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眠之夜
關燈
小
中
大
一
許琴還沒有睡。
她為顔少春鋪好床以後,一直埋頭在燈下看書。
十多年前曾經激動過無數青年的《青春之歌》,此刻,在這偏僻的葫蘆壩,在這靜悄悄的冬夜,也同樣在九姑娘的心靈裡掀起了狂波巨瀾,使她仿佛忘記了葫蘆壩的現實。
她沉迷的兩眼閃着晶瑩的淚光,豐滿的雙頰興奮得紅豔豔的,活像一朵帶露的蓓蕾,含苞欲放。
……當金順玉大娘和顔少春二人回到屋裡坐下以後,她才好像剛從夢中蘇醒,擡起頭來,失聲叫道: “散會了麼?” 金順玉大娘苦笑一下說:“再不散會,都要天亮了!”接着歎了一口氣:“唉——” 這一聲長長的歎息,倒把九姑娘的思緒拉回到現實裡面來了。
她又向顔組長看了一眼。
顔少春剛從院壩裡進來,四姑娘那副脈脈含愁的面孔還占滿着她的腦際,她的臉上現出嚴峻的神色。
而九姑娘不明白這一點情由,單從顔組長臉上的神态看,就不由使她心裡一沉,小說中的人物退到曆史的地位去,葫蘆壩嚴峻的現實回到眼面前來了。
像所有那些單純而又熱情的知識青年一樣,許琴十分敏感,容易激動,簡直有點多愁善感。
讀小說讀到動情處,她的眼淚會像斷線的珍珠似的滾滿臉頰,同樣的,對于現實生活的某些不平的事、不幸的人,她也不由自主地要灑下悲憤的、同情的眼淚。
她心裡想的什麼,會全部流露在臉上。
她有時高興得像個天真爛漫的小孩子,那正是未來的生活圖畫以誇張的形式出現在她心中的時候;有時,她又黛眉微蹙,郁郁寡歡,這多半是因為對現實的思索,百思不得其解而彷徨焦急。
如果把這美麗的九姑娘比做花,那麼,這朵花還沒有開放;如果将她比做月,那麼,這月兒還在雲裡徘徊。
——許琴未來的形象還隐藏在霧霭之中…… 此刻,這三個年齡不同、經曆各異的婦女,在這一九七五年冬天的夜裡,默默地坐在這溫馨的卧室裡,聽着葫蘆壩上空寒風呼嘯,心裡洶湧着熱烈而又複雜的感情的狂濤。
她們都在思索着。
這樣過了一陣,突然從許茂老漢屋裡傳來一陣劇烈咳嗽的聲音,這聲音之高,響徹屋宇,聽着叫人難受。
金順玉大娘吃驚地問許琴: “你爹病了麼?他的身體從前很好的嘛!” 許琴回答道:“他從前不咳嗽,隻是近幾天才這個樣的,晚上睡不好,咳嗽得厲害,有時還大聲的呻喚。
” 顔少春關心地問:“找醫生吃藥了麼?” 許琴搖頭說:“沒有。
我爹這個人,别說沒有病,就是真的病了,他也不吃藥的。
” “儉省人!”顔少春說道,“我這裡帶的有一點藥,止咳片也有,你快拿去叫他吃吧。
”說着解開挎包,選出幾片藥來。
許琴拿了藥片往她爹房裡走,顔少春把她叫住,将暖水瓶遞給她。
“看樣兒,你的身體還好吧?”顔少春收拾挎包,問金順玉大娘。
大娘回答說:“我還勉強。
就一個兒子,都二十多啦,拖累不重。
你别看我瘦,一年還能做兩千多工分呢。
”說着,歎口氣,往許茂老漢卧室那邊努努嘴,“許家這個老頭,平素間很難得害病的,不曉得咋的,這年把見他越漸地陰沉下來,脾氣也越發古怪了。
” “這是為什麼呢?日子過得不伸展?” “哎,你可不曉得,農村的人,不像城裡,這家族觀念強得很呢!眼看女孩兒們一個個嫁了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要是他有一個兒子的話,能娶媳婦,生孫子,老來也不至于沒人侍候。
” 顔少春道:“他的女兒,不是也有在葫蘆壩安家的麼,照護一下老人也不成問題吧。
” “唉,想來是不該成問題的。
可是,這話咋說呢?許茂跟别人不一樣,女兒嫁出去,就好像也不是他家的人了。
