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回 壯志切民生 事業千秋 當從此始 香光浮月影 清言永夕 相與同行
關燈
小
中
大
去。
何況三賊是由前山而來,不知這裡途徑。
老公公已知我們來意,如對他們好,不是這等神氣,至少也是同情我們,斷無被賊黨利用之理。
何況我們還有黑兄師徒,他二人是從前山上去,黑兄為人智勇機警,膽子又大,無論如何辛苦艱難,決不中途縮退。
此時天近黃昏,想已到達,至遲明日可以相見,就要冒險走上,昔日蘇、蕭二兄曾由前山來此,必有往來之路。
我們先将此路尋到,或是黑兄尋來,見面之後再行決定也來得及。
休看三賊老奸巨猾,井與老公公相識,以他們的為人,決不能得老公公歡喜。
當葛師姊信到之時,黑兄看完意似不快,起初說好無論如何均要同路,後又借着除那毒蟲要等中午,連催我們快走,必有用意。
我姊妹和他雖然相處不久,共隻見到三面,照平日所聞,實是一個奇人。
他那寶劍寶珠,正是毒蟲克星。
應用藥草枯枝,蕭山人又有大量存留,就等日光,也用不着再等中午。
彼時天色已亮透,我們走出不遠,雲霧便消,隻要再等個把時辰,立可同行,何必連前半段都不肯一路?如我料得不錯,必有用意。
分明看信受激,中途遇見三賊固不甘休,如往前山相遇,也非下手不可。
他身邊還帶有葛師的一封信,我們先未想起。
照葛師姊的那封信,葛老前輩以前便住近處山中,似與老公公常時相見,既寫此信,當有用處。
依我看法,不特大姊、明弟本身不須發愁,便黑兄師徒也有成功之望。
隻三妹途中所見兩人不是李、童二兄,與昨日百鳥山人之言不符。
我想那兩少年不是李、童二兄,也必另有其人,真要熟人,為了我們的事跟在賊黨後面,萬一寡不敵衆吃了人虧,豈不使人心中難安?我意今夜便守在此林内,明早想法将去前山的路先為尋到才好。
” 小妹想起途中所見兩人不似百鳥山人師徒所說少年,惟恐玉琪真個跟來,由不得心中懸念,暗忖:這兩人如跟在自己身後還好,要是和三賊走了一路,中途動手,豈不可慮?但盼雙方均不敢犯壺公禁條在途中動手,才可無事。
當時打不起主意,隻得照着阮菡所說行事。
四人早已腹饑,談了一陣,覺着此外更無善策,隻得暫放愁腸,把杯筷擺好,一同進食。
阮蓮笑說:“我們雖蒙人家送了許多路菜幹糧。
為了走路方便,大家食量不高,因想山中山糧野獸容易取得,所帶無多,天氣又熱,葷菜一點沒有。
自離餘家,均吃主人所送幹餅,已吃了好幾頓苦飯和冷水,難得老公公賜了許多食物,葷素都有,方才聞得烤肉甚香,火旁不遠還有一大瓦壺水。
自來肚皮越餓吃得越香,大家索性再等一會,我去将那一大塊肉取來,再燒上一壺熱水。
反正承情,索性大吃大喝,飽了再說。
” 江明首先贊好。
阮蓮笑道:“你單說好,還不跟我同去幫忙!”小妹也要同去。
阮蓮笑說:“二位姊姊都不要去,我們還不知要住幾天,不見老公公不能回去。
可恨明弟因為我們當姊姊的俱都疼他,每日途中除了有時偶然砍柴,什麼事不要他做,他便偷懶;他吃得又多,今天非罰他多做點事不可!”小妹知阮蓮故意和兄弟一起,表示大家姊弟都是一樣親熱,阮菡并非獨異,免使多心;見阮菡也要起身,忙即拉住,笑說:“二妹莫走,我們談天,由他兩人做去。
” 阮菡心疑小妹有什話說,隻得罷了。
哪知所談多是閑話,無關緊要。
