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遊阿鼻再試明珠 懲孽僧新增獄所
關燈
小
中
大
。
一為奴僕使婢,好遞盜主人之家財。
諸如此類,〈(情節雖小,心惡實大,冥罰所以不寬也。
)〉死後令他受此等刑罰,他雖在四殿受過沸湯澆手之刑,因惡孽太重,故解交本殿,又復懲治之。
〈【五獄之刑,奇奇怪怪,酷無人理,而同治一罪。
】〉 世間偷盜,種類甚多,犯者以此比例,天網恢恢,不能逃也。
在當日行竊者,自以為術工智巧,失主無從查究,夫豈知鬼神暗中錄其罪過,死後受此酷刑。
煩為我寄語世人,慎勿貪此等便宜可也。
」 通一曰:「弟子定當傳播世間,使知報應之不爽也。
」判官又曰:「前面有五獄,所用之刑,尤為特別。
吾悉與善人言之,觀與不觀,請斟酌可也。
一名腦箍拔舌拔齒獄,其法以麻繩緊箍其頭,令其腦如炸破之疼痛;又復以鐵鉗拔其舌齒,三刑兼施,實為難受。
一為取腦蝟填獄,乃用斧破其頭,取其腦髓,與蝟食之。
一為蒸頭刮腦獄,乃用刀斬其頭,置釜甑蒸之,並刮取其腦肉也。
一為羊搐成醢獄,此係將犯人之肉割下,如淩遲狀;又復搗成肉醬,擲與群羊食之。
一為木夾頂?獄,此乃用木夾住犯人之頭頂,作為碓杵,舂之擣之,其頂立為齏粉。
此五獄者,所施刑罰,設想甚奇,均酷虐也。
」通一曰:「聞貴司所言,地府設種種刑具,果乃妙想天開,極人世間所無者,而地府有之。
為惡之人,遇此等奇奇怪怪之刑,真是無苦不嘗,人亦何樂而為惡哉?世人,世人,快快回心纔好。
究竟受此刑者,在生造何罪孽,還要請教。
」 〈【上帝冥王,之厭棄編淫書、繪淫畫、造淫技者,可知也。
】〉 判官曰:「犯此罪者,亦分數等,有等士子逞才,編撰新小說傳奇等書,據為版權,藉茲射利。
出筆便是邪穢淫蕩之詞,傷風敗俗之事,寫花月之容,摹偷情之態,科諢謔浪,綺語動人,使後生小子讀之,信以為真。
目想神遊,情移心蕩,引入邪僻,而不自知。
損其德行,促其壽命,維厲之階,誰職其咎?〈(快快焚燬,改作勸善之書,尚可贖過,趁早趁早。
)〉 又有好畫春宮,又名『春冊』,曰:『祕戲圖』,阿堵傳神,鬚眉畢繪,赤身露體,醜態難堪;使人閱之,頓起淫心,喪其魂魄,甚至以圖雕為真形,以麵捏為肖像,工於作俑,巧於誨淫,更不知坑陷幾許青年也;此輩藉此居奇,得利甚微,而造孽實大。
〈(快快改製忠孝節義之圖,尚可贖罪,要緊要緊。
)〉故雖經過一殿之僧儒獄,不足蔽辜,及解至本殿,必先令人阿鼻獄,然後再歷受此五獄之慘也。
〈【世之淫詞、小說,技術繪畫家,一齊聽我邋遢道人勸,各收招牌,切莫逞其風流才藻,而向地獄中闖也。
】〉 夫時至今日,人心大壞,世界男女,競尚開通,道德墮落,廉恥淪亡,補救之且不及,而況復開其門而啟其竇,助其燄而揚其波,豈愛國之心哉?故冥律於此等人,尤加倍懲之者也。
」〈(倘不速固補救,世道人心之壞,尚堪問嗎?)〉 通一曰:「弟子了然矣,此五獄可不必觀矣。
」當時三人同出了身濺熱油獄,又往前行,判官曰:「未觀者,尚有四獄,然均以蟲蛇為刑罰,不必四獄全觀,隻須到末一獄名『紫赤毒蛇鑽孔』,一觀可也。
