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回 高處可勝寒 暗霧危峰尋野老罡風吹不堕 飛丸走石儆雄奸
關燈
小
中
大
石包突起甚多,離地六七丈便有灌木蒼藤,再往上便和來路峰側一樣,盡是松杉之類古木倒挂挺生,樹都不大,年代卻久,看去龍蟠鳳舞,剛勁有力,一路向上,約有好幾十丈,快到峰腰方始稀少,心想:那裡也許有路,何不上去再說,試它一試?峰腳水邊恰有幾塊山石出水丈許,見後面三人同立石上,面有憂急之容,忙即招手,喊過一說,俱以為然。
四人當中,小妹姊弟最是力大身輕。
江明生長黃山,幼得師傳,輕功更好,善于爬山。
便由江明拿了套索,當先援了上去,阮氏姊妹居中,小妹斷後。
四人均有一身好的輕功,玉琪所贈索鈎又極合用,仗着身法靈巧,再上不遠,到了樹木多處,連索鈎也用不着,一路攀援縱躍,登樹穿枝,往上援去,不消多時便上了二三十丈。
正往前進,忽然發現一條天然石塊,蜿蜒如帶,盤繞峰壁之上。
因是石黑如鐵,上下相隔大高,先未看出,這時仔細觀察那條棧道,雖然環峰而行,好些地方均極險滑,窄不容步,前面又不知道有無路徑,但是當地峰勢前傾,越往上林木越稀,再上已不可能,隻得定一定神,改由江明在後,小妹在前。
前途多是石壁,已無草木攀附,總算還有幾處地方比較寬闊,可以停留,險窄之處,最長的不過丈餘,壁上還有好些裂痕石竅,覺着細心把穩一點,通過不難,便緩緩貼着崖壁,提氣輕身,相繼走了過去。
等将這形如羊腸的天然棧道走去十之八九,眼看前面石埂已斷,隻近側稍有一處凹進,現出丈許方圓的平地。
失望之餘,打算在那岩凹平崖之内略微歇息,再打主意,并沒想到内裡有路。
到後看出那岩洞盡頭是一斜坡,深達三丈,底下暗沉沉的,當是死穴,也未在意。
坐了一陣,見朝陽滿山,打算回去,三女已然起身。
江明忽然内急,為了避人,落在後面。
等三女出洞,剛一轉身,猛發現那暗洞石穴似有光影閃動,心中奇怪,忙用套索往下一試,深還不到三丈。
為防萬一,便将套索系在上面,縱将下去一看,原來那地方乃是昔年火山爆發時震開的一條裂縫,又斜又長。
天光日影正由上下透穿之處照将進來,大大小小有好幾十處,高低不等,中間還有歧路,由腳底通出四五丈,方始彎彎斜斜伸向前去,隻立處入口一段光景昏暗,不透天光,并隻四五尺方圓,人不能立,須要鑽将過去,忙即喜呼:“三位姊姊快來,路找到了!” 三女聞聲趕回,問知下面有路,雖不知能否通到前面,比較總是有望。
人在石壁深巷之中行走,又無危險,都想一試,忙同鑽了過去。
到了有光之處一看,那地方好似一塊木闆,被蟲蛀了好些條通路,人便行在其中,外壁最薄之處不滿一尺,高高下下,歧徑縱橫,腳底還有前古殘餘的黑砂,但已堅凝,浮軟之處極少,并不難走,路又極長,沿途均有天光由裂縫中透進,看得甚清。
估計所行,相隔來路一面發現人影之處必不甚遠,走出兩裡來路,光景黑暗,氣候陰涼,路也越發寬大平坦,前途仿佛是一山洞。
阮菡為防失足,将所剩一粒蛟珠取出照亮,走得更快。
再走一段,洞徑漸小,往裡彎轉,同時發現前面地上有一團白影。