一會,阮蓮先将酒弄熱送來;肉本烤熟,阮氏姊妹從小住在山中,又善烹調,再用微火一烤,乘熱取來,用刀一切,熱香四流,放上一點鹽花,又酥又脆,味美無比。
那肉不知是何野獸,約有十多斤重一大塊,四人怎吃得完?隻江明吃了斤多重一塊,三女共總吃了不到一斤。
因酒太醇美香冽,惟恐吃醉,萬一壺公走來,疏忽失禮,誰也沒有盡興,别的食物也剩下不少,互相算計,連同所帶幹糧,足夠四五日之用,便将餘物連肉用油紙包好,放人餘、陳二人所贈糧袋,挂向高樹之上,包裹也都挂好。
一切停當,天已黃昏月上。
因日期難定,途中未見野獸,山糧看出雖有,急切間不知能否尋到。
大家業已吃飽,打算明早再吃,夜來便就那盤石分班安眠,以防壺公半夜走來,或有野獸侵害。
議定之後,重又出發,仗着月色清明,去往林中各地遊玩。
四人重又一路,走出不遠,便将那幾畝山田和菜畦尋到。
山中地暖土肥,随種随生,一年有好幾熟,田中所種包谷業已成熟,林中溪邊并有不少野生,均極肥大。
阮菡笑說:“我們再住多少天也不會沒有吃的了。
剛摘下來的包谷,烤熟來吃,再香沒有。
”江明笑說:“這些包谷恐是老公公所種,如何随便采吃?”阮菡微嗔道:“你管我呢!今夜我便采它來烤,就是不給你吃,到時不要嘴饞。
老公公如會見怪,也不會賜我們許多酒肉了。
我們幾個小娃兒吃他老人家一點東西,就是不告而取,怎會見怪?你沒見我說的是那野生的包谷,不是田裡種的麼?” 江明見她嬌嗔滿面,忙道:“姊姊不要生氣,我是随便一說,姊姊想吃,現在就采如何?”阮菡笑止道:“誰真那麼嘴饞,我也随便一說,叫你喊二姊,偏喊姊姊,以後再不聽話,不理你了!”江明忙答:“我是說順了嘴,二姊不要見怪。
” 阮菡擡頭一看,小妹和阮蓮一路說笑,已走出好幾丈,不禁埋怨道:“都是你!隻一和我說話便走得慢。
我們老是落在人家後頭,多氣人呢!” 江明見她時喜時嗔,月光之下越顯容華美麗,儀态萬方,又穿着一身白衣,仿佛理想中的月殿仙娃,缟衣如雪,玉潔冰清,飄然有出塵之緻,由不得心中愛極,目不旁瞬,忽然驚道:“姊姊!”喊完忙又改口道:“二姊,你那左邊眉毛怎不再染一次?顔色淡了。
” 阮菡又微嗔道:“你管我呢!這樣看人,有多讨厭。
你不願看白眉毛,明天我再将黑的一條剃去,畫上一條白眉配對,叫你好看。
我問你的話呢,怎不回答?老看我作什?你看她們更走遠了,還不快追,老和我一起,真恨!” 江明見她仿佛有氣,慌道:“路走慢了也要怪我?大家都在走路,二姊走快一點不就跟上了麼?又不是我一人在走。
”阮菡想起所說不合情理,忍不住好笑,但又不肯認錯,笑道:“好,好,怪我不是,你不要跟我一路如何?” 江明更慌道:“二姊不要生氣,是我不好。
”一面追将上去。
阮菡先繃着臉不去理他,後見江明連說好話,快要發急,忍不住笑道:“你以後還氣我嗎?”江明見她并非真怒,才放了心,笑說:“二姊專門逗我着急。
實不相瞞,你那一條白眉毛配在你的臉上,隻更好看,不過是恐對頭認出,提你一句,如何認作惡意?人之相知貴相知心,難得我們情投意合,一樣志願,将來不知有多少事業由我們領頭去做。
二姊這樣多心,怎麼好呢?” 阮菡方在笑說:“誰管你那些!一條眉毛有什相幹?這也值得再提?我們雖然心志如一,将來想要做番事業,和近兩日所談一樣,使我有你這樣同道,互相扶助,為幾千年來受苦受欺、終生受人玩弄,除把一身心力連人一起去讨男子喜歡,永遠無法出頭,稍微人前露面便算大逆不道的女子們吐一口氣,使每個婦女都能把她天賦的智慧能力盡量發揮出來,和你們男子一樣不受拘束,有多好呢。
