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霧茫茫

關燈
多年,一口氣生下五個娃娃。

    不消說,日子是過得緊巴巴的,那年頭,一家大小穿的用的吃的都有些困難,祖華有時利用早晚空閑做點筐子、小闆凳什麼的,由三姐拿到街上去賣些零錢來貼補着過活。

    人們說,他們的小日子過得還順當,原因主要是羅祖華誠心誠意當個“(火巴)耳朵”,這話當然是太片面。

    其實,就算是個“(火巴)耳朵”吧,這又有什麼不好?何況許秋雲是個百裡挑一的好當家,她的話,在羅祖華聽來,沒有一句不是正确的。

     秋天裡,秋雲對羅祖華說道:“四妹長住爹爹家裡,也不成個體統,你不是要上耳鼓山給隊上運木料麼,順便到你伯娘家去走一趟,問着個合适的人戶,給四妹找個落腳處。

    ”祖華從來不會給人做媒當“介紹”。

    感到這差事很為難。

    女人又教導他:“隻要那人性情好,年紀也相當,其他條件都可不講;就是死了女人、又有個把娃娃的,也可以。

    ”祖華按着這些條件上山去,在他一個遠房伯娘的幫助下,果然找着了那樣的一個“人戶”。

    一提親事,人家就同意了,真沒想到這麼順當。

    回家來一說,女人還誇了他兩句。

    四姑娘對三姐夫的好意,當時也沒表示反對,大家都認為是默許了。

    下個月初,那個“新老挑”就要下山來給老丈人祝生,待正式确定了關系,四姑娘秀雲的新的家庭生話也就要開始了。

     羅祖華有生以來能親自辦成功這樣的大事,還是頭一遭呢!為這個,人們驚喜地說,别看祖華老實巴交的,還真能辦事呢!這些日子,他暗自慶幸着自己的成功,心情一直處在興奮之中,專等着老丈人許茂生日到來。

    算算:隻有十多天了。

     然而就在這天,傳來了四姑娘“不走了”的消息。

    開初,在地裡聽婦女們叽叽喳喳議論,他還認為不是實在的。

    下午收工以後,他裝着個沒事的樣子,抱着幺娃,以摘梅花為名,到老嶽父的院子裡看了一遍之後,心都涼了半截。

    正如沒經曆過大事的人一樣,他是經不起成功也經不起失敗的。

    特别是當他想到耳鼓山上的人将怎樣的責怪他不講信用,就覺得那後果确實不堪設想。

    回家的路上,眉毛胡子都堆在一起了。

     女人收工回家來,也正為這個意外的消息忿忿的,在竈屋裡把些個瓢兒碗盞弄得嘩嘩嘩地響,見羅祖華抱着娃娃,拿着一枝花回來,她劈頭就罵:“你倒有閑心!遊魂去了?事情辦成這個樣,還裝起不曉得哩!” 真是活天冤枉!怎麼能怪他羅祖華嘛,何況他為這事正愁得不得了呢!但是,在這樣的時刻,他是絕對不開腔的。

     接着,許家三姑娘又罵起許家四姑娘來了:“賤皮子!三心二意!……你要在這背時葫蘆壩守老麼!你不同意,為啥不早喂個四闆牙?事到如今,你拿些‘活路’給我做!……”緊接下去,這位心地善良的三姐就對可憐的四妹子罵些粗話出來,“嗨!這才是鴛篼擡狗——不受人尊敬呢!你死婆娘有能耐,自己去找一個嘛!” 羅祖華坐在竈下去燒火,心情頹喪。

    但他知道:這事該怎麼辦,女人自有主張,别看她愣眉鼓眼,咋咋呼呼,她心裡的主意有的是。

     吃罷晚飯,秋雲對男人說道:“把門關起,我要找她死東西算賬去!今晚不回來了。

    ”臨出門又吩咐說:“你又睡得像個死豬樣嘛!别忘了叫醒一個個起來屙尿!” 羅祖華答應着,女人像風一樣去了,他心裡輕松了許多。

    他信服女人,他對她的能力向來是崇拜的,她此去準能把這一場意外的風波搞得平平順順。

    祖華洗過鍋碗、喂過豬兒之後,便監督着每一個娃娃把尿撒幹淨,并哄他們上床睡覺。

    辦完了這一切,他便在方桌前坐下來,輕輕舒了一口氣,對着煤油燈,掏出一張十天前的《四川農民報》,注意地尋找起有關“養豬業”方面的報道來。

    很快,他的思想就集中到報上的文章裡去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外面突然有人敲門,他擡起頭想了想,回過神來以後,便笑道:“嗨!你不是說,不回來,還是回來了。

