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雨潇潇
關燈
小
中
大
不過是……又失戀了吧,再說,對于你,失戀也不是第一次……”九姑娘不知道那天連雲場上的風波,因此言語有些尖刻。
七姑娘哪裡受得了,不由得傷心地哭了起來。
她一邊哭,一邊從許琴手上抓過那封信,跑出去了。
“轉來!你跑哪兒去?”九姑娘見勢不妙,怕七姐真的被氣跑了,老漢問起來,又讨氣怄。
她起身追出房門。
七姑娘在院壩裡站着,天上的細雨,樹葉上的水滴,很快就淋濕了她的頭發和肩膀。
許琴站在階沿上叫道: “轉來呀!有話慢慢說……” 許貞沒有轉來。
她向四姑娘的破小屋走去,叫了一聲:“四姐!” 四姑娘打開門,揉揉眼睛看清了是七姑娘,便淡淡的一笑,說:“快進來。
” 許貞撲上去,抱着四姐瘦削的肩膀,哭了起來。
四姑娘大惑不解,忙問:“啥子事情啊,是誰欺負你麼?”說着,把許貞拉進了小屋。
本來就很狹窄的小屋當中,又鋪上了一塊門闆,四姑娘在上面縫制父親的皮襖,白生生的毛皮,白生生的棉花,青色哔叽布頭堆在門闆上,門闆的一端搭在四姑娘的床沿上,另一端搭着一條高闆凳。
七姑娘進得門來,四下裡張望了一下,一種驚惶的感覺使她止住了啼哭。
四姐居住的屋子,在她看來确實是太寒伧了。
她一時竟不曉得該往哪兒坐。
細心的四姑娘招呼她坐在僅有的一條小闆凳上,又把一個空籮篼倒轉過來,自己坐了,強裝出一臉高興的樣子,和氣地問道: “才回來,就哭哭啼啼的,出了什麼事啦?” 七姑娘怔怔地望着這冷清清的小屋,漂亮的臉上掠過一絲疑問的神色,忘了回答四姐的問話。
“爹爹病倒了,你聽說了麼?” 七姑娘看見老九也來到小屋門口,便賭氣地掉過臉去,拿後腦勺對着門口。
四姐看在眼裡,不明白這小姐妹間發生了什麼事,便對老九說; “還不快來招呼你七姐啦。
”随即又向許貞說:“快把膠鞋換下來吧,滿是稀泥……” 老九站在門口不動。
自從前天她參加大隊專案組的會,聽人說起關于大姐夫和四姐的“作風問題”的傳言以後,她就沒有再跨進過四姐這孤獨的小屋。
她心頭惴惴不安,她本來不相信那個肮髒的傳言,但是,那晚“鬧賊”的事,她又明知确實發生過。
當時真有一個人影兒從這小屋裡蹿了出去,雖然,她不明白四姐為什麼會驚叫,在慌亂中也沒有看清那人是誰。
但是,不信其有,卻不敢否認其無,她自己的嘴先軟了,便沒膽量去反駁人家,這令她多麼的難受啊!心地潔白正直的九姑娘,不相信自己的四姐會幹下那樣傷風敗俗的事。
有時,她真想當面質問和斥責四姐,然而,萬一真有其事呢?四姐已經夠可憐了,善良的九姑娘怎麼也不忍心對她放下臉,透露出那令人痛苦的流言來。
她隻好回避四姐,懷着一線希望,希望那些事全是無中生有,希望四姐不至于那樣。
…… 煩惱啊!為什麼生活會如此的艱難,把一切不順心的事情全都推到年紀輕輕的九姑娘身上來呢? 四姑娘自從那天在三姐門上受了那一場冷遇之後,就沒有再邁出大門一步。
許茂老漢病在床上,她兩次去問候,兩次都使她難堪:許茂不僅不回答四姑娘親切的問候,竟然把腦殼掉過去,面對牆壁,看都不看她一眼!她隻好吞聲飲泣地退了出來,回到小屋裡,一邊為老漢鑲皮襖,一邊傷心地想:往後的日子怎麼過啊?…… 當一個人被痛苦折磨得近乎麻木的時候,一種固執的憂郁症就會慢慢地生根,痛苦也就變得并不是那麼難以忍受了。
四姑娘雖然還沒有達到“麻木”的程度,但是因為經受得多了,時間長了,她也并不把那一步步向她逼近的苦難看得怎樣的了不起。
她想:父親要把她嫁到耳鼓山去,她拒絕了;三姐和三姐夫勸她跟鄭百如複婚,她也沒有聽從。
