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楊厥一奉命遊三殿 張大帝臨獄訊諸囚

關燈
生時作威作福,刮人脂膏血肉,緻眾人重足側目,反疑果報為虛,冥司治以三種,非刑還。

    】〉 厥一曰:「鏟皮、吸血二獄,刑罰若何?請道其詳。

    」獄吏曰:「鏟皮獄係將此輩犯人按倒地上,兩鬼踏其頭足,不使動搖,一鬼以利鏟削其皮,皮盡至肉而止,犯人叫苦連天,血流滿地,鏟下之皮擲與銅蛇鐵狗食之。

    此獄中官員居多,為其當日刮民之地皮,故以此報之也。

    至吸血獄處治犯人,不在獄場,乃在獄內。

    其法用蛭蟲百萬,放人獄中,令其吸食犯人之血,滿身紅腫,痛癢難挨,各類人皆有之,以報其吸人腦髓,喫人血汗之錢故也。

    獄雖分三,而罪則一。

    觀此一獄,可以概其二也。

    」〈(三獄共治一罪,此獄者情節必重。

    )〉 〈【其報應真快人心,這般貪官、污史、士豪,受諸刑時,其子若孫可曾知道否?代替一二否?】〉 獄吏又曰:「本獄之犯,誠複雜矣。

    如居宮者,刻薄於民,刮盡脂膏。

    吏胥狐假虎威,敲骨打髓。

    豪紳假公濟私,魚肉鄉民。

    商賈盤剝重利,算盡錙銖。

    盜賊搶劫為生,兵丁騷擾擄掠。

    至市井之徒,大鬥小秤,欺負鄉民,種種不法,〈(一言難盡)〉故不能不以嚴刑對待之。

    」正言話間,忽聽場中大喊大叫,〈(嚇我一跳)〉厥一擡頭一看,見那些鬼卒,氣洶洶的,向犯人迎胸一刀,隨剖至腹,〈(兇惡可怕)〉犯人叫了一聲,鮮血直噴,兩鬼將胸撥開,露出腸油,一鬼用刀,使力刮削。

    厥一嚇得魂下附體,〈(這樣飛刑誰人不怕)〉對大帝曰:「真真怕煞人也。

    」大帝曰:「師弟爾隻見鬼卒刮他之油,爾可知他在生刮人之油乎?何懼之有?」厥一素性膽小,終覺立腳不住。

    乃請於大帝曰:「弟子已盡知此輩人之罪狀,亦不勞大帝之審訊矣。

    」大帝允之,於是四人即出了獄門,又探望他獄也。

     〈【厥一此論,大益人心。

    】〉 厥一隨大帝兩判,出了獄門,望前行走,想起穿胸破肚的情況,心猶突突跳動,〈(驚魂不定)〉謂大帝曰:「冥法如此嚴厲,而世人偏不信,毫不畏懼,反無所不至,無所不為,誠所不解。

    」〈(我亦不解)〉大帝曰:「世俗有言,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心不死,等他知得畏懼,侮之晚矣!」〈(我望世人急早回頭)〉 正言話問,又到了一獄門首,擡頭一望,匾額乃是「鉗擠心肝小地獄」,獄吏已在門外拱候,相與入了獄場,隻見場中有無數犯人,男女不一,眾鬼卒用鐵鉗夾住犯人之胸背,幾乎把心肝肺腑夾爛,犯人聲聲叫痛,哀懇告饒,鬼卒毫不放鬆。

