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訪
關燈
小
中
大
較純潔又非常幼稚的青年。
工作熱情很高,但缺少實際工作經驗,從報紙雜志和人們通常的宣傳裡一知半解地接受了一些标簽式的概念。
他認為現在的農村正泛濫着資本主義,農民都是小生産的自發勢力,時刻都在企圖“擺脫共産黨的領導”,走資本主義道路。
因而工作組下鄉的任務就是“深入小生産的汪洋大海,去剿滅資本主義”,表現出十二分的嚴肅認真,甚至到了那種疑神疑鬼的地步。
來到連雲公社以後才不過三天,接觸的人不多,但他卻認真地對人家一個個地進行“階級分析”,而且很快發現每一個人身上都帶着的一種“階級的烙印”。
比如說像許貞,他第一次見面,隻看上一眼,便斷定了她是一個“資産階級”的女子。
真是既簡單又明白! 顔少春從一旁望着小齊那副認真嚴肅的面容,總覺得有點好笑,雖然已經二十五歲,卻還沒有完全脫離孩子氣。
她想趁眼下就要跨進葫蘆壩的土地的時刻,再對他說一說應該怎樣做調查研究,怎樣相信群衆,防止筒單化等道理。
但是,她正在思索着從哪兒說起的時候,從他們身後傳來了腳步聲和有節奏的扁擔的吱吱聲。
他們回過頭去,隻見從他們剛才走過的路上,下來了一個挑籮篼的莊稼人。
這個漢子年紀已經不輕,不下四十歲吧。
有輪有廓的四方形黑臉膛,黑白分明的一對大眼睛。
頭裹藍布長帕,身穿灰色對襟短襖,結實的肩頭上露出棉花來,肩上的扁擔一閃一閃的。
怪有意思的是:前面籮篼裡裝着一個油桶,後面卻坐着一個長得很好看的小女孩子。
漢子下完坡,穿過那段沙灘來到橋頭了,但他沒有停,隻是兩手托着扁擔,輕輕地那麼一抛,把擔子從左肩換到了右肩上。
一瞥之間,細心的顔少春從那漢子的眉宇之間看到了一種深沉、幹練而又略帶憂戚和淡漠的複雜的神态——隻有那種誠實的飽經憂患的莊稼人,才有那樣的神态。
“這是誰?從籮篼裡的柴油桶以及機器零件看,可能是個農機手。
但為什麼另一個籮篼裡坐着一個小女孩呢?……”工作組長猜測着,那漢子已經從她身邊走過,跨上橋面,而且很快過完了小橋,走到河對岸去了。
“也許這孩子死了母親。
”顔組長想,但她馬上又推翻了這個猜測。
“不,沒有娘的孩子不會穿戴得那樣整潔。
看那碎花紡綢面子的小襖兒多好看、多貼身啦!” 也是隻有女同志才會注意這些瑣碎的細節,齊明江就沒有去觀察這個。
他已經站起身來,打算征求顔大姐的意見:是不是不必等待龍慶了呢? 但是,這時候,河對岸忽然傳來小女孩奶聲奶氣的叫喊:“花!花!我要花……” “咳!你鬧個啥喲!哪有什麼花?春天還沒來,哪有什麼花……”漢子苦笑着說,輕輕地放下了擔子。
“那兒,那兒……”孩子固執地指點着,就要跨出籮篼來。
“莫動!我給你找找,在哪兒?”漢子依着女孩的指點走下河沿去。
顔少春緊走幾步,站在橋頭向小河對面看,隻見在那近水的潤濕的泥土中,确有一種蔓生的小葉草,星星點點地開放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
午後的斜陽,正照射着那些不被人們注意的藍色的小小的花朵。
那中年漢子摘下了幾朵小花,送到孩子手上,便又挑起擔兒朝前走了。
小女孩可高興了,她坐在搖搖閃閃的籮篼裡,歡歡喜喜地把一朵小花插在頭上。
這情景,惹得顔少春笑了,心裡拂過一絲暖意。
齊明江驚喜地叫起來:“顔大姐,龍慶他們來了!” 果然,對岸一片光秃秃的灌木林中急忙忙走出兩個人來。