這樣一來二去的違抗他們的心意,他們生了她的氣,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沒什麼了不起。
她如今看見這個一向同情和支持自己的九妹子也這樣冷淡,更加使她相信自己得出的結論的正确性:如今這個世道,什麼都是假的,誰也不同情誰,隻有自己顧自己! 九姑娘站在小屋門口,既不回答四姐的話,也不看四姐的臉。
她倆各有各的心事。
老七更不了解那些内情,也不可能知道此刻四姐和老九她們心中的秘密。
一時間,姐妹三人誰都不說話,空氣都好像凝固起來了。
院子裡的天空灰濛濛的,綿綿細雨還沒有要停止的樣子。
幾樹梅花被無情的風雨摧殘着,曾經在寂寞中開放,而今眼看就要在寂寞中凋零了。
四 中午時分,生産隊長挨戶通知社員們:下午去大隊村小教室裡參加社員大會,每個評級勞力都不得缺席。
同時,他還告誡那些平時不喜歡參加會議的社員,今天不去是不行的,因為工作組已經把各隊社員花名冊收去了,會上是一定要按名冊點數的。
吃過午飯以後,許琴匆匆刷鍋碗、喂豬,然後戴起鬥笠,出門開會去了。
四姑娘有點猶豫,一邊吃飯,一邊就想着:去,還是不去呢? 這兩年,平常每逢開社員大會,她總是像出工幹活一樣,準時去參加,坐在本隊的婦女群中,埋着頭納鞋底。
别人在下面開“小會”,叽叽喳喳的,她不搭白,也不朝前面會議主席位子上的大隊幹部們看,為的是不願意看見鄭百如的小白臉。
然而,今天的情形卻不同了。
天氣這樣冷,皮襖還沒有給老漢做起。
雖然老人對自己冷淡,可他總是自己的老人啊!更何況老漢又在病中,她私心期望着:老漢穿上她親手縫的新皮襖以後,父女之間的關系也許能有一點兒解凍吧?……為這個現實的理由,四姑娘不打算去參加社員大會。
但是,她成天這樣孤獨地關在自己小屋裡,就像住在監牢裡似的與世隔絕,她又多想出去看看,聽聽人們都在做些什麼,講些什麼啊!即便是四姑娘這樣被生活遺棄的女人,她也依然懷着希望,希望從更為廣大的“社會”那裡聽到或看到一點點與自己的利益有關的信息,以鼓舞自己生活下去的勇氣,或證實一下她私心猜測過的事情是否存在。
許貞和老九賭氣,午飯也沒有去吃,就在四姑娘這裡吃紅苕湯。
她見老九穿過院壩出了大門,便問四姐道: “你不去開大會麼?” 四姑娘猶豫了一會才答道:“去!……不是說要點名麼?”她是決定要去了;對七姑娘說出這樣一個原因,表示她本來是不願意去的。
七姑娘哪裡知道個中情由。
她對葫蘆壩以及整個社會生活向來漠不關心,如今又隻為自己婚姻戀愛問題而苦惱着,似乎當今大事隻有一件,人們都應該關切她的不幸,全力以赴地為她的戀愛問題提出切實的建議。
此外,她絕不相信,别人的生活裡也有值得思索和苦惱的事情。
這個傻姑娘!糊塗人!……自從那天發生了那樁丢人現眼的戲劇性事件以後,她十分的懊惱,但卻并未正确地去總結一番教訓。
她盼着别人同情她,更盼着突然出現一個心地善良的漂亮青年來分擔或解除她的苦痛。
但供銷分社裡的同志們并不怎麼關心她的不幸,有的姑娘反而用鄙夷的目光瞧着她,小夥子們拿她的不幸當笑料,經理還批評她不注意生活作風。
失望之下,她想從親人們這裡得到同情和安慰,哪知老九一見面就批評她“自私自利”。
沉湎于個人情懷中的七姑娘,好不傷心!雖然,老漢今天例外地對她那樣溫和,但當父親的哪能知道她深沉的苦惱?這個二十四歲的傻姑娘,焦急地盼着找一個稱心、老實、前途遠大的對象,恨不得快一點兒嫁出去,但她當着父親的面,卻保證自己“這一輩子”都不結婚。
可笑不可笑! 她急于要把自己的“不幸”向四姐傾訴,好像全世界隻有善良的四姐是她惟一的親人了。
