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年窺妾少貌,潛拐歸家,轉賣尤得才為配,濫受禮銀二十五兩,遠逃湖廣,罪惡漏網。
今聞獲妾,日久怨消,複還故鄉,仍思奸拐,貪淫滅法,黩貨傷倫,夷行華地,人面獸心。
乞剿棍惡,掃除囗風,激切哀訴。
海公判 審得駱可顯,宦豪禽獸,華夏蠻髦。
倚宦勢而亂人倫,衣冠盜賊;滅天理而姿女色,塵土妖魔。
淫奸馮氏擡歸,更囑強梁,買囑地方偏證,尤為慘毒。
前以拐帶陷得才,療生白肉;後以拐事害清郎,皛慘黑天。
假媒人,假嶽丈,虛張聲勢;真奸究,真寇賊,實犯律條。
貪一淫婦,害兩平民,宇中劇惡,操一歹心,用百詭計,天下枭邪,占人妻而陷人罪,皆曰無赦。
追汝艮而問汝軍,誰雲不宜?僞嶽、僞媒不應助惡。
清郎、馮富免究為良。
馮氏背夫,受刑去衣重責。
得才領妻,合律給良樂歸。
第七十回判江城匿名害人 高郵州有一人姓魯名耀宗者,家财巨萬,金珠累積,财寶豐盈,谷充實。
其人好善,周濟人急,但遇天年饑荒,人民乏食,即施側隐,開倉赈濟,由親而疏,悉皆沾恩,自遠而近,無不受惠。
每日煮粥以養饑民,舍棺以葬饑死者,不特宗族鄉黨受其恩德,州郡之間,鄰境之地,亦皆賴其救濟。
仰其德望者,莫不稱頌其為仁人恩主。
然其赈濟之時,雖曰一視同仁,要亦因人之善惡,以為厚薄。
若見其人平生存善心,施善行,則所與必加厚,且緻矜憐憫恤之意。
苟見其人平生刁惡非為浪蕩,則所與隻尋常,且緻警惕之詞。
故君子諒其心,則知其有公溥之惠。
小人不諒其心,則言其有厚薄之情。
時有狡谲之徒,姓江名城者,因來求濟,魯耀宗與之粟三石,以微言諷之,“勤儉,勿非為浪蕩。
”江城雖利其所濟。
實不悅其微諷之言也。
即懷妨害之心,怨詈之言不覺傳人魯耀宗之耳,耀宗記在胸中。
他日,天年大旱,絕粒無收;人民饑馑不堪,老弱展轉而死于溝壑,少壯逃竄而散于四方。
又皆求濟于耀宗,耀宗亦赈濟如故。
江城聞其赈濟,又同大衆而往求之。
耀宗見他來,因混同語衆曰:“我之濟人,雖不望其報,不求其譽,但得吾之赈濟,而養生喪死無憾,安可懷憤怨之心而思妒害乎?”衆答曰:“豈敢,天地豈有此負義人哉!即禽獸亦不如矣。
”耀宗曰:“鴉有反哺,雀有銜環,馬有垂缰,犬有贊草,人若負義,甯不居禽獸之下乎?”江城聞得耀宗之言,心中甚懊恨,遂怏怏而出,語人曰:“向者微諷之言,吾已不能當矣,況今日之搶白如此,其真不以人類待我耶。
恨無機可乘耳。
” 時荒兇不堪,天年值大旱,民多囗摸遠方,衣服、器皿、物件典當谷食,耀宗受而藏之者盈滿樓閣。
旁人往來相語,皆曰:“四方俱苦盜賊,耀宗獨享安甯,非有厚德于人者,能如是乎?”及盜賊發覺,有司拿獲,紛紛牽連四方,窩戶破家蕩産,苦楚萬千。
耀宗有一家奴名魯長,為人性诳,及巧舌誇言。
作一歌曰:“盜賊紛紛到處多,我曹且唱太平歌。
隻因有德加天下,穩坐人間安樂窩。
”耀宗聞之,心中大驚,乃召而責之曰:“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君子之道也。
古人有雲:謙受益,滿招損。
汝今出此盈滿之言,定招戕禍損傷,設若他人聽之,倘生不測之事,禍及延家,悔之晚矣。
須要責伊二十闆,方可警汝後來能言語謹慎。
”魯長受責,不堪苦情,憤怨殊甚,懷恨萬千,由是遠住莊居,不複在家聽用。
江城聞得魯長有怨主之言,遂以魯長名字,暗丢一狀于督捕廳,呈耀宗窩藏強盜,以洩前者之憤怒。
彼時賊風昌熾,各處各發官差捕兵四下緝拿,逃散他郡,甚難捉獲,督捕官鄭文冕,心中甚憤,日夜楚撻捕兵,人人受苦。
一見呈狀,即行準理,随差健捕謝元、餘吉等領批關,會當方黨裡數十餘人,圍住耀宗房屋,搜促賊人贓物;一時間,沉天黑地,有屈無伸,搜出各樣衣服器皿物件,俱有當帖姓名、時日,字号、代保花押,井無一毫朦胧混沌。