”江明便問:“照這樣說,賢妻良母都用不着了?” 阮菡正色答道:“你們男子老有偏見,賢妻良母并非不好。
将來推倒帝王封建之制,照我們的志願能夠成功,天下人民一樣安樂,永享太平,賢妻良母隻有需要。
昨日途中所說,指的是那舊日間的制度和習慣,不是說這句話的本身文義。
人都有一家庭,妻不賢母不良如何能行?我所說的賢妻良母,不是講那三從四德。
所謂賢妻,是要能夠幫助丈夫,一同努力他的前途事業,去掉以前自私自利,專門服侍男子,讨得丈夫歡心便算賢惠的那樣女奴般的心理,必須雙方志同道合,大而為國為民,小而為家為己,均要盡心盡力去做,專以除害興利為務,共同力作。
荒亂年間,要盡自己的力量扶助别人,求取福利。
否則,别人都是窮苦憂危,你一家安樂獨享,休說于心不忍,大家都貧,隻你獨好,結果也享不長。
處到平安快樂歲月,不可忘卻勤儉二字,須要有勞有逸,自己能力得來的享受,大家一樣,才有意思。
那些富貴中人離開老百姓太遠,自然看不見聽不到,加以狂做自私,惡習大深,就有聞見,至多天良發現,說上兩句好聽話,照樣還做他的惡人。
這類暫且不去說他。
假使有點天良的人,家中富有,正在大酒大肉,笙歌洋洋,宴會賓客,享受高興的時候,面前忽然來了幾個骨瘦如柴,衣不蔽體,周身污穢,内中還有殘廢的人,在旁哭喊悲泣,這頓酒飯如何吃得下去?所以人非大家好不可,男女都是一樣。
如有一個知心伴侶作為平日事業上的幫助和平時的鼓勵與安慰,必要多出好些力量。
賢妻怎可沒有?同時,她的對面也須要有一個有才能毅力的好丈夫,來增加她的勇氣。
事由兩利,非指一方而言。
哪怕各人事業不同,也并不限定日夜一起,他那努力前進的志氣仍是一樣。
年輕時不論分合,各為自己事業前途努力前進,老來各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疾貧寒溫,互相照料,彼此都好。
要是妻不賢夫不肖,要他什麼用呢?至于良母,人家兒女便是将來國家的主人,休說初生嬰兒必須照料撫養才能長大,便是母教好與不好,關系将來做人做事也是極大。
除非國家能夠全數代為撫養教育,或是女的為了本身事業無暇及此,又當别論。
譬如兒女是個外人,我們也應盡力扶助。
在無人教養之前,當母親的多教出一個好子女,國家人民便多一分元氣和力量,如何能說良母不好呢?母子之愛由于天性,我們原主博愛,自不應不顧親生。
不過此事關系太大,我想了多少天,還沒想出更對的方法。
萬一我們這一世能将前日所說事業辦成功了,由國家人民合力同心,每一地方設下許多專一教養嬰童之所,使那為公不能為私的婦女們不緻為家室所累,遇到公餘暇時仍可時常相聚。
彼時人民均富,除有重任、公而忘私的母親們,誰家也有撫養子女的力量。
讀書年歲也都一律,費用全都出之于公。
民智大都相同,多一嬰兒,将來便多了分人力,良母非但需要,那真個善于教養的,還要請她到教育嬰兒的公衆之地,連大衆的嬰兒都去受她慈愛教養才更好呢。
如以相夫教子竊取美名,實則做人奴隸,巴結丈夫讨好,她那母教也隻是一味溺愛,從小便養成他大來争名奪利,所謂十載寒窗一舉成名,争取富貴,光大門庭等自私自利的心理。
好了庸庸碌碌,于人無利,于世無益;一個不好,又多出好些貪官污吏、土豪惡霸。
這樣造成廢物和封建餘孽的假良母,自要不得。
真能把子女撫養強健,教育成人,來做國家人民力量的真良母越多越好。