她認定:既然全世界的事情都沒有比她的“不幸”更為重要和急迫,那麼,四姐今天就完全沒有必要去開會。
她對四姑娘說: “開會,厭煩死了!到處都一樣開會,像發了潮一樣。
翻來覆去還不就是說那些事,耳朵都聽得起繭了。
我在單位上,就不喜歡開會哩。
四姐,你今天何必要去?點名,不過是吓唬人罷了!他們能把人怎麼樣!” 四姑娘匆匆洗刷鍋碗,苦笑一下,像诳小孩子似的望着老七說道: “七妹,你嫌把你丢在家裡冷冷清清不好耍麼?你去陪着爹擺擺龍門陣嘛。
要不,就去串一串門兒,行麼?要不,幹脆和我一路開會去。
在那兒你能遇着許多熟人,你從前相好的那些姑娘們都在會場上呢。
” 許貞撇一撇嘴,“姑娘們!”她才不要找那些姑娘們哩,她們對于七姑娘有什麼用場!她搖了搖頭,雙手抱着膝蓋,表示不願意跟四姑娘一路去。
“那麼,你就在屋裡幫我把爹的皮襖縫好吧,隻差上領子、釘紐子了。
好不好?不多一會兒,我就回來了。
”四姑娘說着,就動手換衣裳,挽褲腳,換上一雙黑色水膠鞋,取下牆頭鬥笠,最後拿了一隻沒納完的鞋底和頂針,再次對七姑娘苦笑一下,便出去了。
走到院壩中間,她又回頭對七姑娘叮囑道:“這會兒雨下得小了,你出去轉一轉吧,别在屋裡悶出病來了。
記住半下午的時候,到爹房裡去看看他吃藥沒有。
”說罷,才跨出大門去了。
許貞失望地望着四姐出去,卻沒法生四姐的氣。
不生氣,越感憋得慌。
她坐在孤零零的小屋裡,不由得開始自悲自憐起來。
面對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空虛的滋味,頭一回湧上許家這個二十四歲的漂亮姑娘的心頭…… 在許茂家裡衆多的姐妹們中,如果依照連雲場百貨商店兼管照相業務的那位攝影師的審美觀點來判斷,七姑娘許貞是最美的一個。
早在四年前,他就從無數到連雲場趕場的姑娘們中把許貞挑出來,為她免費拍了一張照片,塗上彩色陳列在太平鎮堂堂皇皇的照相館的玻璃櫥窗裡,引得許多趕街過路的姑娘們羨慕不已。
許貞自然更是顧影自憐。
一個心地純潔具有革命事業心的姑娘,對于自己外在的美是不怎麼看重的;而過于看重自己外表的漂亮,并為此驕傲,把青春和精力都花費在俗氣的戀愛生活裡的女子,也說不上會有什麼高尚的革命情操。
可憐的許家七姑娘正是後一種人當中的一個。
她太過于看重自己豐腴的外表,太愛追求虛榮了。
還在讀書的時候,她就表現出一種同姐妹們樸素嚴肅的生活不協調的行動,過早地談起戀愛來,那時還隻有十八歲,她初戀的情人是她的同學,葫蘆壩上一個數一數二的漂亮青年。
她的戀愛是熱烈的,然而冷卻也快。
原因是,那個青年高中畢業以後回家做了個小隊會計,成天汗一把泥一把,甘心當個農民。
而當她參加了工作,吃上公糧以後,她便認為,嫁個農民,生兒育女,燒鍋煮飯,不是埋沒了自己麼?分手是理所當然的。
問題是,她全然沒有問一問人家的意見,不,她根本沒有想到過要打個招呼,便抛棄了人家;至于人家會怎麼樣,她自然不去管了。
在隻顧自己這一點上,七姑娘倒很像她爹哩。
三年前,當她拼命去纏她的四姐夫,要四姐夫“推薦”她出去工作的時候,那個傷天害理的鄭百如糟蹋了她。
當然,那醜事,葫蘆壩至今沒有一個人知道。
可是,那個陰影卻并不因為世上無人知曉就能輕輕從她心裡抹去。
從那以後,她急于尋覓對象,一個又一個,但都不中意。
不是人家嫌她太輕浮,就是她看不起人家的外貌。
年複一年地耽擱下來,轉眼間二十四歲了! 哦,如果将來某一天,許茂沒有死掉,還能思索人生的話,那麼,他定能發現在那些亂紛紛的年月裡,他和他的女兒們損失最為慘重的是什麼東西。
