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楚的強盛與狄的衰亡
關燈
小
中
大
晉霸中衰的由來晉國自文公創霸,襄公繼業,終春秋之世,盟主的位子差不多始終在他們的手裡。
但是襄公和悼公後面的兩個時期聲勢略為消減。
尤其是在靈公到景公的時期,楚國強盛,晉國的實力比不上楚,在中原的地位常常受到傾軋,這可以說是晉霸中衰的時期。
至于晉霸中衰的原因,是由于卿族的驕橫,開晉國卿族專權之始的便是趙氏。
趙氏雖本是晉國的大族,但在趙衰時地位還不甚高,自從趙盾得陽處父的援引執掌了晉國的國政以後,趙氏的勢力便頓時大強起來,終造成了國衰君弑之禍。
晉趙狐二氏的争權那時晉國足以與趙氏争衡的有狐氏。
狐、趙兩家的地位本不甚相上下(起初是狐氏地位較高),在晉襄公的末年兩家同時得勢,結果,狐氏被趙氏壓了下去,狐氏當然不肯甘服,于是兩家就起了沖突。
魯文公六年的秋天,晉襄公去世,晉國首先發生了置立嗣君的争亂。
原因是:那時襄公的太子夷臯年紀太小,晉國内部發生不安甯的現狀,大家想立長君來維持,趙盾主張向秦國迎立公子雍(襄公的庶弟),狐射姑卻主張向陳國迎立公子樂(也是襄公的庶弟)。
趙盾那肯容狐氏張狂,就竭立反對狐射姑的主張,徑派大夫先蔑和士會到秦國去迎接公子雍;狐射姑也徑派人到陳國去召公子樂。
趙盾一時心狠,派人在郫的地方把公子樂刺殺了。
狐射姑和趙盾争立嗣君,結果又是狐射姑失敗,因此他遷怨到陽處父不該換他元帥的位子,就派他的同族續鞫居去把陽處父刺殺。
晉人問起罪來,殺死續鞫居;狐射姑逃奔狄國,于是狐氏的勢力終被趙氏鏟除了。
晉靈繼立之亂那時秦穆公已死,子康公鄑即位,接受了晉國的請求,多派護衛送公子雍回國。
但是襄公的夫人穆嬴每天抱着太子夷臯在朝堂上痛哭,訴說道:“先君作了什麼孽,他的兒子又作了什麼孽,你們丢掉先君的嫡子不立,反向國外去尋找國君,将置太子于何地?”出朝以後,又抱着太子到趙家去,向趙盾頓首說道:“先君曾把這個孩子交給你,對你說:&lsquo這個孩子将來要是成才,我在地下感激你的恩惠;若是不成才,我也隻有怨你。
&rsquo現在先君雖然去世,但他的言詞還在耳邊,你把這孩子丢開了,究竟是什麼意思?”趙盾和諸大夫都怕穆嬴的麻煩,就不管對秦國失信,徑自立了太子夷臯為君,是為靈公。
一面起兵抵抗秦國送公子雍的人馬。
晉兵來到堇陰地方,趙盾怕秦兵深入,就連夜催動人馬趕去,把秦兵在令狐(在今山西猗氏縣)打敗,一直把他們趕回國去。
先蔑一見趙盾背約,自己覺得對不住秦國,又怕晉國不能容他,就帶領所部逃奔秦國;士會也跟着去了。
晉靈公即位以後,因年紀幼小,由趙盾攝政,趙氏的勢力越發強大。
趙盾在扈地(在今河南原武縣附近)邀會齊、魯、宋、衛、鄭、陳、許、曹等國結盟,藉以維持盟主的地位,是為晉大夫主盟之始。
趙盾假晉侯之命,把前次侵奪衛國的匡和戚兩邑還給衛國,外加他從申到虎牢的境地(這本來是襄公的女婿公壻池的封地,也是從衛國侵奪來的),以向衛國讨好。