    ”忙起身過去,恭恭敬敬把門闩抽脫,把頂門杠拿走。

     門開了,卻不見他女人。

    門口站着的是一個戴幹部帽子,披毛領子短大衣的白臉皮男子。

     羅祖華的笑立刻凝固,意外和驚愕竟然使他尴尬得一時發呆了。

     來人正是鄭百如。

    自從離婚以來,“老挑們”再也沒有來往。

    就是過去秀雲還在鄭家的時候,因為他羅祖華為人老好,終日埋頭生産,鄭百如從來也沒正眼看過這位三姐夫,如今竟然走進屋子來了,而且态度顯得那樣的謙卑,跟他平日裡那種趾高氣揚的神态比較起來,簡直換了個人似的。

     “三哥。

    ”鄭百如按着過去的親戚關系,這樣親熱地招呼羅祖華:“吃了沒有?……三姐睡下了麼?” “呃……沒……她……”羅祖華沒有女人的指點,一時不知道該怎樣接待這位不速之客。

    但他想道:“不說親戚吧,人家是大隊幹部呢。

    興許是來問問我們隊裡工作情況吧?” 果然,鄭百如知道“三辣子”不在家,态度變得随和多了。

    一開始先詢問起二隊養豬生産的情況,蓋豬圈的材料還缺不缺,豬兒的飼料糧食還有多少等等。

    羅祖華是分管隊裡副業的,這些問題他像明白自己有幾個手指頭一樣,清楚無誤地作了彙報。

    随後,鄭百如又談起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事情來。

     “今冬明春任務大啊,思想上放松不得啊!……你們二隊那些個外流勞力回來了沒有?還沒有呀,那可不得行!今年可跟住年不同呀,上面的精神來得‘陡’啊!……三哥,你我這些當幹部的,還不就是執行上面的精神麼,上面咋個說,下面就咋個幹,不是麼?” “是,是嘛。

    ”羅袓華不怎麼緊張了。

    面前坐着這個人,平常開大會講話威風凜凜,眼角也沒挂過一下當小隊副隊長的老實疙瘩羅祖華,而今,“三哥,三哥”的叫得這般親切,說話也完全是平等商量的口氣。

    羅祖華親熱地從平櫃上把葉子煙篼兒端過來,請客人裹煙。

     從前的太平鎮中學的初中畢業生,後來當過一陣大隊會計,前年又升任黨支部副書記的鄭百如,從大衣兜裡掏出一盒“金沙江”牌香煙,抽出一支遞給羅祖華,自己卻不抽。

     “為啥不吃啦?”羅祖華覺得奇怪。

     “哎,抽不起啊,幹脆慢慢戒掉算啰!”鄭百如一本正經地說。

    随即又問道:“三哥,今年子決算出來,你家的超分款能補得清麼?” “慢慢補嘛,哪一年我們也沒欠多少時間。

    ”羅祖華說這話有點氣短,而接着又提到他常常羨慕的耳鼓山來了:“人家山上的生産隊,像我這樣七口人開飯,兩個強勞動力的社員,就不補款,還進錢呢!……哎,我們這個葫蘆壩……” 鄭百如岔斷他的話:“哎,你家娃娃多,困難戶嘛……我叫他們研究一下,公益金給你解決一點。