不是他自留地的南瓜,不是連雲場上的一罐菜油,也不僅僅是金錢和糧食,而是女兒們被耽誤了的青春!……如果許茂能開
七姑娘哪裡受得了,不由得傷心地哭了起來。
她一邊哭,一邊從許琴手上抓過那封信,跑出去了。
“轉來!你跑哪兒去?”九姑娘見勢不妙,怕七姐真的被氣跑了,老漢問起來,又讨氣怄。
她起身追出房門。
七姑娘在院壩裡站着,天上的細雨,樹葉上的水滴,很快就淋濕了她的頭發和肩膀。
許琴站在階沿上叫道: “轉來呀!有話慢慢說……” 許貞沒有轉來。
她向四姑娘的破小屋走去,叫了一聲:“四姐!” 四姑娘打開門,揉揉眼睛看清了是七姑娘,便淡淡的一笑,說:“快進來。
” 許貞撲上去,抱着四姐瘦削的肩膀,哭了起來。
四姑娘大惑不解,忙問:“啥子事情啊,是誰欺負你麼?”說着,把許貞拉進了小屋。
本來就很狹窄的小屋當中,又鋪上了一塊門闆,四姑娘在上面縫制父親的皮襖,白生生的毛皮,白生生的棉花,青色哔叽布頭堆在門闆上,門闆的一端搭在四姑娘的床沿上,另一端搭着一條高闆凳。
七姑娘進得門來,四下裡張望了一下,一種驚惶的感覺使她止住了啼哭。
四姐居住的屋子,在她看來确實是太寒伧了。
她一時竟不曉得該往哪兒坐。
細心的四姑娘招呼她坐在僅有的一條小闆凳上,又把一個空籮篼倒轉過來,自己坐了,強裝出一臉高興的樣子,和氣地問道: “才回來,就哭哭啼啼的,出了什麼事啦?” 七姑娘怔怔地望着這冷清清的小屋,漂亮的臉上掠過一絲疑問的神色,忘了回答四姐的問話。
“爹爹病倒了,你聽說了麼?” 七姑娘看見老九也來到小屋門口,便賭氣地掉過臉去,拿後腦勺對着門口。
四姐看在眼裡,不明白這小姐妹間發生了什麼事,便對老九說; “還不快來招呼你七姐啦。
”随即又向許貞說:“快把膠鞋換下來吧,滿是稀泥……” 老九站在門口不動。
自從前天她參加大隊專案組的會,聽人說起關于大姐夫和四姐的“作風問題”的傳言以後,她就沒有再跨進過四姐這孤獨的小屋。
她心頭惴惴不安,她本來不相信那個肮髒的傳言,但是,那晚“鬧賊”的事,她又明知确實發生過。
當時真有一個人影兒從這小屋裡蹿了出去,雖然,她不明白四姐為什麼會驚叫,在慌亂中也沒有看清那人是誰。
但是,不信其有,卻不敢否認其無,她自己的嘴先軟了,便沒膽量去反駁人家,這令她多麼的難受啊!心地潔白正直的九姑娘,不相信自己的四姐會幹下那樣傷風敗俗的事。
有時,她真想當面質問和斥責四姐,然而,萬一真有其事呢?四姐已經夠可憐了,善良的九姑娘怎麼也不忍心對她放下臉,透露出那令人痛苦的流言來。
她隻好回避四姐,懷着一線希望,希望那些事全是無中生有,希望四姐不至于那樣。
…… 煩惱啊!為什麼生活會如此的艱難,把一切不順心的事情全都推到年紀輕輕的九姑娘身上來呢? 四姑娘自從那天在三姐門上受了那一場冷遇之後,就沒有再邁出大門一步。
許茂老漢病在床上,她兩次去問候,兩次都使她難堪:許茂不僅不回答四姑娘親切的問候,竟然把腦殼掉過去,面對牆壁,看都不看她一眼!她隻好吞聲飲泣地退了出來,回到小屋裡,一邊為老漢鑲皮襖,一邊傷心地想:往後的日子怎麼過啊?…… 當一個人被痛苦折磨得近乎麻木的時候,一種固執的憂郁症就會慢慢地生根,痛苦也就變得并不是那麼難以忍受了。
四姑娘雖然還沒有達到“麻木”的程度,但是因為經受得多了,時間長了,她也并不把那一步步向她逼近的苦難看得怎樣的了不起。
她想:父親要把她嫁到耳鼓山去,她拒絕了;三姐和三姐夫勸她跟鄭百如複婚,她也沒有聽從。
這樣一來二去的違抗他們的心意,他們生了她的氣,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沒什麼了不起。
