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劉豫建都汴梁城
關燈
小
中
大
話分兩頭。
且說劉豫,大金既立為大齊子皇帝,大金為父皇帝,治中原陝西之地皆屬焉,都于東平府。
劉豫與衆臣商議欲遷都汴梁。
衆臣皆以汴梁昔乃建都之地,山川形勝,宜為大金藩鎮。
豫大喜,即準備起行。
有河南鎮撫使翟興聽得劉豫欲來汴梁建都,即部領五千人馬屯紮于鳳牛山,截其去路。
劉豫車駕并官軍大隊正行間,人報鳳牛山有人阻攔,不能前進。
豫大驚,遣人體探回報,乃河南鎮撫使翟興部兵把守。
豫曰:“翟興文武全才,不可與敵,隻宜遣人誘之來降,許以王爵。
”即遣人以書來見翟興。
書曰:書奉河南鎮撫使翟大閣下:自别顔數載,風霜與初年又有不同矣。
君忠義之志,區聞知亦久。
勢運如此,君燭明時務者,豈不識哉!近受冊為齊位号,将建藩鎮于汴,君以重兵屯于鳳牛山,其意若何?如肯棄撫鎮之職,同歸金主,王位必進,決不君矢。
咫書呈覆,謹待回音。
翟興看書畢,裂之擲地而罵曰:“逆賊背義降虜,今又敢以書惑吾哉!”叱令左右将持書人斬訖。
即領本部人馬直出鳳牛山。
人報知劉豫,翟興将書扯裂,斬了差人,即日領人馬殺奔鳳牛山來。
劉豫大怒,擺開陣勢,自着黃金铠甲,手執鋼刀,勒馬出向陣前。
對陣中翟興見黃羅傘下一人橫刀勒馬,知是劉豫,指定罵曰:“背國逆徒,食君之祿,不思報本,今日要往哪裡!”豫曰:“素與君無怨隙,吾自欲都汴京,與爾何預,苦來相逼?”興怒曰:“汴梁乃中原之咽喉,使爾賊得而都之,縱金人來路,侵大國封疆,我宋朝何時獲睹太平?”言罷反顧曰:“誰人出馬先誅此賊?”一人應聲而出,興視之乃裨将楊偉,拍馬舞刀殺過陣來。
對陣中劉麟挺槍躍馬接住交鋒。
兩下金鼓齊鳴,二人戰上二十合,劉豫力怯,撥回馬便走。
翟興見楊偉赢了初陣,驅動人馬掩殺。
劉豫落荒而走,部下大敗,殺死者甚衆。
豫軍連退五十餘裡,翟興得勝,收回人馬不追。
劉豫走至胡鎮,劉麟等随後引敗兵來到,皆言翟興之軍勇奮,難以抵敵。
有從事張汝弼曰:“楊偉近為翟興副将,此人與吾舊相識,當以言動之,彼必來降,翟興亦可圖也。
”豫曰:“若得來降,當重用之。
”汝弼即辭劉豫,密至鳳牛山,來見楊偉。
時楊偉與翟興分作兩營屯紮,防劉豫劫寨。
人報知偉有故人相訪,偉令喚入。
汝弼進見了楊偉,大喜曰:“閣下近來無恙?”偉曰:“蒙福已獲清安。
”即請汝弼入後營,分賓主坐定。
汝弼曰:“夜間不必叙禮。
”汝弼見他部下不在身旁,起以劉豫言告之曰:“豫以将軍英傑過人,令我來勸閣下納降,當以重任付君,必不爽信。
”偉曰:“納降無妨,翟興爪牙皆在部下,倘知之追來,何以保全?”汝弼以口附偉耳道如此如此。
偉曰:“君先行,吾随後便至。
”汝弼即出營回去。
偉身藏短刀,迳入翟興營來。
衆人見是楊偉,亦不防問。
進入帳中,守帳者曰:“楊将軍夜入有何說?”偉曰:“有機密事報知。
”直至牀榻邊,興正待要問,楊偉掣出利刀刺殺之,割其首級以出,大叫曰:“翟興自恃其能,不以我為意,今殺之以歸劉豫,願随者同往!”部下知楊偉英勇,皆不敢動手。
然興善撫其衆,在河南累年,軍少食乏而能激以忠義,士莫不自奮,金人畏之,諸陵力保無侵犯,時感其德者多,遂散去一半。
偉攜翟興首級奔見劉豫。
劉豫大喜,遂封楊偉為兵馬副元帥。
次日車駕過了鳳牛山,望汴京進發。
不則數日,到了東京,冊尊父祖皆為皇帝,安慰神主在宋朝太廟中。
當日暴風大起,吹倒樹木,刮折旗竿,東京人家房屋盡皆震動,滿城官員百姓無不恐
