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集杜詩

關燈
第七十 〈(行府敗於江西,收散兵復入汀,尋岀會昌,入安逺,趨循州,是冬屯南嶺。

    戊寅二月,岀惠州海豐縣,駐於麗江湧,遍遣使沿海訪問車駕。

    六月,翠華至厓山,行府移船澳。

    八月,進少保信國公,職任依舊。

    行府欲赴闕,張世傑阻隔於中,不果行。

    )〉 東浮滄海漘〈(《薛郎中》)〉,南為祝融客〈(《詠懷》)〉。

     漂轉混泥沙〈(《柴門》)〉,迫此短景急〈(《龍門》)〉。

     駐惠境第七十一 朱鳯日威垂〈(《北風》)〉,羅浮展衰步〈(《詠懷》)〉。

     北風吹蒹葭〈(《秋行官張望》)〉,送此齒髮暮〈(《雨》)〉。

     駐潮陽第七十二 〈(十月引兵趨潮陽,稍平羣盜,人心翕然。

    )〉 寒城朝煙淡〈(《吳侍禦宅》)〉,江沫擁春沙〈(《逺遊》)〉。

     群盜亂射虎〈(《雷》)〉,回首白日斜〈(《熹晴》)〉。

     同府之敗第七十三 〈(十一月,諜報虜大衆至漳泉。

    度勢不敵,移屯将趨海豐,為虜騎追及於中道。

    時行已數日,不為備,倉卒潰散,遂被執。

    )〉 送兵五千人〈(《北征》)〉,散足盡兩靡〈(《種萵苣》)〉。

     留滯一老翁〈(《雨》)〉,蓋棺事則已〈(《奉先縣》)〉。

     行府之敗第七十四 〈(自國難後,行府白手起兵,展轉患難,東南跋涉萬餘裡,事不幸不濟,然臣子盡心焉爾矣,成敗天也,獨奈何哉!)〉 翠蓋蒙塵飛〈(《詠懷》)〉,仗鉞奮忠烈〈(《北征》)〉。