」通一曰:「其外三獄,係何名稱?如何形狀?也要請貴司講明,以免遺漏。
」 判宮曰:「一為黃蜂獄,係令犯人赤身袒背,放黃蜂螫之,其痛難忍。
一為蟻蛀獄,乃令群蟻趨鑽犯人之身,痛癢難捱。
一為蠍鉤獄,蠍、木中蠹蟲也。
其形如鉤,善鑽啄,亦放入犯人身上,令其鑽破皮膚,其痛苦更難受也。
」判官且走且說,已經過此三獄之門,看看又到紫赤毒蛇獄了,判官曰:「到了。
」果見獄吏在門外拱候,見了千歲參拜畢,即迎入獄場,獄吏曰:「請千歲與判官,到客廳安坐飲茶,卑職引尹善人觀獄一番可也。
」千歲點頭稱是,進了客廳。
通一隨獄吏就獄探望,隻見獄內有許多犯人,在裏邊叫號,通一定睛細看,見各犯人身上,都有幾條紫色赤色的長蛇,蠕蠕鑽動,有由口內鑽入者,有由腹內鑽出者,等等不一。
〈(觀書者肉麻,身受者痛苦奚如唉!)〉犯人隻是捧腹叫痛,通一望見,代為恐懼,因對判官說道:「這些毒蛇鑽孔,如何受得?所犯何罪?望乞指明。
」 判官曰:「此四獄中之犯,皆在陽世殘忍之輩者也。
有等以惡為能,忍作殘害,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剛強不仁,狠戾自用,口是心非,心毒貌慈,暗中害人,使人不覺。
俗所謂「笑面虎,兩頭蛇,中山狼」之類。
〈(不少其人)〉其在朝則私通外國,傾陷本國。
在軍營則輸情與敵,連結外寇。
心術之毒,如虎如狼,如蛇如蠍,故死後必令歷各獄之苦。
到了本殿,又受此刑。
因生前好為心腹之患,故以蟲蛇鑽食之也。
〈(對症下藥恰當之極)〉 〈【攸幹天律,罪本不輕,受刑如此,難怪難怪。
】〉 此外如一切普通人,或好以毒藥害人,蠱毒傷人,網禽鳥,毒魚蝦,燒山林,宰牛犬,以及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等類,所傷生命過多,除受過各獄懲治外,亦令他人此等獄,再受蟲蛇之苦。
〈(以此刑懲治此輩不苛不苛)〉所謂一報還一報,填償夙孽者也。
」 通一歎曰:「世人居心不仁,殘忍刻毒者,盍鑒此哉?」稟千歲曰:「今夕獄情均已盡悉,全仗判官深通冥律,盡言無隱,也不枉弟子來遊一遭,何幸如之。
」千歲曰:「真煩勞判官多矣,我二人就要回壇,乞為轉達大王可也。
」於是判官向千歲一揖送行,通一跟隨千歲,上馬騰空而行,霎時回到壇中,周天君尚在神幾坐定,見千歲轉來,二仙回宮繳敕。
通一子亦甦醒起來,又商量明夕之事,未知又遊何殿?且看下回分解。
總評: ⊙曾子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人窮則反本故也,鬼門關外,鬼犯自怨自艾,哭出自己心情,詞淺情深,洵堪勸世。
⊙此回中關千歲與通一路上唱和之詩,清新流暢,警世入微,真是片牋片玉。
⊙宗族之間,互相魚肉,種種積弊,九殿王將一一道破無餘,發前人之所未發,特此勸世,自然俗美風醇。
⊙老仙批評此書,自一回至此,目遊了一百四十餘獄,觀其獄刑,令人肉麻膽裂。
察其罪案,不禁怒髮衝冠,其中光怪陸離,奇詭祕密,無所不有。
人心險惡萬般,而冥網一絲不漏。
人生於世,功名富貴,萬事皆假,惟有行善為寶,大千世界之人,亟宜服膺此記,自勸以勸人也。
