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散沙行動
關燈
小
中
大
之憂,可大肆向我們發動殲滅戰了。
” 蔡心空聽了心都空了。
孫魚聽得汗涔涔下。
張炭也聽來臉如炭色。
——此事牽連,果真非同小可! 誰說隻是幾個人的生死事小? 就算是凡個人的生死事耳,但一人之死生已屬大事,何況這一死足以牽累城裡萬幹性命,乃至關乎整個朝野精英的去留存亡! 意氣用事,到頭來不但成不了大事,簡直還壞了大事! 戚少商說完這番話之後,沉聲問楊無邪:“軍師,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楊無邪忽然解下他頭上懸着的一塊翠玉石。
他解下了,又重新戴上。
解得很快,戴得也俐落。
戚少商的眼睛亮了:“解鈴還須系鈴人?” 楊無邪道:“有時線索亂成一團,不易收拾,也毫無頭緒,但是要找出線頭,一切就容易處理了。
” “可是,鈴在哪裡?”戚少商追問道,”軍師認為線頭在哪裡呢?” ——就是蘇夢枕、王小石,也一向多呢稱楊無邪為”總管”,可是戚少商卻稱他為“軍師”,可見其器重與尊敬之情。
5.東線西線無戰争
“皇帝在哪裡,”楊元邪答,“線頭便在哪裡。
” 戚少商若有所思。
“不過,”楊無邪臉上抹過了少見的沉重之色,“姑不論要解鈴還是要拆線,我們都得要一個人的配合與協助。
” “誰?” “諸葛小花。
” 諸葛小花就是諸葛先生。
——也就是四大名捕的師父,皇帝的老師,禦前侍衛的祖師爺! 可是,為什麼要驚動他? ——驚動他都是為了什麼? 戚少商立即派人去追查一件事: ——皇帝現在在哪裡? 皇帝當然是在皇宮裡。
可是并不。
這可不是位常待在宮裡的皇帝。
他也不是微服出巡,而是耽于享受遊樂的呷玩獵豔。
宮廷嫔妃,粉黛三千,他井未滿足:還要享盡民間豔色。
“要找皇帝不難,”楊無邪提醒道,“至少在今天晚上不甚難。
” 戚少商的眼睛亮了:“他大緻會在半夜街,小甜水巷、瓦子巷一帶吧?” “便是。
”楊無邪嘉許的說,“梁賤兒、餘更猛、何太絕、孫尤烈這幾人也不是頂着西瓜當腦瓜的家夥,動手之前,就算有人通風報訊,說皇帝正在煙花柳巷作狎妓樂,他們還是會先去探察一番,以作證實。
所以,我看皇帝今晚是真的去了那兒,何況,近日來他迷上了李師師,每隔三數夜總會在那兒淘上一宵,隻不過,他們故布疑陣,讓‘名門四秀’自投羅網而 戚少商抓住了楊無邪話裡的“重點”,并推斷下去。
“既然趙佶不是在‘藍線’就是在‘紅線’,那麼說四人出事的地方是‘紅線’,皇帝就理應在藍線地帶了。
” 楊無邪由衷的佩服這個領袖。
能讓他佩服的人實在并不多,原因是:跟他在一起的人都太優秀了——然而再優秀的人,也還是比不上他優秀。
他服侍過的主人都很了不起: 蘇遮幕從穩定中進步、穩健裡創業,當時群雄并起,權力幫剛滅,朱大天王聲勢甫消,血河派大起大伏,三正四奇又在争鋒鬥銳,争強鬥勝,他仍能苦撐一方局面,創出一番氣象,着實不易。
蘇夢枕則是個身體赢弱,但卻雄心萬丈的人,他不但中興了“金風細雨樓”,也在他“有材必用,雷厲風行”的霹靂手段下,“風雨樓”才能自京城的幫派中突圍而出,掃平敵手,力挫“六分半堂”,打得“迷天盟”煙消雲散、銷聲匿迹。
然而他卻是個一身罹二十六疾,随時斷氣身殁的奇人,僅是生命之火不肯熄滅才強活下去,繼續雄霸他的霸業,稱王他的王圖。
楊無邪沒有服侍過白愁飛。
白愁飛背叛了蘇夢枕,他就随蘇夢枕的匿迹而驟隐。
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直至六分半堂的雷純,安排他重逢蘇夢枕。
他和蘇夢枕相見之後,再一起跟王小石聯手推翻了白愁飛。
事後,武林中人莫不為他們之間的情誼而惋借: 白愁飛既要背叛蘇夢枕,就得要先殺王小石,先消滅楊無邪。
可是他都沒辦到。
不是不辦,而是辦不到。
他曾嫁禍王小石,讓武林同道都痛憎王小石,但可惜功敗垂成、大家都明了真相,反而痛恨他人骨。
他又曾諸多造作,希望能施恩于民,建立威信,可惜也給“四大名捕”“踢爆”道破。
因而讓人更進一步看透他虛僞的面目。
白愁飛最後戰死。
志未酬。
身先死。
他的死是因為蘇夢枕聯同楊無邪及王小石等人之反撲,也因為他的背後靠山義父蔡京覺得他狼于野心,不再重用他, 歸根結底,像蔡京、諸葛先生、狄飛驚等有識之士都一緻認為: 白愁飛隻把王小石迫出京城,甚至未能及時将楊無邪置于死地,就貿然發動叛亂,面又沒即時将蘇夢枕殺死,那肯定是要自吃其果的了。
後來果然。