衆人皆曰:“此不是賊贓,俱系各府縣典當的物件,豈是賊贓?”捕兵不信,隻管拘拿耀宗見官。
耀宗無奈,隻得具一狀往訴,鄭督捕亦準其訴,即加鞫問,耀宗哀訴曰:“小人幸承祖宗庇蔭,家業富實,生放屢年,因此日積增添,豈是賊贓?且赈濟兇荒,遠近莫不利賴。
小人家世清白,謹守禮義,毫不敢欺心妾為,此黨裡鄰佑可審可訊。
況家中親戚朋友俱名門钜族,工人、奴仆皆忠厚樸實,并不交接一個虛花浪蕩之徒。
所藏物件、衣服、首飾、器皿,俱系遠近人家典當者,尚有名姓字号,并無一件不明白,無來頭的。
隻因少仆魯長心性骁悍,好清過言,不守家教,小人俱他為非,恐有鉗束不嚴之罪,故加責罰,警他後來,遂懷怨憾,欺天負義,乘風捏誣,架陷無辜,冤慘無地。
乞爺扣拿孽仆,詳問緣由,豁蟻命,萬代感德。
”公曰:“古稱為富不仁,汝家巨富,未必全無過也。
縱然施恩于人,亦有不到之處。
權且收監。
”即發牌拘拿魯長并黨裡鄰佑來審。
少刻之間,黨裡王和、周人等二十餘人齊齊赴廳遞呈,保耀宗家世清白,平生淳善,仁惠州郡,濟及萬民,身家并無過犯。
鄭公詳閱衆人保狀乃曰:“果有此良善乎?”衆答曰:“不敢妾言,是真屈也。
”鄭公曰:“既有大德,民心何如?又有家奴之呈,此必是耀宗之富,将銀買屬你們大家保他。
”衆人曰:“耀宗大富,救濟鄉闾,恩惠及人,堅固甚笃,小的衆人今日保他,皆平天理,出于本心,皆是哀憐仁人銜冤受屈,豈有囑托受賄之理?乞老爺詳察冤枉,開施仁人,鼓善類,萬代公侯。
”魯長亦赴鄭公台下懇訴保耀宗。
言“耀宗家世清白,并無過犯,不知誰人,假把小人的名字誣捏呈陷。
”鄭公曰:“你因不守家教,被耀宗責罰,受苦不過,故呈首他做窩家,以消憤怨,今如何不認?”遂用嚴刑拷打,魯長死不肯認。
乃曰:“小人受責,因自有過,故受家主責罰,安敢怨囗負心,架捏冤皛以害主乎?即打死小人,也認不得。
”鄭公乃囗無斷之官,見其不認首狀,心下雖欲開耀宗,則疑其買囑衆人。
欲問耀宗之罪,又恐枉了他,心下遲疑不決。
遂解海公處,請裁審決。
海公見鄭督捕帶一幹人犯入見,問曰:“鄭所帶赴我台下者是甚犯?”鄭公曰:“卑職督捕,今天年饑謹,賊風昌熾,卑職奮究賊情。
今有大富魯耀宗,有家奴魯長,出首家主做窩戶,卑職勘究,耀宗稱冤,鄰人具呈告保,謂其家世清白,況且原系魯長出首,今乃不認是他,謂言匿名。
卑職恐有冤抑不便,不敢專擅,故送解赴台,請裁處決。
”海公曰:“此是匿名的矣,但無得匿名之人以決。
鄭督捕,你且回本衙,不必俟候,我自審問。
”鄭公領命而回,歸本衙矣。
海公遂将首狀、保狀從頭觀看,再将耀宗等專審一番,乃知是真匿名陷害,遂發收監。
心下詳察,未知甚人,隻得退堂,備香禱告竈神,求語祝之報應。
夜靜之時,步出私衙,密聽旁人之語,四壁悄然,忽聞東廊有聲,乃往聽之,卻是吏書等飲酒行令,吟古詩四句雲:“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不許言江城二字,要言淮安五月落梅花。
”海公聽得其詠禁“江城”二字,遂想,此告匿名者莫非江城也?次日升堂,遂批手拿江城。
江城拿到,海公喝用嚴刑一鞠,江城遂着供招:不合懷忿,故作匿名出首,欲害耀宗是實。
海公遂拟江城問徒三年,開放耀宗、魯長回家。
江城匿名狀 首告人魯長,首為斬窩救民事。
積窩魯耀宗,包藏皛心,藏匿賊種吳阿大、遊綱等,晝宿房室,夜劫鄉闾,金赀無限,财寶極多,富過中華,奸猶鬼域,賊受虛名,窩享厚利。
若不剿除,釀成大逆。
乞差密捕,搜拿贓犯,賊無所容,皛亂少息,民得安生。
激切上首。
訴 訴狀人魯耀宗,訴為伸冤事。
身承祖庇,守分居田,赈恤窮荒,郡邑加譽。
