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集杜詩

關燈
集杜詩 自序 餘坐幽燕獄中無所為,誦杜詩,稍習諸所感興,因其五言,集為絕句。

    久之,得二百首。

    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

    日玩之不置,但覺為吾詩,忘其為子美詩也。

    乃知子美非能自為詩,詩句自是人情性中語,煩子美道耳。

    子美於吾隔數百年,而其言語為吾用,非情性同哉?昔人評杜詩為詩史,蓋其以詠歌之辭,寓紀載之實,而抑揚褒貶之意,燦然於其中,雖謂之史可也。

    予所集杜詩,自餘顛沛以來,世變人事,概見於此矣。

    是非有意於為詩者也,後之良史尚庶幾有考焉。

    歲上章執徐,月祝犁單閼,日上章協洽,文天祥履善甫敘。

     〈(是編作於前年,不自意流落餘生,至今不得死也。

    斯文固存,天將誰屬?嗚呼!非千載心不足以語此。

    壬午正月元日,文天祥書。

    )〉 社稷第一 〈(三百年宗廟社稷,為賈似道一人所破壞,哀哉!)〉 南極連銅柱〈(《送李晉肅入蜀》)〉,煌煌太宗業〈(《北征》)〉。

    始謀誰其間〈(《苦熱呈陽中丞》)〉?風雨秋一葉〈(《故李光弼司徒》)〉。

     理宗、度宗第二 先帝弓劍遠〈(《送譚二判官》)〉,永懷侍芳茵〈(《送汝南郡王璡》)〉。

    今朝漢社稷〈(《喜達行在所》)〉,為話涕沾巾〈(《送司馬入京》)〉。

     誤國權臣第三 〈(似道喪邦之政,不一而足,其羈虜使,開邊釁,則兵連禍結之始也。

    哀哉!)〉 蒼生倚大臣〈(《送韋中丞之晉》)〉,北風破南極〈(《北風》)〉。

    開邊一何多〈(《前出塞》)〉!至死難塞責〈(《吳侍禦江上宅》)〉。

     瀘州大將第四 西南失大將〈(《客居》)〉,帶甲滿天地〈(《送遠》)〉。

    高人憂禍胎〈(《山寺》)〉,感歎亦歔欷〈(《羌村》)〉。

     襄陽第五 十年殺氣盛〈(《北風》)〉,百萬攻一城〈(《遣懷》)〉。

    賊臣表逆節〈(《往在》)〉,胡騎忽縱橫〈(《嚴公武》)〉。

     荊湖諸戍第六 長嘯下荊門〈(《春日梓州登樓》)〉,湖行速如鬼〈(《塞蘆子》)〉。

    門戶無人持〈(《水檻》)〉,社稷堪流涕〈(《西閣呈元三十二》)〉! 黃州第七 〈(始謂虜以襄陽船自漢入江,後乃知虜之未渡,蘄、黃已先降,故其渡也,襄漢蘄黃之船皆在焉。

    )〉 桓桓陳將軍〈(《北征》)〉,東屯大江北〈(《行官張望》)〉。

    化作虎與豹〈(《夏日歎》)〉,楚星南天黑〈(《晚登上堂》)〉。

     陽羅堡第八 〈(夏貴自陽羅堡之敗,順流而下,沿江南岸縱兵放火,歸廬州,解甲。

    當是時,其心已無國矣。

    似道建督至江上,夏貴不得已出見,斬以釁鼓,東南再造之機也。

    失此不圖,社稷為墟。

    哀哉!)〉 日色隱孤戍〈(《發秦州》)〉,大江聲怒號〈(《大雨》)〉。

    朝廷任猛將〈(《又上後園》)〉,宿昔恨滔滔〈(《送王砅便南海》)〉。

     京湖宣閫第九 〈(開慶己未,江陵閫帥自上而下,奔救鄂渚,令朱禩孫任宣閫,乃自鄂渚走還嶽陽。

    朱與夏通任長江之責,一上而一下,使中流蕩然,虜安行入無人之境,國安得不亡?嗚呼痛哉!)〉 正當艱難時〈(《送樊侍禦漢中》)〉,豈無濟時策〈(《遣興》)〉? 連檣荊州船〈(《雨》)〉,悠悠回赤壁〈(《過南嶽入洞庭》)〉。

