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散沙行動
關燈
小
中
大
不飲,無飯不飽,人也精靈戲谑,卻十分重義。
人多戲稱之為”飯王”,而熟絡者則谑呼之為:“黑炭頭”,他也不以為仵。
自從為劫法場,搶救唐寶牛和方恨少,“天機”龍頭張三爸壯烈戰死,張炭就與王小石約定:王逃亡,帶走一衆官方恨之入骨的兄弟,而張炭則須随戚少商苦守京師——蓋因京裡不能沒有正義的力量,以抑制抗衡蔡京;若要對抗蔡京,有橋集團與六分半堂,“風雨樓”不得不有像張炭這樣熟悉内部組織、人事關系的關鍵人物。
張炭因而留守“金風細雨樓”。
風雨如晦。
他也風雨不改。
風狂雨暴, 他更無畏風雨。
戚少商賞識這個人。
他讓他當上了護法。
——左護法。
孫魚原是梁何手上最出色大将。
梁何是白愁飛的親信。
他們兩人替白愁飛訓練出一支精銳的部隊,“一0八公案”。
那是在“金風細雨樓”裡、隻忠于白愁飛一人的精銳之師。
于是,可惜---- 到頭來,白愁飛懷疑,孫魚對他不忠,下令粱何格殺之。
但梁何沒殺孫魚。
因為他省悟到:殺了孫魚,不久,他隻怕也同樣活不了。
——伴君如伴虎。
其實伴虎易,伴君難。
難多矣。
虎是獸,隻要馴了它的獸性,它便與人無害,甚至隻怕人害它。
君則不是。
——曆來有幾位君主是稍有人性的? 梁何不殺孫魚,是因為他一早已投靠了蔡京,并撥入了“六分半堂”麾下,鹹了”風雨樓”裡的卧底。
最後,梁何終歸為白愁飛瀕死反撲所殺。
孫魚卻活了下來。
所以他可以說是一個“剩下來的人”。
但他手上有“一0八公案”。
那是一百零八人精兵。
也是白愁飛、蘇夢枕、梁何所遺留下來的心血。
白愁飛死了,梁何也身亡了,極為賞識他的王小石也走了,孫魚卻沒有離開“風雨樓”。
沒有離開”金風細雨樓”的孫魚,于是便得到了戚少商的器重。
戚少商重用這個人。
他擢升他為護法。
——右護法。
于是,張炭和孫魚二人,就成了新任總樓主兼塔主的左右 他們常不離戚少商身側。
張炭把主力放在“象鼻塔”。
孫魚将主力集中“風雨樓”。
——隻要塔裡、樓裡一有事,他們馬上就會趕到。
隻要戚少商有需要,他們都會即時出現。
一如現在。
一一這一刻。
聽說瓦子巷、小甜水巷那一帶發生騷亂。
戍守的人發現有“異物”飛掠入“金風細雨樓”: 那“異物”直飛人黃樓。
戍卒探得的訊息是到此為止。
張炭和孫魚立即對此事作出了“評估”: 戚樓主就在黃樓的院落裡! 此事有異! 立即趕去為宜! 于是兩人就在戚少商抄頭在手不及飲一杯暖茶的時間内趕到。
來得好快。
但戚少商沒有表示: ——沒有贊他們快。
——亦沒說他們慢。
甚至于沒有表情。
這沒有表情的表情好像在表示。
他算準他們會來,并會在這時際趕到。
所以一點也沒有意外。
他正在看。
他手上的一一 頭。
那顆瞪着眼死去的人頭!3.除死無他
張炭和孫魚也望向這顆人頭:
兩人都吃了一驚。
不。
應該是:一個是震,一個是驚。
不是驚。
——江湖裡大風大浪,武林中大殺大戮,京城裡大起大伏,樓子中大生大死,他們原已見慣。
本來已沒什麼能讓他們“驚”。
戚少商沒有回頭。
他沒看他們,确好像完全知道他們臉上是什麼表情。
甚至也了解他們心中想的是什麼。
所以他問:“你們認識他?” 孫魚答:“認識”。
他反應要比張炭快。
應對也比較有紀律。
——那是他受過嚴格的紀律訓練之故;這種人向來都會比常人更精更準更自律。
因為他們不當紀律是約束,而是習慣。
正如殺手當殺人是一種工作,而不是冒險一樣。
戚少商道:“他是誰?” 孫魚道:“梁賤兒”。
戚少商在等。
等他說下去。
孫魚立即說了下去,”他是‘太平門’的粱家的人,跟我們樓子裡的梁阿牛是同一派系的子弟。
他也是我們‘金風細雨樓’在粵南一帶的外系人馬,屬分舵舵主之職,曾跟樓主拜會過一次。
” 戚少商即問:“那是什麼時候的事?” 孫魚即答:“大約是三個多月前的事。
” 戚少商道:“不對,那是在二月初八的事,距今共三個月又一天。
” 孫魚郝然:“是的,我記錯了。
” 戚少商道“這個時候,這種事,不能錯,當時他跟誰一道見我,還是他自己一個人?” 他這句是向着張炭問的。
張炭愣住了。
但他很快就抓到了“線索”,“這段日子,樓主很忙,如果不是太特别,大重要的事,樓主決不會單獨見客——梁賤兒來拜會樓主,僅屬分舵依例每季回總樓述職,當然不能真是太特殊的事。
他既是回來述職,隻怕其他幾個分舵主:尤其孫尤烈、何太絕,與他交情匪淺,想必也一道過來……” “至少還有一個,”戚少商提醒了他,“餘更猛。
” “是是是,”張炭這才恍悟的道:“我記起來了。
