林、江、呂、端木諸人在旁聚談,阮菡就在身旁,竟如未聞,忙趕過去,方要開口。
阮菡已先說道:&ldquo你看你這大一個人,老是娃兒脾氣。
你申師兄久别重逢,你還未見面,隻和猴子亂跳,也不來問師父可有吩咐。
&rdquo江明笑答:&ldquo申師兄剛上來,我一看見就趕來了。
&rdquo說罷二人禮見。
一問來意,才知陶、葛二老已将天都峰山腹封閉,寶石也磨得差不多,隻剩一層薄皮。
因聽雪獅報信,說有好些人趕往始信峰頂,蒼猿未發警号,必是江明陪客同回,陶元耀見它連叫帶比,知其急于往見江明等人,便命申林引了二猿同回傳命,照所說地點,明早領了衆人前去預先演習,以備到時埋伏應敵。
仍由三猿在外守望,以防萬一,明夜升火之後即往三峰左近分頭埋伏等語。
衆人得知成功有望,全都大喜。
談了一陣,江明便請衆人下面洞中進食,一面安排住處。
本定分在始信、天都、文筆三峰居住,以便就近照料,江明喜歡熱鬧,覺着為時尚早,那三座爐鼎雖分設在三峰頂上,但是設備極巧,不到時候外人看不出來,又知敵人不會來,此時也無如此膽量,陶、葛二老未守爐鼎以前,賊黨如來,隻有送死,便和申林商量,說:&ldquo文筆峰洞中還有石榻和一些用具,天都峰雖有幾處洞穴,從來未住過人,還要打掃籌備,并且錦春坪幾位新交至友日内也要趕來,須要準備。
不如請今日來人同住在始信峰洞内,等餘、李諸兄到後,再照師命分居。
一則免得分散寂寞,事實上也方便一點。
&rdquo 申林笑說:&ldquo師父本來命我按照人數和本領高低分配。
這幾日敵人不會前來,所重是在演習。
師弟之言也是實情,通融原可,不過師父向來料事如神,有時發令隻簡單兩句話,事前并無詳言,到時便要應驗。
既命我們早點安息,明日未明起身,便照所說,看好地勢,演習埋伏應敵之事,說不定有什用意。
好在今夜不會有事發生,明日卻要早起,大家随時留一點心便了。
&rdquo 江明喜諾,晚飯後衆人都覺當日天氣晴和,月色甚好,峰旁山上又生着許多桂樹,均是江明初拜師時,陶元曜親手所種。
聽說崖菊也多開放,知道陶元曜最愛菊花,種得極好,曾用妙法培養。
因江明每日專心用功,種花外行,說得不甚詳細。
昨日在途中又都睡過一夜,難得這樣好的中秋夜月,均想出洞賞花玩月,不願早睡。
申林飯後便自起身,趕往天都峰覆命。
江明年輕喜事,良友初來,雖是同道至交,不分彼此,到底來者是客,見阿婷剛一提議,衆人同聲附和,笑說:&ldquo申師兄對于師父最是恭謹。
因他走時吩咐請客早睡,不曾想起明日中秋。
今夜月色鮮明,婷姊早說一聲,我們帶來的路菜甚多,申師兄又由白雁峰何師叔那裡取來十壇美酒,葛師叔多大的量也吃不完。
方才我往後洞,發現上次黃山鬥劍辦來待客的美酒,還有好幾大壇未動。
師父平日偶然也在月下花前随意吃幾杯,但他老人家從未醉過,也吃不多。
我和蒼猿還有從前一位周師兄,每月有一次開葷,由後山深處打來野雞野兔之類,照例吃它一個半醉。
師父最愛我們,洞中雖然清苦,平日無什好吃的,隻要有人送東西來,師父輕易不用,都便宜了我們随意飲食,從未說過一次。
早有賞月賞花之言。