這年頭,莊稼收成不好,各家糊嘴都艱難,他也别想指望誰。
他的女兒們一個個都好,可日子也困難呢!老大不到四十歲就先去了;老三的家庭拖累太重,吃穿都顧不上;老四呢,唉,可憐!” “不是離了婚回到老漢家裡來了麼,可為啥又和老漢分開過呀!真不明白。
” “這,依我看就是老漢的不是了。
他叫人在耳鼓山給老四找了個婆家,硬要她重新再嫁,可四姑娘偏不,父女倆的性情都一樣固執,隻好分開過啦!” “哦,原來是這樣。
她是不喜歡耳鼓山上的人戶,還是真的不願再嫁人啦?” “這個女子太有心計了,常人摸不透她的心思。
人們說她性情溫柔太軟弱;依我看啦,這些年在鄭家過的那坷坷坎坎的生活,倒是把她折磨得剛強了。
你看她,成天不說一句話,心裡可不是沒話說呢!” 金順玉大娘說到這兒,見許琴提着暖水瓶過來了,忙問道:“病得重不重啊?發燒麼?” “不發燒。
開初叫他吃藥,他偏不吃,硬說沒有害病,還罵我大驚小怪的。
我對他說,這藥片是顔組長叫送過來的。
他想了想才吃了。
”許琴這樣說着,攤開手闆,亮出兩張一角的票子,笑了起來,“你們看笑不笑人!嘻嘻……他吃了藥,在枕頭底下摸了半天,摸出兩角錢來,問我:‘多少錢一片呀?’我說:‘你這是幹什麼嘛!’他硬把錢塞在我手上,叫還給顔組長,還說:‘金錢上的事,可不興含糊,各人是各人的。
’哈哈哈……你們說,我爹笑人不笑人呀!” 金順玉大娘也被逗笑了,批評道:“這個人咋會這樣小家子氣啊!” 顔少春卻沒有笑。
她吃驚地大睜着眼睛,心情卻越來越沉重。
她傷心地想道:“農民同我們幹部的關系,已經糟糕到這個地步了,真是破天荒的事!這,難道就是這場‘大革命’的成果麼!……”她不敢再往下想。
在過去長期的農村工作中,顔少春有多少次給貧病交加的農民送過藥,而她自己也曾躺在農民的茅草房裡害過病。
那時候,可不曾發生過如此冷冰冰的關系,那時候,當她把藥送到病人手上的時候,誰不感到是送來了黨的溫暖啊! 金順玉大娘對許琴說:“老九,你快把這錢還你老子去吧!這成個什麼體統呀,太叫顔組長難為情了!” 許琴馬上回答:“好,我給他送過去,批評他幾句。
” “轉來。
”顔少春平靜地說了一聲。
叫住許琴以後,她把手向着許琴伸過去,說道:“我把錢收下。
給我吧。
” 許琴不明白她的意思,怪難為情地站着。
顔少春苦笑一下,好像很不願意說而又不能不說出來似的,說道:“你爹是害怕吃虧吧?想想嘛,我在你們家吃飯、住宿、日子長了,要是在金錢上給他‘含糊’起來,他可受不了啊!——他把我當做‘打秋風’的人啦!” “顔組長,你……”許琴難過極了。
“當然,這不能怪他。
”顔少春抓住許琴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旁,說,“咋能怪他老人家呢?想想嘛,要是這些年來他不愁吃不愁穿,什麼都不愁;要是在我們幹部隊伍裡沒有出現那些白吃白喝、還要卡農民頸脖子的人,許茂大爺他不見得會這般的小家子氣吧?不會的。
這全是生活教給他的。
” 許琴聽着顔組長這樣說,不但不再難過了,而且覺得顔組長的話像一把鑰匙,正好能捅開她心裡長期以來捅不開的那把鎖。
她默默地複念着顔少春最後一句話: “這全是生活教給他的!” “是啊!近來,我常常想一個問題:農民為什麼跟共産黨走呀?——還不是因為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給農民帶來好處。