     千秋滄海南〈(《張九齡》)〉,事與雲水白〈(《王思禮》)〉。

     南海第七十五 〈(今被執後,即服腦子約二兩,昏眩久之,竟不能死。

    及至張元帥所,衆脅之跪拜,誓死不屈。

    張遂以客禮見。

    尋置海船中,守?甚謹。

    至厓山,令作書招張世傑。

    手寫詩一首復命,末句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張不強而止。

    厓山之敗,親所目撃,痛苦酷罰,無以勝堪。

    時日夕謀陷海,而防閉不可出矣。

    失此一死,困苦至於今日,可勝恨哉。

    )〉 開帆駕洪濤〈(《遣遇》)〉,血戰乾坤赤〈(《送李判官》)〉。

     風雨聞號呼〈(《草堂》)〉,流涕灑丹極〈(《别蔡著作》)〉。

     南海第七十六 南海春天外〈(《送叚功曹》)〉,秪應學水仙〈(《舟中》)〉。

     自傷遅暮眼〈(《寓目》)〉,為我一澘然〈(《李使君》)〉。

     至廣州第七十七 〈(自厓山至五羊,壯哉!郡真形勝之國也。

    往年虜平其城,收復後不能完整為守,國計哀哉,吾國之無人乎?)〉 南方瘴癘地〈(《雷》)〉,白馬東北來〈(《白馬》)〉。

     長城掃遺堞〈(《李弼》)〉,涙落強徘徊〈(《鄭附馬樓臺》)〉。

     至南安軍第七十八 〈(予四月二十二日離五羊;五月四日岀梅嶺,至南安軍,錀置舟中。

    予不食,擬至虜陵得瞑日,庶?首丘之義雲。

    )〉 短日行梅嶺〈(《哭李常侍》)〉,天門欝嵯峨〈(《别唐誡》)〉。

     江西萬裡船〈(《春夜留宴》)〉,歸期無奈何〈(《何将軍山林》)〉。

     過章貢第七十九 崆峒地無軸〈(《送從弟亞》)〉,江山雲霧昏〈(《别李茂》)〉。

     萍漂忍流涕〈(《入行軍六弟宅》)〉,故裡但空存〈(《後岀塞》)〉。

     至吉州第八十 掛颿逺色外〈(《雨》)〉,緬邈懷舊丘〈(《破船》)〉。

     江水風蕭蕭〈(《桔柏渡》)〉,烏啼滿城頭〈(《發秦州》)〉。

     吉州第八十一 泊舟滄江岸〈(《課伐木》)〉,身輕一鳥過〈(《送蔡師魯》)〉。

     請為父老歌〈(《羗村》)〉,歌長撃樽破〈(《屏跡》)〉。

     吉州第八十二 戚戚去故裡〈(《前岀塞》)〉,我生苦飄零〈(《通泉驛》)〉。

     回身視綠野〈(《送李校書》)〉,伹見西嶺青〈(《揚旗》)〉。

     過臨江第八十三 〈(自離南安軍,五日而至廬陵,七日過臨江,八日至豐城。

    餘雖不食,未見其殆。

    衆以飲食交相逼迫,予念既過鄕州,已失初望,委命荒濱,立節不白,且聞暫止金陵郡,岀坎之會,或者有隕自天未可知也,遂復飮食,勉狥衆情。

    初衆議以予漸殆,欲行無禮,掩鼻以灌粥酪,至是遂止,乃知夷齊之心事,由其獨處荒山,故得行其志耳。

    )〉 獨帆如飛鳴〈(《贈蘇傒》)〉,清江轉山急〈(《早發射洪》)〉。

     回首白雲多〈(《何将軍山林》)〉,山寒夜中泣〈(《龍門鎮》)〉。

     過隆興第八十四 〈(隆興自陷沒後,忠義奮起,?於返正,屠?殆盡,過而傷之。

    )〉 臨江久徘徊〈(《山寺》)〉,再讀徐孺碑〈(《張九齡》)〉。

     交遊颯向盡〈(《餞裴二端公》)〉,到今耆舊悲〈(《病橘》)〉。

     江行第八十五 畏途随長江〈(《白沙渡》)〉,萬裡滄茫水〈(《憶鄭南玭》)〉。

     遊子去日長〈(《成都》)〉,壯心不肯已〈(《戯贈友》)〉。

     江行第八十六 江水東流去〈(《陪王侍禦宴》)〉,浮雲終日行〈(《夢李白》)〉。

     别離經死地〈(《鄭附馬池》)〉,飮啄愧殘生〈(《草堂》)〉。

     江行第八十七 蕭蕭白揚路〈(《李邕》)〉,死人積如丘〈(《遣興》)〉。

     大江東流去〈(《成都》)〉,蒼山旌斾愁〈(《韋評事》)〉。

     江行第八十八 連山暗烽燧〈(《送從第亞》)〉,川谷血橫流〈(《送樊侍禦》)〉。

