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1941年10月

關燈
草人 水 鄉下莊稼熟了,野鳥便要來享受現成的糧食。

    莊家人趕不勝趕,于是,用竹竿紮個十字架,一直上戴草帽,捆束稻草,像個人樣。

    一橫之兩端,用繩索吊兩張紙,風吹得飄飄然,像是用手揮東西。

    于是将來插在野田裡,可以吓唬野鳥不敢來,至少是草人附近數丈面積之内,絕對無事。

     可是,這種辦法對雞鴨豬羊,不發生效力,原因是它們乃家禽家獸,朝夕與人相處,它們知道哪是真人,哪是假人。

    真人還狎近它們,這假人它何必理會?假使主人所給的糧食不夠它們的欲望時,它們随時到田裡去自取。

    甚至那厲害的雄雞,會飛到草人身上站着,戳穿這紙老虎,于是該害怕的野鳥,也不怕了。

     俗言道得好:樹從腳下爛。

    談法治者,知所警惕乎? 1941年8月24日 平原君若生今日 水 好話被古人說盡,詩人袁枚,曾發過牢騷:“不生古人前,偏生古人後。

    ”但是我以為,好話倒不一定要我出之,古人說過,今人在書上看到,再介紹一番,又待何妨呢?說着,這就來了。

    請介紹一段《史記》: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

    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平原君怒,将殺奢。

    奢因說曰:“君于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

    法削,則國弱。

    國弱則諸侯加兵。

    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

    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于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于王。

    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太平,民富而府庫實。

     朋友說,你這是廢話。

    戰國之時,沒有外彙,金子存不到外國去,這話自可用。

    若平原君生于今日,你以為他的家産還在趙國嗎?趙縱亡,與他何損之有?這書抄在今日,顯不适用。

     1941年8月25日 擇友好機會 水 糧食剛剛在跌價的時候,日用品又在擡頭,于今過日子,已經不是一件易事。

    若還對朋友談出處談身份,顯着不近人情。

    不過就擇交而言,這個日子,是交好朋友的一個絕大機會。

    唯其在這“鹿死不擇陰”的情況下,那人還我行我素,這是孔子在陳絕糧的勁兒,非有絕大毅力的人不能辦到。

    閣下朋友中,若有這等人,閣下當師事之。

     自然,我們是讀書人,這話頗有點兒偏重讀書種子。

    并非說人人要擇交當如此,但這個标準,卻絕不會錯的。

    戰國時,李克對魏文侯擇相标準,提出五個條件:“居視其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為,貧視其所不取。

    ”我們以為,最難是四五兩項,以擇相的标準來擇友,好像是懸得太高。

    但為人想做個不平凡的人,卻不能不如此着眼。

     1941年8月27日 使中年人相信 水 中年以上的人,做事有時慎重過分,為了這過分,不免贻誤時機。

    但中年人之如此,也非偶然,他們看多了那種銀樣镴槍頭的姿态,聽多了那種練把式的一張貧嘴,當上多了,叫他未嗅到酒味以前,實在不肯買那玻璃瓶子盛的白酒。

    因為他過了中年,他花錢買裝潢美麗的整瓶白水,已非一次了。

     所以社會上無論做什麼事,必得使中年人都相信那是真的,才有水到渠成之妙。

    因為血氣在青年人身上,事業卻在中年人手上。

    中年人不幫忙,事情便不實在。

    若問如何使中年人相信呢,這答複很簡單,無非兩個字:“兌現!” 所以,我們持身涉世,無現不妨,因窮并非惡德。

    但窮而誇富,不免亂開空頭支票,就成為孔子所說“民無信不立”了。

     1941年8月28日 上帝姑息希特勒 ——罪德篇之一 水 中國舊小說中,常形容戰争之猛烈,骸骨堆山,血流成河。

    但于今拿來形容德、蘇之戰,廢鐵堆山,油流成河,絕非虛語。

    單說坦克車,德國所毀七千餘輛,蘇聯所毀五千餘輛(此根據蘇方公布)。

    以每輛重七噸至百噸論,看看這數字也就夠吓人! 世界上的資源,要讓世界上人享受,且須代代子孫享受。

    于今将鐵釘都省了(日本便是如此),用大量鋼鐵去填塞沙場。

    連點燈的油都省了,将大量的油去喂兵艦飛機坦克。

    剝削全世界與後代子孫的享受,圖謀成就一個英雄的頭銜。

    民主國家被迫作戰,情有可原。

    如希特勒這種窮兵黩武的人,實在是千古的人類罪人。

    假如宇宙是上帝造的,上帝還容許這種人瘋狂下去,将資源一代耗盡,上帝也無以自辯吧? 1941年8月30日 德人與猶太人 ——罪德篇之二 水 希特勒反猶的原因,至今不能為世人所了解。