我何嘗在說這賢妻良母四字是不好呢?不過新舊做法與真假不實之不同而已。
” 江明聞言,心中一動,随口笑道:“照你所說,男女都是一樣,與我平日之見相同。
但是我們兩人連日各吐心事,不特情投意合,親如骨肉,連各人的志願也都是一樣的了。
既是知己之交,同志之友,當然片時也不舍得離開。
你又在說芙蓉坪事完便要努力前進,完成心志,甯願被人笑罵,也為自古以來受欺受逼的女子引了她們出頭吐氣,和男子一樣做她事業,為什麼又不願意我老跟着你呢?你我志同道合,當然常在一起,有許多話要商量,你不許我親近,豈非言行不符麼?” 阮菡終是少女嬌羞,被他間住,當時答不上來,再一回憶方才所說妻賢夫好、志同道合、互相扶助努力之言,越想越不是意思,人又好勝,不禁面紅心跳,無言可答。
一看前面,小妹、阮蓮已走得沒有影子,連愧帶急,氣得握着拳頭,剛想打下又收了回去,咬了牙齒氣道:“你真氣人!我說的是将來,沒和你說是現在。
隻顧你講歪理,你看大姊她們又走得看不見了。
方才所說隻是議論賢妻良母四字,又不是說……”話到未句,忽又警覺語病更大,心中一驚,越發着急,連忙縮住。
江明便問:“又不是說什麼?”阮菡不知江明随口問話,無心之談,以為有了用意,不禁動了真氣,冷笑道:“我當你好人,原來是個壞人!”說罷轉身就走。
江明看出真怒,急得邊走邊問,說:“二姊為何又要生氣?我不過因你老是教我和你隔遠一點,方才又是那等說法,既是說的将來不是現在,依你就是。
怪我問得沒有道理,但我起因由于想和姊姊常在一起,原是好意,說我壞人,太冤枉了!” 阮菡看出江明神态至誠,不似有心欺她,又是那樣惶恐,心中一軟,微嗔道:“連稱呼都改不過來,還依我呢!”江明忙即改呼:“二姊莫怪,下次不敢了。
”
何況三賊是由前山而來,不知這裡途徑。
老公公已知我們來意,如對他們好,不是這等神氣,至少也是同情我們,斷無被賊黨利用之理。
何況我們還有黑兄師徒,他二人是從前山上去,黑兄為人智勇機警,膽子又大,無論如何辛苦艱難,決不中途縮退。
此時天近黃昏,想已到達,至遲明日可以相見,就要冒險走上,昔日蘇、蕭二兄曾由前山來此,必有往來之路。
我們先将此路尋到,或是黑兄尋來,見面之後再行決定也來得及。
休看三賊老奸巨猾,井與老公公相識,以他們的為人,決不能得老公公歡喜。
當葛師姊信到之時,黑兄看完意似不快,起初說好無論如何均要同路,後又借着除那毒蟲要等中午,連催我們快走,必有用意。
我姊妹和他雖然相處不久,共隻見到三面,照平日所聞,實是一個奇人。
他那寶劍寶珠,正是毒蟲克星。
應用藥草枯枝,蕭山人又有大量存留,就等日光,也用不着再等中午。
彼時天色已亮透,我們走出不遠,雲霧便消,隻要再等個把時辰,立可同行,何必連前半段都不肯一路?如我料得不錯,必有用意。
分明看信受激,中途遇見三賊固不甘休,如往前山相遇,也非下手不可。
他身邊還帶有葛師的一封信,我們先未想起。
照葛師姊的那封信,葛老前輩以前便住近處山中,似與老公公常時相見,既寫此信,當有用處。
依我看法,不特大姊、明弟本身不須發愁,便黑兄師徒也有成功之望。
隻三妹途中所見兩人不是李、童二兄,與昨日百鳥山人之言不符。
我想那兩少年不是李、童二兄,也必另有其人,真要熟人,為了我們的事跟在賊黨後面,萬一寡不敵衆吃了人虧,豈不使人心中難安?我意今夜便守在此林内,明早想法将去前山的路先為尋到才好。
