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裙,高領子,細腰,是前幾年時行的,淡裝素抹,自己知道相貌不好,總是闆闆的,老老實實,不像别的女孩子怕難為情。
"老氣橫秋,"銀娣背後說,"沒看見過這樣的新娘子。
" 她一天到晚跟她找碴子。
三十年媳婦三十年婆,反正每一個女子都輪得到。
沒有一天不出事,玉熹少奶奶常常回到房裡去哭。
玉熹有時候也偷偷地安慰她,但是背後又跟他母親講她。
她和他母親像是多年的好朋友,他自己結了婚,勢不能不滿足對方的好奇心,一半也是忍不住誇口。
而她總是閑閑的,仿佛無所不知,使他不感到顧忌。
他又出去遛了,借口躲家裡的口舌是非。
她盤問得相當緊,至少知道他現在是"獨遛",沒跟三爺在一起。
但是她仍舊扣着他的錢。
他在堂子裡擺不出架勢來,講起堂子裡人總是酸溜溜的帶着諷刺的口吻,當然也是迎合他母親的心理。
但是日子久了,他成績還不錯。
他學了一口上海話——到底他母親是本地人——在那種場合混着,不讨人厭,而且究竟年輕占便宜,一個少爺家,又會賠小心,又沒有少爺架子。
他并沒有着迷,從來沒說要娶回家來的話。
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叫他母親得意:不要看他年紀輕輕的沒有經驗,玩得比大爺三爺精明,強爺勝祖,他們這些人哪一個不迷戀長三書寓?他是她駐在敵國的一個代表,居然不替她丢臉。
熹哥哥壞怎麼壞? 那一個别過頭去,不耐煩地吭了一聲,似乎不屑回答。
還不是嫖? 堂子裡現在隻有老年人去,或是舊式生意人,所以不但壞,而且不時髦。
下次她們看見了他,不免用異樣的眼光多看了他一眼,在他舊式的外表下似乎潛伏着一種陰森的罪惡感,像她們小說裡讀到的内地大少爺,無惡不作。
他站在桌子旁邊,個子矮小的人有一種特殊的穩重,穿着藏青綢袍子,現在不戴眼鏡了,蒼白的小白臉,頭發梳得光溜溜的中間分着。
她們招呼他一聲,他隻朝她們的方向很快地點個頭,正眼也不看她們,還是照從前的規矩。
對他母親唯唯諾諾,而在他眼睛背後有一種諷刺的微笑。
他母親當着人從來不理他的,隻偶爾低聲發句命令,眼睛望着别處,與對媳婦一樣。
是陰曆新年。
正月裡拜年的人來人往,時髦小姐們都是波浪型的頭發,貼近在頭上,隻穿一件薄薄的夾袍子,磕了頭馬上又穿上大衣,把兩隻手插在皮領子底下焐着。
在二嬸那兒都凍死了,有人說他們的蓮子茶撤下去拿給别人吃,惡心死了。
真怕上他們那兒去。
二嬸說的那些話,都氣死人!這回又說什麼?還不是她那一套?熹嫂嫂真可憐,站在樓梯口剝蓮子,手上凍瘡破了,還泡在涼水裡。
問她為什麼不叫傭人剝,吓死了,叫我别說,-媽生氣-" 樓梯口擱着一張有裂縫的朱漆小櫥,蓮子浸在一碗水裡,玉熹少奶奶個子高,低着頸子老站在那裡剝。
大房的二小姐搬了張椅子出來叫她坐,她無論如何不肯坐。
房間開着,裡面看得見。
銀娣這一向生病,剛起來,坐在床上,人整個小了一圈,穿着一套舊黑哔叽襖褲,床上挂着灰色的白夏布帳子。
那張四柱鐵床獨據一方靠牆擺在正中,顯得奇小。
她說話也有氣無力的,客人坐得遠,簡直聽不見,都不得不提高了喉嚨。
你怎麼啦,二太太?重複。
"怎麼不舒服啊?怎麼搞的?"咳,大太太,我這病都是氣出來的呵。
怎麼啦?你從前鬧胃氣疼,這不是氣疼吧?找大夫看了沒有?别人也隻好裝糊塗。
害了一冬天了,看我瘦得這樣。
大太太你發福了。
肥了。
這才是個福太太的樣子。
你福氣呃,你好。
可怎麼這麼嬌滴滴起來了?怎麼搞的? 親戚們早已診斷她的病是吃菜太鹹,吃出來的,和她兒子長不高是一個緣故。
她家的菜出名的鹹,據說是為了省菜,其實也很少有人嘗到。
家裡有事總是叫北方館子的特價酒席,才八塊錢一桌。
平常從來不留人吃飯,隻有她過生日那天有一桌點心,大家如果剛巧趕上了,就被讓到外間坐席。
她站在大紅桌布前面,逐個分布粗糙的壽桃,眼睛嚴厲地盯在自己筷子頭上,不望着人,不管是大人孩子。
她不能不給,他們也不能不吃。
今年過年,她留下幾個女眷打牌。
她那天精神還好。
玉熹少奶奶進來回話,又出去了。
你不要看我們少奶奶死闆闆的那樣子,桶。
" 大家笑了一陣,笑得有點心不定。
她為了證明這句話,又講了些兒子媳婦的秘密,博得不少笑聲。
"這話我怎麼知道的? 我也管不到他們床上。
不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男人家嘴敞,到了一起
