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香山頂抱一遊宮殿 南海面大士晏群仙
關燈
小
中
大
也,這幾處都設立有電鑪,師弟未曾出門遊歷,所以不知。
爾試看看內地的景象。
」抱一注目下視,見幾省地方,有黑霧沖天,迷霾空際,不知是何原因?以問真君。
真君曰:「此惡氣也,為因民國時代,人心不善,將五倫盡棄,八德全虧,所以釀成惡氣,蔽日彌天,一時不能消散也。
」〈(世人欲求和風甘雨景星慶雲太平之世須於五倫八德注意求之)〉抱一又望見幾省,有數百股白氣沖天,頗形肅殺,不知何意?又問真君。
真君曰:「此殺氣也,因近年來,南北不和,日尋幹戈,彈雨槍林,死亡枕藉,屍骸遍野,血流成渠,所以釀成殺氣也。
」抱一掉頭望去,又見幾省地面,黃沙蔽天,狂風捲地,愁雲苦雨,蟠結不散,氣象十分悲慘。
又不解是何理由?復問真君。
真君曰:「此怨氣也,師弟你看比年以來,屢遭兵燹,盜賊滋熾,水深火熱,民不聊生,舉二十二行省,並無一乾淨土,哀哀小民,含冤莫訴,負屈難伸,所以釀成此怨氣也。
」〈(殺氣彌漫,釀成瘟疫,怨氣不散,積為兵戈,互為因果,良深浩歎。
)〉 真君說話到此,抱一觸景傷懷,不禁潸潸淚下。
問真君曰:「中國現象如此,何日纔得太平?」〈(慘痛之極)〉真君曰:「師弟勿悲,吾師另指爾一處,爾看那東北方上,有一道紫氣紅光,沖入霄漢,你道是吉是兇?」抱一拭了淚,注目一望,不覺轉悲為喜,因答道:「此乃吉氣也,不知是何地方有此祥瑞?」真君曰:「此在山東省曲皁縣,聖人之鄉,現此吉氣,必主篤生賢哲,孔教大興,太平盛世,於此示兆矣。
」〈(明露天機毫無隱諱)〉又指正西方地點說道:「你看那方亦有紫氣騰空,祥雲籠罩,隱約之間,見一絕大園囿,其中有一臺一沼,望見鹿遊魚躍。
又有一山,下建一祠,隱隱聽見山上有喈喈鳳鳴之聲,你猜是甚麼地方?」抱一曰:「弟子不知,還請指示。
」真君曰:「此處即秦中,古帝王州也。
囿、即文王之囿。
臺、即靈臺。
沼、即靈沼也。
山、乃岐山,祠、乃寶夫人祠也。
此種種祥瑞現象,亦海宇澄清之兆。
」〈(又明明漏洩天機)〉 〈【老仙南天俯視,觸景傷懷。
因吟一律,即以批此節雲。
南天下望劇堪哀,劫運如斯痛矣哉!黑霧蟠時妖孽聚;紅塵滾處虎狼豗。
中原鼎沸乾坤震,東海波翻島嶼災;可喜魯邦祥瑞現,西南佳氣兆將來。
】〉 抱一曰:「據弟子揣度,靈囿、靈臺、靈沼,去今已遠,縱有遺蹟,亦淪於蔓草荒煙,不可復識矣,安得復見之乎?今在天門俯視,猶復睹其規模形式,弟子真不解矣,然則幻境乎?亦異兆乎?〈(偏以此為問難妙妙)〉願仙師明以告我。
」真君曰:「此理易知耳,夫古今氣運,剝復循環,盛極必衰,衰極必盛,理之常也。
今西周忽現此種種瑞應,乃地運之轉也,曷足異乎?」二人正在談話間,忽見魯省之外,瀛海之東北,突然有一股黑氣,直沖天表,俄而轟然發聲,如天崩地裂之狀,又如雷在地中鳴一般,〈(可怕)〉把抱一嚇了一跳。
真君曰:「此不在中國,發響之處,不出三年,其地必受非常浩劫,與我無幹,何必驚恐。
