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未圓的月亮
關燈
小
中
大
上攻!”
“是麼?少熬點夜,将息幾天,調劑一下才容易好。
” “不容易!恐怕要痛七七四十九天才得松活。
” 昌全善意地笑了,問:“為啥要四十九天?” “我今年四十九歲。
” “哈哈哈……”年輕人對于龍慶的不科學的解釋,感到好笑,但笑的一點沒有輕慢的意思。
“害病也是一種‘矛盾’,内部某些方面失調,不平衡,局外部環境的矛盾就會激化,于是,身體的某一部分就出現病态來了……”吳昌全給代理盤書講起“病理學”來。
講着講着,龍慶居然覺得自己似乎也懂得這個道理了,他不住地點頭,嘴裡樂呵呵笑着。
但是,葫蘆壩第四生産隊的會計,今晚不是為着講“矛盾論”、“病理學”來的。
他來詢問一件有關決算工作上的事兒,晚飯時候,鄭百如特地去他家通知他明天到大隊集中清理全年糧食賬目,說是“千方百計,非得‘跨綱要’不可!”鄭百如告訴了小夥子一些“跨綱要”的辦法:“比如說,社員分回家去的水谷子,原來打的七成,如今提高一點,算個八九成;又比如,社員們一年四季分回家的糧食蒿稈,一捆麥草把兒裡邊難道沒有一斤二斤小麥?谷草裡不是也有沒打淨的谷子麼?……這樣算下來,今年葫蘆壩糧食過綱要是沒有問題的!……”吳昌全不明白鄭百如為什麼要在決算工作已經快結束的時候興這個花樣。
他緊張地問龍慶: “這是上邊的精神麼?” “不是。
上邊沒有這個精神。
” 吳昌全稍稍松了一口氣,說:“不是上級來的精神,我就放心了。
我媽說,如果真像鄭百如說的,是‘上級’叫這樣子的,那,可真是一場大禍害哩!” 然而龍慶卻暗暗地倒抽了一口冷氣,假如這樁背時主意真是“上邊”想出來,布置下來的,那麼,龍慶他不會緊張到如此地步。
正如葫蘆壩幾年來推行的“工分一年一評”的辦法。
他明知這是個從根根上破壞葫蘆壩農業生産的背時主意,但因為那是“上級”叫幹的,減了産,他問心無愧。
可是,如今鄭百如布置的這個“跨綱要”的花樣,并不是上級叫幹的呀!葫蘆壩搞這種虛虛假假的事,他這個代理支書的責任可就重大了。
将來要是群衆反對,上級檢查,鄭百如一口賴掉,禍事不都在他龍慶身上了!……龍慶心中暗喑叫苦。
“鄭百如是副支書、大隊會計,這些事他和你都商量過沒有啊?”昌全問道。
龍慶擺着手說:“沒有,連信都沒有給我帶一個呢。
” “這太不像話了!”年輕人忿然說道,“難道産量不是從地裡長出來的,是靠算盤上‘算’出來的麼?這是欺騙自己。
反正我們四隊不得幹!今年沒跨綱要麼。
明年好好幹,争取跨過去嘛!” 純潔得像一張白紙的小夥子,面對複雜紛纭的政治生活,還缺少着一個心眼呢。
你為啥不往深處看啊! “好了,我回去了,”吳昌全站起身來告辭,并補充道:“我特地為這事來問一問的。
” 龍慶沒有挽留他。
送出了這位剛正不阿的青年以後,“撲”的一聲吹滅了燈火,坐回到他的破靠椅裡,心悸地繼續沉思起來。
三 “好,我走了,大娘。
”許琴站起身來,這樣說道,“剛才說的事你說給昌全哥行了。
” 吳昌全的母親金順玉含笑挽留:“還早呢,再坐一會兒,他就回來了嘛!……平時你難得到我們家來呀!” 許家九姑娘紅着臉又重新坐下來。
不知怎麼搞起的,她的神态有些不自然了。
她舉目環視着這間堂屋的四壁和擺設,其實這已經看了多少遍了。
正中牆上,毛主席的彩色印制相片,裝在一個玻璃鏡框裡,端端正正地挂着;棉花、水稻、小麥、果樹等等的科技圖表貼滿了四壁,屋梁上挂滿了一排排裝着良種的小布袋兒和各種各樣的農作物标本;桌子上,高腳煤油燈罩着一個潔淨透明的玻璃罩子……這一切,她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
金順玉大娘挪了挪椅子,靠近九姑娘,突然問道:“今天從你們二隊過來的人說起你家四姐的事。
