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關燈
小
中
大
記得宣傳隊解散之前,演出了三場,作為告别。
演出後,孫副軍長嚷着要見拉闆胡的“胖女子”。
這位副軍長長期休養,已老态龍鐘,很久不露面了。
他是由兩個小兵架上台的。
“首長,您是問田巧巧同志吧?”黎隊長上前問。
“我不管她是啥子同志,反正是那個胖姑娘……她哪裡去了?”他昏花的目光在人群中迷失了方向。
……她哪裡去了?哪裡去了?大家木然地看着老頭兒。
參戰的人都活着,唯獨這個健壯的田巧巧……多麼不近情理啊! 死,果真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麼?她那麼強壯的生命,被一顆小小的子彈就勾銷了?她和大夥一起生活了那麼多年,她幫助大夥做過那麼多事,難道這麼多人都沒有力量拉住她嗎? 黎隊長把副軍長送走了。
他沒有力量解釋,或是怕老首長受不了這解釋,總之他沒有開口…… 大概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田巧巧出現在新兵面前的神态,當徐教導員把她推出,指派她為女兵班班長時,她怎麼也繃不住,咧開嘴笑了,一點也不矜持,一點也不掩飾自己對這職務很得意,很稱心。
她那時總喜歡在“新兵”後面加上個“蛋兒”。
“喂,新兵蛋兒們!”她總是無緣無故地興高采烈,“到了部隊啦!就甭來撒嬌賣乖那一套。
甭管你在家怎麼個金貴,上這兒來可沒人把你們當小寶貝、小乖乖!”她幫女兵們每個人鋪好床鋪,順便查看各人帶的“行頭”。
“就憑這長綢小褂,今晚上派你第一班站崗!”她對小方說。
又看看喬怡和桑采的腳,“襪子——部隊發的老棉線襪呐?打明兒起,把你們那長襪子、紅襪子、肉皮色兒襪子統統寄回家!我是老兵,得聽我的。
” 小方歪歪嘴說她:“不過是一年的老兵。
” 桑采問:“過一年我們也要長成她那麼胖?”她直抽冷氣。
田巧巧眨眼工夫就把十二張床鋪得十分平整舒适,并打來了熱水,逼着女孩們脫光上衣,挨個替她們擦了背。
喬怡忸怩,還挨了她一巴掌。
那一巴掌打得喬怡新鮮極了:皮膚表層的微循環發生了奇異的變化,把一種快感迅速輸入她的全身心。
喬怡第一次懂得,人與人原來還有着如此簡單、質樸的接觸方式。
她強迫每個人擦澡,換上部隊的寬大襯衫,然後集合全體女兵,領她們認廁所的門。
這一切似乎都是部隊的明文規定。
桑采驚叫!“廁所這麼遠,夜裡我可不敢來!”田巧巧立刻拍着胸脯說,“警衛由我包了!”但大夥後來發現喊醒她真不是容易的事,用桑采的話說:“等把她喊醒,我早撒在褲子裡了!” 後來北方和本地新兵都到了。
她管所有北京兵叫“老鄉”。
但白莉說她:“一口河北腔,誰跟她是‘老鄉’?北京人可不吃生茄子!” “天曉得!”四川兵甯萍萍接道,“生茄子算什麼,她吃生蔥生蒜生韭菜,生白菜蘸了醬油也吃!” “她洗頭用堿塊!” “她胸罩是自己縫的!” 白莉尖刻地笑道:“她可是真正的貧下中農!……喝棒子渣糊糊長大的!” 新兵們背地議論歸議論,但對這位“田班長”可不敢當面違拗。
她膂力過人,從那個農民家庭繼承了一手闆胡絕技的同時,也繼承了一副良好的體魄。