外面剛剛敷衍好,不料内部又發生了變亂:原來當晉襄公在夷地閱兵的時候,本想重用大夫箕鄭父和先都,并派大夫士鄃、梁益耳帶領中軍。
大夫先克不贊成,說:“狐、趙兩家的功績是不可埋沒的。
”襄公聽了他的話,才改用狐射姑和趙盾将中軍。
先克又曾強奪大夫蒯得在堇陰的封地。
所以箕鄭父、先都、士鄃、梁益耳、蒯得等都怨恨先克,合謀作亂,殺死了先克。
晉人讨亂,又把先都、梁益耳、士鄃、箕鄭父、蒯得等先後都殺了。
楚穆王的北略晉國國君既年幼,内部又屢生變亂,楚人看了這種情形,便躍躍欲試了。
楚大夫範山對楚穆王說道:“晉君年輕,其意不在諸侯,北方很有可圖的機會。
”穆王聽了他的話,就起兵伐鄭,俘虜了鄭将公子堅、公子祌和樂耳;鄭國隻得與楚講和。
晉趙盾帶領魯、宋、衛、許諸國的兵救鄭,沒有趕上楚兵,就作罷了。
不久,楚國又起兵侵陳,攻克了壺丘地方。
楚将公子朱又從東夷伐陳,被陳兵殺敗,楚将公子罿被俘。
陳國有此戰功,反而害怕起來,與楚講和。
那時蔡國也歸附了楚國。
于是楚王在息地邀請鄭伯、陳侯;又與蔡侯在厥貉(約在今河南項城縣附近)相會,想去伐宋。
宋國趕快去迎接楚王,表示聽從楚國的命令,更引導楚王到本國孟諸地方(在今河南商丘縣附近)去打獵。
在獵時,宋公親為楚王右陣的領隊,鄭伯為左陣的領隊。
楚司馬下令清早就駕車載着取火的器物,宋公沒有照辦,楚左司馬文之無畏便把宋公的仆人責打了去号令軍中,這就結下了宋國對無畏的仇恨。
厥貉之會,麋國(在今湖北鄖縣一帶)的君也在會中,私自逃回。
楚王帶兵伐麋,打敗麋兵,一直攻到麋都錫穴。
不久楚兵又拘了舒國(約在今安徽廬江縣)和宗國(亦在今廬江縣)的君,圍困了巢國(在今安徽巢縣)。
這可見那時楚國的威焰之盛。
晉秦河曲之戰當楚兵正耀武中原的時候,晉、秦兩國卻在起着沖突。
先是,魯文公八年,秦人伐晉,奪取武城(約在今陝西華縣),以報複令狐之役的仇恨。
文公十年,晉人回伐秦國,奪取少梁(即梁國地,在今陝西韓城縣)。
不久秦又伐晉,占領北徵(在今陝西澄城縣)。
文公十二年,秦伯再起兵伐晉,占領羁馬(在今山西永濟縣)。
晉人起兵抵抗,在河曲(亦在今永濟縣一帶)遇着秦兵。
晉上軍佐将臾骈道:“秦兵是不能夠久住的;我們最好深溝高壘,固守起來,候他自退,再追殺上去,必可獲勝。
”趙盾聽了他的話,秦兵想戰不能。
秦伯便問晉國的逃臣士會:“如何方得一戰?”士會答說:“趙家新拔用了一個屬吏叫做臾骈,很有才能,這個計策定是他出的。
他們是想使我兵久住疲乏。
我知道趙家又有一個庶族叫做趙穿,乃是晉君(文公?)的女婿,很為晉君和趙盾所寵。
他的年紀很輕,不知道軍事,又好勇而狂,他又很妒忌臾骈的佐領上軍。
倘若我們派輕兵去挑戰,他一定會出來應戰的。
”秦伯聽了他的話,就派遣軍隊去犯晉國的上軍。
趙穿果然出來,他追趕不上秦兵,回去發怒道:“我們吃着千辛萬苦,裹了糧,坐着甲,為的是和敵人打仗。
現在敵人來了,卻不去厮殺,究竟是等待什麼呀?”軍吏對他說道:“這是我們用的計策。
”趙穿說:“我不知道有什麼計策!我等不及,隻得獨自自由行動了!”說罷,他就帶領所部出營應戰。
