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陰司中嶽飛顯靈
關燈
小
中
大
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是時,嶽飛、嶽雲、張憲三個冤魂,在于幽冥之中,清清冷冷,襲襲泠泠;于黃泉之下,昏昏黑黑,切切凄凄。
嶽飛手挽着一條繩索,嶽雲、張憲手提着己頭,叫屈聲冤,無從伸訴。
其銀瓶小姐自撇了母親,投井而死,時來陰府,尋覓父兄。
四面無人,幽魂哽咽,隻見空中凄風浙淅,苦雨霏霏。
正在悲哭,忽見父兄三個。
其父認得女兒,向前扯住問着:“爾為何獨自來到此地哭哭哀哀?”銀瓶認得是父親音容,而告之曰:“我與母親同到臨安,尋見父兄屍首,抛了母親,投井而死,欲來尋覓父兄,一處完聚。
”飛謂銀瓶曰:“爾為何不在陽間侍奉母親,卻舍了一命,來此尋我?”二人抱頭痛哭。
那張憲英魂向前說道:“我等受如此屈死,何不去尋一條路哀告上帝,索取奸賊之命?”四人正論間,隻見前面一陣黑雲來到,駕着一位天神,頭戴三叉紫金冠,身披銀铠茜紅袍,手中撚丈八神槍,腰間帶三尺寶劍,身騎白馬,駕着黑雲,駐于空中高聲叫道:“嶽招讨,爾父子聽着:我乃吳國行人伍員,知爾等冤屈,我已敷奏天庭,今将秦桧絕其宗嗣,他夫婦不久亦死,教永堕地獄,受諸苦楚,無有出期。
爾父子一門與張憲,且受世間王爵,血食萬年,護國庇民,遇功成行滿,佐正天真。
爾今即便前去尋他索命。
”言訖,隐而不見。
嶽飛四人拜謝神明,一齊前去尋此奸賊。
正是:莫道冤愆無報日,隻争來早與來遲。
話說秦桧在相府回來,才登德格天樓消遣片時。
恰到樓上,便覺眼花缭亂,面前親見嶽飛猶如活時,手挽繩索,走上前來,把秦桧頭發揪祝旁有嶽雲、張憲兩個,手持着頭,血淋淋的,把秦桧亂打,連聲叫着:“老賊!快還我四個人命。
”後面轉過一女子,渾身是水,叫屈連聲,把秦賊往前隻一推,從樓梯上直滾到地下。
忽有使女因捧茶,正見太師死在地下,慌叫老夫人來到看了,吓得魂不附體。
與婢妾上前扶起,到寝室中,待一更時分醒來。
夫人問其緣故,秦桧道:“我才到樓上,隻見嶽飛先在樓上,将我揪住,随後嶽雲、張憲怒恨亂打,聲聲叫道‘還我命來’。
忽後面轉過一女子,年近十二三,将我隻一推,滾下樓梯來。
今吾遍身骨肉疼痛,恰似刀割,如之奈何?”王夫人見說,心中戰栗,但曰:“丞相須寬心休養,久當平複。
”自此之後,秦桧精神不在,每日恍恍惚惚,似醉如癡,寝食俱廢。
不拘晝夜,但合眼,便見嶽飛三四人向前讨命。
有時如鐵索之聲,有時如刀槍之響。
一回叫“爹爹”,乃是女子之音;半晌喚“孩兒”,卻似将軍之語。
驚雞打狗,閉戶開門。
或吹燈而滅燭,或點火而揚灰。
或撤東而轉西,或挪南而移北。
寂怕着更深夜靜,長愁是驟雨狂風。
吓得那秦桧睡處不敢熄燈,行處不敢獨走。
乃與其妻計較:“如此怎生是了!”夫人曰:“太師放心養玻嘗聞佛家有解冤釋結之門,薦拔升天之路。
離城不遠有靈隐寺,乃吳浙第一名山,三寶皈依所在。
我同相公預辦香燭齋供,往靈隐中供佛齋僧,修理法事,忏我夫妻所作罪業,拔他父子早登仙境,自能消其愆矣。
”秦桧聞之大喜,曰:“若果有是處,謹仗佛力能消吾夫婦之尤,誠幸事也。