不過,利用這仵事、這事件以縱控蘇夢枕和“金風細雨樓”的雷純,卻意料不到:蘇夢枕的确打垮了白愁飛,重掌大權,但即刻要楊無邪當場格殺他,以免“金風細雨樓”處處為“六分半堂”的人所制。
這一來,讓雷純好夢成空,計劃失敗。
不過。
王小石為了搶救唐室牛和方恨少一衆兄弟,也沒機會好好整頓“金風細雨樓”,已出面脅迫蔡京,放了方恨少、唐寶牛,帶同幾名不容于京師的兄弟、子弟,流亡江湖,而敦請戚少商來撐持“風雨樓”大局。
盡管,蘇氏父子和王小石都是了不起的人中豪傑,但在楊無邪眼中,依然是有其弱點的: 蘇遮幕能重用人材,克儉克勤,甚至是克制自己、禮賢下上,但若論本身的才千、魄力、乃至雄心(一個偉大領袖沒有偉大的抱負是下成的),反莫如他的兒子。
蘇夢枕雄才大略,志大才高。
他一上陣就與蔡京勢力劃清界限,很快就形成了京裡白道的代表勢力。
他也如乃父,放開懷抱,唯才是用,但也因這點,他能招攬出色而又輕權利的人材如王小石者,但也召來了極叛逆而又狼子野心如白愁飛者,分别造成了他大成大敗。
而且,蘇夢枕一向身體不好。
他也從來高高在上,雖然頗體恤下屬,但決不是也從不是那種沒有架子、與衆同樂的領袖人物。
王小石則不同。
他好玩。
也好玩。
一--第一個“好玩”是指他本身就很“愛玩“的意思,第二個“好玩”是指别人覺得他的人“有趣且讨人喜歡”的意思。
他一向認為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他對苦況也視為甜境。
視憂為樂。
所以他很快樂。
一切苦,都無法難倒他。
因為他總能樂在其中。
不過,王小石也有其缺點: 在楊無邪眼中,王小石未免太天真太沒野心、太好玩樂、太重感情,以及也太不思長進了。
——他是個好人。
——也是個好大哥。
——卻不見得是個好領袖人物。
戚少商則不同。
他夠狠、夠厲、夠絕、也夠沉着。
他不但能穩守,也能反攻。
他能施展抱負,也能受盡委屈。
他很有大志,但幸好野心似不太大。
他手段也夠利害,不過還好很重道義。
他不似王小石率直。
他也不像蘇夢枕森冷。
他更不是白愁飛的不擇手段達到目的。
他顯然不似王小石善良。
但他跟王小石一樣擇善固執。
他亦如白愁飛工于心計。
可幸他沒有白愁飛忘恩負義的天性 他偶亦似蘇夢枕過于沉郁。
季好他的身體要比蘇夢枕健壯: ——盡管,他的确隻剩下一隻手,而且,經過逃亡歲月、江湖曆難的風與霜,他的發已半白,兩鬓盡星霜! 也許,楊無邪看來,戚少商最大的弊病(如果一定說有)就是他隻有一隻手——以及他迄今仍然獨身。
接近四十歲的男人,而且是個英俊、潇灑、多情,名高望重的正常男人,他身邊卻沒有女人,也未成家立室,這未免有點不正常,總是有點說不過去吧! 就算他過去有傷必史吧,而今也總該忘卻,總該娶妻生子了吧! 他不像王小石,王小石比他年輕,而且常常浪迹天涯,還沒成家,還說得過去。
他不是白愁飛,白愁飛一直到死前,仍是放蕩不羁、風流成性的人,這種人是不适合有家的。
他更非蘇夢枕。
蘇夢枕不幸。
他有病。
戚少商則不然。
他沒有病。
但是斷臂。
——總不能說斷臂就活該獨身的吧? 有時,楊無邪難免會這樣想: 或許,戚少商斷的不止是臂,連情他也在心裡揮了劍,斬斷了。
不過,他還是由衷佩服這個與他還相處未久的領袖人物。
他以前就聽說過戚少商這人,知道這人是個桀骜不馴、才氣縱橫的不世俠客,他一向隻喜歡這種人物;但并不敬重。
因為他知道有才有能有志氣的人,下一定能成大事,至多隻痛飲狂歌、飛揚跋扈、顧盼自雄、落落寡合的過一世。
他明白有才有能的人并不見得就能得志:李白如是、李陵如是、連東坡居士亦如是。
所以,當王小石立意為救兩名結拜兄弟而下惜采取冒險犯難、劫持蔡京之行動時,他也因而深心慨歎。
——豎子太重情義,不足以成大事! 無論如何,都不該為了兩個朋友而犧牲整個京師的白道勢力。
當時,王小石仿佛也看出了他的心思,曾有意無意間對他這樣說過。
“我其實不合适當幫會的領袖,因為有您的指導,以及一衆兄弟的輔助,我才能勉強維持。
我要是還能在此役保住性命、也正好趁這一事件逍遙求去,省得誤了大家,把風雨樓搞得風風雨雨,上了場便下不了台。
” 不過,王小石在極匆忙的情形下,委托楊無邪要輔佐戚少商當總樓主,當時楊無邪心裡也十分拒抗,相當不看好。
——戚少商是個好劍客,不是位好領袖。
要不然:他又怎會引狼人室,召引了個顧惜朝來,使他丢了“連雲寨”的江山! ——戚少商充其量也隻算是個有情有義的詩人,但不是位知進知退的政客。
在京華都城裡的争椎鬥勝、隻怕要的不是一個才氣縱橫的詩人,而是需要一位深沉練達的政治家。
他當時十分反對。
但王小石堅持。
——連一向老謀深算的諸葛先生,也出面支持戚少商。
楊無邪這才沒有話說。
