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指南錄

關燈
見輸贏。

    」唆都大笑。

    )〉 氣概如虹俺得知,留吳那肯豎降旗?北人不解欺心語,正恐南人作淺窺。

     使北 〈(北兵入城,既劫詔書布告天下州郡,各使歸附;又逼天子拜表獻土。

    左丞相吳堅、右丞相賈餘慶、樞密使謝堂、參政家鉉翁、同知劉岊五人,奉表北庭,號祈請使。

    賈幸國難,自詭北人,氣焰不可向邇。

    謝無識附和,吳老儒畏怯不能爭。

    劉狎邪小人,方乘時取美官,揚揚自得。

    惟家公非願從者,猶以為趙祈請,意北主或可語,冀一見陳說,為國家有一線,故引決所未忍也。

    五人之行,皆出北意。

    吳初以老病求免,且已許之,故表中所述賈、謝、家、劉四人,吳不與焉。

    二月初八日,四人登舟,忽伯顏趣予與吳丞相俱入北。

    予不在使者列,是行何為?蓋驅逐之使去耳。

    予陷在難中,無計自脫,初九日,與吳丞相同被逼脅,黽勉就船。

    先一夕,予作家書處置家事,擬翌日定行止,行則引決,不為偷生。

    及見吳丞相、家參政,吳殊無徇國之意;家則以為死傷勇,祈而不許,死未為晚。

    予以是徘徊隱忍,猶冀一日有以報國。

    惟是賈餘慶兇狡殘忍,出於天性,密告伯顏,使啟北庭,拘予於沙漠。

    彼則賣國佞北,自謂使畢即歸,愚不可言也!謝堂己宿謝村,初九日忽駕舟而回,或謂唆都為之地,伯顏得賄而免。

    堂曲意奉北,可鄙惡尤多,詩記其事。

    )〉 自說家鄉古相州,白麻風旨出狂酋。

    中書盡出除元表,北渡黃河衣錦遊。

    〈(賈)〉 至尊馳表獻燕城,肉食那知以死爭?當代老儒居首揆,殿前陪拜率公卿。

    〈(吳)〉 江南浪子是何官?隻當空廬雜劇看。

    撥取公卿如糞土,沐猴徒自辱衣冠。

    〈(劉)〉 公子方張奉使旗,行行且尼復何為?似聞傾盡黃金塢,辛苦平生隻為誰。

    〈(謝)〉 廷爭堂堂負直聲,飄零沙漠若為情!程嬰存趙真公志,賴有忠良壯此行。

    〈(家)〉 初修降表我無名,不是隨班拜舞人。

    誰遣附庸祈請使?要教索虜識忠臣。

     客子漂搖萬裡程,北征情味似南征。

    小臣事主寧無罪?隻作幽州謫吏行。

     使旃盡道有回期,獨陷羈臣去牧羝。

    中爾含沙渾小事,白雲飛處楚天低。

     卷之二 杜架閣 〈(天台杜滸,字貴卿,號梅壑,糾合四千人,欲救王室,當國者不知省。

    正月十三日,見予於西湖上,予嘉其有志,頗獎異之。

    十九日,客讚予使北,梅壑斷斷不可,客逐之去,予果為北所留。

    後二十日,驅予北行,諸客皆散,梅壑憐予孤苦,慨然相從,天下義士也!朝旨特改宣教郎,除禮兵架閣文字。

    )〉 仗節辭王室,悠悠萬裡轅。

    諸君皆雨別,一士獨星言。

    啼鳥亂人意,落花銷客魂。

    東坡愛巢谷,頗恨晚登門。

    昔趨魏公子,今事霍將軍。

    世態炎涼甚,交情貴賤分。

    黃沙揚暮靄,黑海起朝氛。

    獨與君攜手,行吟看白雲。

     聞雞 〈(自入北營,未嘗有雞唱,因泊謝村,始有聞。

    是夜,幾與梅壑逃去。

    二更,遣劉百戶二三十人擁一舟來,逼下船,遂不果。

    )〉 軍中二十日,此夕始聞雞。

    塵暗天街靜,沙長海路迷。

    銅駝隨雨落,鐵騎向風嘶。

    曉起呼詹尹,何時脫蒺藜? 命裡 〈(二月初十夜,為劉百戶者所迫。

    中原人,尚可告語也。

    賈餘慶語鐵木兒曰:「文丞相心腸別。

    」翌日早,鐵木兒自駕一舟來,令命裡千戶捽予上船,兇焰嚇人,見者莫不流涕。

    命裡高鼻而深目,面毛而多鬚,回回人也。

    )〉 熊羆十萬建行台,單騎誰教免胄來?一日捉將沙漠去,遭逢碧眼老回回。

     留遠亭 〈(十一日,宿處岸上,有留遠亭。

    北人燃火亭前,聚諸公列坐行酒。

    賈餘慶有名風子,滿口罵坐,毀本朝人物無遺者,以此獻佞,北惟亹笑。

    劉岊數奉以淫褻,為北所薄。

    文煥雲:「國家將亡,生出此等人物!」予聞之,悲憤不已。

    及是,諸酋專以為笑具,於舟中取一村婦至亭中,使薦劉寢,據劉之交坐。

    諸酋又嗾婦抱劉以為戲,衣冠掃地,殊不可忍!則堂尤憤疾雲。

    )〉 甘心賣國罪滔天,酒後猖狂詐作顛。

    把酒逢迎酋虜笑,從頭罵坐數時賢。

    〈(賈)〉 落得稱呼浪子劉,樽前百媚佞旃裘。

    當年鮑老不如此,留遠亭前犬也羞。

    〈(劉)〉 平江府 〈(予過吳門,感念淒愴,向使朝命不令入衛嚴速,予以死守,不死於是,即至今存可也。

    予託病臥舟中,舊吏三五人來。

    遺民聞吾經過,無不垂涕者。

    舟到一時頃,即解纜,夜行九十裡,北似防我雲。

    )〉 樓台俯舟楫,城郭滿幹戈。

    故吏歸心少,遺民出涕多。

    鳩居無鵲在,魚網有鴻過。

    使遂睢陽志,安危今若何? 無錫 〈(己未,予攜弟璧赴廷對,嘗從長江入裏河,趨京口。

    回首十八年,復由此路,是行驅之入北。

    感今懷昔,悲不自勝!)〉 金山冉冉波濤雨,錫水泯泯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裡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