孽奴魯長,野性枭悍,酗酒多端,不守家訓,身懼狂,違越法度,嚴為鉗束。
咬恨懷仇,逃居外方,負義欺天,乘空架,飄陷酷冤。
乞天開日,照破覆盆,豁全蟻命,生死感恩。
哀哀懇訴。
鄰佑具呈保耀宗 具呈人王和、周太等,呈為誣良善以斃獄事。
魯耀宗,生平淳善,鄉黨闾裡悉受深思,身家并無過犯,實遭誣,架捏窩情,白肉生療,博天稱屈,無辜受禍,鹹共憐憫。
願保良善脫離慘冤。
迫切上呈。
海公判 審得江城枭惡,無端奸谲殊甚,狼貪不遂,即肆毒以害人,鳄暴無加,乃忍心而敗類,忘慈仁之赈恤,負彼洪恩,憤警惕之言,架陷人奇皛。
托魯長之姓名,駕耀宗以窩戶。
人人稱屈,個個号冤,義仆甘刑,雖幾死而詞不易。
衆心協力,即受撻而保益堅。
鬼神憫彼善良,報應及汝姓字。
信乎,天眼之恢恢,皛人反來皛也。
據乎王法之顯顯,戕物乃至戕身。
滿徒不減,皆去惡,攸宜配驿無違,鹹謂問刑允當。
耀宗清譽而遣還,魯長平心而釋放。
第七十一回判謀陷寡婦 揚州府義真縣民婦邵氏,嫁與丘元吉為妻。
家頗雍食,夫婦六載,未生有子。
一日,元吉因病身故,邵氏甘心守制,不事他人,孀居苦守,閨門整肅,庭無閑雜,惟有一侍婢秀姑,一仆得貴。
得貴乃一小厮,辄用之,以給薪水買辦,冠者不用。
人皆博其清潔,治家有法。
其後過有數年,得貴精壯,略知風情,忽一光棍支助唆之曰:“你主母孀居已久,想必風情亦動,倘有漢子藏入陪他睡,他真個是喜也。
從來寡婦都愛我男子無極,隻是無路得入,你試引我去,何如?若得成事,我垂謝你。
”得貴曰:“你說什麼話?虧你敢說出!我主母極是正大,治家嚴束,夜則同婢持燈照顧四邊,各門鎖訖,然後去睡,縱有人出來戲他,亦有侍婢在傍,人怎奈他爾?勿說此話。
”支助曰:“既如此,你房門亦來照否?”得貴曰:“都要照過。
”支助曰:“你既不肯引我去,我教你自戲他,何如?若得過手,切莫忘我也。
”得貴曰:“有何法可戲?”支助曰:“你睡之時,房門勿關,自遣興動情,裸裎假睡。
他若來照門,必然看見。
見你裸裎赤身,其情定是引動,他自送來與你。
”得貴依言而行。
夜間,邵氏同婢來照門,見其裸裎而睡,罵曰:“這狗奴才,門亦不掩上,如此赤身去睡。
”命婢與之扯上房門。
次夜,得貴又如此模樣而睡,邵氏照見,命婢去代他将被蓋之,勿如此驚人。
“這狗奴才,一發不成人了。
”口便如此罵,心情卻有些引動,奈婢在旁。
第三夜,得貴亦不改,依原假睡而待。
邵氏有意,遂不同婢來,自到床前,照見得貴赤身,形骸盡口,那物興硬,春心引動,欲火難制,乃自解衣,從上壓下,得貴便抱住,播身與之雲雨。
從此,每夜必私出,與得貴奸而後入,又恐婢知,乃教得貴亦去奸秀姑。
秀姑青春,其實喜悅。
主婢兩下都以行奸,彼此有情,不指瞞諱,同引得貴,共房而卧行奸。
以及三五個月,邵氏與得貴如夫婦無異,更相愛敬,遂懷有孕,邵氏恐有人知覺不便,乃将銀命得貴去讨藥來,打下私胎,以免日後之醜。
得貴乃是笃實之人,自得支助指教之後,得以成就,以之為恩人,每事直與言之。
主母将銀命他讨打胎藥,亦去與之商談。
支助乃是喇棍之徒,見得貴與邵氏通奸,身懷有孕,心下不勝歡喜:吾今可就耳。
遂起奸心。
哄得貴曰:“我有一知己者,讨此藥極驗,我去代你讨。
”得貴乃囑之曰:“吾以汝為恩人,故來商議,切莫與他人知道。
”支助曰:“我自曉矣。
”乃往鋪中,合下固胎散二、三貼,與得貴帶回。
邵氏即将此藥一時煎服訖,未見動靜,乃複命得貴來問。
得貴複來,曰:“服此藥時,全然不動,再令别人讨之。
”支助曰:“打胎,隻是一次打得下,便下來,再後,則不能矣。
況此藥惟有斯人最高,然不下者,必是胎受得堅固矣。
若再用虎狼藥去打,則恐反傷母命,今後打不得矣。
”得貴歸言,邵氏信以為然。
後來,十月已滿,将期分娩,支助自思曰:“吾知邵氏,今将應月,可就計之。