因為已輪不到他來說話;就算說了,也不見得有人聽得進 可是,直至他與戚少商有校長的時間相處與共事之後,他才發現自己也許是估計錯誤了: 斷臂以前的戚少商,也許隻是個灑脫不羁的劍客,但而今已深沉老練,精明強幹;慘敗之前的“九現神龍”或許隻算是位多情敏感的詩人,而今卻是不浮不躁、進退有度、恩榮并濟、縱橫捭阖的謀略家。
戚少商已變。
詩人,豈可在六情六欲、人間煙火裡縱情任情,而又能同時以霹靂手段、冷酷無情去達成目的? 可是而今的戚少商居然能兼顧。
——有時,楊無邪也摸不準戚少商的心意。
隻有在“應戰”的時候,他們的意思絕對是“相通”的,有時還好似“和弦”一樣,你彈起這調子,他便奏起那調子,大家摻和在一起,便成了極和諧動人的音樂來;有時更能互相激發,大家把最好的潛力顯現出來,既相互欣賞,也是一種較勁、競賽。
有這樣精明的主子,楊無邪更躲懶不得了,他的參與更頻密、投入了。
——除了跟戚少商“合拍”、”投契”之故,”風雨樓”裡當日的重心幹部、忠心大将,多已凋零,死的死、叛的叛、散的散,“五方神煞”中,上官中神死于雷動天手上:薛西神殁于莫北神暗算下,郭東神亦時叛時反時效忠,刀南神雖仍堅守陣容、堅貞不易,但終死于白愁飛叛變之役裡:莫北神投靠了“六分半堂”。
“風雨三無”中的花無錯背叛,與古董同時死于蘇夢枕刀下:師無愧、沃夫子、茶花都戰死“破闆門”之役中。
這些人裡,就隻剩下楊無邪。
他不免感慨。
暗自悚懼,也在所難免。
江湖子弟江湖死,武林人物武林埋,自來沙場掩白骨,古來征戰幾人回?楊無邪心裡明白:他能保住性命,是因為蘇夢枕一直保住他,不教他犧牲:王小石也周護着他,不叫他去冒險。
所以他仍活着。
仍能為“風雨樓”盡一分力。
而今他聽戚少商那麼說了,就心裡明白,這正是他盡力的時候。
——就算盡的不是“武力”,也應獻出他的心血與智力。
于是他接道,“想必是那樣。
如果蔡京要借題發揮,要趕盡殺絕,就一定得先使皇帝驚怒,惟使趙佶先驚而後怒,才會答允讓他為所欲為,一網打盡京裡正道武林人士。
要辦到這點,一定要皇帝也覺得‘好險’。
要讓他知險,蔡京才算是護駕‘立功’;當然,蔡京也不緻于笨到真正去殺了他的靠山皇帝——所以,要達成這樣的效果,極可能便是,狙殺在‘紅線’一帶進行,而皇帝正躲在‘藍線’地區享樂!” 他幾近完全同意戚少商的推測,然後再說明他的計策重 “要進行反擊:得先确知皇帝現在在哪裡!” 暗殺失敗,梁賤兒的頭飛落戚少商手中,迄此大抵不過是半更次不到的時間,隻要一切行動夠快,那麼一切都還來得及。
——可是這是“大行動”,需要多方緊密配合,在這勿促時分裡,”風雨樓”能應付得過來、接得下來麼!? 這是一個危機。
也是一個考驗。
能解決危機就是轉機。
能度過考驗,就是進步。
一一問題是:能嗎? “在行動之前,有幾件事是急須查究、配合的;”戚少商疾而不亂的問蔡心空:“據你所悉,是誰透露皇帝今晚在紅線、藍線一帶微行的消息,讓‘名門四秀’知道的?” 蔡心空茫然道:“我不知道。
” 戚少商看着他,同:“為什麼?” 蔡心空懵然道:“我沒有問。
” 戚少商蹙起了劍眉:“這麼重大的事,你竟沒有問個究竟!” 蔡心空嗫嚅遭:“我以為既是這麼要緊的事,我最好還是知道得少二些的好。
” 戚少商長籲了一口氣,緩緩的道:“瓜田李下,事避嫌疑。
該避的,當然避之則吉,但不該避的,就應該去探聽個一清二楚的,你卻不聞不問,那不隻是愚行,還是害人誤己的做法!” 蔡心空心慌意亂的應道:“是。
” 戚少商這才緩和了目光,道:“你可知道,你的四位師兄行動之際,還讓什麼人知曉?” 蔡心空這會卻有了答案:“孫青牙。
” 戚少商這次隻說了一個字: “傳。
” 他向何擇鐘下令。
何擇鐘立即去了。
像一陣鳳。
——不,快得像一陣陡起陡滅的風。
但他快,楊無邪卻仍比他先一步打了個手勢。
他的手勢一出,在“紅樓”與”黃樓”頂上站哨的戍卒,立即點起了兩盞燈籠。
一紅。
一綠。
那是暗号: 用意非常簡單一 在有所行動之前,他一定要弄清楚兩件事: ——“有橋集團”那夥人有沒有異動?那是“風雨樓”暗語中的“東線”。
——“六分半堂”那股勢力有無變異?這是“象牙培”人馬心目中的“西線”。
要是貿貿然行動,這兩股力量正虎視眈眈,萬一出于包抄夾攻,那就形同自投羅網了! 消息很快就傳了回來。
對方用的也是燈号。
消息先到的是負責監視“六分半堂”的“破山刀客”銀盛 答案是: 沒有異動。
緊接着是負責監察“有橋集團”的“掃眉才子”宋展眉也回了訊。
沒有問題。
俱無戰事。
——這兩大勢力都沒有異常舉措。
“金風細雨樓”一直都有布伏暗樁,以監看京城裡各股勢力的動向,而今立即派上了用場。