」抱一叩問其地,真君笑而不答:「移時慢慢說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無顯報,是無天道。
由此看來,環球上人,何不回心向善?而一味作惡逞強,將來遭了大劫,寧不悲哉!胡不悔哉!可不懼哉?」〈(世上列強,不講公理,一味逞強其可乎哉?)〉 〈【此段黑氣,真君對之半吐半露,不將明言,老仙早已猜著,讀者悟否?】〉 真君在一旁,自言自語,口中歎息,抱一也不知他說的原由,也不敢再問。
隻合稟道:「弟子已觀畢了,煩仙師引導前行。
」真君曰:「諾」,於是二人帶起鹿鶴,進了南天門,抱一舉頭一望,見對面建了許多宮殿,十分輝煌,問真君道:「弟子前幾次到此,宮殿房屋雖有,未見如是之多,怎麼近來修建得比櫛連雲,這般華麗,所為何因?」真君道:「師弟有所不知,因目前要趕辦三會收圓,凡塵世上人,但能侮心向善者,也不問他前半生過惡何如?但願他放下屠刀,即許他立地成佛。
此乃 老母寬其資格以相待,若必求全責備,其合格者,能有幾人?則此九二皇胎,永無見 老母之日了。
〈( 老母盼望殷勤如此大家宜知)〉所幸如今亂極思治之時,作惡者固多,而悔心向善者,亦復不少。
故 老母敕命,在此南天門裏,修建下許多宮殿房屋,名日:「迎仙閣」,向善之人,壽終之日,命金童玉女,引他到此閣內,靜養清修數月,或半年一年,令他將俗慮嗜慾,並一切罣念牽纏,掃除淨盡,然後領他朝見 上皇 老母授以仙爵,所以必預備房屋如是之多者此也。
」〈(仙佛之望人為善也如此,為善之樂也又如此,世人乎?何樂而不為善哉!)〉 抱一聞真君這段言語,不禁為眾生喜得跳躍。
對真君道:「似這樣的寬典,這大好的機會,世界的人,猶不肯悔心向善,真庸愚之輩也。
〈(世之人不於此時期修真證果更無此好機會矣)〉但弟子還要請教,不知這迎仙閣內,可有上真主持閣務,並招待之員否?」真君道:「師弟也算聰明,問得中肯,此閣中, 上皇特派亞聖孟子,佛印禪師,留侯子房,以維持三教事務,凡三教弟子,出入經此,必須面謁三位聖真,先研究三教之理,能契合三教之理者,始許希聖登真作佛。
夫三教之理,同源而異流,及其成功也,殊途而同歸。
此迎仙閣中,故以三君作為代表,若招待員,已派有千餘員,職主接待候聖,送往迎來,日夜奔忙不疊,其爵秩則分仙真、功曹、侍者、土地,等等不一。
師弟不信,試看前面排班站立,衣冠整肅的許多人便是了。
」抱一遠遠望去,果見閣門之外,迎候的有許多仙官,乃稟真君道:「可能領弟子進閣內遊玩遊玩。
」真君曰:「今夕事故繁冗,不可留連,下回又再遊玩可也。
」 〈【世間三教教徒,各豎旗鼓,互相攻擊,蓋於同源之理,仔細推求。
】〉 於是二人牽起鹿鶴,向前而行,行不數步,已抵閣門之外,隻見各侍駕仙官,一齊向真君打恭行禮,真君一一答拜。
抱一又望見前面有數間樓閣,異常高聳,其製造規模,與西式同,問真君曰:「怎麼天上,亦建此洋樓,豈西人亦有登真者在此嗎?」真君曰:「何為不有?大凡善者登天,惡者墮落,中外皆是一理。
彼所建樓閣數間,亦迎仙閣也。
因世界將有大同之象,不久中外一家,都要講求仁義道德,各國教主,深服三教之理,傾心向慕,經大士帶領到了金闕數次, 上皇剴切開導,人人了悟,心悅誠服。