我們把肚皮留下一半,到月光高起時,帶到桂花林中,一面看花賞月,飲酒談心,弄巧還可看到夜來雲海之奇,豈不是好?&rdquo 阮蓮笑道:&ldquo無怪我姊姊說你嘴饞,老忘不了吃的。
就這樣賞月看花舞劍登山,豈非一樣有趣?何必要連酒帶肉吃上一頓,弄得看核狼藉,使山靈笑我們酒肉之徒呢?&rdquo小妹笑道:&ldquo明弟固是貪吃,有點美酒也可助興。
隻無須帶上許多葷腥食物便了。
&rdquo 江明見阮菡微笑相看,便問:&ldquo二姊之意如何?&rdquo阮菡笑道:&ldquo大家都走了好幾天,月下談心原有情趣。
你把你師父的美酒帶上一點,再将松子棗子帶一點去。
山陽野地裡還有幾株果樹,大家随意采吃也是一樣助興。
你不提那些路菜,三妹怎會笑你?&rdquo 鐵牛、一亨和江明最好,插口先說:&ldquo江師叔話還沒有說完,阮三師叔便挖苦他。
我聽人說,對月飲酒才算雅人。
如說吃葷不好,那路菜多一半是筍脯香幹之類素萊,又幹淨又好帶,并非吃完,灑了一地骨頭,有什相幹?&rdquo一亨也搶着說道:&ldquo此言有理。
蘇東坡就說,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可見賞月看花非有酒不可了。
&rdquo 阮蓮聽姊姊口氣暗幫江明,正在暗笑,及聽一亨附和鐵牛,也是向着江明一面,不禁轉向一亨嗔道:&ldquo你曉得什麼?記了兩句《赤壁賦》,便要當衆掉文,以為你們風雅,實在又酸又俗。
明月已上東山,既打算走,還不起身,偏在這裡讨厭。
&rdquo一亨聞言,慌道:&ldquo我并未說三妹說得不對,三妹愛吃筍脯,我先拿去。
&rdquo 衆人見他被阮蓮一說,神态便自慌張,面漲通紅,說完就走,惟恐阮蓮怪他,想要讨好,又想不出好主意,說完人便跑去,俱都好笑。
跟着江明、鐵牛将酒取來,一同起身。
大小三猿己早奉命峰頂眺望,不在洞中。
初意當日天氣晴美,秋高氣爽,黃昏時的雲海不厚,業已散開。
此時月上中天,定是碧空萬裡,情景如畫。
出洞一看,覺着霧氣頗重,還當洞近山腳,地勢較低,走到高處,必定晴朗。
及至走上對山,霧氣越濃,面上濕陰陰的,江明笑說:&ldquo今夜天氣已變,雲霧已起,桂花菊花都在半山崖上,恐被雲遮,看不成了。
&rdquo忽聽一亨、鐵牛高呼:&ldquo大家快來!這裡真有意思。
&rdquo 江明原和衆人緩步而行,聽出二人語聲是在近頂之處,笑說:&ldquo他二人跑在前面,不往桂花崖,卻在頂上發話,必是桂花崖一帶已被雲霧遮住。
今夜雲低,他二人不常見到過上面皓月清輝,地面上到處都被白雲遮沒,回光反映,宛如萬頃銀濤的奇景,便覺好看。
其實我們山居的人,這樣眼福享受已慣,不足為奇。
倒是今夜月光定必清明,天上不會有什雲影,雲霧多在半山以下。
那些桂花樹如被雲遮住一半,加上那許多的菊花被雲氣一滋潤,卻比平常好看呢。
&rdquo 衆人邊說邊走,不覺穿雲而上,果然越往上雲霧越濃,最濃之處,對面都難見人。
等到走出雲層之上,一亨、鐵牛正迎了下來,見面便說:&ldquo諸位快看,這有多好呢!&rdquo 衆人聞言,朝二人手指之處一看。
原來當夜雲霧隻到半山桂花崖前而止。