一為奴僕使婢,好遞盜主人之家財。
諸如此類,〈(情節雖小,心惡實大,冥罰所以不寬也。
)〉死後令他受此等刑罰,他雖在四殿受過沸湯澆手之刑,因惡孽太重,故解交本殿,又復懲治之。
〈【五獄之刑,奇奇怪怪,酷無人理,而同治一罪。
】〉 世間偷盜,種類甚多,犯者以此比例,天網恢恢,不能逃也。
在當日行竊者,自以為術工智巧,失主無從查究,夫豈知鬼神暗中錄其罪過,死後受此酷刑。
煩為我寄語世人,慎勿貪此等便宜可也。
」 通一曰:「弟子定當傳播世間,使知報應之不爽也。
」判官又曰:「前面有五獄,所用之刑,尤為特別。
吾悉與善人言之,觀與不觀,請斟酌可也。
一名腦箍拔舌拔齒獄,其法以麻繩緊箍其頭,令其腦如炸破之疼痛;又復以鐵鉗拔其舌齒,三刑兼施,實為難受。
一為取腦蝟填獄,乃用斧破其頭,取其腦髓,與蝟食之。
一為蒸頭刮腦獄,乃用刀斬其頭,置釜甑蒸之,並刮取其腦肉也。
一為羊搐成醢獄,此係將犯人之肉割下,如淩遲狀;又復搗成肉醬,擲與群羊食之。
一為木夾頂?獄,此乃用木夾住犯人之頭頂,作為碓杵,舂之擣之,其頂立為齏粉。
此五獄者,所施刑罰,設想甚奇,均酷虐也。
」通一曰:「聞貴司所言,地府設種種刑具,果乃妙想天開,極人世間所無者,而地府有之。
為惡之人,遇此等奇奇怪怪之刑,真是無苦不嘗,人亦何樂而為惡哉?世人,世人,快快回心纔好。
究竟受此刑者,在生造何罪孽,還要請教。
」 〈【上帝冥王,之厭棄編淫書、繪淫畫、造淫技者,可知也。
】〉 判官曰:「犯此罪者,亦分數等,有等士子逞才,編撰新小說傳奇等書,據為版權,藉茲射利。
出筆便是邪穢淫蕩之詞,傷風敗俗之事,寫花月之容,摹偷情之態,科諢謔浪,綺語動人,使後生小子讀之,信以為真。
目想神遊,情移心蕩,引入邪僻,而不自知。
損其德行,促其壽命,維厲之階,誰職其咎?〈(快快焚燬,改作勸善之書,尚可贖過,趁早趁早。
)〉 又有好畫春宮,又名『春冊』,曰:『祕戲圖』,阿堵傳神,鬚眉畢繪,赤身露體,醜態難堪;使人閱之,頓起淫心,喪其魂魄,甚至以圖雕為真形,以麵捏為肖像,工於作俑,巧於誨淫,更不知坑陷幾許青年也;此輩藉此居奇,得利甚微,而造孽實大。
〈(快快改製忠孝節義之圖,尚可贖罪,要緊要緊。
)〉故雖經過一殿之僧儒獄,不足蔽辜,及解至本殿,必先令人阿鼻獄,然後再歷受此五獄之慘也。
〈【世之淫詞、小說,技術繪畫家,一齊聽我邋遢道人勸,各收招牌,切莫逞其風流才藻,而向地獄中闖也。
】〉 夫時至今日,人心大壞,世界男女,競尚開通,道德墮落,廉恥淪亡,補救之且不及,而況復開其門而啟其竇,助其燄而揚其波,豈愛國之心哉?故冥律於此等人,尤加倍懲之者也。
」〈(倘不速固補救,世道人心之壞,尚堪問嗎?)〉 通一曰:「弟子了然矣,此五獄可不必觀矣。
」當時三人同出了身濺熱油獄,又往前行,判官曰:「未觀者,尚有四獄,然均以蟲蛇為刑罰,不必四獄全觀,隻須到末一獄名『紫赤毒蛇鑽孔』,一觀可也。
」通一曰:「其外三獄,係何名稱?如何形狀?也要請貴司講明,以免遺漏。
」 判宮曰:「一為黃蜂獄,係令犯人赤身袒背,放黃蜂螫之,其痛難忍。