    夜讀程嬰存趙事,一回惆悵一沾巾! 吊五木 〈(予初以朝廷遣張全將淮兵二千救常州,以其為淮將,必經歷老成,遂遣朱華將三千人從之。

    張全無統馭之材,自為畦町,十月二十六日,提淮軍自往橫林,設伏虞橋。

    北兵至,麻士龍死之。

    張全不救,走回五木。

    五木乃朱華軍所駐,如掘溝塹、設鹿角,張全皆不許朱華措置,殊不曉其意。

    二十七日,北兵薄朱華,自辰至未,朱華與廣軍與之對。

    北兵自路塘直來,死於水者不可勝計。

    至晚,北兵繞山後,薄贛軍,尹玉當之。

    曾全、胡遇、謝雲、曾玉先遁走,尹玉死焉。

    張提軍隔岸,不發一矢,有利災樂禍之心。

    吾軍渡水,挽張全軍船,張全令諸軍斷挽船者之指,於是溺死者甚眾。

    張全並宵遁。

    惟尹玉殘軍五百人,與北兵角一夕,殺北兵及馬委積田間,質明止有四人得歸,無一人降者。

    嗚呼!使此戰張全稍施援手,可以大勝捷。

    一夫無意,而事遂關宗社,嗚呼!天哉!餘初欲先斬張全,然後取一時敗將,並從軍法。

    以張全為朝廷所遣,請於都督,乃宥張全使自贖,予遂不及行法。

    後詣餘杭,發京師,姑取曾全以徇眾,而噬臍多矣。

    過五木,吊戰場,為之流涕不可禦。

    續聞張全者,淮東之僨將也,昨隨許文德復清河,兵已入城,張全鳴金散眾,許不敢以斬將自專。

    解赴制閫,李公以使過期之,得不死。

    予不知,受其誤,其免罪又出於第二次僥幸。

    卒為降北,可歎恨雲。

    )〉 首赴勤王役,成功事則天。

    富平名委地,好水淚成川。

    我作招魂想,誰為掩骼緣?中興須再舉,寄語慰重泉。

     哭尹玉 〈(尹玉,江西憲司將官。

    五木之戰,手殺七八十人,其麾下與北兵戰,並死無一降者。

    朝廷贈濠州團練使,立廟,與二子官承節郎,下江西安撫使撥賜良田二百畝。

    其間以捕寇死者何限,惟玉得其死所。

    恤典非細,哀榮備焉。

    )〉 團練濠州廟贛川,官其二子賜良田。

    西台捕逐多亡將,還有焚黃到墓前? 常州 〈(常州,宋睢陽郡也。

    北兵憤其堅守,殺戮無遺種。

    死者忠義之鬼,哀哉!)〉 山河千裡在,煙火一家無。

    壯甚睢陽守,冤哉馬邑屠! 蒼天如可問,赤子果何辜?唇齒提封舊,撫膺三歎籲! 鎮江 〈(至京口,予以十八年曾自鎮江趨京,今自京趨鎮江。

    俯仰感歎,為之流涕。

    )〉 鐵甕山河舊,金甌宇宙非。

    昔隨西日上,今見北軍飛。

    豪傑非無志,功名自有機。

    中流懷士稚,風雨濕雙扉。

     渡瓜洲 〈(諸祈請使十八日至鎮江府,阿術在瓜洲,即請十九日渡江。

    至則鮮腆倨傲,令人裂眥。

    諸公皆與之語,予始終無言。

    後得之監守者雲:阿術言:「文丞相不語,肚裏有僂摐。

    」彼知吾不心服也。

    )〉 跨江半壁閱千帆,虎在深山龍在潭。

    當日本為南制北,如今翻被北持南。

    眼前風景異山河,無奈諸君笑語何!坐上有人正愁絕,胡兒便道是僂儸。

     弔戰場 連年淮水上,死者亂如麻。

    魂魄丘中土,英雄糞上花。