江明搶先上前一看,原來當地已到盡頭,那白影乃是上面一個小洞所透天光,洞口外還有樹枝,知到出口,心方一喜,忽聽有人急呼“師叔”。
阮菡正由後面跟來,珠光照處,正是鐵牛,被人綁了一個結實,正在地上掙紮,不禁大驚,忙即趕過,解開反綁放起。
未及問話,鐵牛先是東張西望,滿地亂找。
四人同聲急問:“你師父呢?剛天明時,還聽他在喊呢,如何不在一起?”說時,鐵牛已将所失紮刀尋到,喜道:“果然是真,未被老賊奪去。
這不是好地方,實在冷得難受。
我已凍了半夜,此時還好得多。
我們上去再說如何?” 四人見他滿臉激怒之容,手已綁麻,連刀都拿不穩,周身不住亂抖,又聽說不是好地方,隻得依他。
因那小洞離地頗高,江明正取套索,想要援上,鐵牛說:“無須,那邊還有出口,昨日我和師父便住在此,總算老賊沒有知道,将我捉住送了進來;洞中蟒蛇也隻聽老賊們亂說,沒有見過,不知真假。
夜裡卻是冷極,凍得我心口痛,難受已極。
到了太陽底下一說就知道了。
” 四人跟着鐵牛,邊聽邊走,這才看出左壁有一裂縫甚高,但是極狹,人須側身而過,深約丈許。
前面便是一個外小裡大的洞穴,外面長滿野草灌木。
當地已是黑風頂前,山路旁邊由上到下是一斜坡,再往上去,峰形便陡,輕功好的人,隻不怕天風吹墜,已能勉強走到近頂有雲霧的所在。
因鐵牛說時氣急敗壞,神情狼狽,年紀又小,十分可憐;林中食物偏未帶來,隻得容他坐在山石上面略微歇息,方始問話。
鐵牛開口便說:“師父已兩次遇險,方才喊我,我也聽見,但被老賊在口中塞了東西:師父還到洞中來過一次,不知我在隔壁被綁,想是去往尋找,已然走去。
後來好容易将口中破布吐出,鼻子和嘴差一點沒被山石磨破,連喊師父,未聽回音。
後來急得沒法,想起你們先走,應該早到,許要尋來。
方才有一人來,又曾提起,正在盼望,師叔們便走來了。
” 江明見他說了一套還未提到黑摩勒的吉兇下落和事情經過,心中憂疑,忙問:“你這娃兒,說話怎無頭緒?你師父喊了你一聲便無音息,如何知往尋你?昨日遇見什麼兇險,可與三老賊動手?你怎不說呢?” 小妹、阮菡同聲說道:“他已苦了一夜,還埋怨他做什?他對師父有多忠心,如真事情兇險,決不是這個樣子。
隻管放心,你黑哥哥定能逢兇化吉,你忙什麼?” 鐵牛接口道:“師父膽子真大。
最急人是,怎麼勸也不聽。
他有一定成見,隻叫人心裡發急。
師父自從三位師叔一走,立催獅猿照着蕭山人所說,将崖後毒蟲殺死。
好在藥草木柴現成,那些大猴子又靈又聽話,不消半個時辰,便将死蟲燒成枯炭。
跟着帶我上路。
因有獅猿引導,看它比的意思,比師叔們差不多要近出一倍以上。
一口氣也未停留,不消多時便自趕到。
在峰前花屋中看了看,稍微停留,吃了一點東西。
因在途中得到一個好心人的警告,說三老賊厲害,前途難免相遇。
黑風頂上罡風猛烈,武功稍差,稍一疏忽,人和樹葉一樣吹落下來,多高本領也跌成肉泥。
不特我不可以上去,便是師父,最好能在峰下等候。
壺公看見外人來此,早晚必要下來。
三老賊就是随後趕到,明明認得師父,也不敢在當地動手,雙方正好各行其是。
壺公決不偏向惡人,尤其老賊燕飛來那樣坐地分贓的土豪惡霸更所深恨,雖有兩賊相識,那是以前的事,彼此相交,并非約好将來為惡便應相助。
