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喬天朝

關燈
而此時的喬天朝一副商人打扮,穿長衫,戴禮帽,匆匆地走在鄉村的土路上。

    正因為他是個訓練有素的軍人,潛意識讓他多了份機警。

    偵察連分成三組,每組相隔一段距離,輕裝前行,晝伏夜出,目标越小越好。

    偵察連的任務就是在前面尋找一條最佳的前行路線。

    沒想到在這黎明時分,劉克豪帶領的偵察連和喬天朝巧遇了。

     喬天朝憑着一個軍人的警覺意識到了有情況,他一閃身,躲進了路旁的樹林裡,同時把槍拔了出來。

    他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部隊,但他察覺到了潛在的危險。

    他這一舉動,被劉克豪感覺到了,他向同伴做了個手勢,所有的人都停下來。

    他沖身邊的兩個戰士耳語:跟我來。

    便彎着腰潛進了喬天朝躲進去的那片樹林。

     喬天朝谛聽了會兒動靜,發現并沒有什麼,便以為自己聽錯了。

    他籲了口氣,又觀察了一會兒,仍沒見異常情況,他收起槍,準備走出樹林,重新趕路。

    劉克豪的槍口卻已經頂在了他的頭上。

     喬天朝的身份很快就被弄清了,他想抵賴也沒有用,他身上的委任狀,還有檔案,以及軍統局的公函足以證明他的身份。

    但如何處置喬天朝卻成了獨立三師最頭痛的問題。

    此時,表面上國共已是第二次合作時期,雖然為了接收日本人投降後的城市和物資,國共兩支部隊已經有了磨擦的迹象,但還沒有徹底翻臉,如果在戰時,處理喬天朝的問題就容易多了,于是三師的一份加急電報發到了延安,他們要向延安方面請示後,再作決定。

    喬天朝看清了抓獲他的這支部隊是八路軍時,心安了許多。

    在國共合作時期,他們彼此稱為友軍,身為訓練有素的喬天朝已經意識到國共之間的合作,在眼前的态勢下已是名存實亡。

    從他被匆匆派往東北,以及國民黨的種種迹象上來看,國共一戰再所難免,雖然是這麼說,但畢竟還沒有開戰。

    也就是說,現在他們還是友軍,亮明自己的身份倒也無妨。

    于是,他把自己的身份和盤托出了。

     幾個小時後,延安方面來電。

    第一封電報的内容是這樣的:這人很重要,不要輕易處置。

    又幾個小時後,第二封電報發到了三師:日軍投降,戰局迷亂,東北尤甚。

    國共合作即将破裂,此人的軍統身份對我很重要,借胎還魂,我方人員可打進東北局内部,對日後的東北局勢至關重要,現全權委托三師處理此事。

    萬萬小心,不留後患,切切。

     延安總部的命令,讓偵察連長劉克豪搖身一變,成了軍統上尉喬天朝。

    劉克豪化身喬天朝對他來說并不是件輕松的事情,他詳細閱讀了喬天朝的檔案。

    為了更真實地走進喬天朝,他在一個農戶家裡,與喬天朝面對面地作了交流。

    十幾年的軍旅生涯,把喬天朝錘煉成了标準的軍人。

    此時的喬天朝身份有些複雜,國共合作的美麗幻影即将破滅,但國共兩支軍隊仍然互稱着友軍。

    喬天朝陰錯陽差地撞到了獨立三師的槍口上,當他看清眼前這支隊伍是八路軍時,他松了口氣。

    不管将來如何,八路軍還算得上是友軍。

    他沉穩了下來,并亮出了自己的身份,他以為這樣,八路軍會很快放人,讓他盡早踏上去東北赴任的行程。

    沒想到,八路軍對他很客氣,不說讓他走,也不說留人的話。

    後來,劉克豪就出現在他的面前,兩個人四目相對地審視着對方。

    他覺得劉克豪是個怪人,就是這個人把他帶到八路軍師部的。

    那會兒,兩個人在路上基本沒有說話,一個在前面走,一個在後面跟。

    現在,劉克豪又出現了,用很怪的目光打量着他,他起初懷疑自己的身上、臉上出了什麼問題,待仔細地看過,發現并沒有什麼纰漏時,才擡眼正色地望着劉克豪。

    眼前這個人讓他有一種威懾感,同時也有一種親近感。

    這一切都緣于對方的那種職業的味道,這種味道隻有惺惺相惜者能夠感受得到。

    于是,喬天朝也望着劉克豪。

    劉克豪盯着喬天朝的眼睛說話了:你叫喬天朝? 喬天朝沒點頭,也沒有搖頭。

     好,不錯的名字。

    劉克豪揮了一下手。

     喬天朝咧了咧嘴,然後道:名字是爹媽給的,無所謂好不好。

     劉克豪在喬天朝的眼神裡感受到了,這是個頗具英武之氣的軍人,甚至他還感受到了一股冷冷的殺氣。

    很好,他在心裡說。

    他喜歡這樣的人,為國軍也有這樣的人才感到有些痛惜,如果喬天朝是自己的戰友,那結果又如何呢? 喬天朝不卑不亢地道:我還有公務在身,請問貴軍何時放我走? 劉克豪微笑着說:何時放你走,我說了不算。

    我就是想和你聊聊。

     喬天朝别過頭去,望着房間的一角,不再說話了。

     劉克豪看了一眼喬天朝,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