她不走了,可是真的?” “嗯。
”許琴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愁容來。
“為什麼啊?” “不清楚……”九姑娘說,“我想,不走也好,她的性情太軟弱了,走到哪裡,都難說那個男的不欺負她。
要是像我三姐那樣,看誰敢欺負!” 金順玉大娘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道理不在這個‘性情’上。
呃,你回去對她說說,這一回要自己拿定主意,走,還是不走,都要把決心下實在,這輩子再經不起這些年這種周折了,可憐!好端端的一個女子呀!十年前,她也像你如今這個模樣兒,你倆的長相簡直像一個巴掌打下來的。
隻是,她那會兒愛低着眼皮,怕羞,不如你這麼大大方方。
唉,你們的娘死得太早了……老九呀,你叫你四姐抽空常到我家走走,有什麼心頭的悶氣,也好吐一吐。
” “嗯。
”許琴感激地點了點頭。
這吳昌全的母親是土改時期入黨的老積極分子,隻是近幾年才沒有擔任什麼職務。
她的熱心和正直,是許琴深知的。
加之,許琴的已故的母親和眼前這位慈祥的老大娘曾經是幾十年的老鄉鄰,過去往來得很密切的,因此她的話在許琴昕來分外親切。
金順玉大娘的話又一下子轉到吳昌全身上去了。
這位熱心腸的女共産黨員,對葫蘆壩亂紛紛的人事關系和路線鬥争,心裡像明鏡似的;然而對于親手撫養大的兒子,卻越來越感到不了解了。
兒子是個光明正大的男子漢,這,她清楚,但她總感到兒子對她隐藏着某種秘密。
對自己惟一的兒子心靈中那個神秘的角落,總是做母親的需要探索和了解的。
她曾努力地試圖了解,兒子卻從不洩露半分。
為這個,她多少有些憂慮。
現在她對許琴說道: “你這個團支書,對青年人的思想情況掌握得怎麼樣啊?……比如,我家昌全吧,近年把,我就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如今這個社會風氣呀,我就有點擔心!” 許琴笑道:“大娘,别人我不敢說,是昌全哥麼,我敢保險!你盡管放心好了。
” 大娘心裡“咯噔”了一下,不由得想道:“呃,難道那把鑰匙在這個姑娘手上麼?”她忙接着說道:“放心?如今這些青年,有些事就不願向自家的老人吐露一點點兒,哪伯是親生的娘母。
這,叫我怎的能放心!” 九姑娘笑笑,表示同意,說:“不過,他對你都保密,那就真是不應該了。
” 大娘緊接着試探一句:“你們常在一起開會學習,你一定了解。
你難道也對我保密?” “我?……”許琴臉紅了,很有點難為情的樣子。
大娘忙補充一句:“你是團支書呀!對團員的思想一定比我們了解得多些。
” 這句話把九姑娘從困窘的羞澀中解脫了出來。
她回答道:“我這個團支書沒有認真把責任負起來,工作做得很不好。
昌全哥的水平比我高多啦!大夥都很敬重他。
他……” “他怎麼啦?” “他好像有什麼心事。
” “唔,是有心事。
” “可是,我卻不了解。
” “哦,原來你也跟我一樣,不了解啊!” 金順玉大娘顯得有點失望。
這時,她才不得不把她的憂慮明白地對這位團支書說出來:“我家昌全是五一年五月間生的,再過半年就滿滿的二十五歲啦!看着一年年大了,親戚鄰裡不少人給他介紹對象、提說親事,可他一概拒絕了。
後來,他幹脆對我說:‘娘,以後你給擋一擋駕吧,就說我已經有對象啦!’我問他對象在哪兒,他總不回答我。
有一回我又問起來,他卻傷心敗氣地對我說:‘娘,你莫怄氣,實對你說吧,我這輩子發誓不結婚了!’……天哩!你看他這是咋回事嘛!别的我不憂,說實話,他就一輩子不結婚我也不那麼憂慮,我怕的隻是他真的找上個不好的姑娘,造下一輩子的禍害!” 停了停,許琴才說道:“大娘,昌全哥的這方面的事情,我今晚不聽你說,真是一點兒也不知道。
