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遊阿鼻再試明珠 懲孽僧新增獄所

關燈
周天君降壇詞 〈〔調寄:滿江紅〕〉 〈(天君諱遇吉明,崇禎朝,寧武關總兵官,殉難後上升雷部。

    )〉 一代英雄,勢去也,枉談忠烈。

    空抱憾當年流寇,未曾殲滅。

    亡國愁眉今尚鎖,傾家舊恨終難洩。

    賸故關、瓦礫積蟲沙,成燐血。

     思往事,誠難說,談現在,彌悲切。

    竟綱常顛倒,河山分裂,滾滾潮流翻濁浪,濛濛障霧興妖孽,問何人?首出挽乾坤,敦名節。

     〈【傷今弔古,慷慨悲歌,大義精忠,凜然猶在。

    】〉 關千歲降壇詞 〈〔調寄:驀山溪〕〉 南天俯視,世界魔障,倫紀付東流。

    慨殘零,隨風逐浪,平權放肆,各講自由,真真膽壯。

    休狂妄,怕把洪災釀。

     三期末劫,人類遭淪喪,隻恐墮迷灘,永沈淪法船難上,奇緣錯過,已是悔來遲,無他望,冥途向,灑淚空悽愴。

     〈【悲憫其心,慷慨其詞,言皆金玉,聲若洪鐘,詞真絕妙。

    】〉 話說昨宵遊罷八殿,今宵應遊九殿,聖帝又特派周天君鎮壇,命關少千歲前來領遊,當晚戍上刻,二仙先後臨壇,知壇中遊生,又輪派尹生通一,早經睡熟冥床,少千歲曰:「今夕時辰已屆,煩勞天君在壇鎮攝,吾關要領尹生去也。

    尹師弟快快起來。

    」通一聞有人呼喚,即刻睜開睡眼,翻身下床,見壇上有二神仙,坐在神幾之上,一神手執花槍,一神手執方天畫戟,威風凜凜,相貌堂堂,〈(活活畫出兩位天神)〉通一知是周天君,關少千歲,連忙上前參拜。

    二仙曰:「免禮了,命左右賜酒三杯,並賜靈丹一粒。

    」千歲曰:「速飲此酒,吞下此丹,吾就要領爾登程去也。

    」 千歲說罷,立命當方土地,將神駒神馬二匹,牽候壇門,千歲曰:「通一師弟,速速上馬,切勿遲延。

    」於是二人加鞭緊策,駛向陰陽界而來,沿途之上,但見黃沙滾滾,黑霧濛濛,轉過山椒,又見一條大路,遠遠聽見有無數人哭泣之聲,通一在馬上,問千歲曰:「如何前面有許多人哭泣之聲?」千歲曰:「此必鬼使捉拏亡魂到此者也。

    師弟何不催馬上前?一睹情形。

    」通一即策馬一鞭,行走如飛,不覺之間,果看見有男女各犯,約有一千餘人,有數十鬼差,押解而行,有荷校者,有繫鐵鍊者,等等不一,沿途悲號哀哭,慘不忍聞。

     〈【富貴功名都是假,到頭惟有孽隨身,於陰陽界口,鬼門關外,一看了然。

    】〉 千歲曰:「師弟係初次入冥,不必忙走,且勒住馬,聽他們哭些甚麼?」通一將馬勒住,側耳一聽,隻聽見有些男犯,口中哭道:「悔不該,性狃傲,生前不把雙親孝。

    一旦間,無常到,將我拴,遭慘報,這番苦情將誰告。

    」〈(逆子思親)〉又聽見那幾人亦哭道:「悔不該,性愚頑,生前造惡有千端。

    毀聖諭,謗乩鸞,五倫廢,八德刪,自作自受苦萬般。

    」〈(頑徒自訴)〉通一聽了這兩段,復策馬往前再聽,果有人又哭道:「悔生前,作惡多,隻為居心太刻苛。

    不義財,盡搜羅,債孽重,難消磨,今日受苦沒奈何!」〈(貪夫陳情)〉通一聞之,為之悚然,復諦聽之。

    又聽見女犯亦哭道:「悔不該,太糊塗,生前淫性類妖狐。

    逞長舌,忤翁姑,詆妯娌,嫌丈夫,今日受罪誰憐吾?」〈(潑婦自尤)〉這些鬼犯因刑具帶身,又要行路,受苦不過,正在悲號嗚咽,各哭出一段心情,也是人窮反本,自怨自艾的真相。