如真非上不可,紙包中附贈的丸藥非先服下不可,否則峰頂高寒,罡風厲害,決禁不住。
師父也知那人全是好意,并還料定他是暗中尾随四位師叔的二人之一,不知怎的,說什麼也不肯聽人的話,以為前遇大人熊猛沒有什麼武功,隻憑天賦尚能上去,何況自己煉有内家功夫,怕它何來?隻為人家意思誠懇,到後看出峰高路險,上下壁立,實不好走,不許我一同上去。
為防留在下面被三老賊尋來暗算,将我放在方才洞穴之中藏起,命我小心留意,便往上面走去。
事也湊巧,那粒丸藥師父随手交我放在懷中,師父走得太急,我又知道他的本領,多麼冷天他也不怕,一時疏忽,忘了交他帶走。
他第一次走到那有雲的地方,便被罡風硬逼下來。
因為聽出老大公人已回到頂上,并還發話譏刺,這才想起那粒丸藥,吃完再上,據說那藥十分靈效;在洞中還停了片刻,吃了一點東西方始走上。
初意這一往返耽擱,老賊必已趕到,不知何故,直到師父二次起身,人還未見影子。
也是我自己不好,師父去後,天已将近黃昏,洞中陰冷,師父去了多時,早該回來,忍不住出洞偷看,剛往下面轉了一轉回來,仰望峰頂,相隔大高,連初上去時那樣小黑點也看不出。
正在盼望,三老賊忽然趕到,也去花林中走了一周,不知何故匆匆走出,便往峰上跑來,就在前面坡下取出食物,連吃帶商量。
我正藏在林後,聽他所說陰謀毒汁,回去還要尋我師徒暗算慘殺。
那黃面孔的燕飛來更是兇毒,我氣他不過,想了一個主意,假裝老大公的徒孫,打算吓他回去。
哪知初說時,三賊似頗警慌失望,後來又是黃臉賊叽哩咕噜說了幾句鬼話,内中一賊便自發怒,看神氣似要動手。
被一老賊攔住,又說了幾句鬼話,各自冷笑了一聲,便不再理我,大模大樣從容往上走去。
到了半夜,我越等師父不來越心焦,肚皮又餓起來,剛拿起衣包糧袋走到外面月光之下,還未打開,便見三賊急馳而下。
我看出他們碰了釘子,至少也未見到壺公,他們的鬼話我又不曾聽懂,以為這裡,壺公向例不許傷人,我又是個小孩,怕他何來?意欲證實以前所說,罵他幾句出氣。
哪知剛一開口,三賊倒有兩賊逗我發急。
我本來不想動手,誰知内中一賊頗有眼力,竟認得我這口烏金紮的來曆,并還說我是師父的徒弟,罵的話實在難聽。
我一時情急,中了好計,剛把刀拔出,就被燕賊将我擒住,用他身帶繩索反綁起來。
我剛喊得一聲‘老太公’,口中便被塞了一塊破布。
燕賊先想殺我,被另一老賊攔住,說:‘事情還未辦好,聽說附近洞中藏有蛇蟒,小狗說我罵他,又先出手動刀。
我們隻不殺人流血,壺公知道,也可分說,不會怪我們。
’燕賊并說此地他以前來過,這洞大蟒隻見過一次,是否還有在内雖不可知,但是洞中奇冷,小狗決不能當,放在裡面凍餓而死也好。
萬一壺公見怪,便說他先動手打人,許多無禮,借此警戒,也可留一後步。
此時上面快起黑風,等風過後,再上不遲。
隻要中途所遇飛石之險不是此老所為,便有指望。
說罷,把我塞到方才師叔所見小洞,丢了下去。
如非近來跟師父學了一點身法,離地兩三丈,手腳又被綁住,還不跌個半死才怪呢。
最可恨是我那寶刀剛柔烏金紮也被強奪了去。
正氣得要死,屁股又被跌得生疼,忽聽上面有人大喝:‘你們知道這裡的規矩麼?’底下沒有聽清,聲音已遠。