那一帶山崖作小半圓形橫在山腰,地勢雖有高低,大都平坦。
有的更似飛閣臨空,俯視絕壑,山容如染,秀峻天然,上面稀落落分布着許多大可合抱的桂花樹,崖坡上下,丹楓叢生,秋菊競豔,亭亭靜植,五色缤紛。
衆人還未上山,先聞到一股接一股的桂花香味,這一臨近,越覺香氣濃郁,清馨染衣,秋光滿眼,花月争輝。
最有趣是那雲恰在那些崖坡花樹之間,下面看去似霧,到了上層便是雲海波翻,銀濤雪湧,茫茫大地,都被白雲布滿,上面卻是皓月千裡,蒼-無際,一眼望過去,不是青天便是白雲,上下空明,漫無涯埃。
雖然遠近許多峰崖巒峨上半仍然挺出雲濤之上,因天大清空,雲太平闊,相形之下,休說那些小的峰崖,便是始信、天都、文筆、丹屏等那麼高大雄偉的峰巒,插在萬頃銀濤之中,也似遼海風帆,筍尖出地,不知怎的看去那麼渺小。
當夜無風,天氣最好,雲層又密又厚,先似一團團的白氣,剛開鍋的蒸籠一般,在半山低處-然欲起,漸漸凝結成團,與大量的雲合成一片,大都又濃又密,高下不等,看去仿佛浪花飛舞,波濤浩瀚,定睛一看,十九靜止未動,隻是互相擠軋,疏密相間,自然舒卷,就有移動,也是極慢。
因高低相差,仿佛是在洶湧奔騰,皓月明輝照在那些雲團之上,有的層次分明,宛如無數銀纨輕絹松松地攏成一大疊,其白如霜,裡外空明,有的中心大密,月華反映,耀影浮光,幻為異彩,氣象萬千,轉眼百變。
稍不留心,決看不出雲的動靜,比起平日所見雲海蒼蒼奔奔,浩蕩騰湧,宛如天風吹海,駭浪山立,鲸波萬丈,變幻無端,忽然一陣風來,便卷起千萬層銀濤雪浪,連那許多大小峰巒也似要被吞去的驚心駭目之景,又大不同,空廣雄奇之中,别有一種清甯幽靜之趣。
妙在半山雲層上面又飄起兩三條雲帶,剛巧分兩三層圍繞在危崖花樹之上,上半露出樹身,下半崖坡随同雲帶袅袅搖曳,分合浮動,崖土地面又并未全被雲遮住,月光穿雲而下,照得下半樹身和許多花草似隐似現,上面的楓葉菊花全被月光映成了金銀色。
一亨、鐵牛、阮蓮、阿婷四人已早奔将過去,人身常被白雲隔斷,雲一移動,漸漸現出全身。
經此一來,休說那兩個少女霧鬓風鬟,清輝玉臂,卿雲缥缈,望之若仙,便一亨、鐵牛也似桂殿金童淩虛遊戲,快要乘風飛去光景。
阮菡拍手笑道:&ldquo原來畫圖中的神仙,就是這般光景麼?明弟你怎麼不跟了去裝個神仙,豈不好玩?&rdquo 江明笑答:&ldquo姊姊哪裡知道,這景緻遠看極好,身臨其境便沒意思了。
固然雲帶薄,不似平日那樣堵得人氣悶,但是目光常被雲遮,什麼也看不見,和方才到處昏蒙蒙一樣,就是頭露在外,也隻看見上面一點花枝,濕氣又重,周身冰涼,時候一久,衣服也被濕透,請想有什意思?人說仙人騰雲駕霧,依我想來,直是寓言神話。
果真神仙生活往來都在雲中,休說水氣濕潤使人難耐,這氣悶就夠他受的。
你看端木大姊、呂師姊她們見慣雲海的人,可曾走開?還是這裡好看。
她們四人不也來了麼?&rdquo 阮菡微嗔道:&ldquo就是你一人曉得!莫非我姊妹生長山中,連雲海也未見過?一則那幾條雲帶蜿蜒搖曳,看去好玩,想叫你試一試,代我采點花來。
你自偷懶,偏有許多話說!&rdquo江明忙答:&ldquo我不知姊姊要花,這就采去。