每逢宣傳隊出外演出,她一人能扛起百餘斤的燈光皮線。
那隻重達一百五六十斤的定音鼓,她“咳哧”一聲就上了肩。
她愛和男兵扳腕子,赢了就說:“二百來斤,我扛着就走;一百來斤,我夾着就走;七八十斤,姑奶奶捏着就走!” 一九七四年冬天拉練,宣傳隊在一座谷倉裡宿營。
傍晚在打谷場演出完畢,又困又累,二十幾個姑娘擠成一排,倒頭便睡了。
田巧巧說桑采夜裡愛蹬被子,便主動挨着她睡。
第二天天不亮集合,桑采抱怨一覺起來穿不進鞋了。
她拼足力氣将右腳往那高靿膠鞋裡塞。
喬怡想起《紅樓夢》裡的一句話,笑道:“才走了幾十裡,哪裡就大了腳!”她幫她把鞋勉強套上,但走了兩步,桑采感到極不舒适,就着門口透進來的微光,脫鞋一看,便聽她“哇”的一聲慘叫,把鞋子從門裡撂到院子裡。
大家問她,她隻是哭,喬怡到院裡幫她找鞋,她大叫:“那鞋我不要了!你行行好幫我扔了它吧!”喬怡拾起那隻鞋時才看清,裡面有隻壓扁的死耗子。
田巧巧一聽卻大笑:“我說呢,夜裡翻身被什麼硌了一下。
我迷裡麻糊抓起那毛茸茸的玩藝随手一撂……好家夥,還真準!”桑采捂着臉,悲憤地抗議:“你還笑!你還笑!……”她哭得嗚嗚咽咽,把腳上那隻襪子也拽下來,狠狠扔出門去。
田巧巧笑得止不住,一邊笑一邊拿着桑采的鞋襪到塘裡替她洗涮去了。
到了早上開飯時間,大隊人馬都在談論這個笑話。
軍機關的參謀幹事們一個個到田巧巧面前點頭哈腰:“我們服了!怪不得你背得動兩三個背包——勁真大,把那耗子壓成了一張鞋墊兒!”自此,無人再叫她田巧巧,隻叫她“大田”、“田胖”,更有那刻薄家夥叫她“黑田大佐”,等到電影《春苗》上映,她便成了“田胖苗”。
拉練途中,宣傳處又将一項原屬于他們份内的工作推給了宣傳隊:弄來一大摞圖片,讓他們在演出場地周圍順便挂一挂,
演出後,孫副軍長嚷着要見拉闆胡的“胖女子”。
這位副軍長長期休養,已老态龍鐘,很久不露面了。
他是由兩個小兵架上台的。
“首長,您是問田巧巧同志吧?”黎隊長上前問。
“我不管她是啥子同志,反正是那個胖姑娘……她哪裡去了?”他昏花的目光在人群中迷失了方向。
……她哪裡去了?哪裡去了?大家木然地看着老頭兒。
參戰的人都活着,唯獨這個健壯的田巧巧……多麼不近情理啊! 死,果真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麼?她那麼強壯的生命,被一顆小小的子彈就勾銷了?她和大夥一起生活了那麼多年,她幫助大夥做過那麼多事,難道這麼多人都沒有力量拉住她嗎? 黎隊長把副軍長送走了。
他沒有力量解釋,或是怕老首長受不了這解釋,總之他沒有開口…… 大概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田巧巧出現在新兵面前的神态,當徐教導員把她推出,指派她為女兵班班長時,她怎麼也繃不住,咧開嘴笑了,一點也不矜持,一點也不掩飾自己對這職務很得意,很稱心。
她那時總喜歡在“新兵”後面加上個“蛋兒”。
“喂,新兵蛋兒們!”她總是無緣無故地興高采烈,“到了部隊啦!就甭來撒嬌賣乖那一套。
甭管你在家怎麼個金貴,上這兒來可沒人把你們當小寶貝、小乖乖!”她幫女兵們每個人鋪好床鋪,順便查看各人帶的“行頭”。