顔少春已經在公社見過面了的:前面用手闆遮着陽光向這邊瞧的,是代理支書龍慶,後邊那個精幹結實的五短人是副支書兼大隊會計鄭百如。
這兩位葫蘆壩大隊的當事人果然到橋頭上迎接工作組長來了。
“我們走吧!”顔少春背上行李說。
小齊的被蓋卷兒早已端端正正地背在背上了。
二 許茂的三合頭草房院子坐落在葫蘆壩西頭,隔着幾方白晃晃的冬水田,同靠近河邊的一片桑園遙遙相望。
院牆内,他女兒們出嫁前種的許多花草,仿佛還殘留着她們鮮花般的少女時代的印記,如今,即使是這樣嚴寒的冬天,冷冽冽的空氣裡也依然飄逸着淡淡的幽香——幾樹臘梅今年比哪一年都開得鮮妍。
然而,許茂老漢并不覺得這些東西能給他的财政上帶來什麼好處。
多年來他一直後悔,當初為什麼不留着這塊空地種蔬菜。
在這糧食不足、需要“瓜菜代”的年月裡,多麼美麗的花朵,也頂不得一斤白菜。
老漢不需要花,他需要的是糧食,是貨币。
雖然他已經積攢了一點,但他卻依然老是覺得心頭空蕩蕩的,好像一隻老母雞,除了偶爾下蛋的時候蹲在窩裡一會兒,整天的工作就是在草叢裡專心緻志地覓食。
對于雄雞的多情的呼喚;對于草叢間開放的野花,對于一切都不在意;如果發現了一隻蚱螞,那它必将奮起追擊。
除了伴随着老漢的那種永遠的精神的空虛以外,這兩天,他比什麼時候都更加感到煩惱。
擺在他眼前的現實的問題很多,至少有兩件是最費神思的:一件是關于四姑娘,一件是關于工作組。
關于四姑娘的去留問題,本來就夠叫老漢苦惱的了,前晚上鬧賊以後,這個問題一下跳到格外突出的位置上,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雖然兩天來,許茂老漢封鎖消息的決策是又英明又成功,葫蘆壩“輿論界”還不知道許家院子曾經有過鬧賊這件事,但這并不等于說這個嚴重事件不存在! 想想嘛!那個從大門口逃出去的賊娃子有多奇怪,既不偷許家的糧食衣物,也沒偷院子裡的雞牲鵝鴨,(當九姑娘的喊聲把老漢驚醒以後,他首先一步就注意檢查了這一切,發現連雞毛也沒有丢一片!)那麼,那個膽大包天的“賊”又是為着什麼來呢?……老漢不敢往下想。
他簡直恨透了這個犟性的四姑娘。
“這個冤孽!禍水……不叫她立即滾出這個院子去,非給老子鬧出丢人現眼的事情來不可!……” 那一夜,偌大一個許家大院子裡,三個人誰也沒有睡着。
老漢坐在床上,擁着厚實的老棉絮動腦筋,但他發覺自己的腦子突然變得不那麼好使喚了。
他決定先把發生這個極不光彩的、可能引起各種各樣閑話的事件的消息封鎖起來,再想辦法将她“逼”出葫蘆壩去。
……第二天一早,他把兩個女兒叫到身邊,故意問道: “你們真的看到是一個賊娃子麼?……你們不是眼睛花麼?” 九姑娘被問得迷惘起來,四姐卻臉色蒼白,低着頭,身子靠着一株細小的玉蘭花樹,什麼話也不說。
“驚風火扯的!我這院牆鬼都飛不進來,除非它長了翅膀。
……賊娃子會飛麼?胡鬧!”他繼續這樣兇狠地瞪着眼睛,訓斥兩個女兒,一再追問她們,一再要她們承認是自己眼睛花了,根本就沒有看到什麼“賊”。
老九揉揉眼睛,含含糊糊地說:“我聽見四姐喊,跑過去時,不曉得是不是有個人影竄了一下,說不定是條狗吧!……當時狗也在叫……”她是想支吾了事,怕老漢尋根究底的結果,會把昨晚深夜歸家的馬腳露了出來,惹得老漢的一頓訓斥。
四姑娘呢,什麼也不說,誰也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許茂絕不是一個挺老實的莊稼人,在保護他自己的利益和聲譽方面,他不糊塗,挺精明。
在他的親生女兒面前裝樣子說假話,當然是不應該的。