不然,錯過矣。
”至街上,卻見得貴在買辦,支助曰:“我今作補損藥,要一血孩子用,你主母今當應月,生下孩子,必是不養起,或男或女,可将送我,何如?你得我指教,方有此享福,将此謝我,亦不妨也。
”得貴許之,過數日。
果生一子,邵氏命他密地埋了,得貴曰:“曉得。
”不将去埋,乃背地悄悄送來與支助。
支助遂将得貴扯住,反言曰:“你主母是丘元吉之妻,今你主人已死多年矣,富家寡婦,這孩子從何得來?幹出此事,我必須要去出首。
”得貴曰:“我以你為恩人,每事與伊商議,今何故出此言也?”支助曰:“好奴!你奸主母,罪該問死,怎将恩人稱呼得?罷,你既若掩飾,可對主母說,要讨一百兩銀與我便罷,不然,我決不肯也。
”得貴無奈,隻得歸說。
邵氏聽其所言,不勝怨詈:“此是何物,豈比等閑之物,我叫你悄地埋了,你如何無故送與他人?倘若出首,怎生是了。
”得貴曰:“他是我恩人,故送與他。
”邵氏曰:“他是你甚恩人?”得貴曰:“我與你今日恩愛,都是他教我方法,那等戲弄。
今日,他說要孩子做藥,安得不奉與他?誰知這賊都是巧計也。
”邵氏曰:“該死,你如此酬他恩。
”心下自思:我落此光棍之手,前事已錯,悔無及矣,若不将銀買轉孩子,他必然出首,那時難以收拾,不免罪戾。
不如将銀四十兩,取此孩子來埋,以滅禍根。
得貴将銀換回孩子,背地裡埋訖。
支助得了銀四十兩,知此婦管銀多,貪心不足,自思往之調奸,倘得成就,他的家事,定托我掌矣,可不是兩得其益?遂又對得貴曰:“你可對主母說,要與我相好,我為他持家,倘若肯,則彼得我為主有靠,無人敢欺,不兩全其美?不然,則我雖得他銀,亦是徒然,定要告發。
”得貴曰:“此難以輕許。
”支助曰:“怎不肯得?”得貴無奈,止着回說緣故。
邵氏曰:“聽那光棍放屁,不要惹他便是。
”支助見得貴不來回口,遂往其門,卻遇得貴,乃即問曰:“那事成否?”得貴曰:“不許。
”支助不問,直入其内堂。
邵氏罵曰:“人家内外各有分别,爾這光棍,為何無恥,突入我室?”支助曰:“不囗罵,吾是伊夫主,來代伊持家。
”言罷,遂往前摟抱邵氏求合,邵氏忿怒囗極,隻是不能得脫,即着以好言慰之曰:“你且寬一日,待我擇日與你成配,家事與你管。
”支助曰:“我要現成,不待他日。
”邵氏無計,遂曰:“好,且放手,與你去。
”支助放手,邵氏走入房去,拔刀一把,将自刎死。
支助方休而回。
侍婢秀姑,報知叔公丘大勝言主母被支助強奸不從,自刎而死。
丘大勝遂具狀赴海公處,告為強奸逼命事。
支助亦訴為逐侄婦嫁禍事。
海公即拘來審。
大勝稱說:“邵氏守節十年,嫁,在當時嫁了,豈待今日?況他抱奸,秀姑在可證。
因為逼奸無奈,邵氏方自刎死。
”海公詳其情,察其色,知支助是個喇棍,遂不容分說,嚴刑拷打,支助隻得供出:“強奸是的,不從而刎死。
但他曾與仆得貴通奸兩載,生得一孩,密地埋了,故我納得他跟腳,方往求奸。
”海公遂将得貴打四十,得貴一一供出,皆是支助指教戲弄,哄血孩子過手,騙去銀四十兩,海公審問明白,遂拟支助,陷人犯法,因奸緻死,問償命。
得貴不合欺奸主母,問死。
告強奸逼命 告狀人丘大勝,告為強奸逼命事。
枭惡支助,斷鄉曲。
痛侄元吉,不幸早喪,吉妻邵氏,孀居寡守曆十餘年。
助貪氏色,白晝入室,強奸行逼,邵氏孤寡,難拒兇惡,忿激自刎。
切思十年孀居,一旦逼死,事屈情冤。
乞天懲強,伸雪寡命。
迫告。
海公判 審得支助,乃刁奸惡毒之徒,幹方百計,機心機聲,以陷愚民。
妾唆得貴,淫辱主母,罪惡彌天,空挾私胎,索口金銀,貪心無厭,得賄之心不足,又欲白晝強奸,彼乃口口,寡婦節被玷于奸謀,一旦苟合情,豈甘于配惡?刎死皆由伊陷。
償命,誰曰不宜?得貴身系執鞭之徒,不合信奸人之言,大張色膽,籠主母以及亂,不惟不齒于人人,而且贻譏于世世。