    〈(看來可憫可怕)〉大帝曰:「可將他們饒了,令他們向我招供,在生犯何罪過?如有一字不隱諱者,赦免他七日七夜受刑之苦。

    」鬼卒聽說,即將犯人釋放,說道:「你們的好造化,快上前向大帝招供去。

    」眾犯聞言:心中歡喜,男左女右,一齊跪下。

     先是左邊男犯供稱道:「小人等在生,隻為心地窄狹,局量扁淺,見人有喜慶才能,存嫉妒心。

    見人有失敗死亡,存喜幸心。

    因存此心,遂墮此獄。

    」右邊有幾個犯婦亦供道:「犯婦因在生,丈夫納妾,或生子女,始懷嫉妒之心,繼存殘害之念,因存此心,遂遭冥罰。

    」〈(此兩等人居心不良)〉 後面又有數犯供道:「小人等在生,因習堪輿,妄談風水,阻人殯葬,緻彼屍骸久停,〈(此等堪輿罪該萬死)〉遂罹獄刑。

    」又一人供曰:「小人因選擇吉穴,掘見棺材,不肯停止,移屍他處,緻遭暴露。

    〈(為圖吉穴,拋他屍骸,葬自家親骨,縱有此地埋,恐無此天理。

    )〉緣此錯誤,遂墮獄坑。

    」 〈【存心嫉妒,即遭鉗擠,世人居心,何苦乃爾。

    】〉 又一人供曰:「小人在生,因墾荒邱,掘土見塚,不為壘土反平塚為田,緻傷骨殖,〈(無慈悲心)〉遂遭冥譴。

    」又一人供曰:「小人因在生粗心大意,疏於祭掃,緻遺失宗親墳塋,〈(無孝敬心)〉遂有今日。

    」 大帝曰:「據爾一人所供,已犯不孝之罪,其孽尤重,其餘諸人,俱是嫉妒存心,見小失大,天良不存,故冥罰以鐵鉗擠爾等之心肝,為爾等之心肝太狹小也。

    冥司用刑,因人而施,籲,可畏哉!今既供稱不諱,亦準免爾七日之飛刑,獄吏聽明否?」答曰:「小吏懍遵就是。

    」眾犯人向大帝稽首謝恩。

     大帝曰:「此獄情形,大略如此,不必留連,又往他獄可也。

    」四人出了獄門,行行又到挖眼獄,獄吏迎入,直抵獄場,場內盡栽立七八尺高的短木竿,隻見鬼卒將犯人綁於木竿之上,一鬼用尖刀,向犯人眼眶內周圍一轉,犯人叫哭,淚與血直湧如泉,鬼卒將眼珠一雙取出來,紅通通的,擲於地,餓犬飢鷹,爭來吞啄,亦有嚙定牙根,肆其利爪,直以手探出之者,鬼手上盡是鮮血。

    厥一望之不忍,請大帝飭令鬼卒住手,略審訊幾個罷了。

    大帝道:「師弟太慈心了,此等人在生,挖人眼睛,他不怕瞎,目中無人,藐視一切,所作所為,全無天理良心,師弟還哀矜他嗎?若不信,吾師審問他幾個,師弟便知。

    」 〈【挖眼之法就是這樣,怕與不怕,大家看在心裏。

    】〉 鬼卒聞言,即將犯人解了繩索,一個個牽到大帝面前跪下,如牽瞎子一般,東倒西歪,參差不齊,〈(倒也可觀)〉大帝望之,又惱又笑,罵道:「你這群瞎子,在生有何過惡?好好招來,請遊生回壇,到陽世替你們傳播傳播,如有半字隱諱,不惟挖眼,還要誅心。

    」罵畢,犯人個個戰憟,有幾個從實招供道:「小人等為因在生,不敬字紙,目無尊長,邪睨婦女,窺探閨閣,〈(有眼無珠)〉緻受斯刑。

    」又有數犯供曰:「小人等在生,為因好唆興訟,寫作匿名揭帖,退婚字據,捏造契議書劄,收回錢債券據,不註不掣,套描花押圖記,添改帳目,〈(真是昧絕良心)〉遺害後人等事,到了陰司,打入此獄,日日挖眼受苦,〈(也是正大報酬)〉。

    懇請大帝原情施恩。

    」 〈【這般人,來生定是瞽目無疑。

    】〉 大帝曰:「爾等在生,總是把兩目生壞,〈(目卻不生壞,卻是將他用壞了。

    )〉不識美惡高低,妄行窺伺,違了聖人非禮勿視之宗旨。

    況兼識得幾個字,便妄作妄為,在陽世時應先將爾等眸子抉去,方快人意。

    今日挖眼,已覺遲了,吾侯焉能為爾等講情。

    但各各俱吐實不諱,尚不欺心,亦準寬免三日酷罰,令獄吏記下,吾侯等要遊他獄去也。

    」 大帝厥一等四人,出了挖眼獄,向右而行,經過鏟皮獄,看看就到刖足獄,未數步,已至其門,獄吏早已迎候於門,極其恭敬,引導入場,場中盡擺的是大刀闊斧,木砧墊塾,與二殿之斬截獄相似,厥一曾已知悉,因問獄吏:「設此又作何用?」獄吏曰:「用以刖足。

    」厥一曰:「此獄中犯人,諒無孫臏、卞和,何為亦受刖足之災?」〈(他二人雖是刖足之祖,卻不與獄囚同類。

    )〉獄吏曰:「非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