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小周瑜水陸破曹兵 矮張松東西販蜀土

關燈
話說周瑜魯肅,正在鄱陽議論曹操窺伺荊襄之事,從門上傳進甘甯告急文書。

    周瑜接了一看,不由大吃一驚!立刻傳點升堂,請魯肅兼程前往江夏,告知徐盛,将張繡全軍人馬,用戰船護送,由銅陵上岸,屯紮居巢,聽候調度。

    一面令人火速報知吳侯,自己帶領五百餘号戰船,水軍三千餘人,直入濡須,接應呂蒙甘甯諸将。

    調遣已定,各自分頭去了。

     那建業城中,因系下遊,得信尚早,孫權正接着張纮回來,報告許都一切情形,方以為周公瑾料事如神。

    那時陸績之子陸遜,年紀尚少,孫權愛他聰敏,教他随侍左右,此時正聽着張纮所說,便道:“主公!那曹操詭計多端,專好聲東擊西,往年大敗袁紹呂布,均系此策,安知此番他不又是明取荊襄,暗窺濡須呢?”孫權被他一言提醒,連聲道:“伯言所見甚是。

    ”立傳程普黃蓋入府商議。

    程普道:“主公憂深慮遠,防患未然,誠為高見;但以普愚見所及,濡須前有呂子明把守,後來又增派太史子義前往,縱使曹兵即出合肥,一時尚無危險,宜一面遣人告知公瑾。

    普雖不才,願率兵五千,前往濡須,無事時可以屯田積粟,有事時亦可協力禦侮。

    ”孫權喜道:“卿言甚合孤意,但卿宜在此間計劃一切,可令公覆前去。

    ”黃蓋便應允了。

     正在議論,甘甯的告急文書到了。

    孫權閱畢道:“陸伯言真神童也!興霸前去,孤無憂矣!”随命黃蓋率領軍隊,沿江直上,火速前往,黃蓋領命去了。

    剛一日,周瑜手書也就到了。

    孫權看見張繡歸降,全軍調赴前敵,布置一切,井井有條,掀髯笑道:“孤正慮步騎相當,勝負未定,得此勁軍,天助我也!公瑾倍道前進,不出半月,必來告捷矣!” 正嗟歎間,孫韶進來報告,曹兵大出合肥,被太史慈進扼小岘,呂蒙接應,甘甯自九江馳援,會師夾擊,大敗曹兵,陣前殺了曹兵大将樂進。

    孫權大喜,立命取新制蜀錦戰袍三領,并羊酒等物,命孫韶前赴小岘,傳吳侯命令,犒賞将士。

    孫韶領命去了。

     且說周瑜星夜前行,到了濡須,潘璋迎接人塢。

    周瑜坐定,問知前軍大捷,甘甯亦在小岘。

    随帶百餘名小隊,韓當周泰兩員大将,前去小岘,視察軍情。

    沿途駐紮吳兵,看見都督錦衣玉貌,雍容閑雅,無一個不歡欣鼓舞,唱得勝歌,迎接都督。

    本來江東英傑,第一個孫伯符,第二個要算周公瑾了。

    周瑜在馬上看見衆兵士精神踴躍,殺氣縱橫,也就大加獎勵;然而不免又想起孫伯符來了,此時若是伯符健在,那種身當前敵的英雄氣度,那裡還有曹兵在他眼底? 正行之間,從建業北來大道上,旌旗交展,一簇人馬,遠遠望見旗上,明寫着“零陵黃蓋”,周瑜知道是孫權派的援兵到了,立馬稍候。

    黃蓋下馬參見,周瑜連忙請起,并馬同行。

    黃蓋傳令,将人馬紮住,自己跟随周瑜來到小岘大營。

    早有伏路小軍報知呂蒙,呂蒙帶領衆将前來迎接,進到營中,一行坐定。

    周瑜呂蒙,先向黃蓋問候吳侯安否,黃蓋—一答複。

    周瑜問呂蒙:“子義興霸如何不見?”呂蒙答道:“自從第一次與曹兵接戰,興霸射殺樂進,小敗曹兵,曹操異常憤怒,猛烈進攻,子義興霸,在山口下營,因曹兵勢大,悉力固守,以待都督來時,再作道理。

    ”周瑜連聲贊道:“三位将軍,臨機應變,瑜不及也!”吩咐左右,起馬自去前營看視。

    呂蒙谏道:“都督全軍命脈所關,不宜親臨危地。

    ”周瑜笑道:“我從讨逆将軍,縱橫吳會,未逢大敵,久聞曹操善于用兵,今日相逢,豈肯錯過!黃将軍千裡遠來,可在此休息一二日,整頓隊伍,以便應敵,呂将軍可同我前去。

    ”黃蓋應允。

     呂蒙領命,出營上馬,随着周瑜來到前營,隻見山下喊殺連天,曹兵正在攻打,太史慈甘甯二人,率領偏裨,披堅執銳,周圍守禦。

    守營軍士,見是都督來了,火速報知。

    二人聞報大喜,急來參見。

    周瑜令韓當周泰替代二人前往守禦,極力誇獎太史慈甘甯戰功,兩人都謙讓不已。

    周瑜教從來軍士,箫鼓開營,把水軍都督旗号叉了起來。

    原來周瑜癖好音樂,笙箫弦鼓,常以自随。

    東吳軍士,一聽樂聲,便知都督來了。

    本來連日守禦,精神不免疲乏,聽了這特别軍樂,個個精神陡長。

     山下曹兵,看見山上叉起周瑜旗号,連忙報知曹操。

    曹操因折了樂進,心中忿怒,連日進攻東吳營壘,被太史慈甘甯兩人死守不出,倒折了好些兵士。

    聽說周瑜到來,與衆謀士乘馬出了營門,隻見小岘山高處一杆大紅旗,金線繡成大字:水軍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