天亮前我正凍得難受,忽聽洞口有人說道:‘我此時身有要事,無暇下來救你。
好在你師父快到,你那寶刀我已代你取回,你起來時自己尋吧。
此時我們不願人知道,原因甚多,我去了。
’随聽寶刀落地之聲。
那人好似見我沒有回音,又想下來解救,剛問:‘你口中有東西麼?還是受了重傷,怎不答應?’忽然‘噫’了一聲,便自走去。
後來我喊師父不應,正在着急,忽又來了一人将我喊應,說:“你救星就到,你師父已轉危為安,事情一定有望。
少時難免與賊争鬥,我們還要助他殺賊。
有人命我來些探看,你既未受傷,再好沒有。
這三老賊今天一個也休想回去。
”說罷,不等回答,便無聲息,比前一人還要慌張,仿佛有什急事。
跟着師叔們便尋了來。
聽那人口氣,師父業已三上黑風頂,也不知見到老大公沒有,此時為了尋我,必與三賊相遇争鬥起來。
我如不是手腳酸麻又不知道地方,早尋去了。
” 話未說完,忽見山下走來兩人。
江、阮四人定睛一看,正是盤蛇谷途中在山谷中行走的兩個,一高一矮,貌相均頗英俊。
高的一個已近中年,因其神态從容,面上帶笑,好似為了衆人而來,知非敵黨,又疑是暗中尾随相助的兩少年,但又無人相識。
剛由石上起立,來人已近前問道:“哪一位是江師妹?” 小妹等忙同上前,互相禮見。
通名之後,才知那兩人正是峰前居住的蘇同、蕭森,為了一事,想要拜在壺公老人門下,在山中住了好幾年。
壺公本來已有允意。
隻為蘇同近年心急,偶往天目山附近訪友,發現神拳祖師錢應泰藏有前古奇珍蝸皇至寶,為門人尤嘉順便偷去。
蘇同忽動貪心,想要渾水撈魚,不料七指兇僧法燈早已想好陰謀,點倒錢應泰,将珠搶走,蘇同又被狄遁點倒,幸而乾坤八掌陶元曜和天山狄遁均是世交老前輩,把話說明,當時無事。
陶元曜想起蘇半瓢的交情,命蘇同日後去往黃山。
本意見他為人忠厚,天生至性,打算收為弟子,後聽蘇同一說心意和隐居黑風頂之事,為防壺公性情奇特,蘇、蕭二人之事又非此老不可(蘇同天目山遇陶元曜,事見《雲海争奇記》),隻收蘇同作一記名弟子。
蘇同學了一些武藝回山,滿拟所求當可如願,哪知天目山之行壺公已先知道,怪他貪念未消,這自私之心不先去掉,所求決難答應。
二人無奈,隻得仍在當地耐心守候。
上月看出壺公意思甚好,心中稍慰,因壺公雖未正式收留,口頭上已喊了師父。
這日蕭森訪友外歸,得知老人已往龍樟集。
知其最喜飲酒而又身無餘财,每去都将後山自種的糧食和山中藥草茶葉帶往交換,有時遇到貧苦,先将所帶送人,酒錢分文皆無。
酒店主人林老頭為人忠厚,雖肯賒欠,去了不怕沒有酒飲,做徒弟的終看不過去,難得近日神氣還好,打算随後跟去,就便探探口氣,短時期内有無希望。
剛趕到集上,便遇蘇同說師父得信有兩起人要來尋他,必須回山等候,業已先走,行時,面上還有不快之容。
二人談了幾句,因知本山向無外人足迹,看師父回時神氣,事情必關重大,忙往回趕,途中發現四個少年男女。
壺公一向不許二人多事,先不知對方來路,當時避開,沒有上前招呼。
剛轉進另一谷口,便遇一熟人将其喚住,告以這兩起人的來意,請為相助。
二人答以師父性情奇特,他如不喜,苦求無用。
但能出力,定必盡心。
