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張妙慧初登鬱儀殿 楊定一得入廣寒宮

關燈
合抱,問之真君?真君道:「此即扶桑也。

    」方顧盼間,忽聞喔喔之聲,儼若洪鐘,震動天地。

    〈(碧樹一聲天地曉)〉妙慧尋聲望去,見扶桑枝上,一隻大雄雞,高約丈餘,健羽三趾,深紅赤色,赳赳然棲於神木之間,又問真君?真君道:「此即世傳日中之金烏也。

    」語未已,果見一輪紅日,若圓球然,大約數畝,一湧而上,旋又落下,妙慧俯視下方,此輪日似在大海之中,吞波戲浪,忽升忽降,忽起忽落,如是者數次,末後一躍,躍起數十丈高,懸在半空,漸漸不動,隻覺萬道金光射眼,不敢直視,妙慧看見這般妙景,驚喜若狂,問真君道:「此時不過三更天氣,恰在亥子之交,這輪紅日,果爾東升。

    仙師之言,真不謬矣。

    但不知照耀何國?何洲?何島?又為寅卯之時也,弟子今夕得此奇觀,心願已遂,擬懇仙師領弟子回壇罷了。

    」真君道:「既願回壇,隨定吾來,於是二人出了「扶桑宮」,仍跨上鸞鶴,沿途觀玩景緻,緩緩而行,不在話下。

     〈【日觀峰頭,觀日出光景,亦是如此。

    】〉 卻說三豐大仙,與柳真君、妙慧分手後,即引起定一,直上月輪天,謂定一道:「師弟你看前面是甚麼地方?」定一向前一望,隻見四面空曠無垠,光明如晝,如入了琉璃世界一般。

    〈(妙境)〉定一不知是何地面?問之祖師。

    祖師道:「爾不必問,走到前面,當自知之。

    」不數步果見對面有一堵照壁,純用玉石、瑪瑙鑲成,晶瑩光亮,高峻無比,走入裏面,見一所大宮闕,如王者居,宮門上書:「廣寒宮」三箇大字,定一纔知道到了月宮門口,左右題有聯雲: 萬古常明月, 千秋不夜天。

     門外有女童四人把守,見三豐大仙至,皆相謂曰:「靈佑帝君引著遊生來也。

    」三豐大仙上前一步,拱手說道:「煩勞幾位仙姑,替我轉達皇君,就說三豐引導門下弟子,要來稟見菩薩。

    」內有一女童答道:「我等早已知之,皇君已久候矣。

    爾師徒在此少待,轉達就是。

    」說罷,一溜煙進內去了,少刻,那女童出來傳宣道:「皇君有命,請爾師徒進見。

    」三豐大帝聞傳,即引起定一,跟隨女童,進了大門,連歷數重宮闕,崇閎華麗,自不必說,雖有匾聯,不及念誦,比到了第七重門首,望入正殿,尤為輝煥,都是琉璃為瓦,瑾瑜為垣,玳瑁為樑,水晶為柱,黃金佈地,白玉鋪階,真乃瓊樓玉宇,貝闕珠宮。

    〈(仙家富貴)〉定一望之,不勝羨慕。

    又望見殿之當中,高懸一匾,署曰:「太陰內宮」,左右題四字聯雲: 燮理陰德, 坐鎮坤維。

     殿上設一寶座,上坐一位仙姑,年可二十餘,頭戴珠冠,身穿霞帔,姿容絕世,氣度端凝,左右侍女數十人,亦皆豐姿綽約,舉止大方,定一料上坐者,必是太陰皇君,不敢偷覬,屏息俛首,跟隨祖師步趨而入。

    直至丹墀之下,隻聽見祖師俯伏稟道:「太陰素曜皇君在上,老道有禮。

    」皇君道:「起來,何必拘禮,一旁請坐。

    」定一亦上前十八叩行參,皇君道:「亦免禮了,起來一旁侍坐。

    」三豐大仙道:「今夕老道領小徒定一,待來拜謁皇君,兼之觀覽月宮風景,並望皇君賜一訓文以警末俗,伏冀皇君賞準。

    」皇君道:「垂書濟世,深愜吾心,焉有不準之理。

    但今日時勢,男子固道德淪亡,婦女尤墮落之甚。

    吾皇君亦是個坤流,不忍令同類裙釵,淪於陷溺,理應撰一文而訓迪之。

    左右侍女,快奉香茗與祖師、楊生解渴,待吾撰一文來。

    」吩咐畢,隻見侍女取出文房四寶,呈於案上,皇君手不停揮,霎時間,撰出一篇文來,將稿交與三豐祖師,祖師讀其文,其題目乃是: 太陰皇君訓婦女從順文 太陰皇君曰:「自來國家之敗亡,皆原陰陽之失勢,陽剛不振,而陰柔用事,其害非淺鮮也。

