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韓世忠平定建州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兀朮聽得宋軍燒絕歸路,即分兵防救糧草。
時近黃昏左側,晚風驟起,一時火遂發作,焚着山谷樹木,滿天通紅,延及金人糧草。
番将斡離球領胡兵來救糧草,安雄一軍殺出,将金人沖作兩截,各不能相顧,爬山逃走。
比及兀朮知後軍有失,勒回馬殺來救護,吳玠已驅動宋兵鼓勇争先,金陣一動,隊伍紛亂。
沒立、烏魯折合隻保得兀朮逃走。
正行間,人報”糧草盡被宋軍所焚,前路燒絕棧道,不可前進,元帥速走渭河!”兀朮驚慌,即引衆人殺回渭河。
吳玠引兵急追。
兀朮走出和尚原二裡,盡是峭壁。
隻聽得兩下一聲梆子響,山上五百弓弩手一齊放下箭來,兀朮身中二矢,即棄坐下馬而逃。
沒立拚命殺向大路,一矢飛到,正中頭頸,沒立墜馬而死。
十萬大兵在此折了一半,僵屍數十裡,棄旗鼓衣甲之類填滿山峪。
烏魯折合急走至渭河,奪得馬匹與兀朮。
浮梁已被宋将湯威盡行截斷,樹木流塞河中,金兵又不能渡。
四下喊聲大震,霍武、吳璘傳令:“休得走了兀朮!”兀朮與烏魯折合上下無路,殘兵皆喪膽,隻待要走,烏魯折合曰:“元帥急去了頭盔铠甲,削其須髯,使宋人難認,可脫此厄!”兀朮即拔所佩刀劍削去其須髯,複棄馬沿河與烏魯折合走出寶雞。
将近一更末,前面火光迸天,一隊人馬攔路,兀朮歎曰:“吾合休矣!”前軍不是别人,乃番将斡離球被宋軍殺敗,屯紮于此。
兀朮心始安,與衆人出得寶雞縣,傳食飛鳳山下,仰面大恸。
衆人曰:“元帥于天羅地網中已逃得出,何故悲恸?”兀朮曰:“吾自南侵始敗于鎮江之時,未有如此挫衄,削須去袍,軍馬喪盡,深以為愧也!”衆将皆勸:“勝敗不可必緻,回至本國,複整人馬來取雠。
”兀朮恐宋人追襲,連夜引衆回雲中去了。
吳玠收軍,集諸将于和尚原。
衆人各上其功,斬獲耳帶金環者三百級,降渤海漢兒二萬餘,掠得辎重刍糧積如山丘。
初,金人之至也,吳玠與璘以散卒數千駐原上,朝廷隔絕,人無固志,有欲謀劫玠兄弟北降者。
玠知之,召諸将歃血誓盟,勉以忠義,皆感泣願盡死力,故能成功焉。
後人有詩雲:胡馬南來羯鼓喧,中原日以見摧殘。
羽書原上旌旗息,血戰關前日月寒。
畫角哀鳴金虜遁,凱歌聲奏蜀民安。
高宗不惑和戎策,二帝銮輿竟可還。
吳玠探聽金人已出寶雞縣,退回雲中,乃遣湯威屯鳳翔,安雄守散關,弟吳璘屯箭筈嶺,以防兀朮複寇。
差人以捷音詣奏行在。
高宗覽奏,謂近臣曰:“川蜀道路遙遠,聲勢不聞久矣。
今吳玠以數千衆殺退金人十餘萬。
關陝一路,朕無憂矣。
”因下诏獎谕之。
時建州賊範汝為作孽猖熾,辛企宗讨之,官軍喪折。
帝召衆臣議之。
趙鼎曰:“知水戰者莫如韓世忠,陛下若召之進讨,克服必矣。
”高宗乃手敕召韓世忠助辛企宗讨建州賊。
韓世忠得旨于鎮江,即部領蘇勝、霍武等一萬人馬,前抵建州,與衆人議曰:“建居閩嶺上流,若賊沿流而下,七郡皆血肉矣。
”遂令蘇勝引兵乘舟出中流,自率步卒二萬出鳳凰山,水陸并進,直搗賊營。
範汝為引賊黨列營待之。
韓世忠一軍先至,隊伍整肅。
賊衆望見,不戰自亂。
世忠乘勢殺過賊營,汝為衆寡不敵,大敗落荒而走。
至半路,霍武一支人馬截出,大叫:“逆賊慢來!”揮起鋼刀,來戰汝為。
汝為驚慌,措手不及,被霍武斬落馬下。