說完分手,途中又為一事耽擱,到時,所說江、阮四人并未見到,心正奇怪,三老賊忽然尋來。
二人因受老人之誡,又知三賊為人,心中厭惡,但知來人與壺公相識,也不敢十分得罪,隻以婉言拒絕,不令在他室中停留。
三賊雖知壺公早
四人當中,小妹姊弟最是力大身輕。
江明生長黃山,幼得師傳,輕功更好,善于爬山。
便由江明拿了套索,當先援了上去,阮氏姊妹居中,小妹斷後。
四人均有一身好的輕功,玉琪所贈索鈎又極合用,仗着身法靈巧,再上不遠,到了樹木多處,連索鈎也用不着,一路攀援縱躍,登樹穿枝,往上援去,不消多時便上了二三十丈。
正往前進,忽然發現一條天然石塊,蜿蜒如帶,盤繞峰壁之上。
因是石黑如鐵,上下相隔大高,先未看出,這時仔細觀察那條棧道,雖然環峰而行,好些地方均極險滑,窄不容步,前面又不知道有無路徑,但是當地峰勢前傾,越往上林木越稀,再上已不可能,隻得定一定神,改由江明在後,小妹在前。
前途多是石壁,已無草木攀附,總算還有幾處地方比較寬闊,可以停留,險窄之處,最長的不過丈餘,壁上還有好些裂痕石竅,覺着細心把穩一點,通過不難,便緩緩貼着崖壁,提氣輕身,相繼走了過去。
等将這形如羊腸的天然棧道走去十之八九,眼看前面石埂已斷,隻近側稍有一處凹進,現出丈許方圓的平地。
失望之餘,打算在那岩凹平崖之内略微歇息,再打主意,并沒想到内裡有路。
到後看出那岩洞盡頭是一斜坡,深達三丈,底下暗沉沉的,當是死穴,也未在意。
坐了一陣,見朝陽滿山,打算回去,三女已然起身。
江明忽然内急,為了避人,落在後面。
等三女出洞,剛一轉身,猛發現那暗洞石穴似有光影閃動,心中奇怪,忙用套索往下一試,深還不到三丈。
為防萬一,便将套索系在上面,縱将下去一看,原來那地方乃是昔年火山爆發時震開的一條裂縫,又斜又長。
天光日影正由上下透穿之處照将進來,大大小小有好幾十處,高低不等,中間還有歧路,由腳底通出四五丈,方始彎彎斜斜伸向前去,隻立處入口一段光景昏暗,不透天光,并隻四五尺方圓,人不能立,須要鑽将過去,忙即喜呼:“三位姊姊快來,路找到了!” 三女聞聲趕回,問知下面有路,雖不知能否通到前面,比較總是有望。
人在石壁深巷之中行走,又無危險,都想一試,忙同鑽了過去。
到了有光之處一看,那地方好似一塊木闆,被蟲蛀了好些條通路,人便行在其中,外壁最薄之處不滿一尺,高高下下,歧徑縱橫,腳底還有前古殘餘的黑砂,但已堅凝,浮軟之處極少,并不難走,路又極長,沿途均有天光由裂縫中透進,看得甚清。
估計所行,相隔來路一面發現人影之處必不甚遠,走出兩裡來路,光景黑暗,氣候陰涼,路也越發寬大平坦,前途仿佛是一山洞。
阮菡為防失足,将所剩一粒蛟珠取出照亮,走得更快。
再走一段,洞徑漸小,往裡彎轉,同時發現前面地上有一團白影。
江明搶先上前一看,原來當地已到盡頭,那白影乃是上面一個小洞所透天光,洞口外還有樹枝,知到出口,心方一喜,忽聽有人急呼“師叔”。
阮菡正由後面跟來,珠光照處,正是鐵牛,被人綁了一個結實,正在地上掙紮,不禁大驚,忙即趕過,解開反綁放起。
未及問話,鐵牛先是東張西望,滿地亂找。
四人同聲急問:“你師父呢?剛天明時,還聽他在喊呢,如何不在一起?”說時,鐵牛已将所失紮刀尋到,喜道:“果然是真,未被老賊奪去。