    假如他之所以痛恨猶太人,是因為猶太人善于重利盤剝,而多為富不仁。

    那麼,他所謂最優秀的民族日爾曼人,隻有比猶太人更貪、更不仁。

    至少是日爾曼的法西斯黨,應該這樣看待。

     希特勒的看法,日爾曼人應該享受世界上一切物質,應該奴役世界上一切人類。

    不得,便以炮火去殘殺掠奪。

    猶太人之貪,是拿金錢去做資本,而法西斯黨之貪,卻是拿血肉去做資本。

    歐俄九個星期的投機,便是三四百萬人的血肉(包括蘇、德雙方而言)。

    這種貪狠,猶太人豈能做到?可是,世界上盡還有人佩服日爾曼人為英雄,而以猶太人為賤種。

    嗚呼! 1941年9月1日 關于“湊撣子” 水 北平土諺:“走路别閑着,撿雞毛,湊撣子。

    ”撣與膽同音,意思說,膽小的人可于閑時做些準備,好在急時壯壯自己的威風。

     這句話,他處人還可以在《打漁殺家》京戲中教師爺口裡聽到。

    那正是對一種好為大言而不務實際的人,做一番挖苦。

    這位教師爺分明脫胎于《水浒傳》柴家莊上之林教頭,編劇者似乎痛恨這一型人物,由他自己口裡說出“撿雞毛,湊撣子”,教訓教訓觀衆。

     我以為人苦不自知其短,這位教師爺還有湊膽子的自知之明,究解得亡羊補牢。

    世有教師爺告人以撣子早湊足,而臨時撿雞毛一根不得者,便有施耐庵、羅貫中再世,也隻好作獲麟絕筆之感了。

     1941年9月2日 德國懂科學嗎? ——罪德篇之三 水 我們承認德國人于科學方面,對人類貢獻很不少,但發掘宇宙的秘密,應當為人類掃除生存障礙而努力。

    換句話說,就是增加人類的享受。

    就這一點言,恐怕還要算美國人貢獻得多。

    過去如此,并相信将來亦然。

    至于德國,造成幾萬架飛機,并不是供人類享受,而是來殘殺人類。

    這樣發揚科學,我們倒不如不懂科學為妙了。

     喜歡文學的人,必寶貴他自己的文學家;好藝術的人,必寶貴他自己的藝術家;德國人如有科學頭腦,必寶貴他自己的科學家。

    可是,你看那當今唯一科學大師愛因斯坦(德國猶太人),卻被希特勒驅逐出境(去年他已正式入了美籍了)。

    德國人何嘗懂得科學真義? 1941年9月4日 新資本論 水 做生意要花本錢,立國于地球,也要花本錢。

    不論成敗,本錢之使用,可分五等,大量投資,孤注一擲,成便發财,敗便破産,有如德國,一也。

    資本充足,基礎堅固,多拉門路,多方保險,縱遇風浪,不緻蝕光,如蘇聯,如大不列颠,二也。

    小本經營,專門取巧,牽東蓋西,心勞日拙,患得患失,必無所成,如日本,三也。

    略有本錢,不善經營,俯仰因人,本随利轉,賺既有限,賠反增多,如意大利,四也。

    死守微本,不敢妄動,觀盡風色,誤盡機會,論其前途,依然可慮,如土耳其,五也。

    此五等之外,當然還有,但那就是太不會利用資本的人了。

     舉一個例:我們鄉下,有一種過分看重本錢的農民,手上有數百元大龍洋,既不經商,也不買田,用瓦罐子裝了,埋在土裡。

    直待餓死,子孫才掏出來,然而鏽蝕不堪用,卻付之一歎,那豈但自誤,簡直是暴殄天物。

    國際上如有國家以此種人為法,我們隻好以“不堪救藥”四字奉贈吧! 1941年9月8日 獻與現 水 一元獻機運動,又在蓬蓬勃勃之中,我們似乎當說兩句話。

    但這種意義,實在無須說,飽受四年轟炸的中國人,應當個個知道。

    我們一點微意,倒不在乎這個獻字,因為掏出一元法币,任何人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我們所要說的,倒是一個實現的“現”字;希望渝市市民,“于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才好。

     中國之積弱,這筆賬,本來不能寫在現代人身上,但至今未能鏟除積弱任何一因素,卻是匹夫有責的。

    我們趕不上時代,緻五萬萬人之多,受欺于七千萬人的倭寇,其故可得而思之。

    若是你要我獻一元,我就獻出一元,來個嫁出門的女,潑出門的水,獻後就勿幹我事,那就太不負責了。

     一元獻機運動,若在數百萬人口的荷蘭與比利時,那是一樁笑話。

    而在五萬萬人口的中國,卻是偉業。

    也唯有這樣,才可以表現人口衆多的國家之可貴。

    大家努力吧,促其“實現”。

     1941年9月11日 諱疾 水 下面所說一件事,出在北平。

     某校學生,有了很久的肺病。

    因他個性甚強,他不願守那養肺病的規則,靜卧調理,他自己發明了一個精神療術,照常上課,照常飲食,照常娛樂,隻當未曾有此病。

    幹脆地說,就是不睬它。

    一日兩日,一月兩月,這樣下去,并無意外,他真個也就把這事忘了。

    一天,略覺身體不支,他當了一種感冒病去請醫生診治,醫生說,你的肺病已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了。

    一句話提醒他,兩口鮮血吐出,當時便暈過去了。

    兩星期後,他所不睬的肺病,結束了他的一生。

     朋友們常拿這件事警戒有病的人,我也為受警告之一。

    本來嘛,精神如果可以治療病症,世界上還要醫生做什麼?可是,這話如出在醫生口裡,那不知好壞的病人,也許認為醫生是敲竹杠呢! 1941年9月14日 誰願學姜太公 水 記不起哪個笑話書上有這樣一則笑話。

    兒子想娶老婆,不敢向父母直接要求。

    于是在牆上寫了兩句話說:“光棍光到十五,衣服破了無人補。

    ”他父知道語意,也在牆上答複兩句:“若要衣服有人補,光棍再等二十五。

    ”兒子一見大嘩,又寫:“人生七十古來稀,哪個五十才娶妻?”父又答複:“太公八十遇文王,再等數年又何妨?” 笑話雖笑話,也許這裡面另藏有一種意義。

    據我所感覺到的,便是世上的事,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