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妙慧子上遊三宮殿 大舜帝親垂訓世文
關燈
小
中
大
境。
】〉 大門外有二值門神將,見嶽天君善生二人至,連忙進內通稟,少時有仙官一人出來,傳三官口詔:「命嶽大元帥進見。
」天君對妙慧道:「吾師先入內稟明一切,師弟先在兩廊宮殿內,觀玩一番,俟傳爾時,再為面聖,敬聆諭言可也。
」說罷逕隨仙官進內去了,妙慧隻得依言,進了大門又進二門,果見左邊有一宮院,門上有匾額,上書「四神宮」三字,妙慧放著膽進去,連歷三重,見兩廊有無數仙官,到了正殿臺階之下,見殿上坐著四位仙官,袍笏冠帶齊整;妙慧連忙九叩行參,仙官欠身說道:「善士何人?到此何事?」妙慧稟道:「弟子張妙慧,乃雲南迤西洱源縣人,在壇供職,因奉關聖帝君敕命,演一部《洞冥記》,地府已經遊完,又到天宮觀看情景,今蒙嶽大元帥,領弟子到此,元帥先自進宮參見三官大帝,命弟子在兩廊宮殿,觀玩觀玩,因此冒闖仙宮,伏乞赦宥。
」 〈【遊冥問答,如扣大鐘,越扣越鳴,不扣不鳴。
妙慧可謂善於扣矣。
】〉 四仙官曰:「既是為此,快快起來,何罪之有?請上階來,一旁侍坐。
」妙慧歷階而上,到了殿中坐定,侍者捧茶上來,妙慧又叩謝了一回。
乃稟四仙官曰:「弟子進門時,見門上題『四神宮』三字,但不知四位尊官,所司何職?望乞指明?」四仙官曰:「吾同僚四人,各有所司,天下有四海,分東西南北,每人管一海,各統三千神兵水將,鎮攝江海,以保護行船過渡之人,倘有魚鱉黿鼉,蛟鱷蝦鱔,以及妖龍毒蛇等類,在江湖河海之中,敢於翻波作浪,覆沒船隻,要求淫祀者,吾等查知,即差神兵水吏,前往緝捕,罪輕者、送入龍宮究治發落。
重者、押解來此,奏明吾上司下元水官,按律嚴懲,此即吾四神之職務也。
」〈(職務不小)〉 妙慧聽罷,乃恍然大悟,對四仙官道:「弟子今乃知世人之渡江涉河,航海出洋,全賴神明之保護也。
」四仙官曰:「上帝有好生之德,故設吾等專官,保障斯民,無微不至,奈何世人不信神道,不敬三光,不報覆載之恩,而反欺天慢神,污穢水府,造諸惡孽,〈(可惱可惱)〉以緻觸天之怒,受神之譴,往往落海飄江,載胥及溺者多矣!〈(飛蛾撲火,怪得誰乎?)〉善士回壇後,可將吾言,普勸世人,各宜改惡從善,敬禮神明,潔淨水漿。
諺雲:『心平水平』,又雲:『忠信涉波濤』,人能體此,無論渡江渡湖,過河過海,自然風平浪靜,保爾無虞。
即遇大風揚波,暗有神人擁護,又何有覆舟沈溺之患哉?」〈(金玉格言各人書紳勿忽)〉 妙慧曰:「弟子謹誌,不敢忘懷。
惟再有請教者,弟子進來時,見對面有一殿宇,名曰:『十神宮』,不知是何官職?並望指示。
」四仙官曰:「世界有十洲三島,此十神即管理十洲之事,每神各任一洲,名曰:『十洲都統帥』,凡山川、橋梁、道路等神,並田公、地母,都歸節制,此山川等神,專以保護善人為義務,倘或失於覺察,令善人趺仆損傷,或遇豺狼驚駭,或遇魑魅魍魎作崇,一經統帥查覺,即將該神等,按律治罪。
善士你看上天有此鴻恩,悲憫群黎,保護嚴密,奈何世人不知報答,不體天地之好生,屢屢悖理胡行,欺天滅理,傷害生命,釀成洪災浩劫,猶不知悔,此等人民,我就不知其下落了。
」〈(天地之大人猶有所憾可悲可悲)〉 妙慧聞言,點頭稱善。
又問四仙官曰:「此十神外,又可有任職神祇。
」四仙官曰:「內中還設有龍天八部宮,左右各四部,共係八部。
此八部亦各有一總帥,帶領天神、天將,巡遊世界,各分區域,以專責成。
專查水陸、各神之勤惰,並查大地人民之善惡,每月、每歲,彙造冊籍,呈奏與三官大帝,以定黜陟賞罰,此其職也。
至內宮之左右,還設有賜福司,賜祿司,賜壽司,宥罪司,治災司,解厄司,皆隸於三官大帝之管轄,統計本宮之職,除我四仙官外,尚有十神、六司、八部,此其大概也。
」 〈【三官屬吏,節制森嚴如此。
】〉 妙慧曰:「此宮職務,如此其繁且重,非得四位仙宮,剖解分明,焉能得其詳細,弟子榮幸多矣。
」妙慧正在問答間,忽聽嶽大元帥,在外呼喚道:「妙慧師弟,快快進宮聽諭。
」妙慧聽呼,隻得辭了四位仙官,連忙出來,跟隨天君進宮,天君在前,妙慧隨後,一連進了五重,方達正殿天井心,舉首一望,高聳輝煌,真乃王者宮闕,妙慧在丹墀下,恭行跪拜,口稱弟子張妙慧九叩行參,參畢,仍然跪定,望人殿中,珠簾高捲,上面坐著