衆人皆伏地請降,世忠下令:“休得殺之。
”汝為弟範嶽、範吉見官軍精銳,二人拚死殺
時近黃昏左側,晚風驟起,一時火遂發作,焚着山谷樹木,滿天通紅,延及金人糧草。
番将斡離球領胡兵來救糧草,安雄一軍殺出,将金人沖作兩截,各不能相顧,爬山逃走。
比及兀朮知後軍有失,勒回馬殺來救護,吳玠已驅動宋兵鼓勇争先,金陣一動,隊伍紛亂。
沒立、烏魯折合隻保得兀朮逃走。
正行間,人報”糧草盡被宋軍所焚,前路燒絕棧道,不可前進,元帥速走渭河!”兀朮驚慌,即引衆人殺回渭河。
吳玠引兵急追。
兀朮走出和尚原二裡,盡是峭壁。
隻聽得兩下一聲梆子響,山上五百弓弩手一齊放下箭來,兀朮身中二矢,即棄坐下馬而逃。
沒立拚命殺向大路,一矢飛到,正中頭頸,沒立墜馬而死。
十萬大兵在此折了一半,僵屍數十裡,棄旗鼓衣甲之類填滿山峪。
烏魯折合急走至渭河,奪得馬匹與兀朮。
浮梁已被宋将湯威盡行截斷,樹木流塞河中,金兵又不能渡。
四下喊聲大震,霍武、吳璘傳令:“休得走了兀朮!”兀朮與烏魯折合上下無路,殘兵皆喪膽,隻待要走,烏魯折合曰:“元帥急去了頭盔铠甲,削其須髯,使宋人難認,可脫此厄!”兀朮即拔所佩刀劍削去其須髯,複棄馬沿河與烏魯折合走出寶雞。
将近一更末,前面火光迸天,一隊人馬攔路,兀朮歎曰:“吾合休矣!”前軍不是别人,乃番将斡離球被宋軍殺敗,屯紮于此。
兀朮心始安,與衆人出得寶雞縣,傳食飛鳳山下,仰面大恸。
衆人曰:“元帥于天羅地網中已逃得出,何故悲恸?”兀朮曰:“吾自南侵始敗于鎮江之時,未有如此挫衄,削須去袍,軍馬喪盡,深以為愧也!”衆将皆勸:“勝敗不可必緻,回至本國,複整人馬來取雠。
”兀朮恐宋人追襲,連夜引衆回雲中去了。
吳玠收軍,集諸将于和尚原。
衆人各上其功,斬獲耳帶金環者三百級,降渤海漢兒二萬餘,掠得辎重刍糧積如山丘。
初,金人之至也,吳玠與璘以散卒數千駐原上,朝廷隔絕,人無固志,有欲謀劫玠兄弟北降者。
玠知之,召諸将歃血誓盟,勉以忠義,皆感泣願盡死力,故能成功焉。
後人有詩雲:胡馬南來羯鼓喧,中原日以見摧殘。
羽書原上旌旗息,血戰關前日月寒。
畫角哀鳴金虜遁,凱歌聲奏蜀民安。
高宗不惑和戎策,二帝銮輿竟可還。
吳玠探聽金人已出寶雞縣,退回雲中,乃遣湯威屯鳳翔,安雄守散關,弟吳璘屯箭筈嶺,以防兀朮複寇。
差人以捷音詣奏行在。
高宗覽奏,謂近臣曰:“川蜀道路遙遠,聲勢不聞久矣。
今吳玠以數千衆殺退金人十餘萬。
關陝一路,朕無憂矣。
”因下诏獎谕之。
時建州賊範汝為作孽猖熾,辛企宗讨之,官軍喪折。
帝召衆臣議之。
趙鼎曰:“知水戰者莫如韓世忠,陛下若召之進讨,克服必矣。
”高宗乃手敕召韓世忠助辛企宗讨建州賊。
韓世忠得旨于鎮江,即部領蘇勝、霍武等一萬人馬,前抵建州,與衆人議曰:“建居閩嶺上流,若賊沿流而下,七郡皆血肉矣。
”遂令蘇勝引兵乘舟出中流,自率步卒二萬出鳳凰山,水陸并進,直搗賊營。
範汝為引賊黨列營待之。
韓世忠一軍先至,隊伍整肅。
賊衆望見,不戰自亂。
世忠乘勢殺過賊營,汝為衆寡不敵,大敗落荒而走。
至半路,霍武一支人馬截出,大叫:“逆賊慢來!”揮起鋼刀,來戰汝為。
汝為驚慌,措手不及,被霍武斬落馬下。
衆人皆伏地請降,世忠下令:“休得殺之。
”汝為弟範嶽、範吉見官軍精銳,二人拚死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