淫奸主母,律所不容,盍拟上刑。
今聞獲妾,日久怨消,複還故鄉,仍思奸拐,貪淫滅法,黩貨傷倫,夷行華地,人面獸心。
乞剿棍惡,掃除囗風,激切哀訴。
海公判 審得駱可顯,宦豪禽獸,華夏蠻髦。
倚宦勢而亂人倫,衣冠盜賊;滅天理而姿女色,塵土妖魔。
淫奸馮氏擡歸,更囑強梁,買囑地方偏證,尤為慘毒。
前以拐帶陷得才,療生白肉;後以拐事害清郎,皛慘黑天。
假媒人,假嶽丈,虛張聲勢;真奸究,真寇賊,實犯律條。
貪一淫婦,害兩平民,宇中劇惡,操一歹心,用百詭計,天下枭邪,占人妻而陷人罪,皆曰無赦。
追汝艮而問汝軍,誰雲不宜?僞嶽、僞媒不應助惡。
清郎、馮富免究為良。
馮氏背夫,受刑去衣重責。
得才領妻,合律給良樂歸。
第七十回判江城匿名害人 高郵州有一人姓魯名耀宗者,家财巨萬,金珠累積,财寶豐盈,谷充實。
其人好善,周濟人急,但遇天年饑荒,人民乏食,即施側隐,開倉赈濟,由親而疏,悉皆沾恩,自遠而近,無不受惠。
每日煮粥以養饑民,舍棺以葬饑死者,不特宗族鄉黨受其恩德,州郡之間,鄰境之地,亦皆賴其救濟。
仰其德望者,莫不稱頌其為仁人恩主。
然其赈濟之時,雖曰一視同仁,要亦因人之善惡,以為厚薄。
若見其人平生存善心,施善行,則所與必加厚,且緻矜憐憫恤之意。
苟見其人平生刁惡非為浪蕩,則所與隻尋常,且緻警惕之詞。
故君子諒其心,則知其有公溥之惠。
小人不諒其心,則言其有厚薄之情。
時有狡谲之徒,姓江名城者,因來求濟,魯耀宗與之粟三石,以微言諷之,“勤儉,勿非為浪蕩。
”江城雖利其所濟。
實不悅其微諷之言也。
即懷妨害之心,怨詈之言不覺傳人魯耀宗之耳,耀宗記在胸中。
他日,天年大旱,絕粒無收;人民饑馑不堪,老弱展轉而死于溝壑,少壯逃竄而散于四方。
又皆求濟于耀宗,耀宗亦赈濟如故。
江城聞其赈濟,又同大衆而往求之。
耀宗見他來,因混同語衆曰:“我之濟人,雖不望其報,不求其譽,但得吾之赈濟,而養生喪死無憾,安可懷憤怨之心而思妒害乎?”衆答曰:“豈敢,天地豈有此負義人哉!即禽獸亦不如矣。
”耀宗曰:“鴉有反哺,雀有銜環,馬有垂缰,犬有贊草,人若負義,甯不居禽獸之下乎?”江城聞得耀宗之言,心中甚懊恨,遂怏怏而出,語人曰:“向者微諷之言,吾已不能當矣,況今日之搶白如此,其真不以人類待我耶。
恨無機可乘耳。
” 時荒兇不堪,天年值大旱,民多囗摸遠方,衣服、器皿、物件典當谷食,耀宗受而藏之者盈滿樓閣。
旁人往來相語,皆曰:“四方俱苦盜賊,耀宗獨享安甯,非有厚德于人者,能如是乎?”及盜賊發覺,有司拿獲,紛紛牽連四方,窩戶破家蕩産,苦楚萬千。
耀宗有一家奴名魯長,為人性诳,及巧舌誇言。
作一歌曰:“盜賊紛紛到處多,我曹且唱太平歌。
隻因有德加天下,穩坐人間安樂窩。
”耀宗聞之,心中大驚,乃召而責之曰:“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君子之道也。
古人有雲:謙受益,滿招損。
汝今出此盈滿之言,定招戕禍損傷,設若他人聽之,倘生不測之事,禍及延家,悔之晚矣。
須要責伊二十闆,方可警汝後來能言語謹慎。
”魯長受責,不堪苦情,憤怨殊甚,懷恨萬千,由是遠住莊居,不複在家聽用。
江城聞得魯長有怨主之言,遂以魯長名字,暗丢一狀于督捕廳,呈耀宗窩藏強盜,以洩前者之憤怒。
彼時賊風昌熾,各處各發官差捕兵四下緝拿,逃散他郡,甚難捉獲,督捕官鄭文冕,心中甚憤,日夜楚撻捕兵,人人受苦。
一見呈狀,即行準理,随差健捕謝元、餘吉等領批關,會當方黨裡數十餘人,圍住耀宗房屋,搜促賊人贓物;一時間,沉天黑地,有屈無伸,搜出各樣衣服器皿物件,俱有當帖姓名、時日,字号、代保花押,井無一毫朦胧混沌。
衆人皆曰:“此不是賊贓,俱系各府縣典當的物件,豈是賊贓?”捕兵不信,隻管拘拿耀宗見官。