一為蟻蛀獄,乃令群蟻趨鑽犯人之身,痛癢難捱。
一為蠍鉤獄,蠍、木中蠹蟲也。
其形如鉤,善鑽啄,亦放入犯人身上,令其鑽破皮膚,其痛苦更難受也。
」判官且走且說,已經過此三獄之門,看看又到紫赤毒蛇獄了,判官曰:「到了。
」果見獄吏在門外拱候,見了千歲參拜畢,即迎入獄場,獄吏曰:「請千歲與判官,到客廳安坐飲茶,卑職引尹善人觀獄一番可也。
」千歲點頭稱是,進了客廳。
通一隨獄吏就獄探望,隻見獄內有許多犯人,在裏邊叫號,通一定睛細看,見各犯人身上,都有幾條紫色赤色的長蛇,蠕蠕鑽動,有由口內鑽入者,有由腹內鑽出者,等等不一。
〈(觀書者肉麻,身受者痛苦奚如唉!)〉犯人隻是捧腹叫痛,通一望見,代為恐懼,因對判官說道:「這些毒蛇鑽孔,如何受得?所犯何罪?望乞指明。
」 判官曰:「此四獄中之犯,皆在陽世殘忍之輩者也。
有等以惡為能,忍作殘害,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剛強不仁,狠戾自用,口是心非,心毒貌慈,暗中害人,使人不覺。
俗所謂「笑面虎,兩頭蛇,中山狼」之類。
〈(不少其人)〉其在朝則私通外國,傾陷本國。
在軍營則輸情與敵,連結外寇。
心術之毒,如虎如狼,如蛇如蠍,故死後必令歷各獄之苦。
到了本殿,又受此刑。
因生前好為心腹之患,故以蟲蛇鑽食之也。
〈(對症下藥恰當之極)〉 〈【攸幹天律,罪本不輕,受刑如此,難怪難怪。
】〉 此外如一切普通人,或好以毒藥害人,蠱毒傷人,網禽鳥,毒魚蝦,燒山林,宰牛犬,以及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等類,所傷生命過多,除受過各獄懲治外,亦令他人此等獄,再受蟲蛇之苦。
〈(以此刑懲治此輩不苛不苛)〉所謂一報還一報,填償夙孽者也。
」 通一歎曰:「世人居心不仁,殘忍刻毒者,盍鑒此哉?」稟千歲曰:「今夕獄情均已盡悉,全仗判官深通冥律,盡言無隱,也不枉弟子來遊一遭,何幸如之。
」千歲曰:「真煩勞判官多矣,我二人就要回壇,乞為轉達大王可也。
」於是判官向千歲一揖送行,通一跟隨千歲,上馬騰空而行,霎時回到壇中,周天君尚在神幾坐定,見千歲轉來,二仙回宮繳敕。
通一子亦甦醒起來,又商量明夕之事,未知又遊何殿?且看下回分解。
總評: ⊙曾子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人窮則反本故也,鬼門關外,鬼犯自怨自艾,哭出自己心情,詞淺情深,洵堪勸世。
⊙此回中關千歲與通一路上唱和之詩,清新流暢,警世入微,真是片牋片玉。
⊙宗族之間,互相魚肉,種種積弊,九殿王將一一道破無餘,發前人之所未發,特此勸世,自然俗美風醇。
⊙老仙批評此書,自一回至此,目遊了一百四十餘獄,觀其獄刑,令人肉麻膽裂。
察其罪案,不禁怒髮衝冠,其中光怪陸離,奇詭祕密,無所不有。
人心險惡萬般,而冥網一絲不漏。
人生於世,功名富貴,萬事皆假,惟有行善為寶,大千世界之人,亟宜服膺此記,自勸以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