” 小妹想起途中所見兩人不似百鳥山人師徒所說少年,惟恐玉琪真個跟來,由不得心中懸念,暗忖:這兩人如跟在自己身後還好,要是和三賊走了一路,中途動手,豈不可慮?但盼雙方均不敢犯壺公禁條在途中動手,才可無事。
當時打不起主意,隻得照着阮菡所說行事。
四人早已腹饑,談了一陣,覺着此外更無善策,隻得暫放愁腸,把杯筷擺好,一同進食。
阮蓮笑說:“我們雖蒙人家送了許多路菜幹糧。
為了走路方便,大家食量不高,因想山中山糧野獸容易取得,所帶無多,天氣又熱,葷菜一點沒有。
自離餘家,均吃主人所送幹餅,已吃了好幾頓苦飯和冷水,難得老公公賜了許多食物,葷素都有,方才聞得烤肉甚香,火旁不遠還有一大瓦壺水。
自來肚皮越餓吃得越香,大家索性再等一會,我去将那一大塊肉取來,再燒上一壺熱水。
反正承情,索性大吃大喝,飽了再說。
” 江明首先贊好。
阮蓮笑道:“你單說好,還不跟我同去幫忙!”小妹也要同去。
阮蓮笑說:“二位姊姊都不要去,我們還不知要住幾天,不見老公公不能回去。
可恨明弟因為我們當姊姊的俱都疼他,每日途中除了有時偶然砍柴,什麼事不要他做,他便偷懶;他吃得又多,今天非罰他多做點事不可!”小妹知阮蓮故意和兄弟一起,表示大家姊弟都是一樣親熱,阮菡并非獨異,免使多心;見阮菡也要起身,忙即拉住,笑說:“二妹莫走,我們談天,由他兩人做去。
” 阮菡心疑小妹有什話說,隻得罷了。
哪知所談多是閑話,無關緊要。
一會,阮蓮先将酒弄熱送來;肉本烤熟,阮氏姊妹從小住在山中,又善烹調,再用微火一烤,乘熱取來,用刀一切,熱香四流,放上一點鹽花,又酥又脆,味美無比。
那肉不知是何野獸,約有十多斤重一大塊,四人怎吃得完?隻江明吃了斤多重一塊,三女共總吃了不到一斤。
因酒太醇美香冽,惟恐吃醉,萬一壺公走來,疏忽失禮,誰也沒有盡興,别的食物也剩下不少,互相算計,連同所帶幹糧,足夠四五日之用,便将餘物連肉用油紙包好,放人餘、陳二人所贈糧袋,挂向高樹之上,包裹也都挂好。
一切停當,天已黃昏月上。
因日期難定,途中未見野獸,山糧看出雖有,急切間不知能否尋到。
大家業已吃飽,打算明早再吃,夜來便就那盤石分班安眠,以防壺公半夜走來,或有野獸侵害。
議定之後,重又出發,仗着月色清明,去往林中各地遊玩。
四人重又一路,走出不遠,便将那幾畝山田和菜畦尋到。
山中地暖土肥,随種随生,一年有好幾熟,田中所種包谷業已成熟,林中溪邊并有不少野生,均極肥大。
阮菡笑說:“我們再住多少天也不會沒有吃的了。
剛摘下來的包谷,烤熟來吃,再香沒有。
”江明笑說:“這些包谷恐是老公公所種,如何随便采吃?”阮菡微嗔道:“你管我呢!今夜我便采它來烤,就是不給你吃,到時不要嘴饞。
老公公如會見怪,也不會賜我們許多酒肉了。
我們幾個小娃兒吃他老人家一點東西,就是不告而取,怎會見怪?你沒見我說的是那野生的包谷,不是田裡種的麼?” 江明見她嬌嗔滿面,忙道:“姊姊不要生氣,我是随便一說,姊姊想吃,現在就采如何?”阮菡笑止道:“誰真那麼嘴饞,我也随便一說,叫你喊二姊,偏喊姊姊,以後再不聽話,不理你了!”江明忙答:“我是說順了嘴,二姊不要見怪。
” 阮菡擡頭一看,小妹和阮蓮一路說笑,已走出好幾丈,不禁埋怨道:“都是你!隻一和我說話便走得慢。