    ” “不,不,我們能補得清。

    ” 羅祖華想也沒有想過要隊裡照顧。

    但副支書體貼人的話,卻使他着實地感動了。

     鄭百如擺了擺手,說:“我知道你是個幹梆硬撐的人,有困難也不開口。

    可我們大隊幹部看問題也得實事求是嘛!……當然,你不好開口,我給他們打個招呼好了。

    ” 話既不多,卻很誠懇。

    老實人羅祖華今晚才第一次發現他過去的妹夫原是一個多麼直爽的好人!但是他羅祖華是絕不要隊上給他“免了”超分款的。

     “不不不,四兄弟……”他脫口稱呼起親戚來,“請你千萬莫去提這個,我們一家領情就行了,領情……” “哎,何必喃!……好啦,今晚不談這個吧。

    ”鄭百如揮一揮手,“暫時不談這個事,該咋辦,我曉得咋辦。

    可是,我今晚還有話對你說哩,三哥!” “你有話對我說?” “是呀,是呀!你我兩兄弟,平日搞集體的事,談的都是工作,總是攏不到時間來交換交換思想。

    呃,三哥,你看,當兄弟的缺點不少。

    你要幫助幫助我呀!” “嘿嘿,這話……”羅祖華又被感動了。

     “三哥!你看我這個人咋樣?” “你?” “嗯!” “這個……”羅祖華吸了口煙,動開腦筋了。

    可是,這幾年在葫蘆壩上風雲直上的人物鄭百如的形象,在他腦子裡并不那麼清晰。

    是好?是壞?是不好不壞?很難下斷語。

    要說他好吧,為啥子倆口子關系鬧得那樣的壞?四姨子是個百裡挑一的賢淑女人呀!……要說他壞吧,可人家這幾年為啥能入黨、能當上支書呢?……在人事關系上平日裡有點迷迷糊糊的羅祖華,突然想到幾年前鄭百如在群衆大會上鬥争金東水的事情來了。

    前任支部書記金東水也是他的親戚,是他和鄭百如倆的大姨夫,都叫“大老挑”的。

    鄭百如把金東水像敵人似的鬥倒了,而他羅祖華卻從來不曾認為“大老挑”是什麼“壞人”,這咋個說呢?說不清! “哎,三哥!我的缺點不少啊!” 羅祖華回過神來,真是老天幫忙,嘴裡順口說出了人們常說的那句不痛不癢的實情話:“哎,人嘛,誰個能沒有缺點喃!” 鄭百如順勢接下去:“當然,幹工作嘛,哪能不犯錯誤,哪能不得罪人的,這,我自己心裡明白,上級教育我一次,我改正一次,一步一步鍛煉嘛,這倒沒啥了不起的。

    可是,三哥,我這輩子幹了一樁糊塗事,真是糊塗透頂啊!如今想來,吃不下飯,睡不着覺。

    後悔莫及呀!……” 煤油燈閃閃爍爍,看去,白淨的臉上罩着痛苦的陰影,眼裡好像模糊着一層淚水。

    羅祖華偏又是個聽不得苦戲的人,心腸比老太婆的都軟,于是勸慰道: “何必呢,當心身體啊!”他雖然不知道人家的“糊塗事”是指的什麼,但仍充滿同情心地順口說:“俗話講,人有失足,馬有漏蹄呢!” “失足……”鄭百如痛苦地咬着這個字眼,感慨地說下去,“一失足成千古恨!如今我怕沒有機會來改正的了。

    ” “哪能呢!” “三哥,我倆不見外,今晚才把這話向你吐露。

    ” “啥子事啊?” “秀雲的事。

    ”鄭百如終于說出來,“如今想來,都怪我,都是我對她不好!為啥要離婚?……一時的氣盛,就離了。

    可是,到底是夫妻一場啊,一夜夫妻百日恩,我和秀雲是八年的夫妻啊!……想起她對我的種種好處來,我真恨不得殺了我自己!我真是一時糊塗……” 鄭百如捂着臉說到這裡,羅祖華的心被徹底感動了。

    不由得抹了抹眼睛。

     兩個三十多歲的漢子、從前的“老挑”,沉默了。

    他們對着煤油燈,誰也沒再說啥。

    一直過了好久。

     後來,鄭百如站起身來,用帕子揩了揩眼睛,打算告辭了。

    羅祖華真心誠意地挽留他再坐一會兒。

    可他執意要走,說是還有工作,要去找幾個隊的隊長布置清理勞動力的事情。

    羅祖華感歎着把他送出門。

     未圓的月亮高高挂在天上,天空碧藍如洗。

    冷風“嗚嗚”地掃着葫蘆壩深夜的田野。

    羅祖華在回轉家門的時候想着:“是啊,知過必改!他對秀雲不好,如今自己認識到,後悔了。

    一夜夫妻百日恩,這話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