土地改革打垮了封建地主,政治上得到了解放,經濟上也徹底翻了身,他們認定了跟黨走沒錯,隻有社會主義才能夠救中國!當他們通過比較,通過認真的思考,下定決心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時候,他們自覺自願地把土地、耕牛、農具全部交給了集體,巴望着乘上這隻社會主義大輪船渡過汪洋大海,通向共産主義的美好前程,祖祖輩輩永遠擺脫貧困……可是,後來這隻船像擱在淺灘上,走不了啦!貧困像鬼魂似的跟着他們。
特别是這些年來,黨的政策總是落不到實處。
……想想嘛,在這種情況下,像許茂大爺這樣的農民,他能不懷疑嗎?能不想想自己的前程嗎?” “是啊!”許琴激動地搶着說,“前年夏天葫蘆壩來了一群幹部,他們不抓生産,不抓群衆生活,大家都斷頓了,可他們還硬叫學唱樣闆戲!有個女的說我爹那個樣子,演常富最合适,硬要抓他去排練,他裝病了,到底沒有去。
可是他在家裡就罵開了,罵工作組的幹部,罵他們把老百姓往死路上趕!那時,我還和他吵過一架呢!” “唉!”顔少春又露出一絲痛苦的笑容。
金順玉大娘插進話來:“那一回,人家安排我去演盼永媽,我看過那個戲的,我曉得盼永媽是個好人,可是我不會唱,不會比呀,怎麼演呢!我就死活不去。
那一回,他們把我批得可厲害啦!說我這個黨員變了質。
” “那麼,那場戲就沒有演成啦?”顔少春問,苦笑老是停在她臉上。
“演成了的嘛!有些人不敢跟他們對頂,要争取表現呢!” “江水英由誰來扮的?” “江水英是鄭百香演的。
” “哪個鄭百香?” “鄭百如的老姐啦!這可是我們葫蘆壩一個有名人物。
大家叫她‘閑話公司女老闆’,四十來歲,還成天收拾打扮的,穿花衣裳,抹香水。
” “呸,呸!莫說那個遭瘟的臭女人吧,葫蘆壩的風氣全敗在她身上了!”金順玉大娘這樣打斷了許琴關于那個曆史笑話的追憶。
對于那些事,顔少春倒并不怎麼驚奇,因為其它地方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故事。
這時,她又把話拉回到她剛才那個題目上來了: “想想嘛,破壞了黨的政策,把什麼都弄得颠三倒四的,可又偏偏硬要農民相信:這一切都是黨的指示,都是社會主義生活!哎,農民吃盡了苦頭,還有什麼必要再擁護那樣的‘共産黨’呀?他們傷透了心,沒有人關心他們,體貼他們的困難,那麼,他們為什麼不該自己顧自己?他們要吃五谷,穿衣服,他們得生活下去呢!”說到這裡,顔少春的心情越來越沉重,“要改變葫蘆壩的山河面貌麼?難。
我看,不改變人們這種冷漠的态度,不恢複黨的政策,不使農民的心重新暖和起來,那麼,一切都難以改變!不知你倆是不是這樣看法?半年來我走了一些地方,同一些黨員、幹部、社員交談,我就老是在想這個問題。
” 金順玉大娘點頭同意顔組長的看法。
許琴咬着嘴唇沉思了。
她那明亮的雙眸直盯在顔組長的臉上,似乎她的思路在這一瞬間又被什麼新的問題堵住了。
顔少春繼續往下說道:“當然啰,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人怕傷心樹怕剝皮,人的心受了傷以後,醫治起來總是要困難一些的。
” 許琴突然接過話去,說道:“我懂了。
我爹正是這樣的!我四姐也是這樣的!他們心上的傷太重了!顔組長,快想個辦法嘛,怎麼給他們醫治啊?” 顔少春卻被問得有點茫然了。
她說:“這個……我們來一起努力吧!我們個人沒有多大力量,隻要依靠黨的政策,是會有法子的。
當大家親身感到黨的政策又回來了,心就會又溫暖起來,被壓抑了這麼些年的希望和熱情又都會重新活躍起來。
建設社會主義新生活,改變山河面貌,就會有辦法了。