耀宗無奈,隻得具一狀往訴,鄭督捕亦準其訴,即加鞫問,耀宗哀訴曰:“小人幸承祖宗庇蔭,家業富實,生放屢年,因此日積增添,豈是賊贓?且赈濟兇荒,遠近莫不利賴。
小人家世清白,謹守禮義,毫不敢欺心妾為,此黨裡鄰佑可審可訊。
況家中親戚朋友俱名門钜族,工人、奴仆皆忠厚樸實,并不交接一個虛花浪蕩之徒。
所藏物件、衣服、首飾、器皿,俱系遠近人家典當者,尚有名姓字号,并無一件不明白,無來頭的。
隻因少仆魯長心性骁悍,好清過言,不守家教,小人俱他為非,恐有鉗束不嚴之罪,故加責罰,警他後來,遂懷怨憾,欺天負義,乘風捏誣,架陷無辜,冤慘無地。
乞爺扣拿孽仆,詳問緣由,豁蟻命,萬代感德。
”公曰:“古稱為富不仁,汝家巨富,未必全無過也。
縱然施恩于人,亦有不到之處。
權且收監。
”即發牌拘拿魯長并黨裡鄰佑來審。
少刻之間,黨裡王和、周人等二十餘人齊齊赴廳遞呈,保耀宗家世清白,平生淳善,仁惠州郡,濟及萬民,身家并無過犯。
鄭公詳閱衆人保狀乃曰:“果有此良善乎?”衆答曰:“不敢妾言,是真屈也。
”鄭公曰:“既有大德,民心何如?又有家奴之呈,此必是耀宗之富,将銀買屬你們大家保他。
”衆人曰:“耀宗大富,救濟鄉闾,恩惠及人,堅固甚笃,小的衆人今日保他,皆平天理,出于本心,皆是哀憐仁人銜冤受屈,豈有囑托受賄之理?乞老爺詳察冤枉,開施仁人,鼓善類,萬代公侯。
”魯長亦赴鄭公台下懇訴保耀宗。
言“耀宗家世清白,并無過犯,不知誰人,假把小人的名字誣捏呈陷。
”鄭公曰:“你因不守家教,被耀宗責罰,受苦不過,故呈首他做窩家,以消憤怨,今如何不認?”遂用嚴刑拷打,魯長死不肯認。
乃曰:“小人受責,因自有過,故受家主責罰,安敢怨囗負心,架捏冤皛以害主乎?即打死小人,也認不得。
”鄭公乃囗無斷之官,見其不認首狀,心下雖欲開耀宗,則疑其買囑衆人。
欲問耀宗之罪,又恐枉了他,心下遲疑不決。
遂解海公處,請裁審決。
海公見鄭督捕帶一幹人犯入見,問曰:“鄭所帶赴我台下者是甚犯?”鄭公曰:“卑職督捕,今天年饑謹,賊風昌熾,卑職奮究賊情。
今有大富魯耀宗,有家奴魯長,出首家主做窩戶,卑職勘究,耀宗稱冤,鄰人具呈告保,謂其家世清白,況且原系魯長出首,今乃不認是他,謂言匿名。
卑職恐有冤抑不便,不敢專擅,故送解赴台,請裁處決。
”海公曰:“此是匿名的矣,但無得匿名之人以決。
鄭督捕,你且回本衙,不必俟候,我自審問。
”鄭公領命而回,歸本衙矣。
海公遂将首狀、保狀從頭觀看,再将耀宗等專審一番,乃知是真匿名陷害,遂發收監。
心下詳察,未知甚人,隻得退堂,備香禱告竈神,求語祝之報應。
夜靜之時,步出私衙,密聽旁人之語,四壁悄然,忽聞東廊有聲,乃往聽之,卻是吏書等飲酒行令,吟古詩四句雲:“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不許言江城二字,要言淮安五月落梅花。
”海公聽得其詠禁“江城”二字,遂想,此告匿名者莫非江城也?次日升堂,遂批手拿江城。
江城拿到,海公喝用嚴刑一鞠,江城遂着供招:不合懷忿,故作匿名出首,欲害耀宗是實。
海公遂拟江城問徒三年,開放耀宗、魯長回家。
江城匿名狀 首告人魯長,首為斬窩救民事。
積窩魯耀宗,包藏皛心,藏匿賊種吳阿大、遊綱等,晝宿房室,夜劫鄉闾,金赀無限,财寶極多,富過中華,奸猶鬼域,賊受虛名,窩享厚利。
若不剿除,釀成大逆。
乞差密捕,搜拿贓犯,賊無所容,皛亂少息,民得安生。
激切上首。
訴 訴狀人魯耀宗,訴為伸冤事。
身承祖庇,守分居田,赈恤窮荒,郡邑加譽。
孽奴魯長,野性枭悍,酗酒多端,不守家訓,身懼狂,違越法度,嚴為鉗束。
咬恨懷仇,逃居外方,負義欺天,乘空架,飄陷酷冤。
乞天開日,照破覆盆,豁全蟻命,生死感恩。