     士知忠厥主,人亦念其家。

    夷德無厭甚,皇天定福華。

     回京口 〈(予回京口,幸得間問舟為脫去計,連日不如志,賦是詩。

    )〉 早作田文去,終無蘇武留。

     偷生寜伏劍,忍死欲焚舟。

     逸驥思超乘,飛鷹志脫鞲。

     登樓望江上,日日數行艘。

     思小村〈(劉)〉 春雲慘慘兮春水漫漫, 思我故人兮行路難。

     君轅以南兮我轅以北, 去日以逺兮憂不可以終極。

     蹇予馬兮江臯, 式燕兮以遊遨, 念我平生兮思君欝陶。

     在師中兮豈造次之可離, 忠言不聞兮思君忸怩。

     毫釐之差兮天壌易位, 駟不及舌兮臍不可噬。

     思我故人兮懷我親, 懷我親兮思故人。

     懷哉懷哉不可忍兮, 不如速死。

     慨百年之未半兮, 胡中道而遄止; 魯連子兮義不帝秦, 負元德兮羽不名, 為人委骨草莾兮,時廼天命。

     自古孰無死兮,首丘為正, 我行我行兮,夢寐所思。

     故人望我兮,胡不歸,胡不歸? 沈頤家&lrm 〈(予回京口,北人欵之府中,予不得離。

    岸上得沈頤家坐臥,北不意予為迯計也。

    )〉 孤舟霜月逈,曉起入柴門。

     斷岸行簮影,荒畦落履?。

     江山渾在眼,宇宙付無言。

     昨夜三更夢,春風滿故園。

     卷之三 脫京口 〈(二月二十九日夜,予自京口城中間道出江滸,登舟泝金山,走真州,其艱難萬狀,各以詩記之。

    )〉 定計難 〈(予在京城外,日夜謀脫不得間者,謝村?去;至平江欲逃又不果。

    至鎮江謀益急,議趍真州,杜架閣滸與帳前將官餘元慶實與謀。

    元慶,真州人也。

    杜架閣與予雲:事集萬萬幸,不幸謀洩皆當死,死有怨乎?予指心自誓雲:死靡悔,且辦匙首,挾以俱,事不濟,自殺。

    杜架閣亦請以死自効。

    於計遂定。

    )〉 南北人人苦泣岐,壯心萬折誓東歸。

     若非斫案判生死,夜半何人敢突圍。

     謀人難 〈(杜架閣如顛狂人,醉遊於市,遇有言本朝而感憤追思者,即捐金與之,密告以欲遁之謀,無不願自効。

    以無舟而輟。

    前後毋慮十數,其不謀洩,真幸耳!)〉 一片歸心似亂雲,逢人時漏話三分。

     當時若也私謀洩,春夢悠悠郭璞墳。

     踏路難 〈(京口無城,通衢多隘,去江向十裡。

    偶得一老校,馬引間道出三數巷即荒涼野,走至江岸,路頗近,若使不知間道,隻行市井正路,無可出之理。

    )〉 煙火連甍鐵甕關,要尋間道走江幹。

     何人肯為将軍地,北府老兵思漢官。

     得船難 〈(北船滿江,百姓無一舟可問。

    杜架閣與人為謀,皆以無船長嘆而止。

    是後,餘元慶遇其故舊為北管船,遂密叩之,許以承宣使銀千兩。

    其人雲:「吾為宋救得一丞相回,建大功業,何以錢為?但求批帖為他日趍承之證。

    」後授以一批帖,約除?車,及強委之白金。

    義人哉!使吾無此一遭遇已矣。

    )〉 經營十日苦無舟,慘慘椎心淚血流。

     漁父疑為神物遣,相逢楊子大江頭。

     紿北難 〈(自至鎮江即謀船,不可得。