趙盾聽得這個消息,吃了一驚,說道:“趙穿是我國的卿,如果被秦兵虜去,我國就算吃了虧了!”于是
但是襄公和悼公後面的兩個時期聲勢略為消減。
尤其是在靈公到景公的時期,楚國強盛,晉國的實力比不上楚,在中原的地位常常受到傾軋,這可以說是晉霸中衰的時期。
至于晉霸中衰的原因,是由于卿族的驕橫,開晉國卿族專權之始的便是趙氏。
趙氏雖本是晉國的大族,但在趙衰時地位還不甚高,自從趙盾得陽處父的援引執掌了晉國的國政以後,趙氏的勢力便頓時大強起來,終造成了國衰君弑之禍。
晉趙狐二氏的争權那時晉國足以與趙氏争衡的有狐氏。
狐、趙兩家的地位本不甚相上下(起初是狐氏地位較高),在晉襄公的末年兩家同時得勢,結果,狐氏被趙氏壓了下去,狐氏當然不肯甘服,于是兩家就起了沖突。
魯文公六年的秋天,晉襄公去世,晉國首先發生了置立嗣君的争亂。
原因是:那時襄公的太子夷臯年紀太小,晉國内部發生不安甯的現狀,大家想立長君來維持,趙盾主張向秦國迎立公子雍(襄公的庶弟),狐射姑卻主張向陳國迎立公子樂(也是襄公的庶弟)。
趙盾那肯容狐氏張狂,就竭立反對狐射姑的主張,徑派大夫先蔑和士會到秦國去迎接公子雍;狐射姑也徑派人到陳國去召公子樂。
趙盾一時心狠,派人在郫的地方把公子樂刺殺了。
狐射姑和趙盾争立嗣君,結果又是狐射姑失敗,因此他遷怨到陽處父不該換他元帥的位子,就派他的同族續鞫居去把陽處父刺殺。
晉人問起罪來,殺死續鞫居;狐射姑逃奔狄國,于是狐氏的勢力終被趙氏鏟除了。
晉靈繼立之亂那時秦穆公已死,子康公鄑即位,接受了晉國的請求,多派護衛送公子雍回國。
但是襄公的夫人穆嬴每天抱着太子夷臯在朝堂上痛哭,訴說道:“先君作了什麼孽,他的兒子又作了什麼孽,你們丢掉先君的嫡子不立,反向國外去尋找國君,将置太子于何地?”出朝以後,又抱着太子到趙家去,向趙盾頓首說道:“先君曾把這個孩子交給你,對你說:&lsquo這個孩子将來要是成才,我在地下感激你的恩惠;若是不成才,我也隻有怨你。
&rsquo現在先君雖然去世,但他的言詞還在耳邊,你把這孩子丢開了,究竟是什麼意思?”趙盾和諸大夫都怕穆嬴的麻煩,就不管對秦國失信,徑自立了太子夷臯為君,是為靈公。
一面起兵抵抗秦國送公子雍的人馬。
晉兵來到堇陰地方,趙盾怕秦兵深入,就連夜催動人馬趕去,把秦兵在令狐(在今山西猗氏縣)打敗,一直把他們趕回國去。
先蔑一見趙盾背約,自己覺得對不住秦國,又怕晉國不能容他,就帶領所部逃奔秦國;士會也跟着去了。
晉靈公即位以後,因年紀幼小,由趙盾攝政,趙氏的勢力越發強大。
趙盾在扈地(在今河南原武縣附近)邀會齊、魯、宋、衛、鄭、陳、許、曹等國結盟,藉以維持盟主的地位,是為晉大夫主盟之始。
趙盾假晉侯之命,把前次侵奪衛國的匡和戚兩邑還給衛國,外加他從申到虎牢的境地(這本來是襄公的女婿公壻池的封地,也是從衛國侵奪來的),以向衛國讨好。
外面剛剛敷衍好,不料内部又發生了變亂:原來當晉襄公在夷地閱兵的時候,本想重用大夫箕鄭父和先都,并派大夫士鄃、梁益耳帶領中軍。
大夫先克不贊成,說:“狐、趙兩家的功績是不可埋沒的。
”襄公聽了他的話,才改用狐射姑和趙盾将中軍。