另一人也“派上了用場”。
而且是“大用”。
這人當然就是楊無邪自己。
“楊軍師,”戚少商誠懇的道,“要确知皇帝在哪兒荒唐快活。
李師師和孫三四那裡,非要軍師來自出馬不可。
” “好,我走一趟。
”楊無邪苦笑道,“盡管欠青樓女子的義,很不好受,但這次我就活受了。
” “準叫她們就相信你、要報答你!”戚少商笑道,”你外号‘重叟無欺’,連煙花女子也感激你幫過她們的恩情。
” 楊無邪隻道,”她們這臉上是幫我的忙,跟我講義氣,但骨子裡是要你欠她的情。
” 說着,便拱手去了。
戚少商立即着利小吉和朱如是護送楊無邪。
——楊無邪是他也是“金風細雨樓”裡失不得、不可有失的一個人材、一顆棋子。
——“吉祥如意”四大護法中,利小吉和朱如是本就對白愁飛不滿,早就棄暗投明,剩下祥哥兒與歐陽意意見白愁飛已死,隻好更進一步為蔡京賣命表忠心,終于也命喪于“菜市口之役”中。
楊無邪一走,戚少商更不閑着。
他馬上下“召集令”。
他召集的是一批高手。
一一他的心腹手下。
也是一批死士。
他要的人不多。
但個個精銳。
——精銳之師,隻六個。
他們是:朱大塊兒、張炭、孫魚、唐肯、龍吐珠、洛五霞。
他先召集了這些人,井請動了“今宵多珍重”戚戀霞和蔡追貓等人,私下通知了”小雷門”的老大雷卷和“碎雲淵”的主持人息大娘一些重大情節·一…… 人都趕到了。
隻等待命令。
他們都不知道是什麼事情: 但都明白是極其重大的任務。
他們都沒有問。
隻效命。
其中,隻孫魚和張炭較清楚個“來龍去脈”,但也隻是稍知輪廓而已,至于戚少商心中打的是什麼算盤、他們迄今仍摸不僵、猜不透、想不明白…… 他們隻等待出發。
出擊。
——枕戈待旦本已久,十年磨一劍,為的是一露鋒芒、一試霜刃而已! 一展抱負所長,本就是英雄們的夙志!6,沒哭聲的女子
何擇鐘帶回了孫青牙。
孫青牙也帶來了一件事物: 一把大金伎剪,像老虎的口,倒鑲着鋸齒,喀嚓一聲就能卡下了一顆人頭。
戚少商望着那把金澄澄的剪刀,臉上露出深思的表情。
孫青牙看見戚少商等人已一律青衣、勁裝、随時頭罩蒙面,整軍待發,也龇着牙,臉上更發出奇異的神采來。
戚少商問,“這是孫尤烈仗以成名的兵器‘是非剪’?” 孫青牙答,“是。
” 戚少商間:“它怎麼會在你的手裡?” 孫青牙道,”他沒有帶去行動。
” 戚少商微詫:“他把它交給了你?” 孫青牙咬着唇點頭。
隻聽背後一個語音道:“孫尤烈既沒把獨門兵器帶去,就沒準備活看回來,那麼,他一定跟你交待過一些重要的話,” 說話的人是楊無邪。
他已回來。
微微喘氣。
戚少商甚至沒有回頭。
他一早已知是楊無邪回來了。
一一回來得好快! 戚少商抑不住心裡一陣高興: 楊無邪一定有收獲。
——如果沒有成績,這個人是決不易空手而返的。
他倒也不是聽說話的語音寸分辨出來是楊無邪。
自從他認識“桃花社”的老大姐賴笑娥之後,加上”風雨樓”裡的“飯王”張炭的“示範表演”,他就知道憑語音辨人并不可靠:因為他們都能模仿别人乃至各種動物的聲音,簡直惟妙惟肖。
他主要肯定是楊無邪回來了,是因為着不是楊無邪,就根本不可能有人走近他身邊還沒有守衛發出通知和警報。
誰都一樣。
隻有一個例外: 那就是楊無邪。
因為戚少商信任他,而且他知道,若要任用像楊無邪這種人的話,不能也不可以跟他鬥智,隻能信任他。
絕對信任他,而且還得讓他知道;他信任他,絕對。
可是,人在江溯,絕對去信任一個人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他曾出過岔子。
他為了要壯大“連三寨”,便請來了足以與他抗衡的顧惜朝這等人傑,把重任支付他,且予以絕對信任。
——惟有這樣,他的實力才能加倍、壯大! 以長遠計,人才絕對要比錢财和背景更重要! 可惜,他也因而給他椎心置腹的顧惜朝出賣了,幾至萬劫不複! 度過了這一場浩劫的戚少商,見過鬼還能不怕黑嗎? 世上有一種人,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
——因為不入虎穴,又焉得虎子? 楊無邪不是虎子。
他是虎膽。
一一雖然他是個文人出身的江湖人,但文人不一走就比武人膽小。
戚少商就曾稱贊過他,“你是樓子裡的鐵膽,有你定策,我們的行動才夠膽放手去幹;就算你不定計,隻要你允可的行動,我們都有信心不會招緻失敗。
” 但也調侃過他:“可惜你卻無色阻,要不然,給你三世風流,也償不完這身桃花債。
” 戚少商這樣說是有原因的: 楊無邪曾經幫過這千煙花女子的大忙。
他從不欺侮她們,也不允幫中兄弟占她們的便宜:至于樓子裡弟兄們要尋歡作樂花銀子,隻要來路正去路不歪,他也從不幹涉。