”即吩咐何立安排車馬,明日早詣靈隐寺。
何立領鈞旨預整車馬伺候。
是時,嶽飛、嶽雲、張憲三個冤魂,在于幽冥之中,清清冷冷,襲襲泠泠;于黃泉之下,昏昏黑黑,切切凄凄。
嶽飛手挽着一條繩索,嶽雲、張憲手提着己頭,叫屈聲冤,無從伸訴。
其銀瓶小姐自撇了母親,投井而死,時來陰府,尋覓父兄。
四面無人,幽魂哽咽,隻見空中凄風浙淅,苦雨霏霏。
正在悲哭,忽見父兄三個。
其父認得女兒,向前扯住問着:“爾為何獨自來到此地哭哭哀哀?”銀瓶認得是父親音容,而告之曰:“我與母親同到臨安,尋見父兄屍首,抛了母親,投井而死,欲來尋覓父兄,一處完聚。
”飛謂銀瓶曰:“爾為何不在陽間侍奉母親,卻舍了一命,來此尋我?”二人抱頭痛哭。
那張憲英魂向前說道:“我等受如此屈死,何不去尋一條路哀告上帝,索取奸賊之命?”四人正論間,隻見前面一陣黑雲來到,駕着一位天神,頭戴三叉紫金冠,身披銀铠茜紅袍,手中撚丈八神槍,腰間帶三尺寶劍,身騎白馬,駕着黑雲,駐于空中高聲叫道:“嶽招讨,爾父子聽着:我乃吳國行人伍員,知爾等冤屈,我已敷奏天庭,今将秦桧絕其宗嗣,他夫婦不久亦死,教永堕地獄,受諸苦楚,無有出期。
爾父子一門與張憲,且受世間王爵,血食萬年,護國庇民,遇功成行滿,佐正天真。
爾今即便前去尋他索命。
”言訖,隐而不見。
嶽飛四人拜謝神明,一齊前去尋此奸賊。
正是:莫道冤愆無報日,隻争來早與來遲。
話說秦桧在相府回來,才登德格天樓消遣片時。
恰到樓上,便覺眼花缭亂,面前親見嶽飛猶如活時,手挽繩索,走上前來,把秦桧頭發揪祝旁有嶽雲、張憲兩個,手持着頭,血淋淋的,把秦桧亂打,連聲叫着:“老賊!快還我四個人命。
”後面轉過一女子,渾身是水,叫屈連聲,把秦賊往前隻一推,從樓梯上直滾到地下。
忽有使女因捧茶,正見太師死在地下,慌叫老夫人來到看了,吓得魂不附體。
與婢妾上前扶起,到寝室中,待一更時分醒來。
夫人問其緣故,秦桧道:“我才到樓上,隻見嶽飛先在樓上,将我揪住,随後嶽雲、張憲怒恨亂打,聲聲叫道‘還我命來’。
忽後面轉過一女子,年近十二三,将我隻一推,滾下樓梯來。
今吾遍身骨肉疼痛,恰似刀割,如之奈何?”王夫人見說,心中戰栗,但曰:“丞相須寬心休養,久當平複。
”自此之後,秦桧精神不在,每日恍恍惚惚,似醉如癡,寝食俱廢。
不拘晝夜,但合眼,便見嶽飛三四人向前讨命。
有時如鐵索之聲,有時如刀槍之響。
一回叫“爹爹”,乃是女子之音;半晌喚“孩兒”,卻似将軍之語。
驚雞打狗,閉戶開門。
或吹燈而滅燭,或點火而揚灰。
或撤東而轉西,或挪南而移北。
寂怕着更深夜靜,長愁是驟雨狂風。
吓得那秦桧睡處不敢熄燈,行處不敢獨走。
乃與其妻計較:“如此怎生是了!”夫人曰:“太師放心養玻嘗聞佛家有解冤釋結之門,薦拔升天之路。
離城不遠有靈隐寺,乃吳浙第一名山,三寶皈依所在。
我同相公預辦香燭齋供,往靈隐中供佛齋僧,修理法事,忏我夫妻所作罪業,拔他父子早登仙境,自能消其愆矣。
”秦桧聞之大喜,曰:“若果有是處,謹仗佛力能消吾夫婦之尤,誠幸事也。
”即吩咐何立安排車馬,明日早詣靈隐寺。
何立領鈞旨預整車馬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