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什麼都當笑話講,他們真不管了。
想想從前老太太那時候,我們回到房裡去吃飯,回來頭發稍微毛了點都要罵,當你們夫妻倆吃了飯睡中覺-什麼都肯,隻顧讨男人的喜歡,-這話不光是婆婆講,大家都常這樣批評人。
男人不喜歡,又是你不對。
那時候我們都說冤枉死了。
其實也是,隻顧讨他喜歡,叫他看不起,喜歡也不長久。
這是從前,現在是……真是我們聽都沒聽見過。
還說-我們這樣的人家-!" 這話輾轉傳到玉熹少奶奶耳朵裡,她晚上跟他又哭又鬧,不肯讓他近身。
兩人老是吵,有時候還打架。
銀娣更得了意,更到處去說。
人家也講他們,但是隻限于夫妻間與年紀相仿的人們。
兩個女太太把頭湊在一起,似乎在低聲講某人病情嚴重。
忽然有一個鼻子裡爆出一聲厭煩的笑聲,重又俯身向前去咬耳朵,面有難色,仿佛聽不慣耳朵。
他們家就喜歡講這些。
玉熹少奶奶病了。
銀娣先說是裝病,拖得日子久了,找了個醫生來看,說是氣虛血虧,也就是痨病。
銀娣連忙給玉熹分房,搬到樓下去。
照這樣我什麼時候才抱孫子?小痨病鬼可不要。
你也要個人在身邊,不能白天晚上往外跑,自己身子也要緊。
我把冬梅給你,她也大了。
" 他從來沒考慮過他母親這丫頭,不但長得平常,他從小看慣了她是個拖鼻涕的小丫頭。
最近還鬧過,開飯的時候他看見她端着一碗湯進來。
冬梅的指甲又泡在湯裡,髒死了。
叫她别這麼拿着,又把大拇指掐在碗裡。
銀娣這時候忽然發現她有些好處。
"說她呆,還是厚道點好,有福氣。
她皮膚白,一白遮三醜,打扮起來又是個人。
五短身材有福氣的,屁股大,又方,是宜男相。
不過是借她肚子生個兒子,家裡這一向太晦氣,要沖一沖。
丫頭收房其實不算,也不叫姨奶奶,就叫冬姑娘。
我們還是叫她冬梅。
"暗示這不妨礙他正式納妾,等到手邊方便點的時候。
現在根本談不到,還是年年打仗,現在是在江西打共産黨。
鴉片煙一天比一天貴,那黝暗的大糕餅近于臼形,上面貼着張黃色薄紙,紙上打着戳子,還是前清公文的方體字,古色古香。
那一大塊黑土不知道是什麼好地方掘來的,剛拆開麻包的時候香氣最濃。
小風爐開鍋熬着,擱在樓梯口,便于看守。
那焦香貫穿全房好幾個鐘頭,整個樓面都神秘地熱鬧起來,像請了個道人住在家裡煉丹藥。
大家誰也不提起那氣味,可是連傭人走出走進都帶着點笑意。
她每天躺在他對過,大家眼睛盯着煙燈,她有時候看着他煙槍架在燈罩上,光看着那紫泥煙鬥嘴尖上的一個小洞,是一隻水汪汪的黑鼻孔,一顆黑珠子呼出呼進,蒙蒙的薄膜。
是人家說的,多少鈔票在這隻小洞眼裡燒掉。
它呼嗤呼嗤吸着鼻涕,孜——孜——隔些時嗅一下,可以看得人讨厭起來。
的确是個累贅,但是無論怎麼貴,還是在她自己手裡,有把握些,不像出去玩是個無底洞。
靠它保全了家庭。
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氣氛,滿房間藍色的煙霧。
這是家,他在堂子裡是出去交際。
她知道他有了冬梅會安頓下來的。
吃煙的人喜歡什麼都在手邊,香煙罐裡墊着報紙,偎在枕邊代替痰盂,省得欠起身來吐痰。
第一要方便省事,他連他少奶奶長得那樣都不介意。
冬梅燙了飛機頭,穿着大紅緞子滾邊的花綢旗袍,向太太和少爺磕頭,又去給少奶奶磕頭,但是睡在床上被人向她磕頭是不吉利的,生着病尤其應當忌諱。
銀娣自己不在場,預先囑咐過女傭們,還沒拜下去就給拉住了。
就說-給少奶奶磕頭。
說也是一樣的。
不是一樣的,給冬梅又提高了身份。
本來已經把前面房間騰出來給她,揀最好的傭人伺候她,叫她管家,誇得她一枝花似的。
玉熹少奶奶躺在一間後房裡,要什麼沒有什麼,醫生也不來了。
她娘家聽見了,從無為州叫人來看了她一次。
銀娣後來坐在房門口叫罵了三個鐘頭:"我們這兒苦日子過不慣,就不要嫁到我們家來。
倒像請了個祖宗來了。
要回去盡管去,去了别再來了,謝天謝地。
我曉得是嫌冬梅,自己騎着茅坑不屎,不要男人,鬧着要分床、分房。
人家娶媳婦幹什麼的,不為傳宗接代?我倒要問問我們親家。
他們要找我們說話,正好,我們也要找媒人說話。
拿張相片騙人,搞了個痨病鬼來,算我們晦氣。
幾時冬梅有了,要是個兒子,等痨病鬼一斷了氣馬上給她扶正。
" 她養成了習慣,動不動就搬張闆凳騎着門坐着,沖着後房罵一下午。
冬梅的第三個孩子,第二個兒子生下來,少奶奶才死。