且說劉豫,大金既立為大齊子皇帝,大金為父皇帝,治中原陝西之地皆屬焉,都于東平府。
劉豫與衆臣商議欲遷都汴梁。
衆臣皆以汴梁昔乃建都之地,山川形勝,宜為大金藩鎮。
豫大喜,即準備起行。
有河南鎮撫使翟興聽得劉豫欲來汴梁建都,即部領五千人馬屯紮于鳳牛山,截其去路。
劉豫車駕并官軍大隊正行間,人報鳳牛山有人阻攔,不能前進。
豫大驚,遣人體探回報,乃河南鎮撫使翟興部兵把守。
豫曰:“翟興文武全才,不可與敵,隻宜遣人誘之來降,許以王爵。
”即遣人以書來見翟興。
書曰:書奉河南鎮撫使翟大閣下:自别顔數載,風霜與初年又有不同矣。
君忠義之志,區聞知亦久。
勢運如此,君燭明時務者,豈不識哉!近受冊為齊位号,将建藩鎮于汴,君以重兵屯于鳳牛山,其意若何?如肯棄撫鎮之職,同歸金主,王位必進,決不君矢。
咫書呈覆,謹待回音。
翟興看書畢,裂之擲地而罵曰:“逆賊背義降虜,今又敢以書惑吾哉!”叱令左右将持書人斬訖。
即領本部人馬直出鳳牛山。
人報知劉豫,翟興将書扯裂,斬了差人,即日領人馬殺奔鳳牛山來。
劉豫大怒,擺開陣勢,自着黃金铠甲,手執鋼刀,勒馬出向陣前。
對陣中翟興見黃羅傘下一人橫刀勒馬,知是劉豫,指定罵曰:“背國逆徒,食君之祿,不思報本,今日要往哪裡!”豫曰:“素與君無怨隙,吾自欲都汴京,與爾何預,苦來相逼?”興怒曰:“汴梁乃中原之咽喉,使爾賊得而都之,縱金人來路,侵大國封疆,我宋朝何時獲睹太平?”言罷反顧曰:“誰人出馬先誅此賊?”一人應聲而出,興視之乃裨将楊偉,拍馬舞刀殺過陣來。
對陣中劉麟挺槍躍馬接住交鋒。
兩下金鼓齊鳴,二人戰上二十合,劉豫力怯,撥回馬便走。
翟興見楊偉赢了初陣,驅動人馬掩殺。
劉豫落荒而走,部下大敗,殺死者甚衆。
豫軍連退五十餘裡,翟興得勝,收回人馬不追。
劉豫走至胡鎮,劉麟等随後引敗兵來到,皆言翟興之軍勇奮,難以抵敵。
有從事張汝弼曰:“楊偉近為翟興副将,此人與吾舊相識,當以言動之,彼必來降,翟興亦可圖也。
”豫曰:“若得來降,當重用之。
”汝弼即辭劉豫,密至鳳牛山,來見楊偉。
時楊偉與翟興分作兩營屯紮,防劉豫劫寨。
人報知偉有故人相訪,偉令喚入。
汝弼進見了楊偉,大喜曰:“閣下近來無恙?”偉曰:“蒙福已獲清安。
”即請汝弼入後營,分賓主坐定。
汝弼曰:“夜間不必叙禮。
”汝弼見他部下不在身旁,起以劉豫言告之曰:“豫以将軍英傑過人,令我來勸閣下納降,當以重任付君,必不爽信。
”偉曰:“納降無妨,翟興爪牙皆在部下,倘知之追來,何以保全?”汝弼以口附偉耳道如此如此。
偉曰:“君先行,吾随後便至。
”汝弼即出營回去。
偉身藏短刀,迳入翟興營來。
衆人見是楊偉,亦不防問。
進入帳中,守帳者曰:“楊将軍夜入有何說?”偉曰:“有機密事報知。
”直至牀榻邊,興正待要問,楊偉掣出利刀刺殺之,割其首級以出,大叫曰:“翟興自恃其能,不以我為意,今殺之以歸劉豫,願随者同往!”部下知楊偉英勇,皆不敢動手。
然興善撫其衆,在河南累年,軍少食乏而能激以忠義,士莫不自奮,金人畏之,諸陵力保無侵犯,時感其德者多,遂散去一半。
偉攜翟興首級奔見劉豫。
劉豫大喜,遂封楊偉為兵馬副元帥。
次日車駕過了鳳牛山,望汴京進發。
不則數日,到了東京,冊尊父祖皆為皇帝,安慰神主在宋朝太廟中。
當日暴風大起,吹倒樹木,刮折旗竿,東京人家房屋盡皆震動,滿城官員百姓無不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