不過,你老人家還是放心好了,他又不是那些輕浮人,他不會走歪了步子的。
”她這樣熱心地勸說對方,然而心裡卻在想着:“這個昌全哥是咋個的?一會兒說有對象了,一會兒又發誓不結婚!……這樣的一個聰明耿直的人,搞起科研來那樣能幹,為啥在感情生活方面這樣無能呢。
” 想到這裡,吳昌全那樸實、英俊的身影突然占滿了她的思想。
她隐隐約約感覺到,那位一心撲在事業上的青年的心,似乎正經曆着一種什麼痛苦的折磨。
這樣的感覺,不由使她那少女感情的天平,不知不覺地向他傾斜過去。
……是的,所有正直忠誠的人的痛苦,都能引起忠誠正直的人的同情。
這是一種偉大的、心心相印的同情。
這種革命者的高尚情操,正在冶煉着年輕的團支書的心靈。
金順玉大娘從許琴沉思着的眼神裡,看見了一種純正而又熾熱的東西,她暗想:“我家昌全要是能夠娶上許家這個九姑娘,那就好了。
”可是,她怕當着面這樣說,會使許琴難為情,便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回肚裡。
然而,一個重要的決定已在她心裡作出來了:這件婚事,她要親自出面來提。
她要直接去找許茂老漢!這件事不能拖延,甚至不能推到兩三天以後,必須明天就去談。
實在說,天底下離了許家的姑娘,誰還能配得上她的兒子吳昌全呢? 是啊,是啊,葫蘆壩許茂家裡的姑娘,個個都是好樣的! 接着,這一老一少兩代婦女開始談論一些别的事,她倆越談越投契。
對于眼下葫蘆壩的事情,以及葫蘆壩以外的事情,如像近來太平鎮上的武鬥啦;縣上的拖拉機廠自從建起來以後,煙囪就沒有冒過煙啦;農村的評工記分便宜了懶漢二流子啦等等問題。
這位土改時期的老黨員,和這位七十年代的團支書,思想和看法竟然是這樣的接近。
…… 正談得興濃的時候,吳昌全回來了。
昌全看到許琴坐在自己家的堂屋裡,先是一怔,繼而淡淡地點了點頭,算是招呼,然後,便一頭紮進隔壁的卧室裡去了。
當娘的忙問道: “呃,龍
” “不容易!恐怕要痛七七四十九天才得松活。
” 昌全善意地笑了,問:“為啥要四十九天?” “我今年四十九歲。
” “哈哈哈……”年輕人對于龍慶的不科學的解釋,感到好笑,但笑的一點沒有輕慢的意思。
“害病也是一種‘矛盾’,内部某些方面失調,不平衡,局外部環境的矛盾就會激化,于是,身體的某一部分就出現病态來了……”吳昌全給代理盤書講起“
講着講着,龍慶居然覺得自己似乎也懂得這個道理了,他不住地點頭,嘴裡樂呵呵笑着。
但是,葫蘆壩第四生産隊的會計,今晚不是為着講“矛盾論”、“病理學”來的。
他來詢問一件有關決算工作上的事兒,晚飯時候,鄭百如特地去他家通知他明天到大隊集中清理全年糧食賬目,說是“千方百計,非得‘跨綱要’不可!”鄭百如告訴了小夥子一些“跨綱要”的辦法:“比如說,社員分回家去的水谷子,原來打的七成,如今提高一點,算個八九成;又比如,社員們一年四季分回家的糧食蒿稈,一捆麥草把兒裡邊難道沒有一斤二斤小麥?谷草裡不是也有沒打淨的谷子麼?……這樣算下來,今年葫蘆壩糧食過綱要是沒有問題的!……”吳昌全不明白鄭百如為什麼要在決算工作已經快結束的時候興這個花樣。
他緊張地問龍慶: “這是上邊的精神麼?” “不是。
上邊沒有這個精神。
” 吳昌全稍稍松了一口氣,說:“不是上級來的精神,我就放心了。
我媽說,如果真像鄭百如說的,是‘上級’叫這樣子的,那,可真是一場大禍害哩!” 然而龍慶卻暗暗地倒抽了一口冷氣,假如這樁背時主意真是“上邊”想出來,布置下來的,那麼,龍慶他不會緊張到如此地步。
正如葫蘆壩幾年來推行的“工分一年一評”的辦法。
他明知這是個從根根上破壞葫蘆壩農業生産的背時主意,但因為那是“上級”叫幹的,減了産,他問心無愧。
可是,如今鄭百如布置的這個“跨綱要”的花樣,并不是上級叫幹的呀!葫蘆壩搞這種虛虛假假的事,他這個代理支書的責任可就重大了。