     渡江第十 〈(常時江水風波,不可狎視;虜渡江時,水乃鏡平,豈非天哉!)〉 濟江元自闊〈(《行次古城泛江》)〉,輕船下吳會〈(《逢劉簿弟》)〉。

    南紀收波瀾〈(《衡州縣呈陸宰》)〉,吾將罪真宰〈(《劍門》)〉。

     鄂州第十一 〈(先時李雷奮為郡守,十月以臺論罷,至是無正官。

    張宴然以城降,金湯重鎮,正風寒中而去正守,當國者獨何心哉?)〉 鄂渚分雲樹〈(《過南嶽入洞庭》)〉,春城帶雨長〈(《入行軍六第宅》)〉。

    惜哉形勝地〈(《懷鎮水居》)〉,河嶽空金湯〈(《入衡州》)〉! 江州第十二 戎馬暗天宇〈(《送魏六丈交廣》)〉,落日九江流〈(《送李功曹荊州》)〉。

    元惡迷是似〈(《入衡州》)〉,化作長黃虯〈(《奉同郭給事》)〉。

     安慶府第十三 岸轉異江湖〈(《過南嶽入洞庭》)〉,江水流城郭〈(《春日梓州登樓》)〉。

    鴟鴞志意滿〈(《病柏》)〉,山鬼獨一腳〈(《懷台州鄭尹》)〉。

     魯港之遁第十四 〈(己未鄂渚之戰,何勇也!魯港之遁,何衰也!人心已去,國事瓦解,當是時惟豪傑拔起,首禍之權奸無救禍之理。

    哀哉!)〉 出師亦多門〈(《後出塞》)〉,水陸迷畏途〈(《贈鄭十八賁》)〉。

    蹭蹬麒麟老〈(《贈射洪李四丈》)〉,危檣逐夜烏〈(《過南嶽入洞庭》)〉。

     建康府第十五 亭亭鳳凰台〈(《鳳凰台》)〉,江城孤照日〈(《登牛頭山亭》)〉。

    胡來滿彤宮〈(《往在》)〉,驅馬一萬匹〈(《北征》)〉。

     相陳宜中第十六 〈(魯港敗後,陳宜中當國,首斬殿帥韓震脅遷之議,差強人意。

    宜中實無經綸,至秋託故遁歸。

    及不得已,十月再來,則國事去矣。

    哀哉!)〉 蒼生起謝安〈(《宴王使君宅》)〉,翠華擁吳嶽〈(《壯遊》)〉。

    可以一木支〈(《水檻》)〉,俯恐坤軸弱〈(《青陽峽》)〉。

     召張世傑第十七 〈(京師內空,賴張世傑一軍自荊湖至。

    )〉 詔發西山將〈(《送郭中丞》)〉,熊虎亙阡陌〈(《贈王思禮司空》)〉。

    笳鼓凝皇情〈(《贈左僕射嚴武》)〉,佳氣向金闕〈(《北征》)〉。

     鎮江之戰第十八 〈(張世傑率舟師趨金山,約殿帥張彥自常州陸出京口,揚州兵出瓜洲,三路交進,同日用事。

    既而揚州失期,先出取敗,常州竟不出。

    世傑多海舟,無風不能動,江水平,虜以水哨馬往來如飛,遂以潰敗。

    嗚呼!豈非天哉!)〉 海潮舶千艘〈(《送王砅使南海》)〉,肉食三十萬〈(《昔遊》)〉。

    江平不肯流〈(《陪王使君泛江》)〉,到今有遺恨〈(《壯遊》)〉。

     將相棄國第十九 〈(丙子正月十八日,虜至臯亭山。

    是夜四鼓,宜中逃,翌日,世傑逃。

    )〉 扈聖登黃閣〈(《贈嚴八閣老》)〉,大將赴朝廷〈(《草堂》)〉。

    胡為入雲霧〈(《送高司直閬州》)〉?浩蕩乘滄溟〈(《橋陵韻呈縣官》)〉。

     京城第二十 當寧陷玉座〈(《往在》)〉,兩宮棄紫薇〈(《詠懷》)〉。

    北城悲笳發〈(《夏夜歎》)〉,失涕萬人揮〈(《送盧十四弟》)〉。

     京城二十一 黃屋朔風卷〈(《故秘監蘇源明》)〉,園林殺氣平〈(《送郭中丞太僕》)〉。

    宮殿青門隔〈(《送賈閣老出汝》)〉,永懷丹鳳城〈(《送覃二判官》)〉。

     陵寢第二十二 五陵花滿眼〈(《別何邕》)〉,霜露在草根〈(《閬州東樓》)〉。