這不是好地方,實在冷得難受。
我已凍了半夜,此時還好得多。
我們上去再說如何?” 四人見他滿臉激怒之容,手已綁麻,連刀都拿不穩,周身不住亂抖,又聽說不是好地方,隻得依他。
因那小洞離地頗高,江明正取套索,想要援上,鐵牛說:“無須,那邊還有出口,昨日我和師父便住在此,總算老賊沒有知道,将我捉住送了進來;洞中蟒蛇也隻聽老賊們亂說,沒有見過,不知真假。
夜裡卻是冷極,凍得我心口痛,難受已極。
到了太陽底下一說就知道了。
” 四人跟着鐵牛,邊聽邊走,這才看出左壁有一裂縫甚高,但是極狹,人須側身而過,深約丈許。
前面便是一個外小裡大的洞穴,外面長滿野草灌木。
當地已是黑風頂前,山路旁邊由上到下是一斜坡,再往上去,峰形便陡,輕功好的人,隻不怕天風吹墜,已能勉強走到近頂有雲霧的所在。
因鐵牛說時氣急敗壞,神情狼狽,年紀又小,十分可憐;林中食物偏未帶來,隻得容他坐在山石上面略微歇息,方始問話。
鐵牛開口便說:“師父已兩次遇險,方才喊我,我也聽見,但被老賊在口中塞了東西:師父還到洞中來過一次,不知我在隔壁被綁,想是去往尋找,已然走去。
後來好容易将口中破布吐出,鼻子和嘴差一點沒被山石磨破,連喊師父,未聽回音。
後來急得沒法,想起你們先走,應該早到,許要尋來。
方才有一人來,又曾提起,正在盼望,師叔們便走來了。
” 江明見他說了一套還未提到黑摩勒的吉兇下落和事情經過,心中憂疑,忙問:“你這娃兒,說話怎無頭緒?你師父喊了你一聲便無音息,如何知往尋你?昨日遇見什麼兇險,可與三老賊動手?你怎不說呢?” 小妹、阮菡同聲說道:“他已苦了一夜,還埋怨他做什?他對師父有多忠心,如真事情兇險,決不是這個樣子。
隻管放心,你黑哥哥定能逢兇化吉,你忙什麼?” 鐵牛接口道:“師父膽子真大。
最急人是,怎麼勸也不聽。
他有一定成見,隻叫人心裡發急。
師父自從三位師叔一走,立催獅猿照着蕭山人所說,将崖後毒蟲殺死。
好在藥草木柴現成,那些大猴子又靈又聽話,不消半個時辰,便将死蟲燒成枯炭。
跟着帶我上路。
因有獅猿引導,看它比的意思,比師叔們差不多要近出一倍以上。
一口氣也未停留,不消多時便自趕到。
在峰前花屋中看了看,稍微停留,吃了一點東西。
因在途中得到一個好心人的警告,說三老賊厲害,前途難免相遇。
黑風頂上罡風猛烈,武功稍差,稍一疏忽,人和樹葉一樣吹落下來,多高本領也跌成肉泥。
不特我不可以上去,便是師父,最好能在峰下等候。
壺公看見外人來此,早晚必要下來。
三老賊就是随後趕到,明明認得師父,也不敢在當地動手,雙方正好各行其是。
壺公決不偏向惡人,尤其老賊燕飛來那樣坐地分贓的土豪惡霸更所深恨,雖有兩賊相識,那是以前的事,彼此相交,并非約好将來為惡便應相助。
如真非上不可,紙包中附贈的丸藥非先服下不可,否則峰頂高寒,罡風厲害,決禁不住。
師父也知那人全是好意,并還料定他是暗中尾随四位師叔的二人之一,不知怎的,說什麼也不肯聽人的話,以為前遇大人熊猛沒有什麼武功,隻憑天賦尚能上去,何況自己煉有内家功夫,怕它何來?隻為人家意思誠懇,到後看出峰高路險,上下壁立,實不好走,不許我一同上去。