     揮淚臨大江〈(《送韋諷》)〉,上有行雲愁〈(《遣興》)〉。

     江行第八十九 〈(六月六日過隆興。

    十二日至金陵,囚邸。

    八月二十三日渡江北行。

    事會多有可慨,尚何言哉?)〉 朔風飄胡雁〈(《遣興》)〉,江城帶素月〈(《聽楊氏歌》)〉。

     安得覆八??〈(《客居》)〉,滂泥洗吳越〈(《喜雨》)〉。

     北行第九十 〈(八月二十六日至揚州。

    九月初一日,哭母小祥於邳門外。

    初九日,至徐州弔項羽故宮地,登黃樓臺,讀子由賦。

    十二日至沛縣,縣有歌風臺。

    十五日至東平府。

    十七日至高唐州。

    十八日過平原。

    二十日至河間府。

    二十一日至保定府。

    )〉 浮雲暮南征〈(《前出塞》)〉,我馬向比嘶〈(《日沙渡》)〉。

     荊棘暗長原〈(《園官送萊》)〉,子規晝夜啼〈(《客居》)〉。

     北行第九十一 清秋望不極〈(《野望》)〉,中原杳茫茫〈(《成都》)〉。

     遊子悵寂寥〈(《桔柏渡》)〉,下馬古戰場〈(《遣興》)〉。

     北行第九十二 浮雲連海岱〈(《兖州城樓》)〉,寒蕪際碣石〈(《昔遊》)〉。

     落景惜登臨〈(《杜侍禦江樓》)〉,人煙渺蕭瑟〈(《北征》)〉。

     北行第九十三 平野入青徐〈(《兖州城樓》)〉,桑柘葉如雨〈(《昔遊》)〉。

     信美無所適〈(《成都》)〉,沉思情延佇〈(《雨》)〉。

     北行第九十四 乾坤?反覆〈(《蘇侍禦渙》)〉,乘淩惜俄頃〈(《渼陂西南臺》)〉。

     懷古視平蕪〈(《遣懷》)〉,令人發深省〈(《奉先寺》)〉。

     北行第九十五 遊子無根株〈(《贈李四文》)〉,世梗悲路澀〈(《送程錄事》)〉。

     關山雪邊看〈(《秋行官張望》)〉,愁思胡笳夕〈(《喜逹行在所》)〉。

     至燕城第九十六 〈(十月一日至燕城。

    越五日,送千戶所枷禁。

    十一月初一日,蘇枷。

    初九日,領赴北庭引問。

    餘不跪,抗詞不屈。

    尋復還獄待死,以至今日雲。

    )〉 往在西京時〈(《往在》)〉,胡星墜燕地〈(《别唐誠》)〉。

     登臨意惘然〈(《登惠義》)〉,千秋一拭涙〈(《酧薛判官》)〉。

     至燕城第九十七 浩蕩想幽冀〈(《夏日歎》)〉,行行郡國遙〈(《野望》)〉。

     天寒落萬裡〈(《遣興》)〉,回首向風颷。

     至燕城第九十八 百年不敢料〈(《龍門閣》)〉,先後無醜好〈(《遣興》)〉。

     絶境與誰同〈(《送裴二》)〉,飄泊南庭老〈(《舟中》)〉。

     入獄第九十九 陰房鬼火青〈(《玉華宮》)〉,白日亦寂寞〈(《昔遊》)〉。

     自非曠士懷〈(《登慈恩塔》)〉,居人莽牢落〈(《送樊侍禦》)〉。

     入獄第一百 天黑閉春院〈(《大雲寺》)〉,今如罝中兔〈(《懷鄭司戶》)〉。

     人間夜寥閴〈(《夜聽許十誦許》)〉,永日不可暮〈(《夏夜歎》)〉。

     入獄第一百一 行行見羈束〈(《寫懷》)〉,斯人獨憔悴〈(《夢李白》)〉。

     欲覺聞晨鍾〈(《遊奉先寺》)〉,青燈死分翳〈(《宿鑿石浦》)〉。

     入獄第百二 勞生共乾坤〈(《寫懷》)〉,何時有終極〈(《别贊上人》)〉。

     燈影照無睡〈(《大雲寺》)〉,今夕復何夕〈(《贈衛公處士》)〉。

     入獄第一百三 眼前列杻械〈(《草堂》)〉,熊掛玄蛇吼〈(《上水遣懷》)〉。

     夜看豐城氣〈(《詠懷》)〉,朝光入甕牗〈(《晦月》)〉。

     入獄第一百四 徘徊虎穴上〈(《寄贊上人》)〉,吾道正羈束〈(《觀水漲》)〉。

     落日将何如〈(《宴歴下亭》)〉,清文動哀玉〈(《别薛判官》)〉。

     懷舊第一百五 〈(自百五至百九,皆懷念故人為王事而沒者,固多不能盡紀,嗚呼哀哉!自百二十六至百三十八,皆師友之際、同列之情,死生契闊,不能自已也。