    〈(數語為千秋不刊之至論)〉夫陰亦何能為害哉?蓋陰者,先指婦女而言也,婦女之性,秉乎坤德,貴守其貞,以順為正,治內而不治外,作事鹹資夫男子,又何緻亡國、敗家,喪身、失德也哉?〈(論婦德主順不緻亡國敗家為後文反照)〉然吾觀建國,興家之族,多肇於婦女,而敗國亡家之禍,亦復釀於婦女,其故何哉?豈婦女之智愚不一,而內助之賢能分優劣也歟!自吾論之,皆由婦女不知從順之義,而令陰陽之倒置也。

    〈(病根在此)〉 吾皇君鎮位月宮,職司陰德,佐太陽而運行大化,剛柔相濟,水火相生,晝夜循環,仍借日光以為光,而盈虛圓缺,常守定期,胐魄朒脁,不愆晷刻。

    何敢以陰先乎陽,以妻先乎夫哉?〈(皇君自言守從順之義)〉然虧食無常,側匿為兇,爪牙示象者,又何故耶?則人間雜陰之氣,混亂迷蒙,上觸月府所以然也。

    〈(陰濁之氣,上觸於天,即呈兇象,天人善惡相感如此,其速可畏也。

    )〉 試觀三代之盛,皇後賢淑,星月流輝。

    夏、商、周之末,女妖亂國,星月無光,陰氣太甚,遮蔽太陽,而月足以無光也。

    〈(引三代之事證明尤徵的確)〉然此為亂國者言也。

    敗家之婦,亦何獨不然。

    牝雞司晨,河東獅吼,閫威肆虐,婦人主事,遺譏書史者,比比皆是。

    而至於今,內則不修,閫範盡失,三從弗體,四德罔崇,醜態穢行,有更甚於書史之所載者,抑又何歟?則由於今日之婦女,競尚開通,講平權,講自由,謂女可先乎男,婦可尊於夫,不遵父母之命,不重媒妁之言,於是行動自由,婚配自由,離異自由,一女數夫,恬不知恥。

    欲以地而邁天,以陰而加陽,自古及今,有此理乎?〈(今日婦女積習已深,罪無從贖,皇君為之鍼砭痛下,自然著手回春。

    )〉 吾皇君高居月府,下瞰塵寰,第見層層陰氣,遮蔽太空,緻令皎月無光,瑤宮失色,睹茲景象,能不傷心慘目,淚沾裙裌也乎?吾皇君處於今日,亦欲一挽東流,維持閫化而霄壞懸絕,末由與世人晤面,一摘其疵,茲何幸洱源紹壇,頒演《洞冥記》楊生定一,遊覽天宮,至吾月府,懇求著文勤世,吾故將當今婦女之積弊,揭而出之,所望末世裙釵,痛改積習,則乾健坤順,夫唱婦隨,法天地之尊卑,滌塵寰之濁穢,庶幾乎日重光而月重輪,可以復唐、虞之盛世矣,勉之,望之。

    」〈(述己作文本意一片慈悲幾行珠淚世之婦女盍三思之)〉 三豐祖師將文讀畢,說道:「皇君婆心救世,於此文見之,洶為當今婦女痛下鍼砭矣。

    定一師弟,好將此稿攜回,付入《洞冥記》中,亦醫世之良藥也。

    」定一道:「弟子懍遵,曷敢有違?但弟子竊有請者,弟子入門時,見四面週圍,俱是宮殿,不知有若幹間,望皇君示知。

    」皇君道:「共有一千六百餘所。

    」定一道:「宮殿如此其多,內中風景,必然佳勝,倘到此不一遊覽,如入寶山,空手而回;寧不可借!弟子懇乞皇君,俾得大概一覽,未識皇君允準否?」皇君道:「爾楊師弟到此,亦是千古奇緣,且為《洞冥記》搜奇攬勝,以傳於世,吾皇君無有不準,即煩張祖師同爾去遊,吾再派仙姑二人,上前領導,如有不明晰之處,即問二仙姑可也。

    」 張祖師道:「既蒙皇君允諾,老道領起小徒,就此告辭了。

    」說畢,向皇君鞠躬稽首,定一亦九叩辭行,與二仙姑同出宮來,定一向二仙姑行禮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