扶正的話也不提了。
想想從前老太太那時候,我們回到房裡去吃飯,回來頭發稍微毛了點都要罵,當你們夫妻倆吃了飯睡中覺-什麼都肯,隻顧讨男人的喜歡,-這話不光是婆婆講,大家都常這樣批評人。
男人不喜歡,又是你不對。
那時候我們都說冤枉死了。
其實也是,隻顧讨他喜歡,叫他看不起,喜歡也不長久。
這是從前,現在是……真是我們聽都沒聽見過。
還說-我們這樣的人家-!" 這話輾轉傳到玉熹少奶奶耳朵裡,她晚上跟他又哭又鬧,不肯讓他近身。
兩人老是吵,有時候還打架。
銀娣更得了意,更到處去說。
人家也講他們,但是隻限于夫妻間與年紀相仿的人們。
兩個女太太把頭湊在一起,似乎在低聲講某人病情嚴重。
忽然有一個鼻子裡爆出一聲厭煩的笑聲,重又俯身向前去咬耳朵,面有難色,仿佛聽不慣耳朵。
他們家就喜歡講這些。
玉熹少奶奶病了。
銀娣先說是裝病,拖得日子久了,找了個醫生來看,說是氣虛血虧,也就是痨病。
銀娣連忙給玉熹分房,搬到樓下去。
照這樣我什麼時候才抱孫子?小痨病鬼可不要。
你也要個人在身邊,不能白天晚上往外跑,自己身子也要緊。
我把冬梅給你,她也大了。
" 他從來沒考慮過他母親這丫頭,不但長得平常,他從小看慣了她是個拖鼻涕的小丫頭。
最近還鬧過,開飯的時候他看見她端着一碗湯進來。
冬梅的指甲又泡在湯裡,髒死了。
叫她别這麼拿着,又把大拇指掐在碗裡。
銀娣這時候忽然發現她有些好處。
"說她呆,還是厚道點好,有福氣。
她皮膚白,一白遮三醜,打扮起來又是個人。
五短身材有福氣的,屁股大,又方,是宜男相。
不過是借她肚子生個兒子,家裡這一向太晦氣,要沖一沖。
丫頭收房其實不算,也不叫姨奶奶,就叫冬姑娘。
我們還是叫她冬梅。
"暗示這不妨礙他正式納妾,等到手邊方便點的時候。
現在根本談不到,還是年年打仗,現在是在江西打共産黨。
鴉片煙一天比一天貴,那黝暗的大糕餅近于臼形,上面貼着張黃色薄紙,紙上打着戳子,還是前清公文的方體字,古色古香。
那一大塊黑土不知道是什麼好地方掘來的,剛拆開麻包的時候香氣最濃。
小風爐開鍋熬着,擱在樓梯口,便于看守。
那焦香貫穿全房好幾個鐘頭,整個樓面都神秘地熱鬧起來,像請了個道人住在家裡煉丹藥。
大家誰也不提起那氣味,可是連傭人走出走進都帶着點笑意。
她每天躺在他對過,大家眼睛盯着煙燈,她有時候看着他煙槍架在燈罩上,光看着那紫泥煙鬥嘴尖上的一個小洞,是一隻水汪汪的黑鼻孔,一顆黑珠子呼出呼進,蒙蒙的薄膜。
是人家說的,多少鈔票在這隻小洞眼裡燒掉。
它呼嗤呼嗤吸着鼻涕,孜——孜——隔些時嗅一下,可以看得人讨厭起來。
的确是個累贅,但是無論怎麼貴,還是在她自己手裡,有把握些,不像出去玩是個無底洞。
靠它保全了家庭。
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氣氛,滿房間藍色的煙霧。
這是家,他在堂子裡是出去交際。
她知道他有了冬梅會安頓下來的。
吃煙的人喜歡什麼都在手邊,香煙罐裡墊着報紙,偎在枕邊代替痰盂,省得欠起身來吐痰。
第一要方便省事,他連他少奶奶長得那樣都不介意。
冬梅燙了飛機頭,穿着大紅緞子滾邊的花綢旗袍,向太太和少爺磕頭,又去給少奶奶磕頭,但是睡在床上被人向她磕頭是不吉利的,生着病尤其應當忌諱。
銀娣自己不在場,預先囑咐過女傭們,還沒拜下去就給拉住了。
就說-給少奶奶磕頭。
說也是一樣的。
不是一樣的,給冬梅又提高了身份。
本來已經把前面房間騰出來給她,揀最好的傭人伺候她,叫她管家,誇得她一枝花似的。
玉熹少奶奶躺在一間後房裡,要什麼沒有什麼,醫生也不來了。
她娘家聽見了,從無為州叫人來看了她一次。
銀娣後來坐在房門口叫罵了三個鐘頭:"我們這兒苦日子過不慣,就不要嫁到我們家來。
倒像請了個祖宗來了。
要回去盡管去,去了别再來了,謝天謝地。
我曉得是嫌冬梅,自己騎着茅坑不屎,不要男人,鬧着要分床、分房。
人家娶媳婦幹什麼的,不為傳宗接代?我倒要問問我們親家。
他們要找我們說話,正好,我們也要找媒人說話。
拿張相片騙人,搞了個痨病鬼來,算我們晦氣。
幾時冬梅有了,要是個兒子,等痨病鬼一斷了氣馬上給她扶正。
" 她養成了習慣,動不動就搬張闆凳騎着門坐着,沖着後房罵一下午。
冬梅的第三個孩子,第二個兒子生下來,少奶奶才死。
扶正的話也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