先克又曾強奪大夫蒯得在堇陰的封地。
所以箕鄭父、先都、士鄃、梁益耳、蒯得等都怨恨先克,合謀作亂,殺死了先克。
晉人讨亂,又把先都、梁益耳、士鄃、箕鄭父、蒯得等先後都殺了。
楚穆王的北略晉國國君既年幼,内部又屢生變亂,楚人看了這種情形,便躍躍欲試了。
楚大夫範山對楚穆王說道:“晉君年輕,其意不在諸侯,北方很有可圖的機會。
”穆王聽了他的話,就起兵伐鄭,俘虜了鄭将公子堅、公子祌和樂耳;鄭國隻得與楚講和。
晉趙盾帶領魯、宋、衛、許諸國的兵救鄭,沒有趕上楚兵,就作罷了。
不久,楚國又起兵侵陳,攻克了壺丘地方。
楚将公子朱又從東夷伐陳,被陳兵殺敗,楚将公子罿被俘。
陳國有此戰功,反而害怕起來,與楚講和。
那時蔡國也歸附了楚國。
于是楚王在息地邀請鄭伯、陳侯;又與蔡侯在厥貉(約在今河南項城縣附近)相會,想去伐宋。
宋國趕快去迎接楚王,表示聽從楚國的命令,更引導楚王到本國孟諸地方(在今河南商丘縣附近)去打獵。
在獵時,宋公親為楚王右陣的領隊,鄭伯為左陣的領隊。
楚司馬下令清早就駕車載着取火的器物,宋公沒有照辦,楚左司馬文之無畏便把宋公的仆人責打了去号令軍中,這就結下了宋國對無畏的仇恨。
厥貉之會,麋國(在今湖北鄖縣一帶)的君也在會中,私自逃回。
楚王帶兵伐麋,打敗麋兵,一直攻到麋都錫穴。
不久楚兵又拘了舒國(約在今安徽廬江縣)和宗國(亦在今廬江縣)的君,圍困了巢國(在今安徽巢縣)。
這可見那時楚國的威焰之盛。
晉秦河曲之戰當楚兵正耀武中原的時候,晉、秦兩國卻在起着沖突。
先是,魯文公八年,秦人伐晉,奪取武城(約在今陝西華縣),以報複令狐之役的仇恨。
文公十年,晉人回伐秦國,奪取少梁(即梁國地,在今陝西韓城縣)。
不久秦又伐晉,占領北徵(在今陝西澄城縣)。
文公十二年,秦伯再起兵伐晉,占領羁馬(在今山西永濟縣)。
晉人起兵抵抗,在河曲(亦在今永濟縣一帶)遇着秦兵。
晉上軍佐将臾骈道:“秦兵是不能夠久住的;我們最好深溝高壘,固守起來,候他自退,再追殺上去,必可獲勝。
”趙盾聽了他的話,秦兵想戰不能。
秦伯便問晉國的逃臣士會:“如何方得一戰?”士會答說:“趙家新拔用了一個屬吏叫做臾骈,很有才能,這個計策定是他出的。
他們是想使我兵久住疲乏。
我知道趙家又有一個庶族叫做趙穿,乃是晉君(文公?)的女婿,很為晉君和趙盾所寵。
他的年紀很輕,不知道軍事,又好勇而狂,他又很妒忌臾骈的佐領上軍。
倘若我們派輕兵去挑戰,他一定會出來應戰的。
”秦伯聽了他的話,就派遣軍隊去犯晉國的上軍。
趙穿果然出來,他追趕不上秦兵,回去發怒道:“我們吃着千辛萬苦,裹了糧,坐着甲,為的是和敵人打仗。
現在敵人來了,卻不去厮殺,究竟是等待什麼呀?”軍吏對他說道:“這是我們用的計策。
”趙穿說:“我不知道有什麼計策!我等不及,隻得獨自自由行動了!”說罷,他就帶領所部出營應戰。
趙盾聽得這個消息,吃了一驚,說道:“趙穿是我國的卿,如果被秦兵虜去,我國就算吃了虧了!”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