    (在陽世時早早如斯怨艾,何至受苦顛連呢?) 〈【鬼使之言,爽直快暢,中含至理,仔細玩之,勿忽勿忽。

    】〉 通一方欲再聽,忽聽見那幾個鬼差,大罵道:「你這般狂徒潑婦,哭些甚麼?可惜哭遲了,悔遲了。

    〈(的是如此)〉將來見了大王,慢哭未遲,老子奉的牌票,是限定時刻的,還不快走,這裏皮鞭來了。

    」隻見他果用皮鞭一陣亂打,把那些犯人,打得個東倒西趺,前仰後翻,一時之間,哭聲愈加悲慘。

    〈(此時定然越發知道自己之非了)〉通一看著不忍,方欲上前替他們講個人情,那些差吏,回頭看見千歲遊生來到,個個在道旁,叩拜行禮。

    千歲曰:「免了,速速押解,免誤時辰。

    」眾鬼差各自去訖,千歲曰:「吾與師弟驟馬上前,不必與他們一路留連可也。

    」 通一曰:「弟子遵命,於是各自策馬,果然行走如飛,遠遠望見鬼門關。

    」千歲曰:「今夕入冥,恰遇這般鬼犯,哭出幾段短歌,心中適有感觸,吾要與師弟即景唱和詩章,未知願否?」通一曰:「請千歲先吟,弟子勉為績貂就是。

    」千歲吟曰:「冥途苦況果然真,何故群黎昧果因;今夕教君親眼看,回壇好勸世間人。

    」 〈【數詩名言警世,一往情深,而清空飄逸,乃其餘事耳。

    】〉 千歲見那般忤逆子,與那般逆婦哭得傷心。

    又作一絕曰:「人生百行孝為先;何故時人性早遷;可歎狂童並潑婦,冥途落得淚漣漣。

    」又見那群守財奴,一路搥胸大慟,亦作一絕曰:「貪夫殉利重貲財,轉瞬無常萬事灰;始悔在生錢枉積,冥途不帶一文來。

    」 千歲吟罷,說道:「師弟也要和上兩句。

    」通一和曰:「地獄彌增鬼益多,亡魂縲絏受奔波;聽他哭到傷心處,都歎而今沒奈何。

    」 通一日:「弟子素不工吟詠,但這般逆子貪夫,不可不嘲他幾句,尚望千歲恕笑。

    」千歲曰:「師弟太謙了。

    」通一嘲逆子曰:「高堂白髮未承歡,〈(待親何薄)〉專為肥兒覓藥丸;〈(待兒何厚)〉奉勸世間諸逆子,街頭多買養親丹。

    」〈(問可有此孝子否)〉 嘲貪夫曰:「生前罔利太無良,用盡機關飽櫜囊;積得金錢遺債主,枉勞辛苦為人忙。

    」〈(何苦)〉 〈【和詩數首,刻畫人情,情猶真切,足以喚醒癡迷。

    】〉 通一剛才吟罷。

    千歲在馬上拍手稱贊道:「師弟後二詩譏諷當世,足以勸人,真真可喜。

    我二人一唱一和,不覺已到鬼門關了。

    」 通一擡頭一望,果見門上有「鬼門關」三個大字,策馬入城,關外關內,許多官吏迎送,自不必言,不覺之間,又到了分路之處。

    千歲曰:「前宵三叔闢此大路,我二人正好率由,師弟快快催馬,你看這條道路,何等坦平。

    」通一視之,果然如砥如矢,心中十分暢快。

    問千歲曰:「怎麼這條寬闊大路,不見有人來往?」千歲曰:「此條路惟善人方許行之,若係惡人,隻能走崎嶇險徑,今入冥之亡魂,善人少而惡人多,所以人跡稀少。

    」 二人正在馬上談論,忽見對面來了一班執事,旌旗旛幢,飄拂而來,千歲曰:「師弟你看九殿大王,派人來迎迓我二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