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回 蕭寺栖身 荒林斃寇 飛刀斷臂 絕處逢生

關燈
說:“此庵雖在山坡之上,庵後石崖之下有一山洞與後山相通,長約兩裡,最是隐秘,出口又是一個崖洞,高居山半,形勢奇險,更有許多盤松怪石遮蔽,人伏洞口,一目了然,外人決看不出。

    明日雙方争鬥之處便在崖下小溪對面,相隔不過七八丈,看得逼真。

    下面還有一個小洞,離地隻得數尺,伯母和小師妹便伏在内,地勢更隐,内裡曲折,低隻數尺,就是有人發現,不知底細也走不進。

    我和陳師弟在上洞觀戰,我命方才在此的女娃小鳳陪了同去。

    師妹最是孝順聽話,怎會有事?如非格外小心,防備萬一被賊看出,便同在上洞也是一樣。

    到時,聽伯母和小師妹的便吧。

    ” 江母名家之女,雖有一身驚人武功,從小便受親庭鐘愛,年才二十便嫁與由-續弦,享受富貴,江湖上事雖常聽說,經曆不多。

    中間雖随老王幾次出巡,到處受人歡迎,休說下三門的盜賊望風遠避,不敢近前,就是有點名望的綠林中人,也休想望見顔色。

    心想:此後便在江湖上颠沛流離,無論什等樣人都不免于交往接觸,借此長點實際見識也好。

    當時笑諾。

    晚飯後,因聽淨波說起洞中形勢,方覺上洞似比下洞容易藏伏,想要改過。

     小妹忽由對面房内走來,喊道:“師姊,我什麼本領不會,決不妄動。

    我和娘都随師姊大哥同在上洞可好?”淨波笑問:“誰教你的?”小妹面上一紅,答說:“我先見小鳳,還當師姊用的使女,方才問出,竟是師姊的記名弟子。

    她說:‘下洞氣悶,設有石閘,随時可以關斷,比較退避容易。

    其實裡面窄小曲折,好些地方人須俯身而行,不能直立,看起來也沒上洞清楚。

    ’并未說什别的。

    ” 淨波笑道:“此女最是膽大妄為。

    她母娘家所煉靈藥,能夠健筋骨,增加力氣,初生九月,便将她浸在藥水盆内,每日三次,直到九歲,她娘病重将死才止,大來頗有力氣。

    我因她天性剛暴,又未奉命收徒,本不想收。

    她娘臨終以前再三求我;她孤苦無依,大雪寒天跪在門外,兩日一夜飲食不進,不曾離開一步。

    她一無母孤女,如此堅忍毅力,我心中不忍,忘了她娘名醫之女,來時服有避寒靈藥,等到想起,已然答應收她為一記名弟子,話既出口,隻得留在庵中。

    此女用功極勤,就是好勝喜事,膽又太大,人生得醜,總算還愛幹淨,做事靈巧,不讨人厭,否則我早将她引進到二師兄門下嚴加管束,不要她了。

    日問伯母、師妹來前,我便對她說不許多口,埋頭服侍尊長,更不許多事。

    原想試她是否聽話,不料她見我隻令向來人行禮,沒有說出是我徒弟,心中不快,急于表示。

    飯後我見她暗中眨眼把師妹引出,便知她的心意,雖沒有亂說别的,隻想把師妹和伯母勸往上洞,免她在旁守侍拘束,以便遇機逞能,她還當我不知道呢。

    她小小年紀,在我這裡才三四年光陰,能得幾何!如此大膽。

    明日我倒看她有多大本領,要是為我丢人,叫她好受!” 話未說完,小鳳忽然跑進,接口笑道:“師父,弟子怎敢違背師父意思?實在是氣那姓範的不過。

    又想我們這裡從無外人敢來窺探,何況公然來此騷擾,越想越恨。

    難得遇到這樣的事,正好用師父傳授的劍訣掌法除他兩個狗強盜,與姓範的看個樣兒,免他以後再小看人。

    要是師父不出手,隻由弟子等二人将來賊打敗,或是殺他兩個,有多體面呢!” 江、陳等三人先見小鳳大鼻大眼,面如黃蠟,眉毛不知何故爛掉,稀落落數得清幾根,偏又長短不齊,一多一少,下面嘻着一張闊嘴,一個圓頭,黃發齊肩,已露頭發。