他們是“名門五秀’,義結金蘭,那是:孫尤烈、梁賤兒、何太絕,還有餘更猛……以及……蔡心空!” 張炭的記憶力其實也極好,但他不是受到特殊訓練。
他靠的是豐富的聯想力。
這跟孫魚不同。
孫魚的腸子裡似有千百條弦,按到哪裡,挑到哪一條,就會發出那一種聲音,也就像藥鋪裡的老闆,要什麼藥材,他自己就曉得去開哪一口抽展。
那是必然的反應。
張炭則是應然。
那是不一樣的。
——就是因為不一樣,戚少商所以才特别把他們留在身邊。
因為不一樣才有用。
——個性中“特别之處”的正面力量,就是“才”,才幹的才。
如果跟大家都一樣(不管是不是跟高手一樣),那就不是特色了。
沒有特色,那其實就沒有了自己,跟常人沒啥兩樣。
——可惜這點道理大多數人都不懂,所以才去羨慕這個厲害那個好,這人富有那人強的,結果模仿、拟摹、乃至抄襲,結果四不像,到頭來隻失去了自己,沒有了特色。
張炭也曾想去模仿孫魚和楊無邪。
楊無邪是“金風細雨樓”的智囊,也是軍師,當年蘇夢枕決策定計,在重大事情上,沒有楊無邪的意見他是不輕易取決的。
楊無邪也是“風雨樓”裡“白樓”的主持。
“白樓”是資料庫,蘇遮幕、蘇夢枕父子原就極為重視資料收集儲存,連狂妄自大的白愁飛也十分注重資料、消息、知識的來源,是以他雖在鏟除他老大蘇夢枕之時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曾瘋狂地炸毀了玉塔、青樓,但對“白樓”——這資料室庫,依然保存得很好,隻有加添,沒有毀壞,由于楊無邪一向主理“白樓”事務,從中吸收了更多的知識;如果說”白樓”是當時武林一大資料中心,楊無邪就成了部“活通書”。
楊無邪的記憶也是驚人的。
你随便說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名稱、一個地方,他都可以馬上/立即/瞬息間就能娓娓道出一切相關的情形,乃至年冊、特色、來龍去脈,他都如數家珍,而且,他不隻是述說資料而已,對任何事,他都會在未了加上他自己的分析。
他的分析精辟而獨到,是任何英明的領袖都樂意聽取的。
張炭很羨慕楊無邪總管能夠如此。
正如他也心儀孫魚能夠馬上作出正确的回答,甚至連年、月、日、時都能钜細無遺地兼顧周到。
他很想學,但學不到,而且一旦運用了他們的方法,反而覺得混亂。
楊無邪知道了他的想法之後,卻如此勸他:“你不必羨慕人家,河裡照出有人手裡有隻橘子,你也不必跳下河裡去争,那橘子就在你手中,隻有你一人吃得着。
” 張炭不明。
楊無邪告訴他:“世上最難得的想法要算是聯想力,知識是死的,想像将之活了起來。
華陀是高明的大夫,赢政是不世的暴君,項羽是蓋世的英雄,劉邦是奸詐的枭雄,班超是絕世的英傑,關羽是勇武的大将,孔明是天縱的智者,魯班是巧手的妙匠……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能活用知識,就是有想像的能力,也就是大夢想家。
因為有聯想,才有夢想,有夢,木有真:有偉大的夢想,寸有偉大的事業.所以偉大的夢是件偉大的事。
想像力是知識的更進一步,孫魚的是強記,我隻勉強算博識,你若能運用你想像的特長,我們還遠都不如你哪一一你又何苦來學我們!” 張炭聽了,這才打消念頭,明白了自己的價值。
他越來越明白自己的價值——不似以前隻在“吃飯”上冠絕大下——尤其在他與無夢女一起之後。
他們一起學習武功。
一起斟酌、應對、嬉鬧、相好,甚至一齊用“腦”用“心”去想一件事情。
那不僅是他個人的“價值”,還是他倆“合一”的價值。
他珍惜這個“價值”。
戚少商顯然也重視這個“價值”。
所以他才讓張炭和孫魚成為他的左右手。
戚少商縱使在這情勢明顯十分緊張的時候,仍然“引蛇出洞”的讓張炭說出了“蔡心空”諸人的答案,顯出了對他身邊愛将的忍耐和溫厚。
答案已經有了。
戚少商就說:“梁賤兒原不住在京裡,他現在卻在城裡遇了”害,隻怕遇害的同時不止是他一人。
” 張炭抓住這個“訊息”。
“我馬上去查看餘更猛、何太絕、孫尤烈、蔡心空他們在哪裡?問問他們可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戚少商道:“主要是蔡心空。
他是京裡樓子中本部的兄弟,比較好照應。
” 張炭恭首答:“是。
”心裡震佩,轉身去了。
戚少商看着他那厚重的背影,感唱的道:“看出來沒有?” 孫魚即答,”他輕功高了許多。
” 戚少商更正道,“是他内力高了,也純了。
更雜了,才影響了輕功——奇怪,内功修為上很少會着精純和駁雜同時發生的。
” 孫魚恭聲道:“炭哥本身遊學很龐雜,又肯下死功夫,他的武功我摸不透。
” 戚少商一笑道:“你的武功他也猜不透。