又於展覽會上,購買了二十部《訓女寶箴》,並各種善書,暗中進化彼國人民,上皇深為嘉獎,特敕令於南天門內,建此迎仙寶閣,準其跟隨諸天仙佛聖真,參觀闡敦,故爾豫善壇中,各國教主曾經臨壇候聖兩次,師弟何忘卻耶?」 〈【中外大同,天宮已有徵兆,世界亦現端倪南海香山,遠景如是。
】〉 抱一曰:「仙師提醒弟子,曾有此事,當日壇中弟子,尚不解各教主降臨,所為何因?今據仙師所言,將來中外大一統,講求道德,則槍砲可以不造,兵戎可以不興,成個太平世界。
未知弟子猶能享此幸福否?」〈(抱一尚欲邀享人爵也哈哈)〉真君曰:「師弟年齡,剛踰不惑,何謂不能?吾師雖不便明言,然大概不遠了。
」二人一路問答,不覺之間,又走了許多路程,耳中隱隱聽見有仙樂之聲,漸走漸近。
抱一擡頭望去,見有一女仙騎著一隻青鸞,帶領著許多人,手執旌旛寶蓋。
又有一班仙樂隊,迎面而來,以問真君。
真君曰:「此乃大士派龍女菩薩來迎接我師徒矣。
」 言話間,龍女已到,彼此各下騎見禮,問訊一回,又各各上騎,行不多遠,抱一又看見前面,有一汪洋大海海南有一座山,上有無數宮殿樓臺,從松柏竹林中露出,在虛無縹緲之中,景緻真真奇妙。
又問真君?真君曰:「此南海也,海南一山,普陀香山也。
上有宮殿,即圓通教主所住在也。
」話猶未已,已到南海岸,龍女曰:「到了,請帝君與抱一師兄,快快上船。
」果見有撐舟侍女十餘人,撐來兩隻大舟,艤岸以待。
真君與抱一隨龍女一簇人,一齊登舟,撐船侍女,鼓動雙槳,其船如飛而去,抱一看海中盡是蓮花,開出九色,萬朵千莖,爛漫如錦。
〈(妙景)〉問龍女道:「弟子請問菩薩,如今二月天氣,若在人間,荷蕖剛纔出水,其小如錢,怎麼這海中蓮花,
爾試看看內地的景象。
」抱一注目下視,見幾省地方,有黑霧沖天,迷霾空際,不知是何原因?以問真君。
真君曰:「此惡氣也,為因民國時代,人心不善,將五倫盡棄,八德全虧,所以釀成惡氣,蔽日彌天,一時不能消散也。
」〈(世人欲求和風甘雨景星慶雲太平之世須於五倫八德注意求之)〉抱一又望見幾省,有數百股白氣沖天,頗形肅殺,不知何意?又問真君。
真君曰:「此殺氣也,因近年來,南北不和,日尋幹戈,彈雨槍林,死亡枕藉,屍骸遍野,血流成渠,所以釀成殺氣也。
」抱一掉頭望去,又見幾省地面,黃沙蔽天,狂風捲地,愁雲苦雨,蟠結不散,氣象十分悲慘。
又不解是何理由?復問真君。
真君曰:「此怨氣也,師弟你看比年以來,屢遭兵燹,盜賊滋熾,水深火熱,民不聊生,舉二十二行省,並無一乾淨土,哀哀小民,含冤莫訴,負屈難伸,所以釀成此怨氣也。
」〈(殺氣彌漫,釀成瘟疫,怨氣不散,積為兵戈,互為因果,良深浩歎。
)〉 真君說話到此,抱一觸景傷懷,不禁潸潸淚下。
問真君曰:「中國現象如此,何日纔得太平?」〈(慘痛之極)〉真君曰:「師弟勿悲,吾師另指爾一處,爾看那東北方上,有一道紫氣紅光,沖入霄漢,你道是吉是兇?」抱一拭了淚,注目一望,不覺轉悲為喜,因答道:「此乃吉氣也,不知是何地方有此祥瑞?」真君曰:「此在山東省曲皁縣,聖人之鄉,現此吉氣,必主篤生賢哲,孔教大興,太平盛世,於此示兆矣。
」〈(明露天機毫無隱諱)〉又指正西方地點說道:「你看那方亦有紫氣騰空,祥雲籠罩,隱約之間,見一絕大園囿,其中有一臺一沼,望見鹿遊魚躍。