    人既矮短,又生成一雙大腳大手,從頭到腳均不相稱。

    初見面時,雖向三人跪拜,并未開口,故未留意,加以一路勞乏,睡得黃昏才起,範顯走後,便吃晚飯,共總沒有多少時候,均未和她問答。

    後來還是小妹見她貌相雖醜,和淨波十分親熱,人更勤快靈巧,先因小鳳不是僧裝,知道庵中還有幾個貧苦婦女随同耕作,當是人家之女寄居在此,隻覺滑稽好玩,不由對她多看了兩眼。

    想起以後長住庵中,好些事均未做過,方想向她探詢,明日随同下手,先做起來,免得被人議論富貴人家之女隻會享受不會操作,恰巧小鳳暗使眼色招手,跟往對屋一談,才知她是淨波第一個門人,雖是記名弟子,已得有不少真傳。

    随說起洞中秘徑和方才打聽的雙方虛實,因想乘機出手,試她本領,惟恐奉命照護小師叔,不能離開。

    一面密告小妹說左近好些男女幼童,均得過淨波的傳授,連那幾個一同耕作的苦人,也各傳有一點防身本領。

    請小妹不要說出,隻向師父請求,改往上洞觀戰。

     小妹聽她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竟得師門真傳,好生羨愧,忙照所說告知淨波,小鳳也走了進來。

     正說得高興,淨波笑罵道:“無知孽障,你哪知道厲害,說得如此容易!等到吃虧,丢人回來,我再問你。

    ”江母、陳英見淨波并無怒容,聽那口氣,分明此女本領不小,至少也能應付,不緻不敵,好生驚奇,因聞洞中設有石閘,笑問:“小師父在此清修,平日無人上門,設這機關何用?” 淨波笑答:“起初原沒什意思,隻為先父在日最精此道,後來棄家出走,至今沒有下落。

    彼時侄女年才三歲,從師之後,偶往故鄉掃墓,無意中在昔年存放先父遺物的世交家中,見有不少書籍著作,取出整理。

    發現兩本遺書,上面除勾股計算之學而外,并有許多圖樣,精妙非常。

    一時見獵心喜,學會了些,沒有地方試驗,也就罷了。

    屢次訪問先人下落,終無音信。

    後聽人說芙蓉坪有一異人,為老王做了許多機關埋伏。

    又向恩師請求打聽,才知那人乃先父同道好友。

    先父本人已在武夷山中坐化,無疾而終。

    費了許多事才将地方尋到,又在以前先父所居山洞之中尋到一本圖解。

    剛剛看熟,便被姓彭的老前輩借去,至今未還,因是得了先人遺留的,一知半解。

    這座雲林庵便我親自建築,所以冬暖夏涼,不畏風雪山水侵害。

    建成不久,發現庵後石崖下面的洞穴甚深,後山也有一洞相隔不遠。

    閑中無事,乘着三個冬天将其打通,并在兩面洞口和洞中設下石閘和幾處機關,試驗所學能否應用,并在山腹開出幾間石室,以作存糧和避寒避暑之用。

    本是無心之舉,從來也未用過。

    ” 江母聞言,想起芙蓉坪山高谷深,險峻非常,本來就有不少機關埋伏,平日疏忽,隻知有好幾層關口厲害非常,一經封閉便難飛渡。

    曹賊心思最巧,占據之後,定必加工布置,添上許多,比起以前更加厲害。

    昨日逃出尚且這樣艱難,将來如何回去?難得淨波有此圖解,正好借用。

    心中一動,因已被人借去,身在患難之中,此去不知要受多少辛苦難艱,能否回轉故鄉尚自難言,念頭一轉,欲言又止。

     淨波因天明前便要起身,請三人早點安息。

    陳英因主人所居是個清靜尼庵,向無男子登門,雖有兩層院落,十來問房子,但都住有婦女。

    自己住在後院廂房之内,與江氏母女對屋。

    當中有一小佛堂,本是主人師徒靜修之所,剛勻出來。

    半夜醒來,忽然内急,茅房在前面偏院之中,不知床後設有淨桶,深更半夜不便到前院去,一看後門不遠便是山崖,門外大片空地,種有幾畝菜蔬,便越牆而出,繞往前面荒野樹林之内,免得日間被人發現讨厭。