将來要是群衆反對,上級檢查,鄭百如一口賴掉,禍事不都在他龍慶身上了!……龍慶心中暗喑叫苦。
“鄭百如是副支書、大隊會計,這些事他和你都商量過沒有啊?”昌全問道。
龍慶擺着手說:“沒有,連信都沒有給我帶一個呢。
” “這太不像話了!”年輕人忿然說道,“難道産量不是從地裡長出來的,是靠算盤上‘算’出來的麼?這是欺騙自己。
反正我們四隊不得幹!今年沒跨綱要麼。
明年好好幹,争取跨過去嘛!” 純潔得像一張白紙的小夥子,面對複雜紛纭的政治生活,還缺少着一個心眼呢。
你為啥不往深處看啊! “好了,我回去了,”吳昌全站起身來告辭,并補充道:“我特地為這事來問一問的。
” 龍慶沒有挽留他。
送出了這位剛正不阿的青年以後,“撲”的一聲吹滅了燈火,坐回到他的破靠椅裡,心悸地繼續沉思起來。
三 “好,我走了,大娘。
”許琴站起身來,這樣說道,“剛才說的事你說給昌全哥行了。
” 吳昌全的母親金順玉含笑挽留:“還早呢,再坐一會兒,他就回來了嘛!……平時你難得到我們家來呀!” 許家九姑娘紅着臉又重新坐下來。
不知怎麼搞起的,她的神态有些不自然了。
她舉目環視着這間堂屋的四壁和擺設,其實這已經看了多少遍了。
正中牆上,毛主席的彩色印制相片,裝在一個玻璃鏡框裡,端端正正地挂着;棉花、水稻、小麥、果樹等等的科技圖表貼滿了四壁,屋梁上挂滿了一排排裝着良種的小布袋兒和各種各樣的農作物标本;桌子上,高腳煤油燈罩着一個潔淨透明的玻璃罩子……這一切,她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
金順玉大娘挪了挪椅子,靠近九姑娘,突然問道:“今天從你們二隊過來的人說起你家四姐的事。
她不走了,可是真的?” “嗯。
”許琴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愁容來。
“為什麼啊?” “不清楚……”九姑娘說,“我想,不走也好,她的性情太軟弱了,走到哪裡,都難說那個男的不欺負她。
要是像我三姐那樣,看誰敢欺負!” 金順玉大娘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道理不在這個‘性情’上。
呃,你回去對她說說,這一回要自己拿定主意,走,還是不走,都要把決心下實在,這輩子再經不起這些年這種周折了,可憐!好端端的一個女子呀!十年前,她也像你如今這個模樣兒,你倆的長相簡直像一個巴掌打下來的。
隻是,她那會兒愛低着眼皮,怕羞,不如你這麼大大方方。
唉,你們的娘死得太早了……老九呀,你叫你四姐抽空常到我家走走,有什麼心頭的悶氣,也好吐一吐。
” “嗯。
”許琴感激地點了點頭。
這吳昌全的母親是土改時期入黨的老積極分子,隻是近幾年才沒有擔任什麼職務。
她的熱心和正直,是許琴深知的。
加之,許琴的已故的母親和眼前這位慈祥的老大娘曾經是幾十年的老鄉鄰,過去往來得很密切的,因此她的話在許琴昕來分外親切。
金順玉大娘的話又一下子轉到吳昌全身上去了。
這位熱心腸的女共産黨員,對葫蘆壩亂紛紛的人事關系和路線鬥争,心裡像明鏡似的;然而對于親手撫養大的兒子,卻越來越感到不了解了。
兒子是個光明正大的男子漢,這,她清楚,但她總感到兒子對她隐藏着某種秘密。
對自己惟一的兒子心靈中那個神秘的角落,總是做母親的需要探索和了解的。
她曾努力地試圖了解,兒子卻從不洩露半分。
為這個,她多少有些憂慮。
現在她對許琴說道: “你這個團支書,對青年人的思想情況掌握得怎麼樣啊?……比如,我家昌全吧,近年把,我就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如今這個社會風氣呀,我就有點擔心!” 許琴笑道:“大娘,别人我不敢說,是昌全哥麼,我敢保險!你盡管放心好了。