    )〉 風塵淹白日〈(《寄第五弟》)〉,乾坤霾漲海〈(《将適江陵》)〉。

     為我問故人〈(《送高司直》)〉,離别今誰在〈(《懷灞上遊》)〉。

     懷舊第一百六 天寒昏無日〈(《石龕》)〉,故鄕不可思〈(《赤思》)〉。

     訪舊半為鬼〈(《贈衛處士》)〉,慘慘中膓悲〈(《送方書記》)〉。

     懷舊第一百七 故園花自彂〈(《憶弟》)〉,無復故人來〈(《昔遊》)〉。

     亂離朋友盡〈(《遣懷》)〉,幽珮為誰哀〈(《雨》)〉。

     懷舊第一百八 故人入我夢〈(《夢李白》)〉,相視涕闌幹〈(《彭衙行》)〉。

     四海一塗炭〈(《逃難》)〉,焉用身獨完〈(《垂老別》)〉。

     懷舊第一百九 中夜懷朋友〈(《宿清溪驛》)〉,百年見存沒〈(《鄭公?》)〉。

     風吹蒼江樹〈(《雨》)〉,寒月照白骨〈(《北征》)〉。

     金應第一百一十 〈(承信郎路分金應,元備筆紮使令,性剛知義,随勤王入京。

    餘陷虜,左右星散,惟應無叛去志。

    在鎮江得同脫,狼狽淮東,備嘗艱苦,至通州,以憂欝病死,葬城下。

    哀哉!)〉 追随三十載〈(《送顧文學》)〉,艱難愧深情〈(《羌材》)〉。

     何處埋爾骨〈(《鹿頭山》)〉,呼號傍孤城〈(《懷鄭司戶》)〉。

     張雲第一百一十一 〈(路鈐張雲,元吉州敢勇将官,随閫勤王。

    餘既陷虜,張雲引兵自婺建劍汀歸裡,虜已據吉城。

    雲不勝憤,七月引所部襲虜於南柵門,擊殺甚衆。

    本為散退之計,會天明戰渴,赴江飲水,尋被衝溺死。

    使能少忍,當為吾用。

    哀哉!)〉 痛憤寄所宣〈(《義鶻》)〉,四方服勇決〈(《北征》)〉。

     壯士歛精魂〈(《客居》)〉,裡巷猶嗚咽〈(《赴奉先縣》)〉。

     劉欽貢元第一百一十二 〈(字敬德,吉州貢士,素有志氣,好功名上下今古,健於議論。

    餘開府汀城,敬德來寧都就招諭使鄒?,會虜暴至,竟死亂兵中。

    同時死者,鞠華叔、顔斯立、顔起巖,皆郡之英俊,能為時立事功者,天生人才若此,曾未施一技速折乃爾。

    哀哉!)〉 文章日自負〈(《蘇公源明》)〉,去家死路傍〈(《上後園山腳》)〉。

     高視見覇王〈(《劍門》)〉,感子故意長〈(《贈衛處士》)〉。

     呂武第一百一十三 〈(環衛官呂武,太平人,面旗為軍。

    餘陷虜,應募随從北行。

    其人勁烈,面折人,觸忌諱不避;然忠鯁,人皆服之。

    餘與同脫鎮江,行淮東,患難中賴以自壯。

    及開府南劍,遣其結約江淮道,尋阻武間關。

    數千裡即餘於汀梅。

    挺身寇寨,化賊為兵,方将率數千人出江西,以無禮於士大夫,遭橫逆死。

    死之日,一軍為流涕。

    哀哉!)〉 疾惡懷剛腸〈(《壯遊》)〉,世人皆欲殺〈(《不見》)〉。

     魂魄猶正直〈(《南池》)〉,回首肺肝熱〈(《鐵堂》)〉。

     鞏宣使信第一百一十四 〈(團練使、都統招諭使鞏信,荊湖老将,沉勇有謀,奉朝命引所部随府。

    予自興國趨永豐,虜追在後,於東固方石嶺下大戰,信據險堅立不動,中數箭死,土人葬之,如生。

    尋奏贈清逺軍承宣使,立廟戰所,而迄未有以慰忠魂也。

    哀哉!)〉 壯士血相視〈(《嚴公武》)〉,斯人已雲亡〈(《楊監草書圖》)〉。

     哀哀失木狖〈(《吳侍郎江上宅》)〉,夜深經戰場〈(《北征》)〉。

     張秘撰汴第一百一十五 〈(秘閣脩撰、廣東提舉督府參謀張汴,蜀人,嘗為二吳客佐荊湖幕,習兵事。

    予自贛勤王,汴即入幕;開督後,領?一府,知無不為。

    空坑之敗,秘撰易軍士皂衣伏草中,死亂兵。

    後鄒處置得其屍,棺歛焉。

    哀哉!)〉 入幕旌旗動〈(《别魏侍郎》)〉,揮翰綺繡揚〈(《汝陽王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