” 金順玉大娘和許琴二人,覺
她為顔少春鋪好床以後,一直埋頭在燈下看書。
十多年前曾經激動過無數青年的《青春之歌》,此刻,在這偏僻的葫蘆壩,在這靜悄悄的冬夜,也同樣在九姑娘的心靈裡掀起了狂波巨瀾,使她仿佛忘記了葫蘆壩的現實。
她沉迷的兩眼閃着晶瑩的淚光,豐滿的雙頰興奮得紅豔豔的,活像一朵帶露的蓓蕾,含苞欲放。
……當金順玉大娘和顔少春二人回到屋裡坐下以後,她才好像剛從夢中蘇醒,擡起頭來,失聲叫道: “散會了麼?” 金順玉大娘苦笑一下說:“再不散會,都要天亮了!”接着歎了一口氣:“唉——” 這一聲長長的歎息,倒把九姑娘的思緒拉回到現實裡面來了。
她又向顔組長看了一眼。
顔少春剛從院壩裡進來,四姑娘那副脈脈含愁的面孔還占滿着她的腦際,她的臉上現出嚴峻的神色。
而九姑娘不明白這一點情由,單從顔組長臉上的神态看,就不由使她心裡一沉,小說中的人物退到曆史的地位去,葫蘆壩嚴峻的現實回到眼面前來了。
像所有那些單純而又熱情的知識青年一樣,許琴十分敏感,容易激動,簡直有點多愁善感。
讀小說讀到動情處,她的眼淚會像斷線的珍珠似的滾滿臉頰,同樣的,對于現實生活的某些不平的事、不幸的人,她也不由自主地要灑下悲憤的、同情的眼淚。
她心裡想的什麼,會全部流露在臉上。
她有時高興得像個天真爛漫的小孩子,那正是未來的生活圖畫以誇張的形式出現在她心中的時候;有時,她又黛眉微蹙,郁郁寡歡,這多半是因為對現實的思索,百思不得其解而彷徨焦急。
如果把這美麗的九姑娘比做花,那麼,這朵花還沒有開放;如果将她比做月,那麼,這月兒還在雲裡徘徊。
——許琴未來的形象還隐藏在霧霭之中…… 此刻,這三個年齡不同、經曆各異的婦女,在這一九七五年冬天的夜裡,默默地坐在這溫馨的卧室裡,聽着葫蘆壩上空寒風呼嘯,心裡洶湧着熱烈而又複雜的感情的狂濤。
她們都在思索着。
這樣過了一陣,突然從許茂老漢屋裡傳來一陣劇烈咳嗽的聲音,這聲音之高,響徹屋宇,聽着叫人難受。
金順玉大娘吃驚地問許琴: “你爹病了麼?他的身體從前很好的嘛!” 許琴回答道:“他從前不咳嗽,隻是近幾天才這個樣的,晚上睡不好,咳嗽得厲害,有時還大聲的呻喚。
” 顔少春關心地問:“找醫生吃藥了麼?” 許琴搖頭說:“沒有。
我爹這個人,别說沒有病,就是真的病了,他也不吃藥的。
” “儉省人!”顔少春說道,“我這裡帶的有一點藥,止咳片也有,你快拿去叫他吃吧。
”說着解開挎包,選出幾片藥來。
許琴拿了藥片往她爹房裡走,顔少春把她叫住,将暖水瓶遞給她。
“看樣兒,你的身體還好吧?”顔少春收拾挎包,問金順玉大娘。
大娘回答說:“我還勉強。
就一個兒子,都二十多啦,拖累不重。
你别看我瘦,一年還能做兩千多工分呢。
”說着,歎口氣,往許茂老漢卧室那邊努努嘴,“許家這個老頭,平素間很難得害病的,不曉得咋的,這年把見他越漸地陰沉下來,脾氣也越發古怪了。
” “這是為什麼呢?日子過得不伸展?” “哎,你可不曉得,農村的人,不像城裡,這家族觀念強得很呢!眼看女孩兒們一個個嫁了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要是他有一個兒子的話,能娶媳婦,生孫子,老來也不至于沒人侍候。
” 顔少春道:“他的女兒,不是也有在葫蘆壩安家的麼,照護一下老人也不成問題吧。
” “唉,想來是不該成問題的。
可是,這話咋說呢?許茂跟别人不一樣,女兒嫁出去,就好像也不是他家的人了。
這年頭,莊稼收成不好,各家糊嘴都艱難,他也别想指望誰。