連我對你也拿捏不準。
” 孫魚臉色微微一凝。
戚少商已道:“這人頭是街外飛來的,要不是,血不至流幹了,但這顆人頭是剛斷的,頸斷處的血還來不及凝結。
” 孫魚也視察入頭,卻為梁賤兒臨死前雙目怒瞪的迫視百感到眼疼,不敢再多看。
戚少商續道,“既然如此,街外一定發生了大事情。
一顆人頭飛上老半天,不是小把式,你到街上骝一趟,必會捎點消息回來。
” 孫魚即應答:“是。
”目中已溢滿敬佩之色。
減少商補充道:“不過,你回來得要快。
因為我和楊總管決定事情一向都不慢。
” 非但不慢。
還絕對很快。
因為在孫魚就要領命轉身去之際,楊無邪已經趕到了。
伺擇鐘通知他果然夠快! 他來得可更是快! 在武林裡,“速度”是很重要的一回事,無論出招、反應,還是下決定,都得要夠快。
夠快之餘,還得夠準、夠狠、夠力1 其實不單在江胡上,這幾個“要訣”毋論是翰林、商場,哪怕是文争、武鬥,或是鬥智、比力、都一樣是必備條件。
誰說“武林”隻是個虛幻的世界? 誰曰現實世間不就是”江湖”? 楊無邪臉白無須,人很俊秀,但有點失血的蒼白,神色相當冷峻。
他一到,就看頭。
一看到頭,就摸了一摸,摸了馬上就間:“派人去找蔡心空沒有?” 戚少商答“派了。
” 楊無邪又問,“派誰去找?” 戚少商:“張炭。
” 楊無邪道:“嗜,他做事夠穩重。
” 戚少商道,“我還着他一齊去找孫尤烈、何太絕、餘更猛等人。
” 楊無邪唱息道,“隻怕不必了。
” 戚少商微愕:“何故?” 楊無邪道:“孫、梁、何、餘一向共同行動,梁賤兒死得這般凄慘,看來餘更猛、何太絕,孫尤烈隻怕都難有好下場。
我已聽報說他們四人齊人京師,蔡心空還會過他們,我想他們不等傳召即自行人京,必有所圖而來,還未着人傳見,而今正是梁舵主的人頭!蔡心空大緻未參與行動,我前兩個時辰還見着他,但他必知端倪。
” 戚少商道,”但願他沒事。
他是樓子裡總舵的人、沒有事先請命,是不可擅自行動的。
” 楊無邪道:“他也一向是個守規矩的人。
——這人頭可是怎麼在樓主手裡的?” 戚少商,“它飛過來的。
” 楊無邪吃驚地道:“就這樣平空飛過來的?” 戚少商道,“隻怕也是一路滾過來的。
” 楊無邪:“剛才街上甜水巷、瓦子巷、煙花巷那邊的藍、紅線地帶一陣喧嚣,我知出了事體,可能便是這事。
他這麼遠的路仍飛了個頭來,可見死不瞑目,要跟樓主以死相報一些内情。
” 戚少商瞅着人頭,心中憾憾然:“我想也是這樣。
如果是在半夜街那一帶的藍紅線地區出了事,隻怕多跟皇帝國戚有關,那是富貴人家的喝酒呷玩之地,此事隻怕難有善了。
” 說罷不禁歎道:“人說‘太平門’梁氏一族,輕功好,人忠心,就算身殁也不忘其職志,如今人死頭至,可見性烈。
意志力何等強韌!” 楊無邪冷峻地道:“這人頭是劍砍下來的。
” 戚少商道:“好快的劍。
” 楊無邪道:“在京裡很少有劍手的劍快得過‘太平門’的輕功。
” 戚少商:“頂多隻有五、六個。
” 楊無邪端視手上人頭切斷處,道,“這不是尋常人使的劍法。
勁道、力道和角度都十分獨特,似非正道。
” 戚少商即道:“那麼,京裡就隻剩下三、四人在劍法上有這樣的造詣。
” 楊無邪道:“這三、四人中,方小侯爺是其中之一。
” 戚少商道:“但方應看已赴東南追擊王小石去了。
” 楊無邪道,“閣下的劍法也有這種修為。
” 戚少商道:“另外一位劍術好手,他也絕不會向梁賤兒拔劍。
” 楊無邪悠悠的道:“那麼,能有這等劍法的,在京裡目下就隻餘下一人……” 戚少商忙附加了一句:“梁賤兒是瞪着眼死的,可見他死得不服,而且應是猝受暗狙之下身亡的,劍術有如此修為而又不在公平決鬥下出劍者,的确不多。
” 兩人對望一眼,伸出了中,無名、尾三指,然後逐一收攏人掌心,屈至最後一指時,才一齊異口同聲的道: “羅睡覺!” ——羅睡覺! 七絕神劍之首。
“劍”代表了他。
代表了這,個人。
也代表了這個人所發出來獨一無二獨步天下獨領風騷的力 劍! 天下以劍為名的人不多,隻以“劍”字為号的人就隻有他一個,因為: 劍就是他。
他就是劍。
兩者不可劃分。
也沒有分别。
楊無邪道:“難怪我聽鷹組的宋展眉說,今天傍晚,發現羅 睡覺和其他六劍走進了黃褲大道,然後他獨自走人了紅線地區 的小甜水巷,其他六劍,卻在半夜街一帶藍線地區。
敢情是他 們要伏殺梁賤兒吧?” 戚少商臉有憂色:“如果是他,難怪這一劍斬得這般詭、異、 怪、奇了!梁賤兒遇上了這妖怪,可說是除死無他。
隻不過 楊無邪把戚少商未說完的話說了下去:“——要是隻為了梁 賤兒,是否要出動蔡京手上的這第一把‘劍’呢?” 兩人臉上都不禁掠上了郁色。
這時,烏雲也正好遮住了月。
月華頓消。
大地狐疑。
4.藍紅紅線有戰事
