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清江浦俠士出頭

關燈
這時陽光已經升起,河壩上漸漸熱鬧起來,本地縣太爺到那隻船上去緻祭的事情,已弄得無人不知了,在河上掌舵的,拉纖的,以及掮夫腳行,沒有一個不是心地直爽的漢子。

    吳老爺此舉,真正使他們伸大拇指,有一個大船上的人就說:“哈!這位吳老爺沒料到他竟是這樣的一位好人,可真難得!”,另一個是在運河邊扛掮的,有時他也當短工,常給船上掌舵拉纖,他佩服得簡直要跳起來,說:“好官!好官!這才真是一位仁人君子。

    吳老爺這三百兩銀子比三千、三萬還重,因為這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現在的一些人,都是勢在人情在,交朋友是件難事,一不小心,就能夠交着酒肉朋友,有酒有肉,他跟你稱兄道弟,你要是倒了楣,他理也不理你,更不用說人已死了,那誰管你孤兒寡婦?象這位吳老爺,知道了老朋友的靈柩從這兒過,其實他假裝作不知道,也就完了。

    那兩位姑娘本來不認識他,可是他竟能夠這樣辦,送銀子,吊祭,勸慰姑娘,這樣的好官将來要是不高升,皇帝老兒可是沒眼睛了!”說這話的人,名叫裘文煥,他是一個異鄉人,來到河壩上已經一個多月了,為人非常的和氣,性子直,講義氣,他有兩膀子力氣,常幫别人的忙,但他的生活卻很苦,住在臨着河的一家小店裡,他一天所掙得的錢,也就将夠他的吃喝和店錢。

    他很年青,不過二十多歲,生得身體強壯,眉毛濃黑,兩眼非常有神,嘴唇可有點厚,大概因為他的長相,人家都不讨厭他,他假若是把破衣脫去,換上了新衣,再洗洗臉,換一雙鞋,還真是一個漂亮的少年。

    這時,他滿口的稱贊吳太爺,又歎息“世風不古”,可惜象吳太爺這樣的人太少了。

    他為此事,正在興奮,忽見,就是兩位姑娘船上的船夫頭兒,向着岸上嚷嚷說:“喂!誰來呀?北通州,管吃,到了北通州,開發兩吊錢,隻幫着撥撥船,拉拉纖,哪位去?願意去的就快來呀!……”這船上連這個赤紅臉兒的船夫頭兒,隻有三個船夫,往北走,水淺河又窄,必須要有人拉纖,他們三個人當然忙不過來,現在船上的客,——那兩位姑娘,銀子也有了,多出幾個錢也不在乎了,為了快走,快将靈柩運送回家,就得添雇一兩個在船上幫忙的人,當然是已經得到兩位納蘭姑娘的同意,所以,這個頭兒才向岸上招人。

     他嚷嚷了半天,岸上的窮漢、閑漢,并不在少數,可是竟沒有一個理他的。

    他又把雇價提高至二吊五,三吊,三吊五,依然沒有一個答應,他到岸上來勸,拉,這些人也沒一個願意去的。

    原因很是明顯,在江湖上混的人最講究取吉利,最怕喪氣,撞着船上的一口棺材,就是沒人願意去幹。

     艙裡的納蘭大姑娘命那老仆人把船夫頭兒叫來,嚴厲的問道:“為什麼今天這個時候,還不開船?你說多雇兩個人,我們答應了,你說到北通州得多二兩銀子,這也不要緊,可是你得開船呀?你還等什麼?故意的刁難!想着方法勒索!你要是再不開船,……”轉向那老仆人道:“叫衙門派人來!” 船夫頭兒急得直流汗,說:“姑娘,大小姐,你老人家别怪我呀!我向岸上雇了半天,連一個答應的都沒有,人都讨厭咱們船上的這口棺材……”納蘭大姑娘瞪起威嚴可畏的兩隻眼睛,厲聲的呵斥,說:“你說什麼?”船夫頭兒趕緊說:“我說錯了!人家不敢讨厭老爺的棺材,不過,誰沒個忌諱呢! 這個地方又是大碼頭,人家怎麼都能夠混個溫飽,咱們給的錢又不多,誰願意給咱這船上幫忙?”納蘭大姑娘依然沉着臉,又說:“你們怎麼把船撥來的?已經由揚州到了這兒啦,為什麼現在沒有人幫助,就不能走了呢?我看你們是成心想多勒索點錢,可是你得明白,吃官司不是好事!”船夫又連連的解釋說:“我們哪敢勒索呢?在别處都沒勒索,來到清江浦,這裡太爺又是你老人家的親戚……”納蘭大姑娘說:“不是親戚,是老世交!”船夫頭兒又連連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