為防留在下面被三老賊尋來暗算,将我放在方才洞穴之中藏起,命我小心留意,便往上面走去。
事也湊巧,那粒丸藥師父随手交我放在懷中,師父走得太急,我又知道他的本領,多麼冷天他也不怕,一時疏忽,忘了交他帶走。
他第一次走到那有雲的地方,便被罡風硬逼下來。
因為聽出老大公人已回到頂上,并還發話譏刺,這才想起那粒丸藥,吃完再上,據說那藥十分靈效;在洞中還停了片刻,吃了一點東西方始走上。
初意這一往返耽擱,老賊必已趕到,不知何故,直到師父二次起身,人還未見影子。
也是我自己不好,師父去後,天已将近黃昏,洞中陰冷,師父去了多時,早該回來,忍不住出洞偷看,剛往下面轉了一轉回來,仰望峰頂,相隔大高,連初上去時那樣小黑點也看不出。
正在盼望,三老賊忽然趕到,也去花林中走了一周,不知何故匆匆走出,便往峰上跑來,就在前面坡下取出食物,連吃帶商量。
我正藏在林後,聽他所說陰謀毒汁,回去還要尋我師徒暗算慘殺。
那黃面孔的燕飛來更是兇毒,我氣他不過,想了一個主意,假裝老大公的徒孫,打算吓他回去。
哪知初說時,三賊似頗警慌失望,後來又是黃臉賊叽哩咕噜說了幾句鬼話,内中一賊便自發怒,看神氣似要動手。
被一老賊攔住,又說了幾句鬼話,各自冷笑了一聲,便不再理我,大模大樣從容往上走去。
到了半夜,我越等師父不來越心焦,肚皮又餓起來,剛拿起衣包糧袋走到外面月光之下,還未打開,便見三賊急馳而下。
我看出他們碰了釘子,至少也未見到壺公,他們的鬼話我又不曾聽懂,以為這裡,壺公向例不許傷人,我又是個小孩,怕他何來?意欲證實以前所說,罵他幾句出氣。
哪知剛一開口,三賊倒有兩賊逗我發急。
我本來不想動手,誰知内中一賊頗有眼力,竟認得我這口烏金紮的來曆,并還說我是師父的徒弟,罵的話實在難聽。
我一時情急,中了好計,剛把刀拔出,就被燕賊将我擒住,用他身帶繩索反綁起來。
我剛喊得一聲‘老太公’,口中便被塞了一塊破布。
燕賊先想殺我,被另一老賊攔住,說:‘事情還未辦好,聽說附近洞中藏有蛇蟒,小狗說我罵他,又先出手動刀。
我們隻不殺人流血,壺公知道,也可分說,不會怪我們。
’燕賊并說此地他以前來過,這洞大蟒隻見過一次,是否還有在内雖不可知,但是洞中奇冷,小狗決不能當,放在裡面凍餓而死也好。
萬一壺公見怪,便說他先動手打人,許多無禮,借此警戒,也可留一後步。
此時上面快起黑風,等風過後,再上不遲。
隻要中途所遇飛石之險不是此老所為,便有指望。
說罷,把我塞到方才師叔所見小洞,丢了下去。
如非近來跟師父學了一點身法,離地兩三丈,手腳又被綁住,還不跌個半死才怪呢。
最可恨是我那寶刀剛柔烏金紮也被強奪了去。
正氣得要死,屁股又被跌得生疼,忽聽上面有人大喝:‘你們知道這裡的規矩麼?’底下沒有聽清,聲音已遠。
天亮前我正凍得難受,忽聽洞口有人說道:‘我此時身有要事,無暇下來救你。
好在你師父快到,你那寶刀我已代你取回,你起來時自己尋吧。
此時我們不願人知道,原因甚多,我去了。
’随聽寶刀落地之聲。
那人好似見我沒有回音,又想下來解救,剛問:‘你口中有東西麼?還是受了重傷,怎不答應?’忽然‘噫’了一聲,便自走去。
