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觀生臺詳看六道 轉劫所細論八司

關燈
冥,恍恍惚惚時也。

    又昂首遠遠望去,忽見澗河之外,洪波滾滾,濁浪滔滔,現出一個絕大苦海,投生的人,盡飄入其中去了。

    妙慧替他們著急,說道:「九二殘零,脫了皇胎,糊糊塗塗,一步跳入紅塵;自弟子看來,乃是苦惱之場,並非歡樂之境。

    儻不審慎,昧卻靈根,輾轉輪迴,無有窮期。

    若再陷入畜道,失了人身,何能還原返本?」說罷,不禁為眾人淚涔涔下。

    判司道:「善人休悲,吾領爾回覆大王去也。

    」妙慧下了金橋,即隨判司差官,仍由舊路而歸,霎時間到了觀生臺下,相與歷階而上,見了大王,與大帝備述一切。

    大王曰:「張師弟轉輪情形可曾看徹否?」妙慧答道:「弟子蒙判司與二位差官,領弟子周歷一遭,隻是得其大概,車輪如何轉法?弟子實未曾睹。

    」 〈【好箇妙慧一,一片慈悲。

    】〉 大王笑曰:「爾試手扶欄杆,細細再望之。

    」妙慧果然手攀危欄,往下一看,隻見眾鬼魂由轉劫所大門而入,進去隻是一條甬道,繞歷各司門首,又由甬道而出,細看是一個大圓圈,由下轉上,又復而下,如螻蟻行磨上一般,圜轉不已,真是一架車輪,轆轤而轉的模樣,〈(哦足如此輪轉玄妙玄妙)〉妙慧看出這個情景,不禁手舞足蹈的笑起來,說道:「真妙真妙,果然是轉輪矣。

    」大王曰:「既已看出,不負爾此一遊矣。

    吾王再有囑者,億前己未年春,李生復誠曾面吾王,要觀轉輪情景,爰將他引到此臺之上,拓開眼界,得其大觀,當時吾王撰有轉劫勸世歌文一篇,令其回壇刊入《八寶金鍼》之內,早已傳世,文雖粗淺,卻是輪迴實理,即景言情。