然而,他不這樣做,行麼?尤其是在那樣一個年代,謠言和閑話有時可以毀掉一個人的!他沒依沒靠,有誰來保護他的利益?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當老漢正在發狠地盤算着怎樣處理四姑娘的去留問題,而且簡直連一點辦法都還沒有想到的時候,發生了另一件惱人的事情:工作組要住到他家裡來了。
這是昨天晚上,老九許琴從大隊部回家時告訴老人的。
她興奮地對他說:工作組就要來了,工作組有個女同志将要借住她家一間房,并且就在這兒搭夥食。
老漢一聽,從心底裡往外不高興。
牛角胡子抖動得很厲害,瞪着眼責備許琴道: “是哪個給攤派下來的?是你這個死女子吧?咳!我修房子是為了開旅店的麼?” 對于父親說話的方式,老九早就習慣了,她一點也不畏懼,嘻嘻笑了兩聲:“修了房子總得有人來住嘛!要不,你修這麼寬綽的房子,為了個啥呢?” 說話人無意,聽話人有心。
剛強而又固執的許茂平時是最忌諱别人說他家裡“沒得人”的,就像癞子不喜歡聽人家說“亮”一樣。
這會兒要是平常間,他早就給罵開了,怎奈是自己的幺女兒,而且又是面臨着一件如此突然的“災難”!……他沒有開腔,隻是很響亮地噴着鼻子。
隔了一陣,他終于摸黑出門去了。
他去找代理支書龍慶。
他要斷然地向這位領導人拒絕大隊的安排。
“……難道葫蘆壩二百多戶人家都沒得空房子?為啥偏要安到我家來?我許茂幾時得罪你了?……”他這樣忿懑地嘟囔着,向龍慶家走,“什麼雞巴工作組!呸!” 說實話,現在的許茂不喜歡那些被稱做“工作組”的人,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已經見過各式各樣的工作組了。
在他看來,土地改革時,把地主的田地白白地分給他,使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實現了年輕時拼命也沒法實現的理想,那樣的工作組才是工作組呢!……後來,單幹戶的許茂家裡孩子小,沒有勞動力,拿着土地沒有法子耕種,眼看就要破産的時候,互助合作運動來了,工作組讓他入社,及時地解救了他的困難,那樣的工作組,多麼值得他許茂感激和尊敬!……至于這幾年,葫蘆壩也來過不少的工作組,但多數時候,他許茂不但沒得到好處,卻總得吃一點虧,惹一肚皮氣。
有一回,他自留地裡的蓮花白秧正長得嫩閃閃的,工作組叫了幾個“天棒槌”來,活生生給全部鏟掉了;又有一回,他的一群鴨子給他們毒死了;還有一回,工作組叫嚷着要“宰尾巴”——收自留地,好像他們存心不讓莊稼人過日子似的,把老漢氣得害了一場病。
後來“尾巴”到底沒有宰,說是上面的清官不準工作組亂收社員自留地。
然而,前年子來的那個工作組,又興起怪事。
别的不說,単單是把全大隊的老漢老娘們集合到大隊部去唱戲這一件事,就叫許茂受不了。
多麼丢人現眼!許茂沒有去,他堅決不去!挨了一頓批判以後,他就躲在屋裡裝病,整整一個月沒有走出大門去。
菜園子裡的雜草沒有鏟,長得齊膝蓋深,茄子老得爛在草叢裡,而且南瓜也叫人家偷去了好幾個大的。
……說真的,向來都以自己的神聖利益為中心,去判斷事物的好與壞、真與假、美與醜、善與惡的許茂老漢,這些年來,對于“工作組”早就不感興趣了。
許茂摸黑走到龍慶家裡,他對龍慶說明自己前來拜訪的理由時,斷然宣布自己的屋子一間也沒有空着的。
但這個理由顯然難以自圓其說,他便換了一種誠懇的音調說道:“哎,再說,莊稼人的房院雞呀狗呀,又髒又臭,偏偏我家又沒得人手去收拾,人家幹部住得慣麼