他的女兒們一個個都好,可日子也困難呢!老大不到四十歲就先去了;老三的家庭拖累太重,吃穿都顧不上;老四呢,唉,可憐!” “不是離了婚回到老漢家裡來了麼,可為啥又和老漢分開過呀!真不明白。
” “這,依我看就是老漢的不是了。
他叫人在耳鼓山給老四找了個婆家,硬要她重新再嫁,可四姑娘偏不,父女倆的性情都一樣固執,隻好分開過啦!” “哦,原來是這樣。
她是不喜歡耳鼓山上的人戶,還是真的不願再嫁人啦?” “這個女子太有心計了,常人摸不透她的心思。
人們說她性情溫柔太軟弱;依我看啦,這些年在鄭家過的那坷坷坎坎的生活,倒是把她折磨得剛強了。
你看她,成天不說一句話,心裡可不是沒話說呢!” 金順玉大娘說到這兒,見許琴提着暖水瓶過來了,忙問道:“病得重不重啊?發燒麼?” “不發燒。
開初叫他吃藥,他偏不吃,硬說沒有害病,還罵我大驚小怪的。
我對他說,這藥片是顔組長叫送過來的。
他想了想才吃了。
”許琴這樣說着,攤開手闆,亮出兩張一角的票子,笑了起來,“你們看笑不笑人!嘻嘻……他吃了藥,在枕頭底下摸了半天,摸出兩角錢來,問我:‘多少錢一片呀?’我說:‘你這是幹什麼嘛!’他硬把錢塞在我手上,叫還給顔組長,還說:‘金錢上的事,可不興含糊,各人是各人的。
’哈哈哈……你們說,我爹笑人不笑人呀!” 金順玉大娘也被逗笑了,批評道:“這個人咋會這樣小家子氣啊!” 顔少春卻沒有笑。
她吃驚地大睜着眼睛,心情卻越來越沉重。
她傷心地想道:“農民同我們幹部的關系,已經糟糕到這個地步了,真是破天荒的事!這,難道就是這場‘大革命’的成果麼!……”她不敢再往下想。
在過去長期的農村工作中,顔少春有多少次給貧病交加的農民送過藥,而她自己也曾躺在農民的茅草房裡害過病。
那時候,可不曾發生過如此冷冰冰的關系,那時候,當她把藥送到病人手上的時候,誰不感到是送來了黨的溫暖啊! 金順玉大娘對許琴說:“老九,你快把這錢還你老子去吧!這成個什麼體統呀,太叫顔組長難為情了!” 許琴馬上回答:“好,我給他送過去,批評他幾句。
” “轉來。
”顔少春平靜地說了一聲。
叫住許琴以後,她把手向着許琴伸過去,說道:“我把錢收下。
給我吧。
” 許琴不明白她的意思,怪難為情地站着。
顔少春苦笑一下,好像很不願意說而又不能不說出來似的,說道:“你爹是害怕吃虧吧?想想嘛,我在你們家吃飯、住宿、日子長了,要是在金錢上給他‘含糊’起來,他可受不了啊!——他把我當做‘打秋風’的人啦!” “顔組長,你……”許琴難過極了。
“當然,這不能怪他。
”顔少春抓住許琴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旁,說,“咋能怪他老人家呢?想想嘛,要是這些年來他不愁吃不愁穿,什麼都不愁;要是在我們幹部隊伍裡沒有出現那些白吃白喝、還要卡農民頸脖子的人,許茂大爺他不見得會這般的小家子氣吧?不會的。
這全是生活教給他的。
” 許琴聽着顔組長這樣說,不但不再難過了,而且覺得顔組長的話像一把鑰匙,正好能捅開她心裡長期以來捅不開的那把鎖。
她默默地複念着顔少春最後一句話: “這全是生活教給他的!” “是啊!近來,我常常想一個問題:農民為什麼跟共産黨走呀?——還不是因為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給農民帶來好處。