&rdquo 說時,下面四人已各采了一枝桂花走上。
阮菡笑說:&ldquo三妹,明弟笑你們連雲都未見過呢。
&rdquo阮蓮笑道:&ldquo他比誰都淘氣。
今日跟着姊姊們裝大人,不肯走開,還要笑人。
我那望雲峰孤舉突起,隻有一條山嶺,四面的山均隔得遠,雲海隻比這裡更闊,一月不知要看多少回,所見不廣,還要笑人。
他說的話我已聽見。
我采一枝花,稍立了一會,衣服幾時濕透呢。
&rdquo阮菡随手将花接過,不令再采。
江明方說:&ldquo我是說雲氣悶人,何曾在笑你們?&rdquo 江小妹和端木琏、呂不棄同立山石之上,正在極目蒼茫,指點煙雲,互相說笑,見這幾人又在拌嘴,方說:&ldquo上面楓林,地勢甚好,眼界較寬,又有坐處,正好将酒取出同賞花月,坐上片刻回洞安眠。
明日還有事呢。
&rdquo 忽聽天都峰頂隐隐傳來一聲猿嘯,跟着又聽雪獅、赤電新收二猿厲嘯相應。
先聽似在雲層下面,嘯聲發悶,晃眼之間,便見四點金星、兩條白影,一濃一淡,映月生光,帶着兩聲長嘯破空飛馳而來。
定睛一看,正是新收二猿,一路奔馳在前面峰崖雲海之間,時而飛身雲上,時而投入雲中,一路星丸跳擲,隐現無常,其急如箭,同往始信峰這面飛馳而來。
蒼猿嘯聲本來甚急,忽然止住。
跟着又是一聲長嘯,聽出蒼猿業已趕到峰下,方疑有事,猛瞥見三條猿影穿雲而上,齊朝衆人身前縱落。
因某些原因,還珠的這套書同樣沒完
以後老有兩個猴子跟住,同在一起,誰還敢和他親近呢?&rdquo 江明知她故意借話嘲笑,恐阮菡聽出不快,忙即回看,阮菡正和申林、江、呂、端木諸人在旁聚談,阮菡就在身旁,竟如未聞,忙趕過去,方要開口。
阮菡已先說道:&ldquo你看你這大一個人,老是娃兒脾氣。
你申師兄久别重逢,你還未見面,隻和猴子亂跳,也不來問師父可有吩咐。
&rdquo江明笑答:&ldquo申師兄剛上來,我一看見就趕來了。
&rdquo說罷二人禮見。
一問來意,才知陶、葛二老已将天都峰山腹封閉,寶石也磨得差不多,隻剩一層薄皮。
因聽雪獅報信,說有好些人趕往始信峰頂,蒼猿未發警号,必是江明陪客同回,陶元耀見它連叫帶比,知其急于往見江明等人,便命申林引了二猿同回傳命,照所說地點,明早領了衆人前去預先演習,以備到時埋伏應敵。
仍由三猿在外守望,以防萬一,明夜升火之後即往三峰左近分頭埋伏等語。
衆人得知成功有望,全都大喜。
談了一陣,江明便請衆人下面洞中進食,一面安排住處。
本定分在始信、天都、文筆三峰居住,以便就近照料,江明喜歡熱鬧,覺着為時尚早,那三座爐鼎雖分設在三峰頂上,但是設備極巧,不到時候外人看不出來,又知敵人不會來,此時也無如此膽量,陶、葛二老未守爐鼎以前,賊黨如來,隻有送死,便和申林商量,說:&ldquo文筆峰洞中還有石榻和一些用具,天都峰雖有幾處洞穴,從來未住過人,還要打掃籌備,并且錦春坪幾位新交至友日内也要趕來,須要準備。
不如請今日來人同住在始信峰洞内,等餘、李諸兄到後,再照師命分居。
一則免得分散寂寞,事實上也方便一點。
&rdquo 申林笑說:&ldquo師父本來命我按照人數和本領高低分配。