我們老是落在人家後頭,多氣人呢!” 江明見她時喜時嗔,月光之下越顯容華美麗,儀态萬方,又穿着一身白衣,仿佛理想中的月殿仙娃,缟衣如雪,玉潔冰清,飄然有出塵之緻,由不得心中愛極,目不旁瞬,忽然驚道:“姊姊!”喊完忙又改口道:“二姊,你那左邊眉毛怎不再染一次?顔色淡了。
” 阮菡又微嗔道:“你管我呢!這樣看人,有多讨厭。
你不願看白眉毛,明天我再将黑的一條剃去,畫上一條白眉配對,叫你好看。
我問你的話呢,怎不回答?老看我作什?你看她們更走遠了,還不快追,老和我一起,真恨!” 江明見她仿佛有氣,慌道:“路走慢了也要怪我?大家都在走路,二姊走快一點不就跟上了麼?又不是我一人在走。
”阮菡想起所說不合情理,忍不住好笑,但又不肯認錯,笑道:“好,好,怪我不是,你不要跟我一路如何?” 江明更慌道:“二姊不要生氣,是我不好。
”一面追将上去。
阮菡先繃着臉不去理他,後見江明連說好話,快要發急,忍不住笑道:“你以後還氣我嗎?”江明見她并非真怒,才放了心,笑說:“二姊專門逗我着急。
實不相瞞,你那一條白眉毛配在你的臉上,隻更好看,不過是恐對頭認出,提你一句,如何認作惡意?人之相知貴相知心,難得我們情投意合,一樣志願,将來不知有多少事業由我們領頭去做。
二姊這樣多心,怎麼好呢?” 阮菡方在笑說:“誰管你那些!一條眉毛有什相幹?這也值得再提?我們雖然心志如一,将來想要做番事業,和近兩日所談一樣,使我有你這樣同道,互相扶助,為幾千年來受苦受欺、終生受人玩弄,除把一身心力連人一起去讨男子喜歡,永遠無法出頭,稍微人前露面便算大逆不道的女子們吐一口氣,使每個婦女都能把她天賦的智慧能力盡量發揮出來,和你們男子一樣不受拘束,有多好呢。
”江明便問:“照這樣說,賢妻良母都用不着了?” 阮菡正色答道:“你們男子老有偏見,賢妻良母并非不好。
将來推倒帝王封建之制,照我們的志願能夠成功,天下人民一樣安樂,永享太平,賢妻良母隻有需要。
昨日途中所說,指的是那舊日間的制度和習慣,不是說這句話的本身文義。
人都有一家庭,妻不賢母不良如何能行?我所說的賢妻良母,不是講那三從四德。
所謂賢妻,是要能夠幫助丈夫,一同努力他的前途事業,去掉以前自私自利,專門服侍男子,讨得丈夫歡心便算賢惠的那樣女奴般的心理,必須雙方志同道合,大而為國為民,小而為家為己,均要盡心盡力去做,專以除害興利為務,共同力作。
荒亂年間,要盡自己的力量扶助别人,求取福利。
否則,别人都是窮苦憂危,你一家安樂獨享,休說于心不忍,大家都貧,隻你獨好,結果也享不長。
處到平安快樂歲月,不可忘卻勤儉二字,須要有勞有逸,自己能力得來的享受,大家一樣,才有意思。
那些富貴中人離開老百姓太遠,自然看不見聽不到,加以狂做自私,惡習大深,就有聞見,至多天良發現,說上兩句好聽話,照樣還做他的惡人。
這類暫且不去說他。
假使有點天良的人,家中富有,正在大酒大肉,笙歌洋洋,宴會賓客,享受高興的時候,面前忽然來了幾個骨瘦如柴,衣不蔽體,周身污穢,内中還有殘廢的人,在旁哭喊悲泣,這頓酒飯如何吃得下去?所以人非大家好不可,男女都是一樣。
如有一個知心伴侶作為平日事業上的幫助和平時的鼓勵與安慰,必要多出好些力量。
賢妻怎可沒有?同時,她的對面也須要有一個有才能毅力的好丈夫,來增加她的勇氣。
事由兩利,非指一方而言。
哪怕各人事業不同,也并不限定日夜一起,他那努力前進的志氣仍是一樣。
年輕時不論分合,各為自己事業前途努力前進,老來各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疾貧寒溫,互相照料,彼此都好。