當年,在“迷天盟”鼎盛之際,要将小甜水巷、半夜街、瓦子巷、藍、紅二線地帶的
” 蔡心空聽了心都空了。
孫魚聽得汗涔涔下。
張炭也聽來臉如炭色。
——此事牽連,果真非同小可! 誰說隻是幾個人的生死事小? 就算是凡個人的生死事耳,但一人之死生已屬大事,何況這一死足以牽累城裡萬幹性命,乃至關乎整個朝野精英的去留存亡! 意氣用事,到頭來不但成不了大事,簡直還壞了大事! 戚少商說完這番話之後,沉聲問楊無邪:“軍師,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楊無邪忽然解下他頭上懸着的一塊翠玉石。
他解下了,又重新戴上。
解得很快,戴得也俐落。
戚少商的眼睛亮了:“解鈴還須系鈴人?” 楊無邪道:“有時線索亂成一團,不易收拾,也毫無頭緒,但是要找出線頭,一切就容易處理了。
” “可是,鈴在哪裡?”戚少商追問道,”軍師認為線頭在哪裡呢?” ——就是蘇夢枕、王小石,也一向多呢稱楊無邪為”總管”,可是戚少商卻稱他為“軍師”,可見其器重與尊敬之情。
” 戚少商若有所思。
“不過,”楊無邪臉上抹過了少見的沉重之色,“姑不論要解鈴還是要拆線,我們都得要一個人的配合與協助。
” “誰?” “諸葛小花。
” 諸葛小花就是諸葛先生。
——也就是四大名捕的師父,皇帝的老師,禦前侍衛的祖師爺! 可是,為什麼要驚動他? ——驚動他都是為了什麼? 戚少商立即派人去追查一件事: ——皇帝現在在哪裡? 皇帝當然是在皇宮裡。
可是并不。
這可不是位常待在宮裡的皇帝。
他也不是微服出巡,而是耽于享受遊樂的呷玩獵豔。
宮廷嫔妃,粉黛三千,他井未滿足:還要享盡民間豔色。
“要找皇帝不難,”楊無邪提醒道,“至少在今天晚上不甚難。
” 戚少商的眼睛亮了:“他大緻會在半夜街,小甜水巷、瓦子巷一帶吧?” “便是。
”楊無邪嘉許的說,“梁賤兒、餘更猛、何太絕、孫尤烈這幾人也不是頂着西瓜當腦瓜的家夥,動手之前,就算有人通風報訊,說皇帝正在煙花柳巷作狎妓樂,他們還是會先去探察一番,以作證實。
所以,我看皇帝今晚是真的去了那兒,何況,近日來他迷上了李師師,每隔三數夜總會在那兒淘上一宵,隻不過,他們故布疑陣,讓‘名門四秀’自投羅網而 戚少商抓住了楊無邪話裡的“重點”,并推斷下去。
“既然趙佶不是在‘藍線’就是在‘紅線’,那麼說四人出事的地方是‘紅線’,皇帝就理應在藍線地帶了。
” 楊無邪由衷的佩服這個領袖。
能讓他佩服的人實在并不多,原因是:跟他在一起的人都太優秀了——然而再優秀的人,也還是比不上他優秀。
他服侍過的主人都很了不起: 蘇遮幕從穩定中進步、穩健裡創業,當時群雄并起,權力幫剛滅,朱大天王聲勢甫消,血河派大起大伏,三正四奇又在争鋒鬥銳,争強鬥勝,他仍能苦撐一方局面,創出一番氣象,着實不易。
蘇夢枕則是個身體赢弱,但卻雄心萬丈的人,他不但中興了“金風細雨樓”,也在他“有材必用,雷厲風行”的霹靂手段下,“風雨樓”才能自京城的幫派中突圍而出,掃平敵手,力挫“六分半堂”,打得“迷天盟”煙消雲散、銷聲匿迹。
然而他卻是個一身罹二十六疾,随時斷氣身殁的奇人,僅是生命之火不肯熄滅才強活下去,繼續雄霸他的霸業,稱王他的王圖。
楊無邪沒有服侍過白愁飛。
白愁飛背叛了蘇夢枕,他就随蘇夢枕的匿迹而驟隐。
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直至六分半堂的雷純,安排他重逢蘇夢枕。
他和蘇夢枕相見之後,再一起跟王小石聯手推翻了白愁飛。
事後,武林中人莫不為他們之間的情誼而惋借: 白愁飛既要背叛蘇夢枕,就得要先殺王小石,先消滅楊無邪。
可是他都沒辦到。
不是不辦,而是辦不到。
他曾嫁禍王小石,讓武林同道都痛憎王小石,但可惜功敗垂成、大家都明了真相,反而痛恨他人骨。
他又曾諸多造作,希望能施恩于民,建立威信,可惜也給“四大名捕”“踢爆”道破。
因而讓人更進一步看透他虛僞的面目。
白愁飛最後戰死。
志未酬。
身先死。
他的死是因為蘇夢枕聯同楊無邪及王小石等人之反撲,也因為他的背後靠山義父蔡京覺得他狼于野心,不再重用他, 歸根結底,像蔡京、諸葛先生、狄飛驚等有識之士都一緻認為: 白愁飛隻把王小石迫出京城,甚至未能及時将楊無邪置于死地,就貿然發動叛亂,面又沒即時将蘇夢枕殺死,那肯定是要自吃其果的了。
後來果然。
不過,利用這仵事、這事件以縱控蘇夢枕和“金風細雨樓”的雷純,卻意料不到:蘇夢枕的确打垮了白愁飛,重掌大權,但即刻要楊無邪當場格殺他,以免“金風細雨樓”處處為“六分半堂”的人所制。
這一來,讓雷純好夢成空,計劃失敗。
不過。