後來我喊師父不應,正在着急,忽又來了一人将我喊應,說:“你救星就到,你師父已轉危為安,事情一定有望。
少時難免與賊争鬥,我們還要助他殺賊。
有人命我來些探看,你既未受傷,再好沒有。
這三老賊今天一個也休想回去。
”說罷,不等回答,便無聲息,比前一人還要慌張,仿佛有什急事。
跟着師叔們便尋了來。
聽那人口氣,師父業已三上黑風頂,也不知見到老大公沒有,此時為了尋我,必與三賊相遇争鬥起來。
我如不是手腳酸麻又不知道地方,早尋去了。
” 話未說完,忽見山下走來兩人。
江、阮四人定睛一看,正是盤蛇谷途中在山谷中行走的兩個,一高一矮,貌相均頗英俊。
高的一個已近中年,因其神态從容,面上帶笑,好似為了衆人而來,知非敵黨,又疑是暗中尾随相助的兩少年,但又無人相識。
剛由石上起立,來人已近前問道:“哪一位是江師妹?” 小妹等忙同上前,互相禮見。
通名之後,才知那兩人正是峰前居住的蘇同、蕭森,為了一事,想要拜在壺公老人門下,在山中住了好幾年。
壺公本來已有允意。
隻為蘇同近年心急,偶往天目山附近訪友,發現神拳祖師錢應泰藏有前古奇珍蝸皇至寶,為門人尤嘉順便偷去。
蘇同忽動貪心,想要渾水撈魚,不料七指兇僧法燈早已想好陰謀,點倒錢應泰,将珠搶走,蘇同又被狄遁點倒,幸而乾坤八掌陶元曜和天山狄遁均是世交老前輩,把話說明,當時無事。
陶元曜想起蘇半瓢的交情,命蘇同日後去往黃山。
本意見他為人忠厚,天生至性,打算收為弟子,後聽蘇同一說心意和隐居黑風頂之事,為防壺公性情奇特,蘇、蕭二人之事又非此老不可(蘇同天目山遇陶元曜,事見《雲海争奇記》),隻收蘇同作一記名弟子。
蘇同學了一些武藝回山,滿拟所求當可如願,哪知天目山之行壺公已先知道,怪他貪念未消,這自私之心不先去掉,所求決難答應。
二人無奈,隻得仍在當地耐心守候。
上月看出壺公意思甚好,心中稍慰,因壺公雖未正式收留,口頭上已喊了師父。
這日蕭森訪友外歸,得知老人已往龍樟集。
知其最喜飲酒而又身無餘财,每去都将後山自種的糧食和山中藥草茶葉帶往交換,有時遇到貧苦,先将所帶送人,酒錢分文皆無。
酒店主人林老頭為人忠厚,雖肯賒欠,去了不怕沒有酒飲,做徒弟的終看不過去,難得近日神氣還好,打算随後跟去,就便探探口氣,短時期内有無希望。
剛趕到集上,便遇蘇同說師父得信有兩起人要來尋他,必須回山等候,業已先走,行時,面上還有不快之容。
二人談了幾句,因知本山向無外人足迹,看師父回時神氣,事情必關重大,忙往回趕,途中發現四個少年男女。
壺公一向不許二人多事,先不知對方來路,當時避開,沒有上前招呼。
剛轉進另一谷口,便遇一熟人将其喚住,告以這兩起人的來意,請為相助。
二人答以師父性情奇特,他如不喜,苦求無用。
但能出力,定必盡心。
說完分手,途中又為一事耽擱,到時,所說江、阮四人并未見到,心正奇怪,三老賊忽然尋來。
二人因受老人之誡,又知三賊為人,心中厭惡,但知來人與壺公相識,也不敢十分得罪,隻以婉言拒絕,不令在他室中停留。
三賊雖知壺公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