土地改革打垮了封建地主,政治上得到了解放,經濟上也徹底翻了身,他們認定了跟黨走沒錯,隻有社會主義才能夠救中國!當他們通過比較,通過認真的思考,下定決心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時候,他們自覺自願地把土地、耕牛、農具全部交給了集體,巴望着乘上這隻社會主義大輪船渡過汪洋大海,通向共産主義的美好前程,祖祖輩輩永遠擺脫貧困……可是,後來這隻船像擱在淺灘上,走不了啦!貧困像鬼魂似的跟着他們。
特别是這些年來,黨的政策總是落不到實處。
……想想嘛,在這種情況下,像許茂大爺這樣的農民,他能不懷疑嗎?能不想想自己的前程嗎?” “是啊!”許琴激動地搶着說,“前年夏天葫蘆壩來了一群幹部,他們不抓生産,不抓群衆生活,大家都斷頓了,可他們還硬叫學唱樣闆戲!有個女的說我爹那個樣子,演常富最合适,硬要抓他去排練,他裝病了,到底沒有去。
可是他在家裡就罵開了,罵工作組的幹部,罵他們把老百姓往死路上趕!那時,我還和他吵過一架呢!” “唉!”顔少春又露出一絲痛苦的笑容。
金順玉大娘插進話來:“那一回,人家安排我去演盼永媽,我看過那個戲的,我曉得盼永媽是個好人,可是我不會唱,不會比呀,怎麼演呢!我就死活不去。
那一回,他們把我批得可厲害啦!說我這個黨員變了質。
” “那麼,那場戲就沒有演成啦?”顔少春問,苦笑老是停在她臉上。
“演成了的嘛!有些人不敢跟他們對頂,要争取表現呢!” “江水英由誰來扮的?” “江水英是鄭百香演的。
” “哪個鄭百香?” “鄭百如的老姐啦!這可是我們葫蘆壩一個有名人物。
大家叫她‘閑話公司女老闆’,四十來歲,還成天收拾打扮的,穿花衣裳,抹香水。
” “呸,呸!莫說那個遭瘟的臭女人吧,葫蘆壩的風氣全敗在她身上了!”金順玉大娘這樣打斷了許琴關于那個曆史笑話的追憶。
對于那些事,顔少春倒并不怎麼驚奇,因為其它地方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故事。
這時,她又把話拉回到她剛才那個題目上來了: “想想嘛,破壞了黨的政策,把什麼都弄得颠三倒四的,可又偏偏硬要農民相信:這一切都是黨的指示,都是社會主義生活!哎,農民吃盡了苦頭,還有什麼必要再擁護那樣的‘共産黨’呀?他們傷透了心,沒有人關心他們,體貼他們的困難,那麼,他們為什麼不該自己顧自己?他們要吃五谷,穿衣服,他們得生活下去呢!”說到這裡,顔少春的心情越來越沉重,“要改變葫蘆壩的山河面貌麼?難。
我看,不改變人們這種冷漠的态度,不恢複黨的政策,不使農民的心重新暖和起來,那麼,一切都難以改變!不知你倆是不是這樣看法?半年來我走了一些地方,同一些黨員、幹部、社員交談,我就老是在想這個問題。
” 金順玉大娘點頭同意顔組長的看法。
許琴咬着嘴唇沉思了。
她那明亮的雙眸直盯在顔組長的臉上,似乎她的思路在這一瞬間又被什麼新的問題堵住了。
顔少春繼續往下說道:“當然啰,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人怕傷心樹怕剝皮,人的心受了傷以後,醫治起來總是要困難一些的。
” 許琴突然接過話去,說道:“我懂了。
我爹正是這樣的!我四姐也是這樣的!他們心上的傷太重了!顔組長,快想個辦法嘛,怎麼給他們醫治啊?” 顔少春卻被問得有點茫然了。
她說:“這個……我們來一起努力吧!我們個人沒有多大力量,隻要依靠黨的政策,是會有法子的。
當大家親身感到黨的政策又回來了,心就會又溫暖起來,被壓抑了這麼些年的希望和熱情又都會重新活躍起來。
建設社會主義新生活,改變山河面貌,就會有辦法了。
” 金順玉大娘和許琴二人,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