王小石為了搶救唐室牛和方恨少一衆兄弟,也沒機會好好整頓“金風細雨樓”,已出面脅迫蔡京,放了方恨少、唐寶牛,帶同幾名不容于京師的兄弟、子弟,流亡江湖,而敦請戚少商來撐持“風雨樓”大局。
盡管,蘇氏父子和王小石都是了不起的人中豪傑,但在楊無邪眼中,依然是有其弱點的: 蘇遮幕能重用人材,克儉克勤,甚至是克制自己、禮賢下上,但若論本身的才千、魄力、乃至雄心(一個偉大領袖沒有偉大的抱負是下成的),反莫如他的兒子。
蘇夢枕雄才大略,志大才高。
他一上陣就與蔡京勢力劃清界限,很快就形成了京裡白道的代表勢力。
他也如乃父,放開懷抱,唯才是用,但也因這點,他能招攬出色而又輕權利的人材如王小石者,但也召來了極叛逆而又狼子野心如白愁飛者,分别造成了他大成大敗。
而且,蘇夢枕一向身體不好。
他也從來高高在上,雖然頗體恤下屬,但決不是也從不是那種沒有架子、與衆同樂的領袖人物。
王小石則不同。
他好玩。
也好玩。
一--第一個“好玩”是指他本身就很“愛玩“的意思,第二個“好玩”是指别人覺得他的人“有趣且讨人喜歡”的意思。
他一向認為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他對苦況也視為甜境。
視憂為樂。
所以他很快樂。
一切苦,都無法難倒他。
因為他總能樂在其中。
不過,王小石也有其缺點: 在楊無邪眼中,王小石未免太天真太沒野心、太好玩樂、太重感情,以及也太不思長進了。
——他是個好人。
——也是個好大哥。
——卻不見得是個好領袖人物。
戚少商則不同。
他夠狠、夠厲、夠絕、也夠沉着。
他不但能穩守,也能反攻。
他能施展抱負,也能受盡委屈。
他很有大志,但幸好野心似不太大。
他手段也夠利害,不過還好很重道義。
他不似王小石率直。
他也不像蘇夢枕森冷。
他更不是白愁飛的不擇手段達到目的。
他顯然不似王小石善良。
但他跟王小石一樣擇善固執。
他亦如白愁飛工于心計。
可幸他沒有白愁飛忘恩負義的天性 他偶亦似蘇夢枕過于沉郁。
季好他的身體要比蘇夢枕健壯: ——盡管,他的确隻剩下一隻手,而且,經過逃亡歲月、江湖曆難的風與霜,他的發已半白,兩鬓盡星霜! 也許,楊無邪看來,戚少商最大的弊病(如果一定說有)就是他隻有一隻手——以及他迄今仍然獨身。
接近四十歲的男人,而且是個英俊、潇灑、多情,名高望重的正常男人,他身邊卻沒有女人,也未成家立室,這未免有點不正常,總是有點說不過去吧! 就算他過去有傷必史吧,而今也總該忘卻,總該娶妻生子了吧! 他不像王小石,王小石比他年輕,而且常常浪迹天涯,還沒成家,還說得過去。
他不是白愁飛,白愁飛一直到死前,仍是放蕩不羁、風流成性的人,這種人是不适合有家的。
他更非蘇夢枕。
蘇夢枕不幸。
他有病。
戚少商則不然。
他沒有病。
但是斷臂。
——總不能說斷臂就活該獨身的吧? 有時,楊無邪難免會這樣想: 或許,戚少商斷的不止是臂,連情他也在心裡揮了劍,斬斷了。
不過,他還是由衷佩服這個與他還相處未久的領袖人物。
他以前就聽說過戚少商這人,知道這人是個桀骜不馴、才氣縱橫的不世俠客,他一向隻喜歡這種人物;但并不敬重。
因為他知道有才有能有志氣的人,下一定能成大事,至多隻痛飲狂歌、飛揚跋扈、顧盼自雄、落落寡合的過一世。
他明白有才有能的人并不見得就能得志:李白如是、李陵如是、連東坡居士亦如是。
所以,當王小石立意為救兩名結拜兄弟而下惜采取冒險犯難、劫持蔡京之行動時,他也因而深心慨歎。
——豎子太重情義,不足以成大事! 無論如何,都不該為了兩個朋友而犧牲整個京師的白道勢力。
當時,王小石仿佛也看出了他的心思,曾有意無意間對他這樣說過。
“我其實不合适當幫會的領袖,因為有您的指導,以及一衆兄弟的輔助,我才能勉強維持。
我要是還能在此役保住性命、也正好趁這一事件逍遙求去,省得誤了大家,把風雨樓搞得風風雨雨,上了場便下不了台。
” 不過,王小石在極匆忙的情形下,委托楊無邪要輔佐戚少商當總樓主,當時楊無邪心裡也十分拒抗,相當不看好。
——戚少商是個好劍客,不是位好領袖。
要不然:他又怎會引狼人室,召引了個顧惜朝來,使他丢了“連雲寨”的江山! ——戚少商充其量也隻算是個有情有義的詩人,但不是位知進知退的政客。
在京華都城裡的争椎鬥勝、隻怕要的不是一個才氣縱橫的詩人,而是需要一位深沉練達的政治家。
他當時十分反對。
但王小石堅持。
——連一向老謀深算的諸葛先生,也出面支持戚少商。
楊無邪這才沒有話說。