"老氣橫秋,"銀娣背後說,"沒看見過這樣的新娘子。
" 她一天到晚跟她找碴子。
三十年媳婦三十年婆,反正每一個女子都輪得到。
沒有一天不出事,玉熹少奶奶常常回到房裡去哭。
玉熹有時候也偷偷地安慰她,但是背後又跟他母親講她。
她和他母親像是多年的好朋友,他自己結了婚,勢不能不滿足對方的好奇心,一半也是忍不住誇口。
而她總是閑閑的,仿佛無所不知,使他不感到顧忌。
他又出去遛了,借口躲家裡的口舌是非。
她盤問得相當緊,至少知道他現在是"獨遛",沒跟三爺在一起。
但是她仍舊扣着他的錢。
他在堂子裡擺不出架勢來,講起堂子裡人總是酸溜溜的帶着諷刺的口吻,當然也是迎合他母親的心理。
但是日子久了,他成績還不錯。
他學了一口上海話——到底他母親是本地人——在那種場合混着,不讨人厭,而且究竟年輕占便宜,一個少爺家,又會賠小心,又沒有少爺架子。
他并沒有着迷,從來沒說要娶回家來的話。
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叫他母親得意:不要看他年紀輕輕的沒有經驗,玩得比大爺三爺精明,強爺勝祖,他們這些人哪一個不迷戀長三書寓?他是她駐在敵國的一個代表,居然不替她丢臉。
熹哥哥壞怎麼壞? 那一個别過頭去,不耐煩地吭了一聲,似乎不屑回答。
還不是嫖? 堂子裡現在隻有老年人去,或是舊式生意人,所以不但壞,而且不時髦。
下次她們看見了他,不免用異樣的眼光多看了他一眼,在他舊式的外表下似乎潛伏着一種陰森的罪惡感,像她們小說裡讀到的内地大少爺,無惡不作。
他站在桌子旁邊,個子矮小的人有一種特殊的穩重,穿着藏青綢袍子,現在不戴眼鏡了,蒼白的小白臉,頭發梳得光溜溜的中間分着。
她們招呼他一聲,他隻朝她們的方向很快地點個頭,正眼也不看她們,還是照從前的規矩。
對他母親唯唯諾諾,而在他眼睛背後有一種諷刺的微笑。
他母親當着人從來不理他的,隻偶爾低聲發句命令,眼睛望着别處,與對媳婦一樣。
是陰曆新年。
正月裡拜年的人來人往,時髦小姐們都是波浪型的頭發,貼近在頭上,隻穿一件薄薄的夾袍子,磕了頭馬上又穿上大衣,把兩隻手插在皮領子底下焐着。
在二嬸那兒都凍死了,有人說他們的蓮子茶撤下去拿給别人吃,惡心死了。
真怕上他們那兒去。
二嬸說的那些話,都氣死人!這回又說什麼?還不是她那一套?熹嫂嫂真可憐,站在樓梯口剝蓮子,手上凍瘡破了,還泡在涼水裡。
問她為什麼不叫傭人剝,吓死了,叫我别說,-媽生氣-" 樓梯口擱着一張有裂縫的朱漆小櫥,蓮子浸在一碗水裡,玉熹少奶奶個子高,低着頸子老站在那裡剝。
大房的二小姐搬了張椅子出來叫她坐,她無論如何不肯坐。
房間開着,裡面看得見。
銀娣這一向生病,剛起來,坐在床上,人整個小了一圈,穿着一套舊黑哔叽襖褲,床上挂着灰色的白夏布帳子。
那張四柱鐵床獨據一方靠牆擺在正中,顯得奇小。
她說話也有氣無力的,客人坐得遠,簡直聽不見,都不得不提高了喉嚨。
你怎麼啦,二太太?重複。
"怎麼不舒服啊?怎麼搞的?"咳,大太太,我這病都是氣出來的呵。
怎麼啦?你從前鬧胃氣疼,這不是氣疼吧?找大夫看了沒有?别人也隻好裝糊塗。
害了一冬天了,看我瘦得這樣。
大太太你發福了。
肥了。
這才是個福太太的樣子。
你福氣呃,你好。
可怎麼這麼嬌滴滴起來了?怎麼搞的? 親戚們早已診斷她的病是吃菜太鹹,吃出來的,和她兒子長不高是一個緣故。
她家的菜出名的鹹,據說是為了省菜,其實也很少有人嘗到。
家裡有事總是叫北方館子的特價酒席,才八塊錢一桌。
平常從來不留人吃飯,隻有她過生日那天有一桌點心,大家如果剛巧趕上了,就被讓到外間坐席。
她站在大紅桌布前面,逐個分布粗糙的壽桃,眼睛嚴厲地盯在自己筷子頭上,不望着人,不管是大人孩子。
她不能不給,他們也不能不吃。
今年過年,她留下幾個女眷打牌。
她那天精神還好。
玉熹少奶奶進來回話,又出去了。
你不要看我們少奶奶死闆闆的那樣子,桶。
" 大家笑了一陣,笑得有點心不定。
她為了證明這句話,又講了些兒子媳婦的秘密,博得不少笑聲。
"這話我怎麼知道的? 我也管不到他們床上。
不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男人家嘴敞,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