    吾意爾回壇後,可稟明聖帝,無妨將此文附入記中,尤覺言之周備,未知大帝以為可否?」大帝曰:「此文吾張尚未曾見過,請大王將稿賜給一觀。

    」大王立命人將原稿取來,呈與大帝,大帝命妙慧朗誦一逼,其題目乃是: 十殿轉輪大王勸世歌文 「王今夕,為世人,作歌再勸。

    望眾生,速改悔,勿昧心田。

    吾職分,掌輪迴,六道環轉。

    請真君,與善人,仔細一觀。

    這道理,最希奇,無人得見。

    僅傳出,一圖畫,留在世間。

    經生家,讀詩書,以為奇怪。

    謂轉輪,釋氏說,儒者不言。

    究其理,亦平常,事甚淺顯。

    其玄妙,法天地,乾坤斡旋。

    往者過,來者續,一氣流轉。

    春而夏,秋而冬,四時遞遷。

    古今來,世上人,恆河沙點。

    論善惡,講報應,其理不愆。

    有是因,結是果,隨人擇選。

    在大造,本無心,何用安排?請試看,第一道,投生官宦。

    第二道,是商賈,廣積金錢。

    第三道,平等人,衣食不缺。

    第四道,盡貧賤,困苦顛連。

    第五道,是畜牲,毛蟲一派。

    第六道,是羽族,昆蟲飛潛。

    最細微,是世間,溼化胎卵。

    欲轉回,人道內,頗覺其艱。

    行善的,受官職,大小分辨。

    食俸祿,多合少,註定不刪。

    善男子,去為官,蟒袍玉帶。

    信女輩,為命婦,霞帔鳳冠。

    因為他,在生時,廣積善緣。

    有公子,與封翁,福享現在。

    總因為,善根厚,不受熬煎。

    平等人,在陽世,善功本淺。

    亦與他,有飯喫,並有衣穿。

    為百工,為雜技,各領器械。

    得何物?精何藝?命中帶來。

    凡癡聾,是前生,刁鑽古怪,凡暗啞,乃前世,利口能言。

    或瞽目,因為他,字紙拋踐。

    或替人,作詞狀,無辜受冤。

    手足跛,他前生,為非作歹。

    故罰他,到今生,五體不全。

    還有那,命窮人,叫化乞丐。

    他前生,拋五穀,濫費銀錢。

    癰疽癩,大痲瘋,滴膿淌血。

    他前生,不潔淨,污穢薰天。

    不孝的,變梟獍,以及螃蟹。

    因其物,食其母,子又食還。

    不弟的,轉兕鹿,牛羊亦變。

    原其性,以角觸,同類相嫌。

    不忠的,變騾馬,負重緻遠。

    替主人,任勞苦,以罰其奸。

    不信的,變鸚鵡,?鵒鶯燕。

    任隨他,聲音巧,飛舞翩翩。

    無禮的,變熊虎,豺狼猛悍。

    因為他,有野性,不受拘拴。

    不義的,變蛇蠍,山精水怪。

    緣在世,常害人,心術不端。

    不廉的,變長鯨,投生大海。

    因其性,能吞噬,饞口常開。

    無恥的,變蹇驢,以及豬犬。

    肖其形,類其性,不得不然。

    貪淫的,變畜牲,將他割?。

    為僧道,犯色戒,罰投私胎。

    仕宦途,善運動,罰作鰍鱔。

    或變蠅,或鼠耗,有縫便鑽。

    衙署內,惡皁隸,居心太險。

    準其他,逐鳥雀,去變鷹鸇。

    淫賤婦,變狐狸,因其媚態。

    奸巧漢,變猴兒,好去跳圈。

    或誆騙,或盜賊,六畜觀產。

    總要把,夙世賬,清白填完。

    在生前,謀殺人,欠下命債。

    到來世,仇報仇,冤亦報冤。

    看起來,世上人,害人自害。

    昧心事,能欺人,不能欺天。

    來世因,不難知,今生便見。

    因其物,以付物,化工無言。

    勸眾生,到不如,廣積功善。

    善功大,免墮落,成佛成仙。

    這輪迴,限住人,真是苦海。

    死復生,生復死,煩惱無邊。

    到如今,大劫臨,地獄填滿。

    盡都是,惡男女,怙惡不悛。

    付輪迴,又轉變,何時脫解?我不禁,為世人,珠淚漣漣。

    這篇文,也不過,演說大概。

    還要那,報施理,妙妙玄玄。

    宇宙間,道至繁,萬化千變。

    惟智者,大智慧,勘破機關。

    李善人,到此間,從頭過眼。

    回壇去,將此歌,處處傳宣。

    」 〈【轉輪之理,真與大化同流,總敘六道為一筆。

    看此輪迴轉變,各適其情,各類其性,中有無窮至理,世人其細讀,細思,而痛改之。

    批到此間,老仙為世作惡之徒,也灑下不少眼淚。

    】〉 妙慧將文誦畢,大帝稱讚道:「真乃好一篇轉輪勸世文,非大王職掌轉輪,洞悉情形,不能為此文矣。

    定要附入記中,吾張回宮之後,代為稟明二哥可也。

    今晚時已晏了,就要告辭,回壇去也。

    」於是大帝與妙慧辭了大王,逕下台來,大王送至台下,大帝騎上烏騅,妙慧亦騎上神馬,二人加鞭催馬,霎時到壇,大帝與柳仙回宮繳敕,妙慧亦甦醒起來,欲知下回之事?且聽明夕分解: 總評: ⊙上古帝王之治,首重睦鄰,是以風淳沕穆,世樂雍熙,後世之君,忽於鄉鄰之政,故風俗澆漓,盜賊滋熾,每每釀成大亂。

    今得十殿轉輪王此文,將鄉鄰和不和之利弊,雙方痛勘,昭然揭出,世人果能體而行之,其裨益當必不少。

     ⊙世人有疑富貴貧賤壽夭,無善惡果報者,讀此回判司論轉輪八大司之文,亦可以打破疑團憬然自悟矣。

     ⊙冥王職務,以五殿與轉輪極為繁冗,而轉輪尢為應給不暇,今列之為八司,各專責成,綱舉目張,有條不紊,始將轉劫事務,包括無遺。

     ⊙轉輪王將轉輪理由,著成歌文勸世,妙文妙理,真足喚醒癡迷,刊人記中,尤為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