張炭回來了。
他帶回來了蔡心空。
他回來得好快。
一看到梁賤兒的人頭,蔡心空就悲喊了一聲,幾乎沒暈眩了過去。
他不是怕。
而是激動,大過激動。
激動得連楊無邪和戚少商一時也不敢打斷他的悲恸。
但因事急,楊無邪還是問了:“你知道他這是一個人行動,還是跟别人在一起?” 蔡心空哽咽道:“他跟何二哥、孫三哥、餘四哥一塊兒的 他突然省起掙紮要走,“一--我去助他們——” 楊無邪制止了他:“現在去?已大遲了。
你要為他們報仇,就不可妄動!先得要告訴樓主,你們搞的是什麼行動!?” 蔡心空這才惶恐的答:堤‘殺天行動’。
” 楊無邪一皺眉:“‘殺天’!?” 蔡心空嗫嚅道,“是在小甜水巷那兒伏殺皇帝的行動……我也沒料他們真的幹了……” 楊無邪變色。
戚少商跺足。
楊無邪哎聲道:“這麼大的行動,你們怎麼不通知戚樓主?唐寶牛、方恨少兩位兄弟,胡鬧揍了天子一頓,到頭來卻使蔡京有藉口盡滅京裡主持正義的江湖力量,害得王小石、唐七昧等兄弟遠走他方,為樓裡弟兄避禍逃亡,這鍋兒還砸得不夠爛嗎?而今竟來行弑皇帝!?” 蔡心空惶然低聲道:“大家就是怕連累樓主兄弟,才不敢告知樓主。
我也設想到他們真幹。
他們說:反正他們不是京城裡的人,萬一出了事,失了手,樓主裝作不知,便可脫事 楊無邪斥道:“荒唐!方恨少、唐寶牛大鬧八爺莊,還打了蔡京一頓,咱們又可曾脫得了瓜葛!?” 蔡心室啞然:“我……” 他還“我”出個結果來,孫魚卻已捎了個“結果”回來: “餘更猛、孫尤烈、梁賤兒、何太絕在‘紅線地區’一帶原拟行弑皇帝,但中伏身死,無一幸免……” 孫魚的消息來得好快。
京城裡的傳訊一向都快,人們交頭接耳、道聽途說,一傳十、十傳百、百傳于,而且專找震動的、可怕的、奇特的、令人不敢置信又不得不信的消息來傳和聽。
但乍聞此訊息的蔡心空,卻幾乎崩潰了,至少是傷心欲絕。
但這絕不是傷心的時候。
楊無邪很快就重組了這個突變: “情形好像是:梁賤兒、餘更猛、何太絕還有孫尤烈四人,趕入京來,為的是要在今晚行弑聖上,但反而中伏被殺,梁賤兒身首異處,依然飛頭入樓,等于親向樓主報告了一樁“冤情’。
” 戚少商劍眉一軒:“冤情?何解?” 楊無邪道:“他們是中伏的,要不然,也不緻全軍覆沒,更不緻出動到任勞、任怨、黑光上人、天下第七、羅睡覺這些絕頂高手來伏擊他們——試問,以他們的戰力,怎堪與這幾名一流好手比拼!所以他們死得甚冤。
” 戚少商從他的話裡推論下去:“既然是中了埋伏,那麼,一定有人洩露了‘殺天行動’。
” 楊無邪:“找出這個洩露的人,就是查出了卧底,同時也是替四人報了仇。
” 戚少商:“但也有另一可能。
” 楊無邪:“你是指:透露今晚天子會去小甜水巷的訊息根本就是一個圈套?旨在引出行弑的人人彀?” 戚少商:“如果這是個事先設定的國套,他們四人無疑是去送死。
” 楊無邪:“可是,他們布那麼絕的局,驚動那麼大,出動那麼多高手,想來怕不是隻為了要他們四人之命吧?” 戚少商怖然:“那到底是有什麼圖謀呢?” 楊無邪道:“今天京裡‘藍線’、‘紅線’均各有戰事與異動,能驚動這麼大的場面,以及羅睡覺、黑光上人、天下第七這等絕世離手的,來頭必巨,所謀必大!” 戚少商沉吟道:“恐怕就是蔡京本人設計的一一天子總不緻于叫人來暗殺他自己吧!” 所謂“藍線”、“紅線”等,都是“金風細雨樓”對京裡各地域劃分的暗号,這紅、藍二線,正是京城裡最繁華、熱鬧、興旺的地區。
楊無邪接道:“如果是蔡京,他花那麼多的心力,要殺的絕對不會是梁賤兒、孫尤烈、何太絕、餘更猛四人而已。
” 戚少商:“對。
” 楊無邪更進一步地道,”他要消滅的對象,極可能就是 戚少商道,“金風細雨樓。
” 楊無邪道:“便是。
至少,梁、何、餘。
孫四人都是風雨樓的人——盡管他們是城外子弟,但也是我們的人。
” 戚少商道:“隻怕正是,京裡的六分半堂,已在他縱控之下。
迷天盟已瓦解,潰不成軍。
有橋集團,跟他時敵時友,且朝中有權貴支持,他不好下手。
隻有我們,近日結連了天機組、發夢二黨、象鼻塔、毀諾城、小雷門、秘岩洞、神威镖局、連雲寨、碎雲淵、桃花社等的力量,且正在壯大中,他早已看不順眼,非要鏟除而下心甘。
” 楊無邪卻質問:“可是他們布這麼大的局,隻殺了我們四個外系子弟,衛如何傷得了我們的元氣?” 戚少商的回答很慎重,也很沉重,他說話的語氣也很凝重: “雖然是外系子弟、分舵弟子,究竟也是樓裡的人。
要是蔡京布局讓他們行弑皇上,那麼,他護駕有功,大可以這件犯上叛逆的事發難,借題發揮,既在天子面前讨賞,又可在聖上面前請準派遣軍隊”高手,一舉殲滅風雨樓。
他們要趁王小石不在,将我們掃平,務求一網打盡,平時諸葛先生必然多方周護。