這幾日敵人不會前來,所重是在演習。
師弟之言也是實情,通融原可,不過師父向來料事如神,有時發令隻簡單兩句話,事前并無詳言,到時便要應驗。
既命我們早點安息,明日未明起身,便照所說,看好地勢,演習埋伏應敵之事,說不定有什用意。
好在今夜不會有事發生,明日卻要早起,大家随時留一點心便了。
&rdquo 江明喜諾,晚飯後衆人都覺當日天氣晴和,月色甚好,峰旁山上又生着許多桂樹,均是江明初拜師時,陶元曜親手所種。
聽說崖菊也多開放,知道陶元曜最愛菊花,種得極好,曾用妙法培養。
因江明每日專心用功,種花外行,說得不甚詳細。
昨日在途中又都睡過一夜,難得這樣好的中秋夜月,均想出洞賞花玩月,不願早睡。
申林飯後便自起身,趕往天都峰覆命。
江明年輕喜事,良友初來,雖是同道至交,不分彼此,到底來者是客,見阿婷剛一提議,衆人同聲附和,笑說:&ldquo申師兄對于師父最是恭謹。
因他走時吩咐請客早睡,不曾想起明日中秋。
今夜月色鮮明,婷姊早說一聲,我們帶來的路菜甚多,申師兄又由白雁峰何師叔那裡取來十壇美酒,葛師叔多大的量也吃不完。
方才我往後洞,發現上次黃山鬥劍辦來待客的美酒,還有好幾大壇未動。
師父平日偶然也在月下花前随意吃幾杯,但他老人家從未醉過,也吃不多。
我和蒼猿還有從前一位周師兄,每月有一次開葷,由後山深處打來野雞野兔之類,照例吃它一個半醉。
師父最愛我們,洞中雖然清苦,平日無什好吃的,隻要有人送東西來,師父輕易不用,都便宜了我們随意飲食,從未說過一次。
早有賞月賞花之言。
我們把肚皮留下一半,到月光高起時,帶到桂花林中,一面看花賞月,飲酒談心,弄巧還可看到夜來雲海之奇,豈不是好?&rdquo 阮蓮笑道:&ldquo無怪我姊姊說你嘴饞,老忘不了吃的。
就這樣賞月看花舞劍登山,豈非一樣有趣?何必要連酒帶肉吃上一頓,弄得看核狼藉,使山靈笑我們酒肉之徒呢?&rdquo小妹笑道:&ldquo明弟固是貪吃,有點美酒也可助興。
隻無須帶上許多葷腥食物便了。
&rdquo 江明見阮菡微笑相看,便問:&ldquo二姊之意如何?&rdquo阮菡笑道:&ldquo大家都走了好幾天,月下談心原有情趣。
你把你師父的美酒帶上一點,再将松子棗子帶一點去。
山陽野地裡還有幾株果樹,大家随意采吃也是一樣助興。
你不提那些路菜,三妹怎會笑你?&rdquo 鐵牛、一亨和江明最好,插口先說:&ldquo江師叔話還沒有說完,阮三師叔便挖苦他。
我聽人說,對月飲酒才算雅人。
如說吃葷不好,那路菜多一半是筍脯香幹之類素萊,又幹淨又好帶,并非吃完,灑了一地骨頭,有什相幹?&rdquo一亨也搶着說道:&ldquo此言有理。
蘇東坡就說,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可見賞月看花非有酒不可了。
&rdquo 阮蓮聽姊姊口氣暗幫江明,正在暗笑,及聽一亨附和鐵牛,也是向着江明一面,不禁轉向一亨嗔道:&ldquo你曉得什麼?記了兩句《赤壁賦》,便要當衆掉文,以為你們風雅,實在又酸又俗。
明月已上東山,既打算走,還不起身,偏在這裡讨厭。