因為已輪不到他來說話;就算說了,也不見得有人聽得進 可是,直至他與戚少商有校長的時間相處與共事之後,他才發現自己也許是估計錯誤了: 斷臂以前的戚少商,也許隻是個灑脫不羁的劍客,但而今已深沉老練,精明強幹;慘敗之前的“九現神龍”或許隻算是位多情敏感的詩人,而今卻是不浮不躁、進退有度、恩榮并濟、縱橫捭阖的謀略家。
戚少商已變。
詩人,豈可在六情六欲、人間煙火裡縱情任情,而又能同時以霹靂手段、冷酷無情去達成目的? 可是而今的戚少商居然能兼顧。
——有時,楊無邪也摸不準戚少商的心意。
隻有在“應戰”的時候,他們的意思絕對是“相通”的,有時還好似“和弦”一樣,你彈起這調子,他便奏起那調子,大家摻和在一起,便成了極和諧動人的音樂來;有時更能互相激發,大家把最好的潛力顯現出來,既相互欣賞,也是一種較勁、競賽。
有這樣精明的主子,楊無邪更躲懶不得了,他的參與更頻密、投入了。
——除了跟戚少商“合拍”、”投契”之故,”風雨樓”裡當日的重心幹部、忠心大将,多已凋零,死的死、叛的叛、散的散,“五方神煞”中,上官中神死于雷動天手上:薛西神殁于莫北神暗算下,郭東神亦時叛時反時效忠,刀南神雖仍堅守陣容、堅貞不易,但終死于白愁飛叛變之役裡:莫北神投靠了“六分半堂”。
“風雨三無”中的花無錯背叛,與古董同時死于蘇夢枕刀下:師無愧、沃夫子、茶花都戰死“破闆門”之役中。
這些人裡,就隻剩下楊無邪。
他不免感慨。
暗自悚懼,也在所難免。
江湖子弟江湖死,武林人物武林埋,自來沙場掩白骨,古來征戰幾人回?楊無邪心裡明白:他能保住性命,是因為蘇夢枕一直保住他,不教他犧牲:王小石也周護着他,不叫他去冒險。
所以他仍活着。
仍能為“風雨樓”盡一分力。
而今他聽戚少商那麼說了,就心裡明白,這正是他盡力的時候。
——就算盡的不是“武力”,也應獻出他的心血與智力。
于是他接道,“想必是那樣。
如果蔡京要借題發揮,要趕盡殺絕,就一定得先使皇帝驚怒,惟使趙佶先驚而後怒,才會答允讓他為所欲為,一網打盡京裡正道武林人士。
要辦到這點,一定要皇帝也覺得‘好險’。
要讓他知險,蔡京才算是護駕‘立功’;當然,蔡京也不緻于笨到真正去殺了他的靠山皇帝——所以,要達成這樣的效果,極可能便是,狙殺在‘紅線’一帶進行,而皇帝正躲在‘藍線’地區享樂!” 他幾近完全同意戚少商的推測,然後再說明他的計策重 “要進行反擊:得先确知皇帝現在在哪裡!” 暗殺失敗,梁賤兒的頭飛落戚少商手中,迄此大抵不過是半更次不到的時間,隻要一切行動夠快,那麼一切都還來得及。
——可是這是“大行動”,需要多方緊密配合,在這勿促時分裡,”風雨樓”能應付得過來、接得下來麼!? 這是一個危機。
也是一個考驗。
能解決危機就是轉機。
能度過考驗,就是進步。
一一問題是:能嗎? “在行動之前,有幾件事是急須查究、配合的;”戚少商疾而不亂的問蔡心空:“據你所悉,是誰透露皇帝今晚在紅線、藍線一帶微行的消息,讓‘名門四秀’知道的?” 蔡心空茫然道:“我不知道。
” 戚少商看着他,同:“為什麼?” 蔡心空懵然道:“我沒有問。
” 戚少商蹙起了劍眉:“這麼重大的事,你竟沒有問個究竟!” 蔡心空嗫嚅遭:“我以為既是這麼要緊的事,我最好還是知道得少二些的好。
” 戚少商長籲了一口氣,緩緩的道:“瓜田李下,事避嫌疑。
該避的,當然避之則吉,但不該避的,就應該去探聽個一清二楚的,你卻不聞不問,那不隻是愚行,還是害人誤己的做法!” 蔡心空心慌意亂的應道:“是。
” 戚少商這才緩和了目光,道:“你可知道,你的四位師兄行動之際,還讓什麼人知曉?” 蔡心空這會卻有了答案:“孫青牙。
” 戚少商這次隻說了一個字: “傳。
” 他向何擇鐘下令。
何擇鐘立即去了。
像一陣鳳。
——不,快得像一陣陡起陡滅的風。
但他快,楊無邪卻仍比他先一步打了個手勢。
他的手勢一出,在“紅樓”與”黃樓”頂上站哨的戍卒,立即點起了兩盞燈籠。
一紅。
一綠。
那是暗号: 用意非常簡單一 在有所行動之前,他一定要弄清楚兩件事: ——“有橋集團”那夥人有沒有異動?那是“風雨樓”暗語中的“東線”。
——“六分半堂”那股勢力有無變異?這是“象牙培”人馬心目中的“西線”。
要是貿貿然行動,這兩股力量正虎視眈眈,萬一出于包抄夾攻,那就形同自投羅網了! 消息很快就傳了回來。
對方用的也是燈号。
消息先到的是負責監視“六分半堂”的“破山刀客”銀盛 答案是: 沒有異動。
緊接着是負責監察“有橋集團”的“掃眉才子”宋展眉也回了訊。
沒有問題。
俱無戰事。
——這兩大勢力都沒有異常舉措。
“金風細雨樓”一直都有布伏暗樁,以監看京城裡各股勢力的動向,而今立即派上了用場。
另一人也“派上了用場”。
而且是“大用”。
這人當然就是楊無邪自己。
“楊軍師,”戚少商誠懇的道,“要确知皇帝在哪兒荒唐快活。
