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蘇定方計窖羅通 屠爐女憐才相救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一将焉能戰四門,卻遭奸佞害忠臣。
若非唐主齊天福,那許英雄脫難星。
羅通聽見炮聲響處,倒吃一驚。
擡頭一看,隻見一員番将沖到面前,赤銅刀劈面斬來。
羅通就把梅花槍架定,喝聲:“你是什麼人,擅敢攔阻本帥進城之路?”那番将也喝道:“呔!唐将聽者,魔乃大元帥麾下大将軍,姓紅名豹,奉元帥将令,命魔家圍困南城。
你可不知魔的刀法利害麼!想你有甚本事,敢攪亂我南城汛地?”羅通也不回言,大怒,挺槍直往紅豹面門刺來,紅豹說聲:“來得好!”把赤銅刀劈面相迎。
兩将交鋒,戰有六個回合,馬有四個照面。
紅豹赤銅刀實為利害,望着羅通頭頂上劈面門“綽綽綽”亂斬下來。
那時,羅通也把手中攢竹梅花槍噶啷丁當,丁當噶啷鈎開了槍,逼開了刀。
這一番厮殺不打緊,足足戰到四十回合,不分勝敗。
那時惱了羅通,把槍緊一緊,喝聲:“番狗奴,照槍罷!”嗖這一槍挑進來,紅豹喊聲:“不好!”閃躲不及,正中咽喉,挑下馬來。
那番正偏将、副偏将見主将已死,大家逃散,往營中去躲避了。
羅通喘定了氣,來到南城邊,大叫道:“呔!城上那一位公爺巡城?快報與他知道,說本邦救兵到了。
小爵主羅通要見父王,快快開城門放我進去!” 少表這裡叫城。
單進城上自從被番兵圍住,元帥秦瓊傳令在此,每一門要三千軍士守在這裡,日日差一位公爺在城上巡城。
這一日剛好輪着銀國公蘇定方巡城。
他聽見城下有人大叫,連忙扒在城垛上望底下一看,隻見羅通匹馬單槍在下,明知救兵到了,心下暗想說:“且住。
我昨夜得其一夢,甚是蹊跷,夢見我大孩兒蘇麟,滿身鮮血走到面前說:‘爹爹,孩兒死得好慘!這段冤内成冤,何日得清也?’說罷我就驚醒。
想将起來,此夢必有來因,莫不是羅家之事發了?他說冤内成冤,必然将我孩兒擺布死了,要我報仇的意思。
待我問他着。
”蘇定方叫一聲:“賢侄,你救兵到了麼?”羅通擡頭一看,心中想道:“原來就是這狗男女!罷,罷!今日權柄在他手中,隻得耐着性氣。
”正是:英雄做作癡呆漢,豪傑權為懵懂人。
便答應道:“救兵到了,煩蘇老伯開城,待小侄進城朝見父王龍駕。
”定方說:“賢侄,你帶多少兵馬?幾家爵主?紮營在何處?程老千歲可在營中麼?”羅通道:“侄帶領七十萬人馬,幾家爵主,紮營在番營外面六、七裡地面,程伯父現在營中。
”蘇定方說:“我家蘇鱗、蘇鳳兩個孩兒可來麼?” 羅通聽見此言,沉吟一回說:“他二人在後面解糧,少不得來的。
”蘇定方見他說話支吾,心中覺着必定他要報祖父冤仇,把我孩兒不知怎麼樣處決了,故有此番惡夢。
正是:人生何苦結冤仇,冤冤相報幾時休?我若放他進城,此仇何時報雪?卻不道連我性命不保。
倒不如借刀殺人,把一個公報私仇,以雪我兒之恨罷!叫這畜生四門殺轉。
況番将祖車輪萬人莫敵,手下骁勇之輩不計其數。
叫他四門殺轉,必遭其害,豈不快我之心?”定方惡計算定,豈知天意難回。
思量自有神明助,反使羅通名姓揚。
蘇定方便叫聲:“賢侄,陛下龍駕正坐銀銮殿,貼對南城。
若把城門開了,被番兵沖進,有驚龍駕,豈不是你我之罪麼?”羅通說:“既如此,便怎麼樣?”定方說:“不如賢侄殺進東城罷。
”羅通說:“就是東門,你快往東城等我!”羅通說罷,把馬一催,南城走轉來。
要曉得圍困城池,多是番兵紮營盤的,隻有幾條要路,各有大将幾員把守出入之所,以防唐将殺出。
番營餘外營帳,隻有番狗,沒有番将的。
羅通走到東門,正欲叫門,忽聽得城凹一聲炮響,沖出兩員大将來了。
你看他打扮甚奇,都是兇惡之相。
一個是: 頭戴青銅獅子盔,頭如笆鬥面如灰;兩隻眼珠銅鈴樣,一雙直藍掃帚眉。
身穿柳葉青銅鏡,大紅袍上繡雲堆;左插弓來右插箭,手提畫戟跨烏骓。
又見那一個怎生打扮: 頭上映龍綠紮額,面貌如同重棗色;兩道濃,黑眉毛異,一雙大眼烏珠黑。
内襯二龍官綠袍,外穿銅甲魚鱗葉;手端一把青龍刀,坐下一匹青毛吼。
這兩個番将沖将過來。
羅通大喝道:“呔!你們兩隻番狗,留下名來!” 兩員番将大怒道:“你這小蠻子,要問魔家弟兄之名麼、乃紅袍大力子大元帥祖麾下護駕将軍伍龍、伍虎便是。
奉元帥将令,在此守東城汛地。
你獨馬單槍前來送死麼?”羅通大怒道:“我把你兩個番狗!怎麼攔阻本帥,不容進城?你好好讓開,饒你們一死。