工作熱情很高,但缺少實際工作經驗,從報紙雜志和人們通常的宣傳裡一知半解地接受了一些标簽式的概念。
他認為現在的農村正泛濫着資本主義,農民都是小生産的自發勢力,時刻都在企圖“擺脫共産黨的領導”,走資本主義道路。
因而工作組下鄉的任務就是“深入小生産的汪洋大海,去剿滅資本主義”,表現出十二分的嚴肅認真,甚至到了那種疑神疑鬼的地步。
來到連雲公社以後才不過三天,接觸的人不多,但他卻認真地對人家一個個地進行“階級分析”,而且很快發現每一個人身上都帶着的一種“階級的烙印”。
比如說像許貞,他第一次見面,隻看上一眼,便斷定了她是一個“資産階級”的女子。
真是既簡單又明白! 顔少春從一旁望着小齊那副認真嚴肅的面容,總覺得有點好笑,雖然已經二十五歲,卻還沒有完全脫離孩子氣。
她想趁眼下就要跨進葫蘆壩的土地的時刻,再對他說一說應該怎樣做調查研究,怎樣相信群衆,防止筒單化等道理。
但是,她正在思索着從哪兒說起的時候,從他們身後傳來了腳步聲和有節奏的扁擔的吱吱聲。
他們回過頭去,隻見從他們剛才走過的路上,下來了一個挑籮篼的莊稼人。
這個漢子年紀已經不輕,不下四十歲吧。
有輪有廓的四方形黑臉膛,黑白分明的一對大眼睛。
頭裹藍布長帕,身穿灰色對襟短襖,結實的肩頭上露出棉花來,肩上的扁擔一閃一閃的。
怪有意思的是:前面籮篼裡裝着一個油桶,後面卻坐着一個長得很好看的小女孩子。
漢子下完坡,穿過那段沙灘來到橋頭了,但他沒有停,隻是兩手托着扁擔,輕輕地那麼一抛,把擔子從左肩換到了右肩上。
一瞥之間,細心的顔少春從那漢子的眉宇之間看到了一種深沉、幹練而又略帶憂戚和淡漠的複雜的神态——隻有那種誠實的飽經憂患的莊稼人,才有那樣的神态。
“這是誰?從籮篼裡的柴油桶以及機器零件看,可能是個農機手。
但為什麼另一個籮篼裡坐着一個小女孩呢?……”工作組長猜測着,那漢子已經從她身邊走過,跨上橋面,而且很快過完了小橋,走到河對岸去了。
“也許這孩子死了母親。
”顔組長想,但她馬上又推翻了這個猜測。
“不,沒有娘的孩子不會穿戴得那樣整潔。
看那碎花紡綢面子的小襖兒多好看、多貼身啦!” 也是隻有女同志才會注意這些瑣碎的細節,齊明江就沒有去觀察這個。
他已經站起身來,打算征求顔大姐的意見:是不是不必等待龍慶了呢? 但是,這時候,河對岸忽然傳來小女孩奶聲奶氣的叫喊:“花!花!我要花……” “咳!你鬧個啥喲!哪有什麼花?春天還沒來,哪有什麼花……”漢子苦笑着說,輕輕地放下了擔子。
“那兒,那兒……”孩子固執地指點着,就要跨出籮篼來。
“莫動!我給你找找,在哪兒?”漢子依着女孩的指點走下河沿去。
顔少春緊走幾步,站在橋頭向小河對面看,隻見在那近水的潤濕的泥土中,确有一種蔓生的小葉草,星星點點地開放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
午後的斜陽,正照射着那些不被人們注意的藍色的小小的花朵。
那中年漢子摘下了幾朵小花,送到孩子手上,便又挑起擔兒朝前走了。
小女孩可高興了,她坐在搖搖閃閃的籮篼裡,歡歡喜喜地把一朵小花插在頭上。
這情景,惹得顔少春笑了,心裡拂過一絲暖意。
齊明江驚喜地叫起來:“顔大姐,龍慶他們來了!” 果然,對岸一片光秃秃的灌木林中急忙忙走出兩個人來。
顔少春已經在公社見過面了的:前面用手闆遮着陽光向這邊瞧的,是代理支書龍慶,後邊那個精幹結實的五短人是副支書兼大隊會計鄭百如。
這兩位葫蘆壩大隊的當事人果然到橋頭上迎接工作組長來了。