    冥冥子規叫〈(《法鏡寺》)〉,重是古帝魂〈(《杜鵑》)〉。

     陵寢第二十三 旄頭彗紫微〈(《衡州縣呈陸宰》)〉,蚩尤塞寒空〈(《奉先縣永懷》)〉。

    愚智心盡死〈(《聽何氏歌》)〉,漂蕩隨高風〈(《遣興》)〉。

     江陵第二十四 〈(高達,京湖名將。

    己未解圍鄂州,賈似道許以建節,竟不與,而移以與呂文德。

    達怨望久矣,至是為京湖制置以城降,宣閫不能制。

    城初陷,朱祀孫仰藥不得死,既而亦降焉。

    )〉 聞說江陵府〈(《陝隘》)〉,今又降元戎〈(《客居》)〉。

    甲外控鳴鏑〈(《贈王司空思禮》)〉,肩輿強老翁〈(《王十五前閣會》)〉。

     淮西帥第二十五 〈(夏貴既失長江,惟恐督府有成,無所逃罪;又恐孫虎臣以後進為將有功,總統出己上,日夜幸其敗覆。

    督府既潰歸廬州,竟不出,朝廷屢詔勤王,若罔聞知。

    國亡,乃以淮西全境獻北為己功焉。

    於是貴年八十餘矣,老而不死是為賊,其貴之謂歟!)〉 借問大將誰〈(《後出塞》)〉?戰骨當速朽〈(《前出塞》)〉。

    逆節同所歸〈(《詠懷》)〉,水花笑白首〈(《送王砅使南海》)〉。

     揚州第二十六 〈(李庭芝在揚州十餘年,畏怯無遠謀,惟閉門自守,無救於國。

    及景炎登極,以為首相,乃引兵輕出,渡海南歸。

    朱煥尋以城獻虜。

    哀哉!)〉 城峻隨天壁〈(《白帝城》)〉,明來但自守〈(《潼關史》)〉。

    士卒終倒戟〈(《贈王司空思禮》)〉,仰望嗟歎久〈(《九成宮》)〉! 京湖兩淮第二十七 〈(東南兵力,盡在江北,金城湯池,國之根本。

    高以荊州降,夏以淮西降,李死,淮東盡失,無復中原之望矣!哀哉!)〉 荊揚風土暖〈(《秋行官張望》)〉,大城鐵不如〈(《潼關吏》)〉。

    泰山忽破碎〈(《登慈恩塔》)〉,流落隨丘墟〈(《五盤》)〉。

     景炎擁立第二十八 〈(予自蘇州歸闕,建議出二王於閩廣。

    及虜至,二王方出宮,蘇劉義、陸秀夫遇二王於溫。

    時陳宜中海船泊清嶴門,諸人往邀之,共圖興復。

    益王始建元帥,及張世傑自定海至,同趨三山。

    以五月一日,益王登極,改元景炎。

    )〉 漢運初中興〈(《述懷》)〉,扶顛待柱石〈(《入衡州》)〉。

    疇能補天漏〈(《寄岑參》)〉?登階捧玉冊〈(《往在》)〉。

     福安府第二十九 崔嵬扶桑日〈(《幽人》)〉,闊會滄海潮〈(《桔柏渡》)〉。

    傾都看黃屋〈(《送班司馬入京》)〉,此意竟蕭條〈(《贈韋左丞》)〉。

     幸海道第三十 〈(自三山登極,世傑遣兵戰邵武,大捷,人心翕然。

    世傑不為守國計,即治海船,識者於是知其陋矣。

    至冬聞警,即浮海南去,天下事是以不可復為。

    哀哉!)〉 天王守太白〈(《九成宮》)〉,立國自有疆〈(《前出塞》)〉。

    舍此復何之〈(《後遊修覺寺》)〉?已具浮海航〈(《壯遊》)〉。

     景炎賓天第三十一 〈(禦舟離三山,至惠州之甲子門駐焉。

    已而遷宮富場。

    丁醜冬,虜舟來,移次仙澳,與戰得利。

    尋望南去,止川,景炎賓天,蓋戊寅四月望日也。

    嗚呼,痛哉!)〉 陰風西北來〈(《北征》)〉,青海天軒輊〈(《送從第亞》)〉。

    白水暮東流〈(《新安吏》)〉,魂斷蒼梧帝〈(《贈秘書監李邕》)〉。