哀哀懇訴。
鄰佑具呈保耀宗 具呈人王和、周太等,呈為誣良善以斃獄事。
魯耀宗,生平淳善,鄉黨闾裡悉受深思,身家并無過犯,實遭誣,架捏窩情,白肉生療,博天稱屈,無辜受禍,鹹共憐憫。
願保良善脫離慘冤。
迫切上呈。
海公判 審得江城枭惡,無端奸谲殊甚,狼貪不遂,即肆毒以害人,鳄暴無加,乃忍心而敗類,忘慈仁之赈恤,負彼洪恩,憤警惕之言,架陷人奇皛。
托魯長之姓名,駕耀宗以窩戶。
人人稱屈,個個号冤,義仆甘刑,雖幾死而詞不易。
衆心協力,即受撻而保益堅。
鬼神憫彼善良,報應及汝姓字。
信乎,天眼之恢恢,皛人反來皛也。
據乎王法之顯顯,戕物乃至戕身。
滿徒不減,皆去惡,攸宜配驿無違,鹹謂問刑允當。
耀宗清譽而遣還,魯長平心而釋放。
第七十一回判謀陷寡婦 揚州府義真縣民婦邵氏,嫁與丘元吉為妻。
家頗雍食,夫婦六載,未生有子。
一日,元吉因病身故,邵氏甘心守制,不事他人,孀居苦守,閨門整肅,庭無閑雜,惟有一侍婢秀姑,一仆得貴。
得貴乃一小厮,辄用之,以給薪水買辦,冠者不用。
人皆博其清潔,治家有法。
其後過有數年,得貴精壯,略知風情,忽一光棍支助唆之曰:“你主母孀居已久,想必風情亦動,倘有漢子藏入陪他睡,他真個是喜也。
從來寡婦都愛我男子無極,隻是無路得入,你試引我去,何如?若得成事,我垂謝你。
”得貴曰:“你說什麼話?虧你敢說出!我主母極是正大,治家嚴束,夜則同婢持燈照顧四邊,各門鎖訖,然後去睡,縱有人出來戲他,亦有侍婢在傍,人怎奈他爾?勿說此話。
”支助曰:“既如此,你房門亦來照否?”得貴曰:“都要照過。
”支助曰:“你既不肯引我去,我教你自戲他,何如?若得過手,切莫忘我也。
”得貴曰:“有何法可戲?”支助曰:“你睡之時,房門勿關,自遣興動情,裸裎假睡。
他若來照門,必然看見。
見你裸裎赤身,其情定是引動,他自送來與你。
”得貴依言而行。
夜間,邵氏同婢來照門,見其裸裎而睡,罵曰:“這狗奴才,門亦不掩上,如此赤身去睡。
”命婢與之扯上房門。
次夜,得貴又如此模樣而睡,邵氏照見,命婢去代他将被蓋之,勿如此驚人。
“這狗奴才,一發不成人了。
”口便如此罵,心情卻有些引動,奈婢在旁。
第三夜,得貴亦不改,依原假睡而待。
邵氏有意,遂不同婢來,自到床前,照見得貴赤身,形骸盡口,那物興硬,春心引動,欲火難制,乃自解衣,從上壓下,得貴便抱住,播身與之雲雨。
從此,每夜必私出,與得貴奸而後入,又恐婢知,乃教得貴亦去奸秀姑。
秀姑青春,其實喜悅。
主婢兩下都以行奸,彼此有情,不指瞞諱,同引得貴,共房而卧行奸。
以及三五個月,邵氏與得貴如夫婦無異,更相愛敬,遂懷有孕,邵氏恐有人知覺不便,乃将銀命得貴去讨藥來,打下私胎,以免日後之醜。
得貴乃是笃實之人,自得支助指教之後,得以成就,以之為恩人,每事直與言之。
主母将銀命他讨打胎藥,亦去與之商談。
支助乃是喇棍之徒,見得貴與邵氏通奸,身懷有孕,心下不勝歡喜:吾今可就耳。
遂起奸心。
哄得貴曰:“我有一知己者,讨此藥極驗,我去代你讨。
”得貴乃囑之曰:“吾以汝為恩人,故來商議,切莫與他人知道。
”支助曰:“我自曉矣。
”乃往鋪中,合下固胎散二、三貼,與得貴帶回。
邵氏即将此藥一時煎服訖,未見動靜,乃複命得貴來問。
得貴複來,曰:“服此藥時,全然不動,再令别人讨之。
”支助曰:“打胎,隻是一次打得下,便下來,再後,則不能矣。
況此藥惟有斯人最高,然不下者,必是胎受得堅固矣。
若再用虎狼藥去打,則恐反傷母命,今後打不得矣。
”得貴歸言,邵氏信以為然。
後來,十月已滿,将期分娩,支助自思曰:“吾知邵氏,今将應月,可就計之。
不然,錯過矣。
”至街上,卻見得貴在買辦,支助曰:“我今作補損藥,要一血孩子用,你主母今當應月,生下孩子,必是不養起,或男或女,可将送我,何如?你得我指教,方有此享福,将此謝我,亦不妨也。