“我們走吧!”顔少春背上行李說。
小齊的被蓋卷兒早已端端正正地背在背上了。
二 許茂的三合頭草房院子坐落在葫蘆壩西頭,隔着幾方白晃晃的冬水田,同靠近河邊的一片桑園遙遙相望。
院牆内,他女兒們出嫁前種的許多花草,仿佛還殘留着她們鮮花般的少女時代的印記,如今,即使是這樣嚴寒的冬天,冷冽冽的空氣裡也依然飄逸着淡淡的幽香——幾樹臘梅今年比哪一年都開得鮮妍。
然而,許茂老漢并不覺得這些東西能給他的财政上帶來什麼好處。
多年來他一直後悔,當初為什麼不留着這塊空地種蔬菜。
在這糧食不足、需要“瓜菜代”的年月裡,多麼美麗的花朵,也頂不得一斤白菜。
老漢不需要花,他需要的是糧食,是貨币。
雖然他已經積攢了一點,但他卻依然老是覺得心頭空蕩蕩的,好像一隻老母雞,除了偶爾下蛋的時候蹲在窩裡一會兒,整天的工作就是在草叢裡專心緻志地覓食。
對于雄雞的多情的呼喚;對于草叢間開放的野花,對于一切都不在意;如果發現了一隻蚱螞,那它必将奮起追擊。
除了伴随着老漢的那種永遠的精神的空虛以外,這兩天,他比什麼時候都更加感到煩惱。
擺在他眼前的現實的問題很多,至少有兩件是最費神思的:一件是關于四姑娘,一件是關于工作組。
關于四姑娘的去留問題,本來就夠叫老漢苦惱的了,前晚上鬧賊以後,這個問題一下跳到格外突出的位置上,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雖然兩天來,許茂老漢封鎖消息的決策是又英明又成功,葫蘆壩“輿論界”還不知道許家院子曾經有過鬧賊這件事,但這并不等于說這個嚴重事件不存在! 想想嘛!那個從大門口逃出去的賊娃子有多奇怪,既不偷許家的糧食衣物,也沒偷院子裡的雞牲鵝鴨,(當九姑娘的喊聲把老漢驚醒以後,他首先一步就注意檢查了這一切,發現連雞毛也沒有丢一片!)那麼,那個膽大包天的“賊”又是為着什麼來呢?……老漢不敢往下想。
他簡直恨透了這個犟性的四姑娘。
“這個冤孽!禍水……不叫她立即滾出這個院子去,非給老子鬧出丢人現眼的事情來不可!……” 那一夜,偌大一個許家大院子裡,三個人誰也沒有睡着。
老漢坐在床上,擁着厚實的老棉絮動腦筋,但他發覺自己的腦子突然變得不那麼好使喚了。
他決定先把發生這個極不光彩的、可能引起各種各樣閑話的事件的消息封鎖起來,再想辦法将她“逼”出葫蘆壩去。
……第二天一早,他把兩個女兒叫到身邊,故意問道: “你們真的看到是一個賊娃子麼?……你們不是眼睛花麼?” 九姑娘被問得迷惘起來,四姐卻臉色蒼白,低着頭,身子靠着一株細小的玉蘭花樹,什麼話也不說。
“驚風火扯的!我這院牆鬼都飛不進來,除非它長了翅膀。
……賊娃子會飛麼?胡鬧!”他繼續這樣兇狠地瞪着眼睛,訓斥兩個女兒,一再追問她們,一再要她們承認是自己眼睛花了,根本就沒有看到什麼“賊”。
老九揉揉眼睛,含含糊糊地說:“我聽見四姐喊,跑過去時,不曉得是不是有個人影竄了一下,說不定是條狗吧!……當時狗也在叫……”她是想支吾了事,怕老漢尋根究底的結果,會把昨晚深夜歸家的馬腳露了出來,惹得老漢的一頓訓斥。
四姑娘呢,什麼也不說,誰也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許茂絕不是一個挺老實的莊稼人,在保護他自己的利益和聲譽方面,他不糊塗,挺精明。
在他的親生女兒面前裝樣子說假話,當然是不應該的。