” 大娘心裡“咯噔”了一下,不由得想道:“呃,難道那把鑰匙在這個姑娘手上麼?”她忙接着說道:“放心?如今這些青年,有些事就不願向自家的老人吐露一點點兒,哪伯是親生的娘母。
這,叫我怎的能放心!” 九姑娘笑笑,表示同意,說:“不過,他對你都保密,那就真是不應該了。
” 大娘緊接着試探一句:“你們常在一起開會學習,你一定了解。
你難道也對我保密?” “我?……”許琴臉紅了,很有點難為情的樣子。
大娘忙補充一句:“你是團支書呀!對團員的思想一定比我們了解得多些。
” 這句話把九姑娘從困窘的羞澀中解脫了出來。
她回答道:“我這個團支書沒有認真把責任負起來,工作做得很不好。
昌全哥的水平比我高多啦!大夥都很敬重他。
他……” “他怎麼啦?” “他好像有什麼心事。
” “唔,是有心事。
” “可是,我卻不了解。
” “哦,原來你也跟我一樣,不了解啊!” 金順玉大娘顯得有點失望。
這時,她才不得不把她的憂慮明白地對這位團支書說出來:“我家昌全是五一年五月間生的,再過半年就滿滿的二十五歲啦!看着一年年大了,親戚鄰裡不少人給他介紹對象、提說親事,可他一概拒絕了。
後來,他幹脆對我說:‘娘,以後你給擋一擋駕吧,就說我已經有對象啦!’我問他對象在哪兒,他總不回答我。
有一回我又問起來,他卻傷心敗氣地對我說:‘娘,你莫怄氣,實對你說吧,我這輩子發誓不結婚了!’……天哩!你看他這是咋回事嘛!别的我不憂,說實話,他就一輩子不結婚我也不那麼憂慮,我怕的隻是他真的找上個不好的姑娘,造下一輩子的禍害!” 停了停,許琴才說道:“大娘,昌全哥的這方面的事情,我今晚不聽你說,真是一點兒也不知道。
不過,你老人家還是放心好了,他又不是那些輕浮人,他不會走歪了步子的。
”她這樣熱心地勸說對方,然而心裡卻在想着:“這個昌全哥是咋個的?一會兒說有對象了,一會兒又發誓不結婚!……這樣的一個聰明耿直的人,搞起科研來那樣能幹,為啥在感情生活方面這樣無能呢。
” 想到這裡,吳昌全那樸實、英俊的身影突然占滿了她的思想。
她隐隐約約感覺到,那位一心撲在事業上的青年的心,似乎正經曆着一種什麼痛苦的折磨。
這樣的感覺,不由使她那少女感情的天平,不知不覺地向他傾斜過去。
……是的,所有正直忠誠的人的痛苦,都能引起忠誠正直的人的同情。
這是一種偉大的、心心相印的同情。
這種革命者的高尚情操,正在冶煉着年輕的團支書的心靈。
金順玉大娘從許琴沉思着的眼神裡,看見了一種純正而又熾熱的東西,她暗想:“我家昌全要是能夠娶上許家這個九姑娘,那就好了。
”可是,她怕當着面這樣說,會使許琴難為情,便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回肚裡。
然而,一個重要的決定已在她心裡作出來了:這件婚事,她要親自出面來提。
她要直接去找許茂老漢!這件事不能拖延,甚至不能推到兩三天以後,必須明天就去談。
實在說,天底下離了許家的姑娘,誰還能配得上她的兒子吳昌全呢? 是啊,是啊,葫蘆壩許茂家裡的姑娘,個個都是好樣的! 接着,這一老一少兩代婦女開始談論一些别的事,她倆越談越投契。
對于眼下葫蘆壩的事情,以及葫蘆壩以外的事情,如像近來太平鎮上的武鬥啦;縣上的拖拉機廠自從建起來以後,煙囪就沒有冒過煙啦;農村的評工記分便宜了懶漢二流子啦等等問題。
這位土改時期的老黨員,和這位七十年代的團支書,思想和看法竟然是這樣的接近。
…… 正談得興濃的時候,吳昌全回來了。
昌全看到許琴坐在自己家的堂屋裡,先是一怔,繼而淡淡地點了點頭,算是招呼,然後,便一頭紮進隔壁的卧室裡去了。
當娘的忙問道: “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