又有一山,下建一祠,隱隱聽見山上有喈喈鳳鳴之聲,你猜是甚麼地方?」抱一曰:「弟子不知,還請指示。
」真君曰:「此處即秦中,古帝王州也。
囿、即文王之囿。
臺、即靈臺。
沼、即靈沼也。
山、乃岐山,祠、乃寶夫人祠也。
此種種祥瑞現象,亦海宇澄清之兆。
」〈(又明明漏洩天機)〉 〈【老仙南天俯視,觸景傷懷。
因吟一律,即以批此節雲。
南天下望劇堪哀,劫運如斯痛矣哉!黑霧蟠時妖孽聚;紅塵滾處虎狼豗。
中原鼎沸乾坤震,東海波翻島嶼災;可喜魯邦祥瑞現,西南佳氣兆將來。
】〉 抱一曰:「據弟子揣度,靈囿、靈臺、靈沼,去今已遠,縱有遺蹟,亦淪於蔓草荒煙,不可復識矣,安得復見之乎?今在天門俯視,猶復睹其規模形式,弟子真不解矣,然則幻境乎?亦異兆乎?〈(偏以此為問難妙妙)〉願仙師明以告我。
」真君曰:「此理易知耳,夫古今氣運,剝復循環,盛極必衰,衰極必盛,理之常也。
今西周忽現此種種瑞應,乃地運之轉也,曷足異乎?」二人正在談話間,忽見魯省之外,瀛海之東北,突然有一股黑氣,直沖天表,俄而轟然發聲,如天崩地裂之狀,又如雷在地中鳴一般,〈(可怕)〉把抱一嚇了一跳。
真君曰:「此不在中國,發響之處,不出三年,其地必受非常浩劫,與我無幹,何必驚恐。
」抱一叩問其地,真君笑而不答:「移時慢慢說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無顯報,是無天道。
由此看來,環球上人,何不回心向善?而一味作惡逞強,將來遭了大劫,寧不悲哉!胡不悔哉!可不懼哉?」〈(世上列強,不講公理,一味逞強其可乎哉?)〉 〈【此段黑氣,真君對之半吐半露,不將明言,老仙早已猜著,讀者悟否?】〉 真君在一旁,自言自語,口中歎息,抱一也不知他說的原由,也不敢再問。
隻合稟道:「弟子已觀畢了,煩仙師引導前行。
」真君曰:「諾」,於是二人帶起鹿鶴,進了南天門,抱一舉頭一望,見對面建了許多宮殿,十分輝煌,問真君道:「弟子前幾次到此,宮殿房屋雖有,未見如是之多,怎麼近來修建得比櫛連雲,這般華麗,所為何因?」真君道:「師弟有所不知,因目前要趕辦三會收圓,凡塵世上人,但能侮心向善者,也不問他前半生過惡何如?但願他放下屠刀,即許他立地成佛。
此乃 老母寬其資格以相待,若必求全責備,其合格者,能有幾人?則此九二皇胎,永無見 老母之日了。
〈( 老母盼望殷勤如此大家宜知)〉所幸如今亂極思治之時,作惡者固多,而悔心向善者,亦復不少。
故 老母敕命,在此南天門裏,修建下許多宮殿房屋,名日:「迎仙閣」,向善之人,壽終之日,命金童玉女,引他到此閣內,靜養清修數月,或半年一年,令他將俗慮嗜慾,並一切罣念牽纏,掃除淨盡,然後領他朝見 上皇 老母授以仙爵,所以必預備房屋如是之多者此也。
」〈(仙佛之望人為善也如此,為善之樂也又如此,世人乎?何樂而不為善哉!)〉 抱一聞真君這段言語,不禁為眾生喜得跳躍。
對真君道:「似這樣的寬典,這大好的機會,世界的人,猶不肯悔心向善,真庸愚之輩也。