然而,他不這樣做,行麼?尤其是在那樣一個年代,謠言和閑話有時可以毀掉一個人的!他沒依沒靠,有誰來保護他的利益?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當老漢正在發狠地盤算着怎樣處理四姑娘的去留問題,而且簡直連一點辦法都還沒有想到的時候,發生了另一件惱人的事情:工作組要住到他家裡來了。
這是昨天晚上,老九許琴從大隊部回家時告訴老人的。
她興奮地對他說:工作組就要來了,工作組有個女同志将要借住她家一間房,并且就在這兒搭夥食。
老漢一聽,從心底裡往外不高興。
牛角胡子抖動得很厲害,瞪着眼責備許琴道: “是哪個給攤派下來的?是你這個死女子吧?咳!我修房子是為了開旅店的麼?” 對于父親說話的方式,老九早就習慣了,她一點也不畏懼,嘻嘻笑了兩聲:“修了房子總得有人來住嘛!要不,你修這麼寬綽的房子,為了個啥呢?” 說話人無意,聽話人有心。
剛強而又固執的許茂平時是最忌諱别人說他家裡“沒得人”的,就像癞子不喜歡聽人家說“亮”一樣。
這會兒要是平常間,他早就給罵開了,怎奈是自己的幺女兒,而且又是面臨着一件如此突然的“災難”!……他沒有開腔,隻是很響亮地噴着鼻子。
隔了一陣,他終于摸黑出門去了。
他去找代理支書龍慶。
他要斷然地向這位領導人拒絕大隊的安排。
“……難道葫蘆壩二百多戶人家都沒得空房子?為啥偏要安到我家來?我許茂幾時得罪你了?……”他這樣忿懑地嘟囔着,向龍慶家走,“什麼雞巴工作組!呸!” 說實話,現在的許茂不喜歡那些被稱做“工作組”的人,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已經見過各式各樣的工作組了。
在他看來,土地改革時,把地主的田地白白地分給他,使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實現了年輕時拼命也沒法實現的理想,那樣的工作組才是工作組呢!……後來,單幹戶的許茂家裡孩子小,沒有勞動力,拿着土地沒有法子耕種,眼看就要破産的時候,互助合作運動來了,工作組讓他入社,及時地解救了他的困難,那樣的工作組,多麼值得他許茂感激和尊敬!……至于這幾年,葫蘆壩也來過不少的工作組,但多數時候,他許茂不但沒得到好處,卻總得吃一點虧,惹一肚皮氣。
有一回,他自留地裡的蓮花白秧正長得嫩閃閃的,工作組叫了幾個“天棒槌”來,活生生給全部鏟掉了;又有一回,他的一群鴨子給他們毒死了;還有一回,工作組叫嚷着要“宰尾巴”——收自留地,好像他們存心不讓莊稼人過日子似的,把老漢氣得害了一場病。
後來“尾巴”到底沒有宰,說是上面的清官不準工作組亂收社員自留地。
然而,前年子來的那個工作組,又興起怪事。
别的不說,単單是把全大隊的老漢老娘們集合到大隊部去唱戲這一件事,就叫許茂受不了。
多麼丢人現眼!許茂沒有去,他堅決不去!挨了一頓批判以後,他就躲在屋裡裝病,整整一個月沒有走出大門去。
菜園子裡的雜草沒有鏟,長得齊膝蓋深,茄子老得爛在草叢裡,而且南瓜也叫人家偷去了好幾個大的。
……說真的,向來都以自己的神聖利益為中心,去判斷事物的好與壞、真與假、美與醜、善與惡的許茂老漢,這些年來,對于“工作組”早就不感興趣了。
許茂摸黑走到龍慶家裡,他對龍慶說明自己前來拜訪的理由時,斷然宣布自己的屋子一間也沒有空着的。
但這個理由顯然難以自圓其說,他便換了一種誠懇的音調說道:“哎,再說,莊稼人的房院雞呀狗呀,又髒又臭,偏偏我家又沒得人手去收拾,人家幹部住得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