    至二月二十九日,方得之,喜甚。

    是午,催過瓜洲。

    賈餘慶諸人皆渡矣。

    惟予與吳丞相在河次得報最遲,於是託故以來日同吳丞相渡江。

    幸而北不見疑,駈迫稍緩,是夕遂逃。

    若非得此一紿,從前經營皆枉用心,惟有死耳,豈不痛哉!)〉 百計經營夜負舟,倉皇誰趣渡瓜洲。

     若非紿虜成宵遁,哭死界河天地愁。

     定變難 〈(老兵即踏路之人,杜架閣日與之飮,顔情甚狎。

    是夜逃者十二人,二人坐舟,猶有十人作一陣走,恐出門大冗,則事易知覺。

    路必過老兵之門,於是遣三人先就老兵家,伺過門同遁。

    忽老兵中變醉不省,其妻詰問之,欲喚四隣發覺。

    一人亟走報杜架閣,亟呼老兵出來,直至吾前,藏之帳中。

    三人者,同時而回。

    老兵酒醒,以銀三百星係其腰,雲事至與之。

    遂至二更,引路而行。

    是舉垂成,?為老兵老嫗所誤,全得杜閣機警,故徂詐之。

    將作敵者,又随作使耳。

    危哉,危哉!)〉 老兵中變意差池,倉卒呼來朽索危。

     若使阿婆真一吼,目生随後悔何追。

     出門難 〈(北始欵諸宰,執於鎮江府,惟吳丞相以病不離舟。

    予為遁計宿府治,一夕即托故還裏河舟中,北亦不之疑。

    予遂於河近得沈頤家坐臥。

    初北分遣諸酋監諸宰,執從予者曰王千戶,狠突可惡,相随上下不離頃刻。

    予在沈頤家,彼亦同臥席前後。

    是夜予醉居亭,主人復醉王千戶者,伺其寝熟,啓門而出。

    使微有知覺,吾事殆哉。

    )〉 羅刹盈庭夜色寒,人家燈火半?珊。

     夢回跳出鐵門限,世上一重人鬼關。

     出巷難 〈(北遣兵齪巷,禁夜不得往來。

    先是,有一酋忽入沈頤家,予問何人,「劉百戶」;問何職,「管夜禁」;問官勾當何如,曰「官燈提照往來從便」。

    杜架閣聞之,即随劉百戶出,強與之好。

    已而約為兄弟,拉之飮于妓舍,杜強劉宿,劉俾杜歡。

    杜雲:「我随丞相在此夜安置,後方可出,怕禁夜耳。

    」「唵送爾燈,唵送小番随着,不妨事。

    」杜遂約後歹,果如約。

    予變服色,随杜出諸巷,皆不呵問。

    杜至人家漸盡處,即以銀與小番,約之便歸,來日候于某所。

    小番方十五六歳,無知,於是得遁。

    )〉 不時徇鋪路縱橫,小隊戎衣自出城。

     天假漢兒燈一炬,旁人隻道是官行。

     出隘難 〈(北於市井盡處設險,以十餘馬攔路。

    予等至隘所,馬驚,意甚恐,幸北軍皆睡,因得脫。

    )〉 ?攜匙首學啣枚,橫渡城關馬欲猜。

     夜靜天昏人影散,北軍鼾睡正如雷。

     候船難 〈(予先遣二校坐舟中,密約侍予甘露寺下。

    及至,船不知所在,意窘甚,交謂「船已失約,柰何?」予攜匕首,不忍自殘,甚不得已,有投水耳。

    餘元慶褰裳涉水尋一二裡許,方得船,至各稽首以更生為賀。

    )〉 待船三五立江幹,眼欲穿時夜漸闌。

     若使長年期不至,江流便作汨羅看。

     上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