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楊厥一奉命遊三殿 張大帝臨獄訊諸囚

關燈
士所及知也。

    」話猶未已,隻見鬼卒由獄中連拖出許多犯人,將他一個個都按倒在地,一鬼以腳踏其頭,一鬼以腳踏其腰,一鬼捉其足,支在木砧之上,旁一鬼拏起大刀一把,一刀砍下,斷其一足,又一刀斷其兩足。

    犯人連叫數聲,鮮血流溢。

    有斬其脛骨者,有斷至膝?者。

    耳邊隻聽見砍得錚錚之聲,一霎時間,刖了無數犯人,將足堆起,如積薪狀,厥一看此情形,為之股憟。

     〈【人生兩足以載身軀,不由正道刖而去之,尚少一番孽障。

    】〉 大帝傳令曰:「且暫停刑,將那未經刖過的提幾個來,問他一問,如不隱諱,準免七日刖足之苦。

    」鬼卒聽說,即提數十犯人,跪在大帝面前,有數十人先道:「小人等在生,並無別過,隻因充當兵役,臨陣還縮,攜帶軍裝而逃,深乖服從之義。

    」 又一人供曰:「小人在陽世,身為奴僕,因存心不善,偷盜主翁家財,遠走他域,有負數年豢養之恩。

    」 又一人供曰:「小人在生,充當夥計,因種種作弊,乾沒已多,遂廣積金錢,又到他處置產營業,緻東家虧累,生意折本,有愧於心。

    」 又有二人供曰:「小人在生,因犯罪越獄,坑害管獄官吏。

    」一人曰:「小人因軍流逃遁,緻累本營官長,革職參官,心中抱歉。

    」又一人供道:「小人等因管押,求人具保,後乘機逃脫,緻親屬友人,多方帶累,殊覺汗顏。

    」〈(各犯自吐真情,離奇詭怪,一獄之中,罪囚如此其多,真真可歎。

    )〉男犯大略供畢,後面還有數十名婦女,不言不語,欲吐欲茹。

     〈【足之為罪,誠非一端畫工,畫鬼難窮其相。

    】〉 大帝曰:「何不上前招供,否則令鬼卒拖去刖足,爾纔肯招嗎?」數女犯含淚供道:「犯婦等在生,都蒙夫子恩愛,因為嫌他貧賤,或貌陋忠實,遂藐視於他,在外另覓情人,苟合私奔,卒為拐誘遠方,有違良人,〈(從此看來,司馬相如妻定然在此獄內。

    )〉至今追悔不及。

    」 〈【足耶?心耶?各人細細辨之,快快改良。

    】〉 大帝曰:「爾等男女在生,造諸罪孽,不怪別的,總為爾那兩隻腳生壞了,動輒想跑,在陽世就應將他砍了,免有今日。

    今到陰司,始施刖足之刑,未免遲矣。

    」〈(嘲讞得妙)〉眾犯齊聲答曰:「與足無幹,還是小人等良心不好。

    」〈(歸咎良心,真是實話,奈世間無人了悟,諸犯了悟,而仍蹈之良可慨也。

    )〉大帝曰:「爾等今日悟悔了嗎,既據實供,又知悔悟,應格外施恩,準免半月受刑之苦。

    」各犯齊一謝恩畢,大帝乃起身出了獄門,又命判司領路,往未遊之獄觀之可了。

     〈【此等罪囚,在生行為,定是倒行逆施。

    】〉 大帝出了獄門,於路上問判司曰:「未觀者尚有幾獄?」判司對曰:「前去即是拔手足甲小地獄,其法以利刀尖鉗拔犯人之手足指甲,令他呼痛徹骨。

    又有擊膝小地獄,係以鐵鎚敲其膝骨,令犯人疼痛不堪。

    此二獄之犯,即由刖足獄中押來者也,獄異而罪同,不必觀了。

    還有倒吊小地獄,係以繩繫足指,累日倒懸,令犯人口乾舌燥,力盡聲嘶,還不放他,係由黑繩大地獄押來,罪惡同等,亦無須觀。

    獨有蛆蛙小地獄,及?心獄,罪亦相同,帝觀蛆蛙獄可也。

    」 大帝聽罷,即命引至蛆蛙獄一觀,以了今夕之遊獄,話猶未了,已到獄門,獄吏迎入,到了場中,大帝上了糾刑臺,命厥一與判司親到獄門首一望,隻見獄中黑暗已極,深不見底,厥一即取出明珠一照,纔看見內中有無數犯人,男女俱全,獄中盡是臭蛆亂鑽,蝦蟆青蛙亂跳,又還有許多蛇蠍蚣娛,向犯人口鼻耳目身上亂咬,吸食人血,犯人揮之不去,在地下亂滾,痛哭號啕,情形十分悽慘。