&rdquo一亨聞言,慌道:&ldquo我并未說三妹說得不對,三妹愛吃筍脯,我先拿去。
&rdquo 衆人見他被阮蓮一說,神态便自慌張,面漲通紅,說完就走,惟恐阮蓮怪他,想要讨好,又想不出好主意,說完人便跑去,俱都好笑。
跟着江明、鐵牛将酒取來,一同起身。
大小三猿己早奉命峰頂眺望,不在洞中。
初意當日天氣晴美,秋高氣爽,黃昏時的雲海不厚,業已散開。
此時月上中天,定是碧空萬裡,情景如畫。
出洞一看,覺着霧氣頗重,還當洞近山腳,地勢較低,走到高處,必定晴朗。
及至走上對山,霧氣越濃,面上濕陰陰的,江明笑說:&ldquo今夜天氣已變,雲霧已起,桂花菊花都在半山崖上,恐被雲遮,看不成了。
&rdquo忽聽一亨、鐵牛高呼:&ldquo大家快來!這裡真有意思。
&rdquo 江明原和衆人緩步而行,聽出二人語聲是在近頂之處,笑說:&ldquo他二人跑在前面,不往桂花崖,卻在頂上發話,必是桂花崖一帶已被雲霧遮住。
今夜雲低,他二人不常見到過上面皓月清輝,地面上到處都被白雲遮沒,回光反映,宛如萬頃銀濤的奇景,便覺好看。
其實我們山居的人,這樣眼福享受已慣,不足為奇。
倒是今夜月光定必清明,天上不會有什雲影,雲霧多在半山以下。
那些桂花樹如被雲遮住一半,加上那許多的菊花被雲氣一滋潤,卻比平常好看呢。
&rdquo 衆人邊說邊走,不覺穿雲而上,果然越往上雲霧越濃,最濃之處,對面都難見人。
等到走出雲層之上,一亨、鐵牛正迎了下來,見面便說:&ldquo諸位快看,這有多好呢!&rdquo 衆人聞言,朝二人手指之處一看。
原來當夜雲霧隻到半山桂花崖前而止。
那一帶山崖作小半圓形橫在山腰,地勢雖有高低,大都平坦。
有的更似飛閣臨空,俯視絕壑,山容如染,秀峻天然,上面稀落落分布着許多大可合抱的桂花樹,崖坡上下,丹楓叢生,秋菊競豔,亭亭靜植,五色缤紛。
衆人還未上山,先聞到一股接一股的桂花香味,這一臨近,越覺香氣濃郁,清馨染衣,秋光滿眼,花月争輝。
最有趣是那雲恰在那些崖坡花樹之間,下面看去似霧,到了上層便是雲海波翻,銀濤雪湧,茫茫大地,都被白雲布滿,上面卻是皓月千裡,蒼-無際,一眼望過去,不是青天便是白雲,上下空明,漫無涯埃。
雖然遠近許多峰崖巒峨上半仍然挺出雲濤之上,因天大清空,雲太平闊,相形之下,休說那些小的峰崖,便是始信、天都、文筆、丹屏等那麼高大雄偉的峰巒,插在萬頃銀濤之中,也似遼海風帆,筍尖出地,不知怎的看去那麼渺小。
當夜無風,天氣最好,雲層又密又厚,先似一團團的白氣,剛開鍋的蒸籠一般,在半山低處-然欲起,漸漸凝結成團,與大量的雲合成一片,大都又濃又密,高下不等,看去仿佛浪花飛舞,波濤浩瀚,定睛一看,十九靜止未動,隻是互相擠軋,疏密相間,自然舒卷,就有移動,也是極慢。
因高低相差,仿佛是在洶湧奔騰,皓月明輝照在那些雲團之上,有的層次分明,宛如無數銀纨輕絹松松地攏成一大疊,其白如霜,裡外空明,有的中心大密,月華反映,耀影浮光,幻為異彩,氣象萬千,轉眼百變。
稍不留心,決看不出雲的動靜,比起平日所見雲海蒼蒼奔奔,浩蕩騰湧,宛如天風吹海,駭浪山立,鲸波萬丈,變幻無端,忽然一陣風來,便卷起千萬層銀濤雪浪,連那許多大小峰巒也似要被吞去的驚心駭目之景,又大不同,空廣雄奇之中,别有一種清甯幽靜之趣。