“就憑這長綢小褂,今晚上派你第一班站崗!”她對小方說。
又看看喬怡和桑采的腳,“襪子——部隊發的老棉線襪呐?打明兒起,把你們那長襪子、紅襪子、肉皮色兒襪子統統寄回家!我是老兵,得聽我的。
” 小方歪歪嘴說她:“不過是一年的老兵。
” 桑采問:“過一年我們也要長成她那麼胖?”她直抽冷氣。
田巧巧眨眼工夫就把十二張床鋪得十分平整舒适,并打來了熱水,逼着女孩們脫光上衣,挨個替她們擦了背。
喬怡忸怩,還挨了她一巴掌。
那一巴掌打得喬怡新鮮極了:皮膚表層的微循環發生了奇異的變化,把一種快感迅速輸入她的全身心。
喬怡第一次懂得,人與人原來還有着如此簡單、質樸的接觸方式。
她強迫每個人擦澡,換上部隊的寬大襯衫,然後集合全體女兵,領她們認廁所的門。
這一切似乎都是部隊的明文規定。
桑采驚叫!“廁所這麼遠,夜裡我可不敢來!”田巧巧立刻拍着胸脯說,“警衛由我包了!”但大夥後來發現喊醒她真不是容易的事,用桑采的話說:“等把她喊醒,我早撒在褲子裡了!” 後來北方和本地新兵都到了。
她管所有北京兵叫“老鄉”。
但白莉說她:“一口河北腔,誰跟她是‘老鄉’?北京人可不吃生茄子!” “天曉得!”四川兵甯萍萍接道,“生茄子算什麼,她吃生蔥生蒜生韭菜,生白菜蘸了醬油也吃!” “她洗頭用堿塊!” “她胸罩是自己縫的!” 白莉尖刻地笑道:“她可是真正的貧下中農!……喝棒子渣糊糊長大的!” 新兵們背地議論歸議論,但對這位“田班長”可不敢當面違拗。
她膂力過人,從那個農民家庭繼承了一手闆胡絕技的同時,也繼承了一副良好的體魄。
每逢宣傳隊出外演出,她一人能扛起百餘斤的燈光皮線。
那隻重達一百五六十斤的定音鼓,她“咳哧”一聲就上了肩。
她愛和男兵扳腕子,赢了就說:“二百來斤,我扛着就走;一百來斤,我夾着就走;七八十斤,姑奶奶捏着就走!” 一九七四年冬天拉練,宣傳隊在一座谷倉裡宿營。
傍晚在打谷場演出完畢,又困又累,二十幾個姑娘擠成一排,倒頭便睡了。
田巧巧說桑采夜裡愛蹬被子,便主動挨着她睡。
第二天天不亮集合,桑采抱怨一覺起來穿不進鞋了。
她拼足力氣将右腳往那高靿膠鞋裡塞。
喬怡想起《
大家問她,她隻是哭,喬怡到院裡幫她找鞋,她大叫:“那鞋我不要了!你行行好幫我扔了它吧!”喬怡拾起那隻鞋時才看清,裡面有隻壓扁的死耗子。
田巧巧一聽卻大笑:“我說呢,夜裡翻身被什麼硌了一下。
我迷裡麻糊抓起那毛茸茸的玩藝随手一撂……好家夥,還真準!”桑采捂着臉,悲憤地抗議:“你還笑!你還笑!……”她哭得嗚嗚咽咽,把腳上那隻襪子也拽下來,狠狠扔出門去。
田巧巧笑得止不住,一邊笑一邊拿着桑采的鞋襪到塘裡替她洗涮去了。
到了早上開飯時間,大隊人馬都在談論這個笑話。
軍機關的參謀幹事們一個個到田巧巧面前點頭哈腰:“我們服了!怪不得你背得動兩三個背包——勁真大,把那耗子壓成了一張鞋墊兒!”自此,無人再叫她田巧巧,隻叫她“大田”、“田胖”,更有那刻薄家夥叫她“黑田大佐”,等到電影《春苗》上映,她便成了“田胖苗”。
拉練途中,宣傳處又将一項原屬于他們份内的工作推給了宣傳隊:弄來一大摞圖片,讓他們在演出場地周圍順便挂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