李師師和孫三四那裡,非要軍師來自出馬不可。
” “好,我走一趟。
”楊無邪苦笑道,“盡管欠青樓女子的義,很不好受,但這次我就活受了。
” “準叫她們就相信你、要報答你!”戚少商笑道,”你外号‘重叟無欺’,連煙花女子也感激你幫過她們的恩情。
” 楊無邪隻道,”她們這臉上是幫我的忙,跟我講義氣,但骨子裡是要你欠她的情。
” 說着,便拱手去了。
戚少商立即着利小吉和朱如是護送楊無邪。
——楊無邪是他也是“金風細雨樓”裡失不得、不可有失的一個人材、一顆棋子。
——“吉祥如意”四大護法中,利小吉和朱如是本就對白愁飛不滿,早就棄暗投明,剩下祥哥兒與歐陽意意見白愁飛已死,隻好更進一步為蔡京賣命表忠心,終于也命喪于“菜市口之役”中。
楊無邪一走,戚少商更不閑着。
他馬上下“召集令”。
他召集的是一批高手。
一一他的心腹手下。
也是一批死士。
他要的人不多。
但個個精銳。
——精銳之師,隻六個。
他們是:朱大塊兒、張炭、孫魚、唐肯、龍吐珠、洛五霞。
他先召集了這些人,井請動了“今宵多珍重”戚戀霞和蔡追貓等人,私下通知了”小雷門”的老大雷卷和“碎雲淵”的主持人息大娘一些重大情節·一…… 人都趕到了。
隻等待命令。
他們都不知道是什麼事情: 但都明白是極其重大的任務。
他們都沒有問。
隻效命。
其中,隻孫魚和張炭較清楚個“來龍去脈”,但也隻是稍知輪廓而已,至于戚少商心中打的是什麼算盤、他們迄今仍摸不僵、猜不透、想不明白…… 他們隻等待出發。
出擊。
——枕戈待旦本已久,十年磨一劍,為的是一露鋒芒、一試霜刃而已! 一展抱負所長,本就是英雄們的夙志!
孫青牙也帶來了一件事物: 一把大金伎剪,像老虎的口,倒鑲着鋸齒,喀嚓一聲就能卡下了一顆人頭。
戚少商望着那把金澄澄的剪刀,臉上露出深思的表情。
孫青牙看見戚少商等人已一律青衣、勁裝、随時頭罩蒙面,整軍待發,也龇着牙,臉上更發出奇異的神采來。
戚少商問,“這是孫尤烈仗以成名的兵器‘是非剪’?” 孫青牙答,“是。
” 戚少商間:“它怎麼會在你的手裡?” 孫青牙道,”他沒有帶去行動。
” 戚少商微詫:“他把它交給了你?” 孫青牙咬着唇點頭。
隻聽背後一個語音道:“孫尤烈既沒把獨門兵器帶去,就沒準備活看回來,那麼,他一定跟你交待過一些重要的話,” 說話的人是楊無邪。
他已回來。
微微喘氣。
戚少商甚至沒有回頭。
他一早已知是楊無邪回來了。
一一回來得好快! 戚少商抑不住心裡一陣高興: 楊無邪一定有收獲。
——如果沒有成績,這個人是決不易空手而返的。
他倒也不是聽說話的語音寸分辨出來是楊無邪。
自從他認識“桃花社”的老大姐賴笑娥之後,加上”風雨樓”裡的“飯王”張炭的“示範表演”,他就知道憑語音辨人并不可靠:因為他們都能模仿别人乃至各種動物的聲音,簡直惟妙惟肖。
他主要肯定是楊無邪回來了,是因為着不是楊無邪,就根本不可能有人走近他身邊還沒有守衛發出通知和警報。
誰都一樣。
隻有一個例外: 那就是楊無邪。
因為戚少商信任他,而且他知道,若要任用像楊無邪這種人的話,不能也不可以跟他鬥智,隻能信任他。
絕對信任他,而且還得讓他知道;他信任他,絕對。
可是,人在江溯,絕對去信任一個人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他曾出過岔子。
他為了要壯大“連三寨”,便請來了足以與他抗衡的顧惜朝這等人傑,把重任支付他,且予以絕對信任。
——惟有這樣,他的實力才能加倍、壯大! 以長遠計,人才絕對要比錢财和背景更重要! 可惜,他也因而給他椎心置腹的顧惜朝出賣了,幾至萬劫不複! 度過了這一場浩劫的戚少商,見過鬼還能不怕黑嗎? 世上有一種人,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
——因為不入虎穴,又焉得虎子? 楊無邪不是虎子。
他是虎膽。
一一雖然他是個文人出身的江湖人,但文人不一走就比武人膽小。
戚少商就曾稱贊過他,“你是樓子裡的鐵膽,有你定策,我們的行動才夠膽放手去幹;就算你不定計,隻要你允可的行動,我們都有信心不會招緻失敗。
” 但也調侃過他:“可惜你卻無色阻,要不然,給你三世風流,也償不完這身桃花債。
” 戚少商這樣說是有原因的: 楊無邪曾經幫過這千煙花女子的大忙。
他從不欺侮她們,也不允幫中兄弟占她們的便宜:至于樓子裡弟兄們要尋歡作樂花銀子,隻要來路正去路不歪,他也從不幹涉。
當年,在“迷天盟”鼎盛之際,要将小甜水巷、半夜街、瓦子巷、藍、紅二線地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