若然執意攔阻馬前,死在本帥槍尖上猶如螞蟻一般,何足于惜!”伍
若非唐主齊天福,那許英雄脫難星。
羅通聽見炮聲響處,倒吃一驚。
擡頭一看,隻見一員番将沖到面前,赤銅刀劈面斬來。
羅通就把梅花槍架定,喝聲:“你是什麼人,擅敢攔阻本帥進城之路?”那番将也喝道:“呔!唐将聽者,魔乃大元帥麾下大将軍,姓紅名豹,奉元帥将令,命魔家圍困南城。
你可不知魔的刀法利害麼!想你有甚本事,敢攪亂我南城汛地?”羅通也不回言,大怒,挺槍直往紅豹面門刺來,紅豹說聲:“來得好!”把赤銅刀劈面相迎。
兩将交鋒,戰有六個回合,馬有四個照面。
紅豹赤銅刀實為利害,望着羅通頭頂上劈面門“綽綽綽”亂斬下來。
那時,羅通也把手中攢竹梅花槍噶啷丁當,丁當噶啷鈎開了槍,逼開了刀。
這一番厮殺不打緊,足足戰到四十回合,不分勝敗。
那時惱了羅通,把槍緊一緊,喝聲:“番狗奴,照槍罷!”嗖這一槍挑進來,紅豹喊聲:“不好!”閃躲不及,正中咽喉,挑下馬來。
那番正偏将、副偏将見主将已死,大家逃散,往營中去躲避了。
羅通喘定了氣,來到南城邊,大叫道:“呔!城上那一位公爺巡城?快報與他知道,說本邦救兵到了。
小爵主羅通要見父王,快快開城門放我進去!” 少表這裡叫城。
單進城上自從被番兵圍住,元帥秦瓊傳令在此,每一門要三千軍士守在這裡,日日差一位公爺在城上巡城。
這一日剛好輪着銀國公蘇定方巡城。
他聽見城下有人大叫,連忙扒在城垛上望底下一看,隻見羅通匹馬單槍在下,明知救兵到了,心下暗想說:“且住。
我昨夜得其一夢,甚是蹊跷,夢見我大孩兒蘇麟,滿身鮮血走到面前說:‘爹爹,孩兒死得好慘!這段冤内成冤,何日得清也?’說罷我就驚醒。
想将起來,此夢必有來因,莫不是羅家之事發了?他說冤内成冤,必然将我孩兒擺布死了,要我報仇的意思。
待我問他着。
”蘇定方叫一聲:“賢侄,你救兵到了麼?”羅通擡頭一看,心中想道:“原來就是這狗男女!罷,罷!今日權柄在他手中,隻得耐着性氣。
”正是:英雄做作癡呆漢,豪傑權為懵懂人。
便答應道:“救兵到了,煩蘇老伯開城,待小侄進城朝見父王龍駕。
”定方說:“賢侄,你帶多少兵馬?幾家爵主?紮營在何處?程老千歲可在營中麼?”羅通道:“侄帶領七十萬人馬,幾家爵主,紮營在番營外面六、七裡地面,程伯父現在營中。
”蘇定方說:“我家蘇鱗、蘇鳳兩個孩兒可來麼?” 羅通聽見此言,沉吟一回說:“他二人在後面解糧,少不得來的。
”蘇定方見他說話支吾,心中覺着必定他要報祖父冤仇,把我孩兒不知怎麼樣處決了,故有此番惡夢。
正是:人生何苦結冤仇,冤冤相報幾時休?我若放他進城,此仇何時報雪?卻不道連我性命不保。
倒不如借刀殺人,把一個公報私仇,以雪我兒之恨罷!叫這畜生四門殺轉。
況番将祖車輪萬人莫敵,手下骁勇之輩不計其數。
叫他四門殺轉,必遭其害,豈不快我之心?”定方惡計算定,豈知天意難回。
思量自有神明助,反使羅通名姓揚。
蘇定方便叫聲:“賢侄,陛下龍駕正坐銀銮殿,貼對南城。
若把城門開了,被番兵沖進,有驚龍駕,豈不是你我之罪麼?”羅通說:“既如此,便怎麼樣?”定方說:“不如賢侄殺進東城罷。
”羅通說:“就是東門,你快往東城等我!”羅通說罷,把馬一催,南城走轉來。
要曉得圍困城池,多是番兵紮營盤的,隻有幾條要路,各有大将幾員把守出入之所,以防唐将殺出。
番營餘外營帳,隻有番狗,沒有番将的。
羅通走到東門,正欲叫門,忽聽得城凹一聲炮響,沖出兩員大将來了。
你看他打扮甚奇,都是兇惡之相。
一個是: 頭戴青銅獅子盔,頭如笆鬥面如灰;兩隻眼珠銅鈴樣,一雙直藍掃帚眉。
身穿柳葉青銅鏡,大紅袍上繡雲堆;左插弓來右插箭,手提畫戟跨烏骓。
又見那一個怎生打扮: 頭上映龍綠紮額,面貌如同重棗色;兩道濃,黑眉毛異,一雙大眼烏珠黑。
内襯二龍官綠袍,外穿銅甲魚鱗葉;手端一把青龍刀,坐下一匹青毛吼。
這兩個番将沖将過來。
羅通大喝道:“呔!你們兩隻番狗,留下名來!” 兩員番将大怒道:“你這小蠻子,要問魔家弟兄之名麼、乃紅袍大力子大元帥祖麾下護駕将軍伍龍、伍虎便是。
奉元帥将令,在此守東城汛地。
你獨馬單槍前來送死麼?”羅通大怒道:“我把你兩個番狗!怎麼攔阻本帥,不容進城?你好好讓開,饒你們一死。
若然執意攔阻馬前,死在本帥槍尖上猶如螞蟻一般,何足于惜!”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