”得貴許之,過數日。
果生一子,邵氏命他密地埋了,得貴曰:“曉得。
”不将去埋,乃背地悄悄送來與支助。
支助遂将得貴扯住,反言曰:“你主母是丘元吉之妻,今你主人已死多年矣,富家寡婦,這孩子從何得來?幹出此事,我必須要去出首。
”得貴曰:“我以你為恩人,每事與伊商議,今何故出此言也?”支助曰:“好奴!你奸主母,罪該問死,怎将恩人稱呼得?罷,你既若掩飾,可對主母說,要讨一百兩銀與我便罷,不然,我決不肯也。
”得貴無奈,隻得歸說。
邵氏聽其所言,不勝怨詈:“此是何物,豈比等閑之物,我叫你悄地埋了,你如何無故送與他人?倘若出首,怎生是了。
”得貴曰:“他是我恩人,故送與他。
”邵氏曰:“他是你甚恩人?”得貴曰:“我與你今日恩愛,都是他教我方法,那等戲弄。
今日,他說要孩子做藥,安得不奉與他?誰知這賊都是巧計也。
”邵氏曰:“該死,你如此酬他恩。
”心下自思:我落此光棍之手,前事已錯,悔無及矣,若不将銀買轉孩子,他必然出首,那時難以收拾,不免罪戾。
不如将銀四十兩,取此孩子來埋,以滅禍根。
得貴将銀換回孩子,背地裡埋訖。
支助得了銀四十兩,知此婦管銀多,貪心不足,自思往之調奸,倘得成就,他的家事,定托我掌矣,可不是兩得其益?遂又對得貴曰:“你可對主母說,要與我相好,我為他持家,倘若肯,則彼得我為主有靠,無人敢欺,不兩全其美?不然,則我雖得他銀,亦是徒然,定要告發。
”得貴曰:“此難以輕許。
”支助曰:“怎不肯得?”得貴無奈,止着回說緣故。
邵氏曰:“聽那光棍放屁,不要惹他便是。
”支助見得貴不來回口,遂往其門,卻遇得貴,乃即問曰:“那事成否?”得貴曰:“不許。
”支助不問,直入其内堂。
邵氏罵曰:“人家内外各有分别,爾這光棍,為何無恥,突入我室?”支助曰:“不囗罵,吾是伊夫主,來代伊持家。
”言罷,遂往前摟抱邵氏求合,邵氏忿怒囗極,隻是不能得脫,即着以好言慰之曰:“你且寬一日,待我擇日與你成配,家事與你管。
”支助曰:“我要現成,不待他日。
”邵氏無計,遂曰:“好,且放手,與你去。
”支助放手,邵氏走入房去,拔刀一把,将自刎死。
支助方休而回。
侍婢秀姑,報知叔公丘大勝言主母被支助強奸不從,自刎而死。
丘大勝遂具狀赴海公處,告為強奸逼命事。
支助亦訴為逐侄婦嫁禍事。
海公即拘來審。
大勝稱說:“邵氏守節十年,嫁,在當時嫁了,豈待今日?況他抱奸,秀姑在可證。
因為逼奸無奈,邵氏方自刎死。
”海公詳其情,察其色,知支助是個喇棍,遂不容分說,嚴刑拷打,支助隻得供出:“強奸是的,不從而刎死。
但他曾與仆得貴通奸兩載,生得一孩,密地埋了,故我納得他跟腳,方往求奸。
”海公遂将得貴打四十,得貴一一供出,皆是支助指教戲弄,哄血孩子過手,騙去銀四十兩,海公審問明白,遂拟支助,陷人犯法,因奸緻死,問償命。
得貴不合欺奸主母,問死。
告強奸逼命 告狀人丘大勝,告為強奸逼命事。
枭惡支助,斷鄉曲。
痛侄元吉,不幸早喪,吉妻邵氏,孀居寡守曆十餘年。
助貪氏色,白晝入室,強奸行逼,邵氏孤寡,難拒兇惡,忿激自刎。
切思十年孀居,一旦逼死,事屈情冤。
乞天懲強,伸雪寡命。
迫告。
海公判 審得支助,乃刁奸惡毒之徒,幹方百計,機心機聲,以陷愚民。
妾唆得貴,淫辱主母,罪惡彌天,空挾私胎,索口金銀,貪心無厭,得賄之心不足,又欲白晝強奸,彼乃口口,寡婦節被玷于奸謀,一旦苟合情,豈甘于配惡?刎死皆由伊陷。
償命,誰曰不宜?得貴身系執鞭之徒,不合信奸人之言,大張色膽,籠主母以及亂,不惟不齒于人人,而且贻譏于世世。
淫奸主母,律所不容,盍拟上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