而今此事卻非同小可,連天子也敢行弑,此舉足可使諸葛先生進谏無效,蔡京便沒了掣時之虞、後顧
人多戲稱之為”飯王”,而熟絡者則谑呼之為:“黑炭頭”,他也不以為仵。
自從為劫法場,搶救唐寶牛和方恨少,“天機”龍頭張三爸壯烈戰死,張炭就與王小石約定:王逃亡,帶走一衆官方恨之入骨的兄弟,而張炭則須随戚少商苦守京師——蓋因京裡不能沒有正義的力量,以抑制抗衡蔡京;若要對抗蔡京,有橋集團與六分半堂,“風雨樓”不得不有像張炭這樣熟悉内部組織、人事關系的關鍵人物。
張炭因而留守“金風細雨樓”。
風雨如晦。
他也風雨不改。
風狂雨暴, 他更無畏風雨。
戚少商賞識這個人。
他讓他當上了護法。
——左護法。
孫魚原是梁何手上最出色大将。
梁何是白愁飛的親信。
他們兩人替白愁飛訓練出一支精銳的部隊,“一0八公案”。
那是在“金風細雨樓”裡、隻忠于白愁飛一人的精銳之師。
于是,可惜---- 到頭來,白愁飛懷疑,孫魚對他不忠,下令粱何格殺之。
但梁何沒殺孫魚。
因為他省悟到:殺了孫魚,不久,他隻怕也同樣活不了。
——伴君如伴虎。
其實伴虎易,伴君難。
難多矣。
虎是獸,隻要馴了它的獸性,它便與人無害,甚至隻怕人害它。
君則不是。
——曆來有幾位君主是稍有人性的? 梁何不殺孫魚,是因為他一早已投靠了蔡京,并撥入了“六分半堂”麾下,鹹了”風雨樓”裡的卧底。
最後,梁何終歸為白愁飛瀕死反撲所殺。
孫魚卻活了下來。
所以他可以說是一個“剩下來的人”。
但他手上有“一0八公案”。
那是一百零八人精兵。
也是白愁飛、蘇夢枕、梁何所遺留下來的心血。
白愁飛死了,梁何也身亡了,極為賞識他的王小石也走了,孫魚卻沒有離開“風雨樓”。
沒有離開”金風細雨樓”的孫魚,于是便得到了戚少商的器重。
戚少商重用這個人。
他擢升他為護法。
——右護法。
于是,張炭和孫魚二人,就成了新任總樓主兼塔主的左右 他們常不離戚少商身側。
張炭把主力放在“象鼻塔”。
孫魚将主力集中“風雨樓”。
——隻要塔裡、樓裡一有事,他們馬上就會趕到。
隻要戚少商有需要,他們都會即時出現。
一如現在。
一一這一刻。
聽說瓦子巷、小甜水巷那一帶發生騷亂。
戍守的人發現有“異物”飛掠入“金風細雨樓”: 那“異物”直飛人黃樓。
戍卒探得的訊息是到此為止。
張炭和孫魚立即對此事作出了“評估”: 戚樓主就在黃樓的院落裡! 此事有異! 立即趕去為宜! 于是兩人就在戚少商抄頭在手不及飲一杯暖茶的時間内趕到。
來得好快。
但戚少商沒有表示: ——沒有贊他們快。
——亦沒說他們慢。
甚至于沒有表情。
這沒有表情的表情好像在表示。
他算準他們會來,并會在這時際趕到。
所以一點也沒有意外。
他正在看。
他手上的一一 頭。
那顆瞪着眼死去的人頭!
不。
應該是:一個是震,一個是驚。
不是驚。
——江湖裡大風大浪,武林中大殺大戮,京城裡大起大伏,樓子中大生大死,他們原已見慣。
本來已沒什麼能讓他們“驚”。
戚少商沒有回頭。
他沒看他們,确好像完全知道他們臉上是什麼表情。
甚至也了解他們心中想的是什麼。
所以他問:“你們認識他?” 孫魚答:“認識”。
他反應要比張炭快。
應對也比較有紀律。
——那是他受過嚴格的紀律訓練之故;這種人向來都會比常人更精更準更自律。
因為他們不當紀律是約束,而是習慣。
正如殺手當殺人是一種工作,而不是冒險一樣。
戚少商道:“他是誰?” 孫魚道:“梁賤兒”。
戚少商在等。
等他說下去。
孫魚立即說了下去,”他是‘太平門’的粱家的人,跟我們樓子裡的梁阿牛是同一派系的子弟。
他也是我們‘金風細雨樓’在粵南一帶的外系人馬,屬分舵舵主之職,曾跟樓主拜會過一次。
” 戚少商即問:“那是什麼時候的事?” 孫魚即答:“大約是三個多月前的事。
” 戚少商道:“不對,那是在二月初八的事,距今共三個月又一天。
” 孫魚郝然:“是的,我記錯了。
” 戚少商道“這個時候,這種事,不能錯,當時他跟誰一道見我,還是他自己一個人?” 他這句是向着張炭問的。
張炭愣住了。
但他很快就抓到了“線索”,“這段日子,樓主很忙,如果不是太特别,大重要的事,樓主決不會單獨見客——梁賤兒來拜會樓主,僅屬分舵依例每季回總樓述職,當然不能真是太特殊的事。
他既是回來述職,隻怕其他幾個分舵主:尤其孫尤烈、何太絕,與他交情匪淺,想必也一道過來……” “至少還有一個,”戚少商提醒了他,“餘更猛。
” “是是是,”張炭這才恍悟的道:“我記起來了。
他們是“名門五秀’,義結金蘭,那是:孫尤烈、梁賤兒、何太絕,還有餘更猛……以及……蔡心空!” 張炭的記憶力其實也極好,但他不是受到特殊訓練。
他靠的是豐富的聯想力。
這跟孫魚不同。