】〉 大門外有二值門神將,見嶽天君善生二人至,連忙進內通稟,少時有仙官一人出來,傳三官口詔:「命嶽大元帥進見。
」天君對妙慧道:「吾師先入內稟明一切,師弟先在兩廊宮殿內,觀玩一番,俟傳爾時,再為面聖,敬聆諭言可也。
」說罷逕隨仙官進內去了,妙慧隻得依言,進了大門又進二門,果見左邊有一宮院,門上有匾額,上書「四神宮」三字,妙慧放著膽進去,連歷三重,見兩廊有無數仙官,到了正殿臺階之下,見殿上坐著四位仙官,袍笏冠帶齊整;妙慧連忙九叩行參,仙官欠身說道:「善士何人?到此何事?」妙慧稟道:「弟子張妙慧,乃雲南迤西洱源縣人,在壇供職,因奉關聖帝君敕命,演一部《洞冥記》,地府已經遊完,又到天宮觀看情景,今蒙嶽大元帥,領弟子到此,元帥先自進宮參見三官大帝,命弟子在兩廊宮殿,觀玩觀玩,因此冒闖仙宮,伏乞赦宥。
」 〈【遊冥問答,如扣大鐘,越扣越鳴,不扣不鳴。
妙慧可謂善於扣矣。
】〉 四仙官曰:「既是為此,快快起來,何罪之有?請上階來,一旁侍坐。
」妙慧歷階而上,到了殿中坐定,侍者捧茶上來,妙慧又叩謝了一回。
乃稟四仙官曰:「弟子進門時,見門上題『四神宮』三字,但不知四位尊官,所司何職?望乞指明?」四仙官曰:「吾同僚四人,各有所司,天下有四海,分東西南北,每人管一海,各統三千神兵水將,鎮攝江海,以保護行船過渡之人,倘有魚鱉黿鼉,蛟鱷蝦鱔,以及妖龍毒蛇等類,在江湖河海之中,敢於翻波作浪,覆沒船隻,要求淫祀者,吾等查知,即差神兵水吏,前往緝捕,罪輕者、送入龍宮究治發落。
重者、押解來此,奏明吾上司下元水官,按律嚴懲,此即吾四神之職務也。
」〈(職務不小)〉 妙慧聽罷,乃恍然大悟,對四仙官道:「弟子今乃知世人之渡江涉河,航海出洋,全賴神明之保護也。
」四仙官曰:「上帝有好生之德,故設吾等專官,保障斯民,無微不至,奈何世人不信神道,不敬三光,不報覆載之恩,而反欺天慢神,污穢水府,造諸惡孽,〈(可惱可惱)〉以緻觸天之怒,受神之譴,往往落海飄江,載胥及溺者多矣!〈(飛蛾撲火,怪得誰乎?)〉善士回壇後,可將吾言,普勸世人,各宜改惡從善,敬禮神明,潔淨水漿。
諺雲:『心平水平』,又雲:『忠信涉波濤』,人能體此,無論渡江渡湖,過河過海,自然風平浪靜,保爾無虞。
即遇大風揚波,暗有神人擁護,又何有覆舟沈溺之患哉?」〈(金玉格言各人書紳勿忽)〉 妙慧曰:「弟子謹誌,不敢忘懷。
惟再有請教者,弟子進來時,見對面有一殿宇,名曰:『十神宮』,不知是何官職?並望指示。
」四仙官曰:「世界有十洲三島,此十神即管理十洲之事,每神各任一洲,名曰:『十洲都統帥』,凡山川、橋梁、道路等神,並田公、地母,都歸節制,此山川等神,專以保護善人為義務,倘或失於覺察,令善人趺仆損傷,或遇豺狼驚駭,或遇魑魅魍魎作崇,一經統帥查覺,即將該神等,按律治罪。
善士你看上天有此鴻恩,悲憫群黎,保護嚴密,奈何世人不知報答,不體天地之好生,屢屢悖理胡行,欺天滅理,傷害生命,釀成洪災浩劫,猶不知悔,此等人民,我就不知其下落了。
」〈(天地之大人猶有所憾可悲可悲)〉 妙慧聞言,點頭稱善。
又問四仙官曰:「此十神外,又可有任職神祇。
」四仙官曰:「內中還設有龍天八部宮,左右各四部,共係八部。
此八部亦各有一總帥,帶領天神、天將,巡遊世界,各分區域,以專責成。
專查水陸、各神之勤惰,並查大地人民之善惡,每月、每歲,彙造冊籍,呈奏與三官大帝,以定黜陟賞罰,此其職也。
至內宮之左右,還設有賜福司,賜祿司,賜壽司,宥罪司,治災司,解厄司,皆隸於三官大帝之管轄,統計本宮之職,除我四仙官外,尚有十神、六司、八部,此其大概也。
」 〈【三官屬吏,節制森嚴如此。
】〉 妙慧曰:「此宮職務,如此其繁且重,非得四位仙宮,剖解分明,焉能得其詳細,弟子榮幸多矣。
」妙慧正在問答間,忽聽嶽大元帥,在外呼喚道:「妙慧師弟,快快進宮聽諭。
」妙慧聽呼,隻得辭了四位仙官,連忙出來,跟隨天君進宮,天君在前,妙慧隨後,一連進了五重,方達正殿天井心,舉首一望,高聳輝煌,真乃王者宮闕,妙慧在丹墀下,恭行跪拜,口稱弟子張妙慧九叩行參,參畢,仍然跪定,望人殿中,珠簾高捲,上面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