     〈【這般刑罰,良可畏矣。

    而世人不知行善邀福,而偏向蜈蚣蛇蠍毒處去,真令人不解。

    】〉 厥一曰:「彼亦人也,受罪若此,何以人為?不如提他幾個,請大帝一問,看他在生造何罪孽?招供出來,回壇好以勸人。

    」獄吏聞厥一之言,即提出數十犯人,逕到糾刑臺下,一齊跌跪,厥一將獄中情形,對大帝述了一遍。

     大帝曰:「爾等快快招來,勿得隱諱,違者重責。

    」眾犯垂淚答曰:「小人等自一殿至此,已受了無邊之苦,那料地府嚴刑,一獄勝過一獄,今小人等由鹹鹵獄中解來者也。

    」大帝定睛一望,果有數人,似曾見過,又有數人,身軀已被蛆蛙鑽爛者,卻不相識,因說道:「無妨從實細細供認,將爾等惡孽傳出世間,化轉多人,爾等還有好處,吾侯亦格外有恩,快快招來。

    」 〈【十殿聯雲,死後怕為雙角獸,生前莫作兩頭蛇。

    】〉 隻見有數犯供道:「小人等在生,因居心陰毒,暗箭害人,口中有蜜,腹裏藏刀,或唆人之爭訟,或破人之婚姻,或離間人之骨肉,使人父子兄弟夫婦不和,或播弄是非,使人親戚朋友不睦。

    所有行反間,進讒言,尤小人等之長技。

    當時以為快心,不料到了陰司,受盡嚴刑酷罰,誠人間所未有,長夜漫漫,實在難過,〈(爾又可知被爾害者之難過否?)〉還望大帝施恩。

    」 〈【吾以批此獄獄囚,而續其後日,今知蠍螫鹹醃苦,暗箭傷人罪,更加。

    】〉 大帝曰:「據爾等所供,真是蛇蠍居心,律難赦宥,故教爾等又受這蛆蛙之苦,法誠當也。

    但如今世道,自官帝以及普通士庶,如爾等居心者,正復不少,將來這獄中,那能容納得下,可歎人也。

    今晚爾等既肯實供,也準免七日夜之苦,因爾等情節太重,格外難以施恩,非吾侯之不仁也。

    」 言畢,眾犯一一感謝。

    大帝問判司曰:「?心獄情若何?爾試言之。

    」判司曰:「此獄犯人罪受滿時,即發往?心獄,其法令厲鬼手持鋼刀,將犯人之胸膛破開,取出心肝視之,無非看看他的心肝,如何這般狠毒?又看他可能改換一二,如斯而已。

    」 〈【蛆蛙罪滿,又復?心,陰毒之徒,真難得見天日,我代寒心。

    】〉 大帝曰:「既是這樣,不必觀了,免得厥一師弟,又要害怕。

    時辰不待,吾侯要回壇了。

    」於是大帝與厥一出了獄門,令二判司各自回去,大帝騎上烏騅,厥一騎上神馬,瞬息之間,即到壇中,鐙光熒熒,諸生圍爐肅候。

    喚起厥一,大帝、柳仙各回宮訖,又商量明夕續遊四殿之事,欲知其詳,須看下回分解。

     總評: ⊙宋帝王奉祖先文一篇,纏綿悱惻,字字金鍼,世間為子孫者,各宜佩服書紳。

     ⊙大帝臨獄讞囚,詞嚴義正,令犯人自吐真情,自陳罪狀,不惟使獄中之鬼犯膽裂,並可使世上之惡人寒心,較之獄吏傳言,尤生效力。

     ⊙冥司設獄,因人治罪,因罪定名,極惡之徒,層層遞解,無有了期。

     ⊙此回文字,前後關鎖,層層相因,且能一氣流行,與前數回,又自不同。

    其筆法變換,神出鬼沒,真非凡手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