孫魚的腸子裡似有千百條弦,按到哪裡,挑到哪一條,就會發出那一種聲音,也就像藥鋪裡的老闆,要什麼藥材,他自己就曉得去開哪一口抽展。
那是必然的反應。
張炭則是應然。
那是不一樣的。
——就是因為不一樣,戚少商所以才特别把他們留在身邊。
因為不一樣才有用。
——個性中“特别之處”的正面力量,就是“才”,才幹的才。
如果跟大家都一樣(不管是不是跟高手一樣),那就不是特色了。
沒有特色,那其實就沒有了自己,跟常人沒啥兩樣。
——可惜這點道理大多數人都不懂,所以才去羨慕這個厲害那個好,這人富有那人強的,結果模仿、拟摹、乃至抄襲,結果四不像,到頭來隻失去了自己,沒有了特色。
張炭也曾想去模仿孫魚和楊無邪。
楊無邪是“金風細雨樓”的智囊,也是軍師,當年蘇夢枕決策定計,在重大事情上,沒有楊無邪的意見他是不輕易取決的。
楊無邪也是“風雨樓”裡“白樓”的主持。
“白樓”是資料庫,蘇遮幕、蘇夢枕父子原就極為重視資料收集儲存,連狂妄自大的白愁飛也十分注重資料、消息、知識的來源,是以他雖在鏟除他老大蘇夢枕之時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曾瘋狂地炸毀了玉塔、青樓,但對“白樓”——這資料室庫,依然保存得很好,隻有加添,沒有毀壞,由于楊無邪一向主理“白樓”事務,從中吸收了更多的知識;如果說”白樓”是當時武林一大資料中心,楊無邪就成了部“活通書”。
楊無邪的記憶也是驚人的。
你随便說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名稱、一個地方,他都可以馬上/立即/瞬息間就能娓娓道出一切相關的情形,乃至年冊、特色、來龍去脈,他都如數家珍,而且,他不隻是述說資料而已,對任何事,他都會在未了加上他自己的分析。
他的分析精辟而獨到,是任何英明的領袖都樂意聽取的。
張炭很羨慕楊無邪總管能夠如此。
正如他也心儀孫魚能夠馬上作出正确的回答,甚至連年、月、日、時都能钜細無遺地兼顧周到。
他很想學,但學不到,而且一旦運用了他們的方法,反而覺得混亂。
楊無邪知道了他的想法之後,卻如此勸他:“你不必羨慕人家,河裡照出有人手裡有隻橘子,你也不必跳下河裡去争,那橘子就在你手中,隻有你一人吃得着。
” 張炭不明。
楊無邪告訴他:“世上最難得的想法要算是聯想力,知識是死的,想像将之活了起來。
華陀是高明的大夫,赢政是不世的暴君,項羽是蓋世的英雄,劉邦是奸詐的枭雄,班超是絕世的英傑,關羽是勇武的大将,孔明是天縱的智者,魯班是巧手的妙匠……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能活用知識,就是有想像的能力,也就是大夢想家。
因為有聯想,才有夢想,有夢,木有真:有偉大的夢想,寸有偉大的事業.所以偉大的夢是件偉大的事。
想像力是知識的更進一步,孫魚的是強記,我隻勉強算博識,你若能運用你想像的特長,我們還遠都不如你哪一一你又何苦來學我們!” 張炭聽了,這才打消念頭,明白了自己的價值。
他越來越明白自己的價值——不似以前隻在“吃飯”上冠絕大下——尤其在他與無夢女一起之後。
他們一起學習武功。
一起斟酌、應對、嬉鬧、相好,甚至一齊用“腦”用“心”去想一件事情。
那不僅是他個人的“價值”,還是他倆“合一”的價值。
他珍惜這個“價值”。
戚少商顯然也重視這個“價值”。
所以他才讓張炭和孫魚成為他的左右手。
戚少商縱使在這情勢明顯十分緊張的時候,仍然“引蛇出洞”的讓張炭說出了“蔡心空”諸人的答案,顯出了對他身邊愛将的忍耐和溫厚。
答案已經有了。
戚少商就說:“梁賤兒原不住在京裡,他現在卻在城裡遇了”害,隻怕遇害的同時不止是他一人。
” 張炭抓住這個“訊息”。
“我馬上去查看餘更猛、何太絕、孫尤烈、蔡心空他們在哪裡?問問他們可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戚少商道:“主要是蔡心空。
他是京裡樓子中本部的兄弟,比較好照應。
” 張炭恭首答:“是。
”心裡震佩,轉身去了。
戚少商看着他那厚重的背影,感唱的道:“看出來沒有?” 孫魚即答,”他輕功高了許多。
” 戚少商更正道,“是他内力高了,也純了。
更雜了,才影響了輕功——奇怪,内功修為上很少會着精純和駁雜同時發生的。
” 孫魚恭聲道:“炭哥本身遊學很龐雜,又肯下死功夫,他的武功我摸不透。
” 戚少商一笑道:“你的武功他也猜不透。
連我對你也拿捏不準。
” 孫魚臉色微微一凝。
戚少商已道:“這人頭是街外飛來的,要不是,血不至流幹了,但這顆人頭是剛斷的,頸斷處的血還來不及凝結。