她如今看見這個一向同情和支持自己的九妹子也這樣冷淡,更加使她相信自己得出的結論的正确性:如今這個世道,什麼都是假的,誰也不同情誰,隻有自己顧自己! 九姑娘站在小屋門口,既不回答四姐的話,也不看四姐的臉。
她倆各有各的心事。
老七更不了解那些内情,也不可能知道此刻四姐和老九她們心中的秘密。
一時間,姐妹三人誰都不說話,空氣都好像凝固起來了。
院子裡的天空灰濛濛的,綿綿細雨還沒有要停止的樣子。
幾樹梅花被無情的風雨摧殘着,曾經在寂寞中開放,而今眼看就要在寂寞中凋零了。
四 中午時分,生産隊長挨戶通知社員們:下午去大隊村小教室裡參加社員大會,每個評級勞力都不得缺席。
同時,他還告誡那些平時不喜歡參加會議的社員,今天不去是不行的,因為工作組已經把各隊社員花名冊收去了,會上是一定要按名冊點數的。
吃過午飯以後,許琴匆匆刷鍋碗、喂豬,然後戴起鬥笠,出門開會去了。
四姑娘有點猶豫,一邊吃飯,一邊就想着:去,還是不去呢? 這兩年,平常每逢開社員大會,她總是像出工幹活一樣,準時去參加,坐在本隊的婦女群中,埋着頭納鞋底。
别人在下面開“小會”,叽叽喳喳的,她不搭白,也不朝前面會議主席位子上的大隊幹部們看,為的是不願意看見鄭百如的小白臉。
然而,今天的情形卻不同了。
天氣這樣冷,皮襖還沒有給老漢做起。
雖然老人對自己冷淡,可他總是自己的老人啊!更何況老漢又在病中,她私心期望着:老漢穿上她親手縫的新皮襖以後,父女之間的關系也許能有一點兒解凍吧?……為這個現實的理由,四姑娘不打算去參加社員大會。
但是,她成天這樣孤獨地關在自己小屋裡,就像住在監牢裡似的與世隔絕,她又多想出去看看,聽聽人們都在做些什麼,講些什麼啊!即便是四姑娘這樣被生活遺棄的女人,她也依然懷着希望,希望從更為廣大的“社會”那裡聽到或看到一點點與自己的利益有關的信息,以鼓舞自己生活下去的勇氣,或證實一下她私心猜測過的事情是否存在。
許貞和老九賭氣,午飯也沒有去吃,就在四姑娘這裡吃紅苕湯。
她見老九穿過院壩出了大門,便問四姐道: “你不去開大會麼?” 四姑娘猶豫了一會才答道:“去!……不是說要點名麼?”她是決定要去了;對七姑娘說出這樣一個原因,表示她本來是不願意去的。
七姑娘哪裡知道個中情由。
她對葫蘆壩以及整個社會生活向來漠不關心,如今又隻為自己婚姻戀愛問題而苦惱着,似乎當今大事隻有一件,人們都應該關切她的不幸,全力以赴地為她的戀愛問題提出切實的建議。
此外,她絕不相信,别人的生活裡也有值得思索和苦惱的事情。
這個傻姑娘!糊塗人!……自從那天發生了那樁丢人現眼的戲劇性事件以後,她十分的懊惱,但卻并未正确地去總結一番教訓。
她盼着别人同情她,更盼着突然出現一個心地善良的漂亮青年來分擔或解除她的苦痛。
但供銷分社裡的同志們并不怎麼關心她的不幸,有的姑娘反而用鄙夷的目光瞧着她,小夥子們拿她的不幸當笑料,經理還批評她不注意生活作風。
失望之下,她想從親人們這裡得到同情和安慰,哪知老九一見面就批評她“自私自利”。
沉湎于個人情懷中的七姑娘,好不傷心!雖然,老漢今天例外地對她那樣溫和,但當父親的哪能知道她深沉的苦惱?這個二十四歲的傻姑娘,焦急地盼着找一個稱心、老實、前途遠大的對象,恨不得快一點兒嫁出去,但她當着父親的面,卻保證自己“這一輩子”都不結婚。
可笑不可笑! 她急于要把自己的“不幸”向四姐傾訴,好像全世界隻有善良的四姐是她惟一的親人了。
她認定:既然全世界的事情都沒有比她的“不幸”更為重要和急迫,那麼,四姐今天就完全沒有必要去開會。
她對四姑娘說: “開會,厭煩死了!到處都一樣開會,像發了潮一樣。