    到後一看,地雖偏僻,平日仍是有人往來,想起主人好潔,又覺不妥,重又繞往庵後崖坡隐僻之處方始蹲下。

    這一往返繞越,不覺走出一裡來路。

     解完覺着身上一輕,仰望天色,已是殘月西沉,水星挂樹,野風甚寒,算計離天明不過半個多時辰。

    正要轉身回庵,準備洗漱,忽聽左側有人縱落之聲,接連兩響。

    心想:此時此地,怎會有夜行人來此,偏又離此不遠,莫要賊黨尋來?心中一動,忙往山石後面一閃。

     跟着,便見兩個持刀壯漢,北方口音,由旁閃過,到了身前立定。

    一個說道:“就是這裡。

    那賊尼姑雖然美貌,十分紮手。

    張賢弟上回便是吃她苦頭。

    不怕兄台見笑,我為此受了主人好些閑氣,他父子已被賊尼吓破了膽。

    我實在想起氣悶,早想報仇。

    難得今日巧遇諸位兄台,雖然中途耽擱,離天明不遠,但這一帶最是荒涼,賊尼平日恃強,決想不到會有人要她好看。

    到了那裡,我們出其不意,先快活一陣,再殺她一個雞犬不留,你看可好?”另一人道:“我與兄台同一心思,這樣再好沒有。

    ”說完轉身要走。

    陳英料是淨波所說土豪手下教師,不由氣往上撞,一摸身上未帶兵刃,心想繞路趕往前面報警,或是空手對敵試他一下。

    如其不敵,再往回跑。

     方一遲疑,忽聽一聲喝罵,同時,接連兩點寒星由側面一株大樹後飛出。

    先說話的一個應聲而倒,一聲驚叫,伏地不起。

    另一壯漢身法比前者要快得多,那暗器竟被避開,由耳旁擦過,大驚怒喝,回顧無人。

    那一帶樹林又密又粗,正背月光,急切間看不出人在何處,發暗器的人也未縱出。

    那賊想是人地生疏,不知敵人藏在何處,同黨又被打倒,受傷甚重,業已暈死過去,沒有看明,不敢人林,正在厲聲怒喝:“是相好的,快滾出來!”忽聽身側樹後吃吃笑聲,忙即揚刀趕去。

     陳英看出那人本領甚高,不知用何暗器,那麼兇惡的賊,一下便打死,剩下一個,決可無妨。

    想等他出來相機下手,滿拟雙方必要交手,便即停步,定睛一看,賊黨到了樹後,好似摸空,東張西望,連撲了幾處均未見人,林中黑暗,不敢深入,急得重又退出林外,一看同黨已死,正在跳腳大罵。

    笑聲又起,但是換了地方,等到壯漢大怒趕去,人又不見,由此時東時西時前時後,急得那賊先是暴跳如雷,隔了一會似知不妙,想要退去,剛往回去,陳英恐他逃走,大喝一聲便往外縱。

    那賊聞聲驚顧,見林對面縱出一人,連忙揚刀撲來。

    雙方相隔還有兩三丈,忽聽呼的一聲,一條白影淩空飛墜。

    那賊未及轉身,便被來人一把抓住頭頸,往旁一甩,跌出二三十步,撞在路旁大樹之上,幾乎跌個半死。

     那賊看去本領頗高,身法也極輕快,這一抓竟會禁受不住,被掼跌了一個半死。

    陳英驚奇之下定睛一看,正是淨波,穿着一身白衣,背插一劍,笑對陳英道:“此是惡霸家中教師引來尋我報仇的狗賊,同黨頗多,本意往後山趕完約會再來尋我。

    隻有此賊膽大兇惡,意欲出其不意向我暗算。

    這是河南路上有名淫賊,本領并不甚高,全仗迷香害人。

    我問他幾句話就回庵去,師弟可先回轉,準備起身,我事完就來同行便了。

    ” 陳英想起庵中人還未起,惟恐還有餘黨,忙即趕回。

    路過一看,就這幾句話的工夫,倒地二賊已全不見。

    回顧淨波,正往林中走去,知道林中人也是一個好手,昨日怎未相見?剛到後門,忽聽身後笑呼“師叔”,回頭一看,正是小鳳,便問:“天還未亮,你到哪裡去了?”小鳳笑說:“我奉師父之命,服侍太伯母和兩位師叔,自然起早。

