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破番營康王奔逃 殺定方伸雪父仇

關燈
詩曰: 數年冤恨到如今,仇上加仇洗不清。

     羅通險失車輪手,虧得屠爐作救星。

     那羅通看見馬前馬後都是槍刀,并沒有去路,隻叫:“我命休矣!”驚動城上蘇定方,在垛内見了不勝歡喜:“如今這小畜生性命一定要送番兵手内的了。

    為此借刀,殺我孩兒仇恨已報!” 不表蘇定方在城上得意。

    單講番營盤内赤壁營,康王同了屠封丞相、屠爐公主等正坐龍位。

    此時正張挂銀燈,忽聽得外面殺聲震地,金鼓連天,忙問道:“營外為何呐喊?”小番禀道:“啟上狼主,隻因外面有一南朝小蠻子,名喚羅通,十分利害,連殺三門,無人抵敵。

    如今在西城被元帥圍住,将要活擒蠻子了!”屠爐公主聽見,心内吃驚,暗想:“我把終身托他,叫小将軍殺進番營,共救南朝天子,如今他在西城厮殺,一定人困馬乏,況且祖車輪斧法精通,必然性命不保,倘有差遲,豈不怨恨于我?不如出營前救護夫君,也表我一片真心為他。

    ”公主算計已定,開言叫聲:“父王!南朝這羅通骁勇異常,兒臣飛刀尚被他破掉,何在祖元帥!這叫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然是這些番将圍住,也難擒他。

    不如待兒臣前去助元帥一臂之力,捉了羅通。

    ”康王大喜,說:“王兒言之有理,快快前去!” 那時公主上馬,提了兩口繡鸾刀,出了番營,并不帶番婆、番女,徑走西城。

    擡頭一看,隻見圍繞一圈子,在裡厮殺。

    聲聲隻聽得叫:“我命休矣!誰來救救?”公主暗想:“分明在那裡叫我。

    ”連忙沖前一步,大叫:“衆将閃開!元帥,我來助戰,共擒羅通!”衆番将殺得氣喘吼吼,聽見公主娘娘來,大家閃在一旁讓開。

    屠爐公主這一馬沖過來相救羅通之事,我且慢表。

     先講木陽城内貞觀天子李世民,坐在銀銮殿上。

    兩邊衆公爺站立,徐茂公立在左側,皇爺開口叫聲:“徐先生,你的陰陽當初件件有準,到今朝程王兄讨救之事,卻有差了。

    ”茂公說:“陛下何以見臣陰陽不準呢?”朝廷道:“前日程王兄去讨救兵的時節,先生也曾算他今日辰刻救兵到木陽城了。

    如今寡人在此候了一天,不要說辰刻,如今已到戌刻,還不見至,想救兵今日一定不來的了,豈不是先生陰陽不準?城中糧草看看盡了,再是五天救兵不到,絕了糧草,還有什麼天賜王糧到來不成?”茂公道:“陛下龍心請安。

    臣陰陽有準,算定今日辰刻救兵到,一些不差,救兵辰刻已到木陽城了。

    ” 皇爺說:“先生,怎麼既然辰刻到的,為什麼至晚還不進來見寡人?”茂公叫聲:“聖上!有位小公子獨馬進番營,因城門緊閉,又被番兵困住在城外厮殺,故而辰刻至晚不見進來。

    ”朝廷說:“有這等事?”側定耳朵聽一聽,說:“阿唷!”隻聽得外邊炮響連天,戰鼓似雷,喊響齊聲,鬧殺不住。

    那朝廷聽罷,龍顔大怒,說:“秦王兄,今日輪差那位官員巡城,這等欺朕?救兵辰刻到的,至晚還不來奏,閉住城門不放禦侄進來,是什麼意思?”秦瓊叫聲:“陛下!今日乃銀國公蘇定方巡城,不知他為什麼緣故不來奏知。

    ” 尉遲恭不覺大怒,說:“陛下!那蘇定方不來奏知我王,分明欺君,暗為國賊,一定他反了!待臣前去擒來。

    ”那時尉遲恭跨上雕鞍,出了午門,竟走北城去了。

    不必說他。

     茂公開言叫:“秦三弟,你快令衆将連夜沖殺番營,好外應裡合,一陣成功!”叔寶領了茂公之命,遂傳令大小三軍,披挂端兵,擺齊隊伍,先鋒、副總都是披挂起馬。

    馬、段、殷、劉、王五将,大家跨上馬,刀的刀,槍的槍,各帶能幹家将數十,出了銀銮殿。

    燈球亮子照耀如同白晝,秦元帥領三軍往北城來,且慢表。

     這裡馬三保、段志遠、殷開山、劉洪基各帶三軍殺出四門,我且不表。

     又要說外面番将圍繞羅通,正在厮殺,見屠爐公主上來,大家閃在一邊,讓公主沖到祖車輪馬前,喝聲:“呔!羅通,照刀罷!”綽這一刀望祖車輪頂梁上砍下來。

    車輪不曾提防,要躲閃也來不及了,說:“阿呀公主!怎麼斬錯了?”口内叫斬錯,頭偏得一偏,貼中左肩一隻膊子砍了下來,在馬上翻身倒地。

    羅通見了,滿心歡喜,縱一步,馬上望車輪一槍刺個後背透前心。

     可憐一員大将,死于非命。

    那些衆番兵見公主斬下元帥膊子,大家喧嚷:“公主娘娘反了!”唬得屠爐女面如土色,到望那一首跑了過去。

    羅通如今膽大了。

    串動梅花槍,見一個挑一個,好挑哩!一邊在此戰。

     再講到城内,尉遲恭沖上城頭,他是個莽大夫,叫一聲:“拿反賊!蘇定方不要走!”豁喇喇一馬沖過來了。

    這蘇定方聽言心内一跳,回轉頭看時,卻原來是尉遲恭,心内倒覺着自己不是了,忙叫心腹家将快快下去開城逃命。

     定方提了大砍刀,下落城頭。

    四員家将把城門大開,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