     祥興登極第三十二 〈(戊寅四月十七日,衛王登極於川。

    )〉 浮龍倚長津〈(《別蔡十四著作》)〉,參錯走洲渚〈(《入衡州》)〉。

    蒼梧雲正愁〈(《登慈恩塔》)〉,初日翳復吐〈(《法鏡寺》)〉。

     祥興第三十三 〈(六月,世傑自川北還,至崖山止焉。

    厓山乃海中之山,兩山相對,延袤中一衣帶水,山口如門。

    世傑以為形勝,安之。

    )〉 南遊炎海甸〈(《送魏六丈》)〉,沃野開天庭〈(《橋陵韻呈縣官》)〉。

    真龍竟寂寞〈(《雷》)〉,乾坤水上萍〈(《衡州送李大夫》)〉。

     祥興第三十四 〈(己卯正月十三日,虜舟直造厓山,世傑不守山門,作一字陣以待之。

    虜入山門,作長蛇陣對之。

    二月六日,虜乘潮進攻,半日而破,死溺者數萬人。

    哀哉!)〉 弧矢暗江海〈(《草堂》)〉,百萬化為魚〈(《潼關吏》)〉。

    帝子留遺恨〈(《過南嶽入洞庭》)〉,故園莽丘墟〈(《逃難》)〉。

     祥興第三十五 〈(世傑於戰敗後,乘霧雨晦冥,以數舟遁去。

    )〉 朱厓雲日高〈(《遣過》)〉,風浪無晨暮〈(《懷台州鄭司戶》)〉。

    冥冥翠龍駕〈(《雨》)〉,今復在何許〈(《宿清溪驛》)〉? 祥興第三十六 〈(初,行朝有船千餘艘,內大船極多。

    張元帥大小船五百,而二百舟失道,久而不至。

    北人乍登舟,嘔暈,執弓矢不支持。

    又,水道生疏,舟工進退失據。

    使虜初至行朝,乘其未集,擊之,蔑不勝矣。

    行朝依山作一字陣,幫縛不可復動,於是不可以攻人,而專受攻矣。

    先是,行朝以遊舟數出,得小捷。

    他船皆閩浙水手,其心莫不欲南。

    向若南船摧鋒直前,閩浙水手在北舟中,必為變,則有盡殲之理。

    惜世傑不知合變,專守法,嗚呼!豈非天哉!)〉 六龍忽蹉跎〈(《別唐十五誡》)〉,川廣不可溯〈(《送汝陽王璡》)〉。

    東風吹春水〈(《送程錄事》)〉,乾坤莽回互〈(《懷台州鄭司戶》)〉。

     祥興第三十七 幽燕盛用武〈(《昔遊》)〉,六合已一家〈(《後出塞》)〉。

    眼穿當落日〈(《喜達行在》)〉,滄海有靈查〈(《喜晴》)〉。

     祥興第三十八 客從南溟來〈(《客從》)〉,黃屋今在否〈(《留別張使君》)〉?天高無消息〈(《幽人》)〉,未忍即開口〈(《述懷》)〉。

     祥興第三十九 南嶽配朱鳥〈(《望北》)〉,地軸為之翻〈(《晦日尋崔戢》)〉。

    皇綱未為絕〈(《北征》)〉,雲台誰再論〈(《覽柏中丞官制》)〉? 陳宜中第四十 〈(丁醜冬,禦舟自謝女峽歸川,陳宜中船相失,莫知所之。

    )〉 管葛本時須〈(《別張十二建封》)〉,經綸中興業〈(《述古》)〉。

    有志乘鯨鼇〈(《送王砅使南海》)〉,南紀阻歸楫〈(《贈李光弼》)〉。

     張世傑第四十一 〈(世傑得士卒雲,每言北方不可信,故無降志。

    閩之再造,實賴其力。

    然其人無遠志,擁重兵厚資,惟務遠遁,卒以喪敗。

    哀哉!)〉 南國卷雲水〈(《舟中苦熱》)〉,黃金傾有無〈(《遣懷》)〉。

    蛟龍亦狼狽〈(《溪漲》)〉,反反復乃須臾〈(《草堂》)〉。

     張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