〈(世之人不於此時期修真證果更無此好機會矣)〉但弟子還要請教,不知這迎仙閣內,可有上真主持閣務,並招待之員否?」真君道:「師弟也算聰明,問得中肯,此閣中, 上皇特派亞聖孟子,佛印禪師,留侯子房,以維持三教事務,凡三教弟子,出入經此,必須面謁三位聖真,先研究三教之理,能契合三教之理者,始許希聖登真作佛。
夫三教之理,同源而異流,及其成功也,殊途而同歸。
此迎仙閣中,故以三君作為代表,若招待員,已派有千餘員,職主接待候聖,送往迎來,日夜奔忙不疊,其爵秩則分仙真、功曹、侍者、土地,等等不一。
師弟不信,試看前面排班站立,衣冠整肅的許多人便是了。
」抱一遠遠望去,果見閣門之外,迎候的有許多仙官,乃稟真君道:「可能領弟子進閣內遊玩遊玩。
」真君曰:「今夕事故繁冗,不可留連,下回又再遊玩可也。
」 〈【世間三教教徒,各豎旗鼓,互相攻擊,蓋於同源之理,仔細推求。
】〉 於是二人牽起鹿鶴,向前而行,行不數步,已抵閣門之外,隻見各侍駕仙官,一齊向真君打恭行禮,真君一一答拜。
抱一又望見前面有數間樓閣,異常高聳,其製造規模,與西式同,問真君曰:「怎麼天上,亦建此洋樓,豈西人亦有登真者在此嗎?」真君曰:「何為不有?大凡善者登天,惡者墮落,中外皆是一理。
彼所建樓閣數間,亦迎仙閣也。
因世界將有大同之象,不久中外一家,都要講求仁義道德,各國教主,深服三教之理,傾心向慕,經大士帶領到了金闕數次, 上皇剴切開導,人人了悟,心悅誠服。
又於展覽會上,購買了二十部《訓女寶箴》,並各種善書,暗中進化彼國人民,上皇深為嘉獎,特敕令於南天門內,建此迎仙寶閣,準其跟隨諸天仙佛聖真,參觀闡敦,故爾豫善壇中,各國教主曾經臨壇候聖兩次,師弟何忘卻耶?」 〈【中外大同,天宮已有徵兆,世界亦現端倪南海香山,遠景如是。
】〉 抱一曰:「仙師提醒弟子,曾有此事,當日壇中弟子,尚不解各教主降臨,所為何因?今據仙師所言,將來中外大一統,講求道德,則槍砲可以不造,兵戎可以不興,成個太平世界。
未知弟子猶能享此幸福否?」〈(抱一尚欲邀享人爵也哈哈)〉真君曰:「師弟年齡,剛踰不惑,何謂不能?吾師雖不便明言,然大概不遠了。
」二人一路問答,不覺之間,又走了許多路程,耳中隱隱聽見有仙樂之聲,漸走漸近。
抱一擡頭望去,見有一女仙騎著一隻青鸞,帶領著許多人,手執旌旛寶蓋。
又有一班仙樂隊,迎面而來,以問真君。
真君曰:「此乃大士派龍女菩薩來迎接我師徒矣。
」 言話間,龍女已到,彼此各下騎見禮,問訊一回,又各各上騎,行不多遠,抱一又看見前面,有一汪洋大海海南有一座山,上有無數宮殿樓臺,從松柏竹林中露出,在虛無縹緲之中,景緻真真奇妙。
又問真君?真君曰:「此南海也,海南一山,普陀香山也。
上有宮殿,即圓通教主所住在也。
」話猶未已,已到南海岸,龍女曰:「到了,請帝君與抱一師兄,快快上船。
」果見有撐舟侍女十餘人,撐來兩隻大舟,艤岸以待。
真君與抱一隨龍女一簇人,一齊登舟,撐船侍女,鼓動雙槳,其船如飛而去,抱一看海中盡是蓮花,開出九色,萬朵千莖,爛漫如錦。
〈(妙景)〉問龍女道:「弟子請問菩薩,如今二月天氣,若在人間,荷蕖剛纔出水,其小如錢,怎麼這海中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