” 孫魚也視察入頭,卻為梁賤兒臨死前雙目怒瞪的迫視百感到眼疼,不敢再多看。
戚少商續道,“既然如此,街外一定發生了大事情。
一顆人頭飛上老半天,不是小把式,你到街上骝一趟,必會捎點消息回來。
” 孫魚即應答:“是。
”目中已溢滿敬佩之色。
減少商補充道:“不過,你回來得要快。
因為我和楊總管決定事情一向都不慢。
” 非但不慢。
還絕對很快。
因為在孫魚就要領命轉身去之際,楊無邪已經趕到了。
伺擇鐘通知他果然夠快! 他來得可更是快! 在武林裡,“速度”是很重要的一回事,無論出招、反應,還是下決定,都得要夠快。
夠快之餘,還得夠準、夠狠、夠力1 其實不單在江胡上,這幾個“要訣”毋論是翰林、商場,哪怕是文争、武鬥,或是鬥智、比力、都一樣是必備條件。
誰說“武林”隻是個虛幻的世界? 誰曰現實世間不就是”江湖”? 楊無邪臉白無須,人很俊秀,但有點失血的蒼白,神色相當冷峻。
他一到,就看頭。
一看到頭,就摸了一摸,摸了馬上就間:“派人去找蔡心空沒有?” 戚少商答“派了。
” 楊無邪又問,“派誰去找?” 戚少商:“張炭。
” 楊無邪道:“嗜,他做事夠穩重。
” 戚少商道,“我還着他一齊去找孫尤烈、何太絕、餘更猛等人。
” 楊無邪唱息道,“隻怕不必了。
” 戚少商微愕:“何故?” 楊無邪道:“孫、梁、何、餘一向共同行動,梁賤兒死得這般凄慘,看來餘更猛、何太絕,孫尤烈隻怕都難有好下場。
我已聽報說他們四人齊人京師,蔡心空還會過他們,我想他們不等傳召即自行人京,必有所圖而來,還未着人傳見,而今正是梁舵主的人頭!蔡心空大緻未參與行動,我前兩個時辰還見着他,但他必知端倪。
” 戚少商道,”但願他沒事。
他是樓子裡總舵的人、沒有事先請命,是不可擅自行動的。
” 楊無邪道:“他也一向是個守規矩的人。
——這人頭可是怎麼在樓主手裡的?” 戚少商,“它飛過來的。
” 楊無邪吃驚地道:“就這樣平空飛過來的?” 戚少商道,“隻怕也是一路滾過來的。
” 楊無邪:“剛才街上甜水巷、瓦子巷、煙花巷那邊的藍、紅線地帶一陣喧嚣,我知出了事體,可能便是這事。
他這麼遠的路仍飛了個頭來,可見死不瞑目,要跟樓主以死相報一些内情。
” 戚少商瞅着人頭,心中憾憾然:“我想也是這樣。
如果是在半夜街那一帶的藍紅線地區出了事,隻怕多跟皇帝國戚有關,那是富貴人家的喝酒呷玩之地,此事隻怕難有善了。
” 說罷不禁歎道:“人說‘太平門’梁氏一族,輕功好,人忠心,就算身殁也不忘其職志,如今人死頭至,可見性烈。
意志力何等強韌!” 楊無邪冷峻地道:“這人頭是劍砍下來的。
” 戚少商道:“好快的劍。
” 楊無邪道:“在京裡很少有劍手的劍快得過‘太平門’的輕功。
” 戚少商:“頂多隻有五、六個。
” 楊無邪端視手上人頭切斷處,道,“這不是尋常人使的劍法。
勁道、力道和角度都十分獨特,似非正道。
” 戚少商即道:“那麼,京裡就隻剩下三、四人在劍法上有這樣的造詣。
” 楊無邪道:“這三、四人中,方小侯爺是其中之一。
” 戚少商道:“但方應看已赴東南追擊王小石去了。
” 楊無邪道,“閣下的劍法也有這種修為。
” 戚少商道:“另外一位劍術好手,他也絕不會向梁賤兒拔劍。
” 楊無邪悠悠的道:“那麼,能有這等劍法的,在京裡目下就隻餘下一人……” 戚少商忙附加了一句:“梁賤兒是瞪着眼死的,可見他死得不服,而且應是猝受暗狙之下身亡的,劍術有如此修為而又不在公平決鬥下出劍者,的确不多。
” 兩人對望一眼,伸出了中,無名、尾三指,然後逐一收攏人掌心,屈至最後一指時,才一齊異口同聲的道: “羅睡覺!” ——羅睡覺! 七絕神劍之首。
“劍”代表了他。
代表了這,個人。
也代表了這個人所發出來獨一無二獨步天下獨領風騷的力 劍! 天下以劍為名的人不多,隻以“劍”字為号的人就隻有他一個,因為: 劍就是他。
他就是劍。
兩者不可劃分。
也沒有分别。
楊無邪道:“難怪我聽鷹組的宋展眉說,今天傍晚,發現羅 睡覺和其他六劍走進了黃褲大道,然後他獨自走人了紅線地區 的小甜水巷,其他六劍,卻在半夜街一帶藍線地區。
敢情是他 們要伏殺梁賤兒吧?” 戚少商臉有憂色:“如果是他,難怪這一劍斬得這般詭、異、 怪、奇了!梁賤兒遇上了這妖怪,可說是除死無他。
隻不過 楊無邪把戚少商未說完的話說了下去:“——要是隻為了梁 賤兒,是否要出動蔡京手上的這第一把‘劍’呢?” 兩人臉上都不禁掠上了郁色。
這時,烏雲也正好遮住了月。
月華頓消。
大地狐疑。
他帶回來了蔡心空。
他回來得好快。
一看到梁賤兒的人頭,蔡心空就悲喊了一聲,幾乎沒暈眩了過去。
他不是怕。
而是激動,大過激動。
激動得連楊無邪和戚少商一時也不敢打斷他的悲恸。