    師叔請先回房,等我取了水來,再請小師叔起身,免得忙不過來。

    ”陳英笑說:“我來幫你。

    ”小鳳答道:“師叔弄不慣,初來不熟,反倒給我添忙,請回去吧。

    ”陳英剛一進門,便見江母、小妹一同走出,見面便問:“方才醒來,似聽遠遠有人喝罵之聲,你可知道?”陳英告以前事。

    跟着小鳳空手進門,去往廚房端來隔夜準備好的湯水早點,匆匆吃完,淨波也自回轉,說“事已完”,便同起身。

     快亮以前,天更昏黑,三人方覺有點涼意,人已走入崖洞之中。

    一路轉折,盤旋前進,裡面氣候果比外間溫和。

    中有不少石室,均有門戶開關,制作極巧。

    未一段地勢較高,上下共有兩路。

    小鳳已早退去。

    到了出口一看,洞在危崖之上。

    外面有一石槽,盤松野藤生滿其上,恰将洞口遮蔽。

    由樹隙中往外看去,腳底不遠便是那條小溪。

    對岸大片平野,還有幾處墳地,居高臨下,看得逼真。

    東方漸有明意,陳英和小妹留神細看,到處靜蕩蕩的,全是荒野。

    一眼望出老遠,不見一所人家,再往前便是亂山,景更荒涼。

    也不知範顯和賊黨藏在何處,眼看東方漸明,天邊已現紅影。

    談起方才殺賊之事,已過了個把時辰,賊黨少去兩人,不會毫無警覺,此時不見賊蹤,莫要久候同黨不來,去往庵中窺探? 淨波聽二人議論,接口笑說:“賊黨半夜才由城裡起身。

    原分兩路而來,先殺淫賊,又是土豪教師慫恿,背衆行事。

    範顯說話太狂,賊黨疑他不止一人,并未把他看輕,約定日出動手。

    這時還早,範顯已早到來,現在人家墳前祭台之上裝睡,你們怎未看見?” 二人聞言,正往林中查看範顯人在何處,方才怎未看見,忽見斜對面樹林中人影刀光閃動,其行甚速,來路正當墳地一面。

    方想:範顯在内,怎未看出?來者共是十一人。

    為首一個着黃衣的,中等身材,手中未拿兵器,背上斜挂着一條像是軟鞭之類,晃眼到了對面廣場之上。

    内一兇僧笑道:“賊叫花如何未來?看他那樣強橫,必有來曆,不會說了不算。

    何況昨日夜裡又遇見他的對頭,斷無不來之理。

    莫要走在路上遇見劉老三和那姓張的朋友,将他殺死了吧。

    ” 為首一人冷笑道:“你太把他兩個看得高了。

    你莫以為劉三帶有迷香,便無敵手。

    他那下三門的玩意,隻好欺那良家婦女,真要遇見行家和内功好的敵人,照樣跌翻,并無用處。

    這次去往芙蓉坪,本來沒有約他,不知怎會被他知道。

    日前想起,和他同路,不論走在哪裡都要被人看低兩分。

    何況芙蓉坪那大威望,高明人物不知多少在内。

    我們雖然也是有名有姓,在江湖上說得出來,偏巧帶了這樣一個寶貝。

    弄得不好,幾千裡遠來,被人笑話,豈不冤枉?他又太不知趣,你看昨夜聽說雲林庵尼姑有點姿色,便不知如何是好,恨不能當時趕去,也不問問人家是何來曆。

    我想一個窯燒不出兩樣貨色,那姓張的教師決不是什好貨!起身以前,他二人鬼頭鬼腦,背人說話,跟着便要先走一步。

    我明知他們是見我不肯冒失惹事,想仗迷香趕往雲林庵去找便宜。

    聽昨夜主人口氣,那小尼姑不論有無來曆,必不好惹,多一半要碰大釘子。

    能夠整個身子回來,便是運氣。

    憑他也想把賊花子除去,那我們也無須和人打賭了。

    我看此人功夫甚深,人必不止一個。

    許兄和他是老對頭,如何也不知道他的底細?” 另一中年瘦賊方說:“這賊叫花,我在長江下遊連遇見他兩次,均是一人。

    說來慚愧。

    最後一次,我們共是六人,竟被他一人打敗。

    我回去苦練了兩年,才将飛刀學成,到處尋他蹤迹,均未尋見。

    此次經一好友引進,往見芙蓉坪曹山主,不料會在這等荒村之中狹路相逢,又與諸兄相遇,真個再妙沒有。

    此賊自己強讨惡化,到處欺人,偏和江湖上人為仇,一與相遇,必受其害,千萬不可放他逃走!” 話未說完,忽聽林内笑罵道:“你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