翻來覆去還不就是說那些事,耳朵都聽得起繭了。
我在單位上,就不喜歡開會哩。
四姐,你今天何必要去?點名,不過是吓唬人罷了!他們能把人怎麼樣!” 四姑娘匆匆洗刷鍋碗,苦笑一下,像诳小孩子似的望着老七說道: “七妹,你嫌把你丢在家裡冷冷清清不好耍麼?你去陪着爹擺擺龍門陣嘛。
要不,就去串一串門兒,行麼?要不,幹脆和我一路開會去。
在那兒你能遇着許多熟人,你從前相好的那些姑娘們都在會場上呢。
” 許貞撇一撇嘴,“姑娘們!”她才不要找那些姑娘們哩,她們對于七姑娘有什麼用場!她搖了搖頭,雙手抱着膝蓋,表示不願意跟四姑娘一路去。
“那麼,你就在屋裡幫我把爹的皮襖縫好吧,隻差上領子、釘紐子了。
好不好?不多一會兒,我就回來了。
”四姑娘說着,就動手換衣裳,挽褲腳,換上一雙黑色水膠鞋,取下牆頭鬥笠,最後拿了一隻沒納完的鞋底和頂針,再次對七姑娘苦笑一下,便出去了。
走到院壩中間,她又回頭對七姑娘叮囑道:“這會兒雨下得小了,你出去轉一轉吧,别在屋裡悶出病來了。
記住半下午的時候,到爹房裡去看看他吃藥沒有。
”說罷,才跨出大門去了。
許貞失望地望着四姐出去,卻沒法生四姐的氣。
不生氣,越感憋得慌。
她坐在孤零零的小屋裡,不由得開始自悲自憐起來。
面對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空虛的滋味,頭一回湧上許家這個二十四歲的漂亮姑娘的心頭…… 在許茂家裡衆多的姐妹們中,如果依照連雲場百貨商店兼管照相業務的那位攝影師的審美觀點來判斷,七姑娘許貞是最美的一個。
早在四年前,他就從無數到連雲場趕場的姑娘們中把許貞挑出來,為她免費拍了一張照片,塗上彩色陳列在太平鎮堂堂皇皇的照相館的玻璃櫥窗裡,引得許多趕街過路的姑娘們羨慕不已。
許貞自然更是顧影自憐。
一個心地純潔具有革命事業心的姑娘,對于自己外在的美是不怎麼看重的;而過于看重自己外表的漂亮,并為此驕傲,把青春和精力都花費在俗氣的戀愛生活裡的女子,也說不上會有什麼高尚的革命情操。
可憐的許家七姑娘正是後一種人當中的一個。
她太過于看重自己豐腴的外表,太愛追求虛榮了。
還在讀書的時候,她就表現出一種同姐妹們樸素嚴肅的生活不協調的行動,過早地談起戀愛來,那時還隻有十八歲,她初戀的情人是她的同學,葫蘆壩上一個數一數二的漂亮青年。
她的戀愛是熱烈的,然而冷卻也快。
原因是,那個青年高中畢業以後回家做了個小隊會計,成天汗一把泥一把,甘心當個農民。
而當她參加了工作,吃上公糧以後,她便認為,嫁個農民,生兒育女,燒鍋煮飯,不是埋沒了自己麼?分手是理所當然的。
問題是,她全然沒有問一問人家的意見,不,她根本沒有想到過要打個招呼,便抛棄了人家;至于人家會怎麼樣,她自然不去管了。
在隻顧自己這一點上,七姑娘倒很像她爹哩。
三年前,當她拼命去纏她的四姐夫,要四姐夫“推薦”她出去工作的時候,那個傷天害理的鄭百如糟蹋了她。
當然,那醜事,葫蘆壩至今沒有一個人知道。
可是,那個陰影卻并不因為世上無人知曉就能輕輕從她心裡抹去。
從那以後,她急于尋覓對象,一個又一個,但都不中意。
不是人家嫌她太輕浮,就是她看不起人家的外貌。
年複一年地耽擱下來,轉眼間二十四歲了! 哦,如果将來某一天,許茂沒有死掉,還能思索人生的話,那麼,他定能發現在那些亂紛紛的年月裡,他和他的女兒們損失最為慘重的是什麼東西。
不是他自留地的南瓜,不是連雲場上的一罐菜油,也不僅僅是金錢和糧食,而是女兒們被耽誤了的青春!……如果許茂能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