但因事急,楊無邪還是問了:“你知道他這是一個人行動,還是跟别人在一起?” 蔡心空哽咽道:“他跟何二哥、孫三哥、餘四哥一塊兒的 他突然省起掙紮要走,“一--我去助他們——” 楊無邪制止了他:“現在去?已大遲了。
你要為他們報仇,就不可妄動!先得要告訴樓主,你們搞的是什麼行動!?” 蔡心空這才惶恐的答:堤‘殺天行動’。
” 楊無邪一皺眉:“‘殺天’!?” 蔡心空嗫嚅道,“是在小甜水巷那兒伏殺皇帝的行動……我也沒料他們真的幹了……” 楊無邪變色。
戚少商跺足。
楊無邪哎聲道:“這麼大的行動,你們怎麼不通知戚樓主?唐寶牛、方恨少兩位兄弟,胡鬧揍了天子一頓,到頭來卻使蔡京有藉口盡滅京裡主持正義的江湖力量,害得王小石、唐七昧等兄弟遠走他方,為樓裡弟兄避禍逃亡,這鍋兒還砸得不夠爛嗎?而今竟來行弑皇帝!?” 蔡心空惶然低聲道:“大家就是怕連累樓主兄弟,才不敢告知樓主。
我也設想到他們真幹。
他們說:反正他們不是京城裡的人,萬一出了事,失了手,樓主裝作不知,便可脫事 楊無邪斥道:“荒唐!方恨少、唐寶牛大鬧八爺莊,還打了蔡京一頓,咱們又可曾脫得了瓜葛!?” 蔡心室啞然:“我……” 他還“我”出個結果來,孫魚卻已捎了個“結果”回來: “餘更猛、孫尤烈、梁賤兒、何太絕在‘紅線地區’一帶原拟行弑皇帝,但中伏身死,無一幸免……” 孫魚的消息來得好快。
京城裡的傳訊一向都快,人們交頭接耳、道聽途說,一傳十、十傳百、百傳于,而且專找震動的、可怕的、奇特的、令人不敢置信又不得不信的消息來傳和聽。
但乍聞此訊息的蔡心空,卻幾乎崩潰了,至少是傷心欲絕。
但這絕不是傷心的時候。
楊無邪很快就重組了這個突變: “情形好像是:梁賤兒、餘更猛、何太絕還有孫尤烈四人,趕入京來,為的是要在今晚行弑聖上,但反而中伏被殺,梁賤兒身首異處,依然飛頭入樓,等于親向樓主報告了一樁“冤情’。
” 戚少商劍眉一軒:“冤情?何解?” 楊無邪道:“他們是中伏的,要不然,也不緻全軍覆沒,更不緻出動到任勞、任怨、黑光上人、天下第七、羅睡覺這些絕頂高手來伏擊他們——試問,以他們的戰力,怎堪與這幾名一流好手比拼!所以他們死得甚冤。
” 戚少商從他的話裡推論下去:“既然是中了埋伏,那麼,一定有人洩露了‘殺天行動’。
” 楊無邪:“找出這個洩露的人,就是查出了卧底,同時也是替四人報了仇。
” 戚少商:“但也有另一可能。
” 楊無邪:“你是指:透露今晚天子會去小甜水巷的訊息根本就是一個圈套?旨在引出行弑的人人彀?” 戚少商:“如果這是個事先設定的國套,他們四人無疑是去送死。
” 楊無邪:“可是,他們布那麼絕的局,驚動那麼大,出動那麼多高手,想來怕不是隻為了要他們四人之命吧?” 戚少商怖然:“那到底是有什麼圖謀呢?” 楊無邪道:“今天京裡‘藍線’、‘紅線’均各有戰事與異動,能驚動這麼大的場面,以及羅睡覺、黑光上人、天下第七這等絕世離手的,來頭必巨,所謀必大!” 戚少商沉吟道:“恐怕就是蔡京本人設計的一一天子總不緻于叫人來暗殺他自己吧!” 所謂“藍線”、“紅線”等,都是“金風細雨樓”對京裡各地域劃分的暗号,這紅、藍二線,正是京城裡最繁華、熱鬧、興旺的地區。
楊無邪接道:“如果是蔡京,他花那麼多的心力,要殺的絕對不會是梁賤兒、孫尤烈、何太絕、餘更猛四人而已。
” 戚少商:“對。
” 楊無邪更進一步地道,”他要消滅的對象,極可能就是 戚少商道,“金風細雨樓。
” 楊無邪道:“便是。
至少,梁、何、餘。
孫四人都是風雨樓的人——盡管他們是城外子弟,但也是我們的人。
” 戚少商道:“隻怕正是,京裡的六分半堂,已在他縱控之下。
迷天盟已瓦解,潰不成軍。
有橋集團,跟他時敵時友,且朝中有權貴支持,他不好下手。
隻有我們,近日結連了天機組、發夢二黨、象鼻塔、毀諾城、小雷門、秘岩洞、神威镖局、連雲寨、碎雲淵、桃花社等的力量,且正在壯大中,他早已看不順眼,非要鏟除而下心甘。
” 楊無邪卻質問:“可是他們布這麼大的局,隻殺了我們四個外系子弟,衛如何傷得了我們的元氣?” 戚少商的回答很慎重,也很沉重,他說話的語氣也很凝重: “雖然是外系子弟、分舵弟子,究竟也是樓裡的人。
要是蔡京布局讓他們行弑皇上,那麼,他護駕有功,大可以這件犯上叛逆的事發難,借題發揮,既在天子面前讨賞,又可在聖上面前請準派遣軍隊”高手,一舉殲滅風雨樓。
他們要趁王小石不在,将我們掃平,務求一網打盡,平時諸葛先生必然多方周護。
而今此事卻非同小可,連天子也敢行弑,此舉足可使諸葛先生進谏無效,蔡京便沒了掣時之虞、後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