妙在半山雲層上面又飄起兩三條雲帶,剛巧分兩三層圍繞在危崖花樹之上,上半露出樹身,下半崖坡随同雲帶袅袅搖曳,分合浮動,崖土地面又并未全被雲遮住,月光穿雲而下,照得下半樹身和許多花草似隐似現,上面的楓葉菊花全被月光映成了金銀色。
一亨、鐵牛、阮蓮、阿婷四人已早奔将過去,人身常被白雲隔斷,雲一移動,漸漸現出全身。
經此一來,休說那兩個少女霧鬓風鬟,清輝玉臂,卿雲缥缈,望之若仙,便一亨、鐵牛也似桂殿金童淩虛遊戲,快要乘風飛去光景。
阮菡拍手笑道:&ldquo原來畫圖中的神仙,就是這般光景麼?明弟你怎麼不跟了去裝個神仙,豈不好玩?&rdquo 江明笑答:&ldquo姊姊哪裡知道,這景緻遠看極好,身臨其境便沒意思了。
固然雲帶薄,不似平日那樣堵得人氣悶,但是目光常被雲遮,什麼也看不見,和方才到處昏蒙蒙一樣,就是頭露在外,也隻看見上面一點花枝,濕氣又重,周身冰涼,時候一久,衣服也被濕透,請想有什意思?人說仙人騰雲駕霧,依我想來,直是寓言神話。
果真神仙生活往來都在雲中,休說水氣濕潤使人難耐,這氣悶就夠他受的。
你看端木大姊、呂師姊她們見慣雲海的人,可曾走開?還是這裡好看。
她們四人不也來了麼?&rdquo 阮菡微嗔道:&ldquo就是你一人曉得!莫非我姊妹生長山中,連雲海也未見過?一則那幾條雲帶蜿蜒搖曳,看去好玩,想叫你試一試,代我采點花來。
你自偷懶,偏有許多話說!&rdquo江明忙答:&ldquo我不知姊姊要花,這就采去。
&rdquo 說時,下面四人已各采了一枝桂花走上。
阮菡笑說:&ldquo三妹,明弟笑你們連雲都未見過呢。
&rdquo阮蓮笑道:&ldquo他比誰都淘氣。
今日跟着姊姊們裝大人,不肯走開,還要笑人。
我那望雲峰孤舉突起,隻有一條山嶺,四面的山均隔得遠,雲海隻比這裡更闊,一月不知要看多少回,所見不廣,還要笑人。
他說的話我已聽見。
我采一枝花,稍立了一會,衣服幾時濕透呢。
&rdquo阮菡随手将花接過,不令再采。
江明方說:&ldquo我是說雲氣悶人,何曾在笑你們?&rdquo 江小妹和端木琏、呂不棄同立山石之上,正在極目蒼茫,指點煙雲,互相說笑,見這幾人又在拌嘴,方說:&ldquo上面楓林,地勢甚好,眼界較寬,又有坐處,正好将酒取出同賞花月,坐上片刻回洞安眠。
明日還有事呢。
&rdquo 忽聽天都峰頂隐隐傳來一聲猿嘯,跟着又聽雪獅、赤電新收二猿厲嘯相應。
先聽似在雲層下面,嘯聲發悶,晃眼之間,便見四點金星、兩條白影,一濃一淡,映月生光,帶着兩聲長嘯破空飛馳而來。
定睛一看,正是新收二猿,一路奔馳在前面峰崖雲海之間,時而飛身雲上,時而投入雲中,一路星丸跳擲,隐現無常,其急如箭,同往始信峰這面飛馳而來。
蒼猿嘯聲本來甚急,忽然止住。
跟着又是一聲長嘯,聽出蒼猿業已趕到峰下,方疑有事,猛瞥見三條猿影穿雲而上,齊朝衆人身前縱落。
因某些原因,還珠的這套書同樣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