要是妻不賢夫不肖,要他什麼用呢?至于良母,人家兒女便是将來國家的主人,休說初生嬰兒必須照料撫養才能長大,便是母教好與不好,關系将來做人做事也是極大。
除非國家能夠全數代為撫養教育,或是女的為了本身事業無暇及此,又當别論。
譬如兒女是個外人,我們也應盡力扶助。
在無人教養之前,當母親的多教出一個好子女,國家人民便多一分元氣和力量,如何能說良母不好呢?母子之愛由于天性,我們原主博愛,自不應不顧親生。
不過此事關系太大,我想了多少天,還沒想出更對的方法。
萬一我們這一世能将前日所說事業辦成功了,由國家人民合力同心,每一地方設下許多專一教養嬰童之所,使那為公不能為私的婦女們不緻為家室所累,遇到公餘暇時仍可時常相聚。
彼時人民均富,除有重任、公而忘私的母親們,誰家也有撫養子女的力量。
讀書年歲也都一律,費用全都出之于公。
民智大都相同,多一嬰兒,将來便多了分人力,良母非但需要,那真個善于教養的,還要請她到教育嬰兒的公衆之地,連大衆的嬰兒都去受她慈愛教養才更好呢。
如以相夫教子竊取美名,實則做人奴隸,巴結丈夫讨好,她那母教也隻是一味溺愛,從小便養成他大來争名奪利,所謂十載寒窗一舉成名,争取富貴,光大門庭等自私自利的心理。
好了庸庸碌碌,于人無利,于世無益;一個不好,又多出好些貪官污吏、土豪惡霸。
這樣造成廢物和封建餘孽的假良母,自要不得。
真能把子女撫養強健,教育成人,來做國家人民力量的真良母越多越好。
我何嘗在說這賢妻良母四字是不好呢?不過新舊做法與真假不實之不同而已。
” 江明聞言,心中一動,随口笑道:“照你所說,男女都是一樣,與我平日之見相同。
但是我們兩人連日各吐心事,不特情投意合,親如骨肉,連各人的志願也都是一樣的了。
既是知己之交,同志之友,當然片時也不舍得離開。
你又在說芙蓉坪事完便要努力前進,完成心志,甯願被人笑罵,也為自古以來受欺受逼的女子引了她們出頭吐氣,和男子一樣做她事業,為什麼又不願意我老跟着你呢?你我志同道合,當然常在一起,有許多話要商量,你不許我親近,豈非言行不符麼?” 阮菡終是少女嬌羞,被他間住,當時答不上來,再一回憶方才所說妻賢夫好、志同道合、互相扶助努力之言,越想越不是意思,人又好勝,不禁面紅心跳,無言可答。
一看前面,小妹、阮蓮已走得沒有影子,連愧帶急,氣得握着拳頭,剛想打下又收了回去,咬了牙齒氣道:“你真氣人!我說的是将來,沒和你說是現在。
隻顧你講歪理,你看大姊她們又走得看不見了。
方才所說隻是議論賢妻良母四字,又不是說……”話到未句,忽又警覺語病更大,心中一驚,越發着急,連忙縮住。
江明便問:“又不是說什麼?”阮菡不知江明随口問話,無心之談,以為有了用意,不禁動了真氣,冷笑道:“我當你好人,原來是個壞人!”說罷轉身就走。
江明看出真怒,急得邊走邊問,說:“二姊為何又要生氣?我不過因你老是教我和你隔遠一點,方才又是那等說法,既是說的将來不是現在,依你就是。
怪我問得沒有道理,但我起因由于想和姊姊常在一起,原是好意,說我壞人,太冤枉了!” 阮菡看出江明神态至誠,不似有心欺她,又是那樣惶恐,心中一軟,微嗔道:“連稱呼都改不過來,還依我呢!”江明忙即改呼:“二姊莫怪,下次不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