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異部第三十四

關燈
寒溫畢,聊談名理。

    良久,及鬼神事,反複甚苦。

    客遂屈,作色曰:&ldquo鬼神,古聖所傳,君何得獨言無?既仆便是鬼!&rdquo于是變為異形,須臾消滅。

     《麈談》雲:閩仆順童雨夜暮歸,見一人持燈就傘。

    偕行良久,語童曰:&ldquo聞此地有鬼,汝曾遇否?&rdquo童笑曰:&ldquo吾行此多年,未之見也。

    &rdquo将适通衢,寄傘者曰:&ldquo汝試看我面。

    &rdquo視之,乃無颔颏者!仆狂叫而走。

    相傳世間人鬼半,但人不見鬼耳。

     鬼巴 《夷堅志》:臨川王行之,為廣東龍泉尉。

    表弟季生來訪,泊船月明中。

    夜半,有鬼長二尺,靛身朱發,倏然而入,漸逼卧席,冉冉騰身行于腹上。

    季素有膽,引手執之,喚仆共擊。

    叫呼之聲甚異,頃刻死,而形不滅。

    明旦,剖其腸胃,以鹽臘之,藏箧中,謂之&ldquo鬼巴&rdquo。

    或與談神怪事,則出示之。

     藥鬼 劉池苟家有鬼,常夜來竊食。

    劉患之,乃煮野葛汁二升瀉粥上,覆以盂。

    其夜鬼來發盂啖粥,須臾在屋上吐。

    遂絕。

     髑髅言 禦用監奉禦來定,五月間差往南海子公幹。

    從五六騎出城,舁酒肴為路食。

    日午,至羊房南大柳樹下,脫衣卸鞍,坐樹根上,以椰瓢盛酒,搗蒜汁濡肉自啖。

    回顧一髑髅在旁,來夾肉濡蒜,戲納髑髅口中,問之曰:&ldquo辣否?&rdquo髑髅即應之曰:&ldquo辣!&rdquo終食之頃,呼辣不已。

    來驚悸,令人去其肉,呼亦不己。

    遂啟行至海子。

    畢事而回,呼辣之聲随其往還,入城始絕。

    數日後,來遂病死。

    見《馬氏日抄》。

     《江湖紀聞》載至元丙子,習家湖髑髅呼鹽事,類此。

     白骨 劉先生者,河朔人。

    嘗至上封,歸路遇雨。

    視道旁一冢有穴,遂入以避。

    會昏暮,因就寝。

    夜将半,睡覺,雨止,月明透穴,照圹中曆曆可見。

    甓甃甚光潔,北壁有白骨一具,自頂至足俱全,餘無一物。

    劉方起坐,近視之,白骨倏然而起,急前抱劉。

    劉極力奮擊,乃零落堕地。

    劉出,每與人談其事。

    或曰:&ldquo此非怪也,劉真氣壯盛,足以翕附枯骨耳。

    &rdquo 鬼姑神 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一生千鬼。

    朝産之,暮食之。

    今蒼梧有鬼姑神是也。

    虎頭龍足,蟒目蛟眉。

     蛤精疾以下&ldquo奇疾&rdquo 《北齊書》:右仆射徐之才善醫術。

    時有人患腳跟腫痛,諸醫莫能識。

    之才曰:&ldquo蛤精疾也。

    得之當由乘船入海,垂腳水中。

    &rdquo疾者曰:&ldquo實曾如此。

    &rdquo為割之,得蛤子二個如榆莢。

     食雞子疾 褚澄彥回弟。

    善醫術。

    一人有冷疾,澄為診脈,雲是食白瀹雞子過多所緻。

    令取蘇子一升煮服之。

    始一服,乃出一物如升。

    開看是雛雞,翅距具足,能行走。

    澄曰:&ldquo未也!&rdquo更服之,又吐,得如向者雞二十頭,乃愈。

     銅槍 《述異記》:漢末時,有一人腹内痛,晝夜不眠,敕其子曰:&ldquo吾氣絕後,可剖視之。

    &rdquo死後,其子果剖之,得一銅槍。

    後華佗聞之,便往,出巾箱内藥投之,槍即化為清酒。

     臨甸寺僧 齊門外臨甸寺,有僧年二十餘,患蠱疾,五年不瘥而死。

    僧少而美,性又淳,其師痛惜之,厚加殡送。

    及荼毗,火方熾,忽爆響一聲,僧腹裂,中有一胞。

    胞破,出一人,長數寸,面目肢發,無不畢具,美須蔚然垂腹。

    觀者驚異。

     張锷 秘書丞張锷嗜酒,得奇疾。

    中身而分,左常苦寒,右常苦熱。

    雖盛暑隆冬,着襪褲紗綿相半。

     飲不飲 元載不飲,其鼻聞氣已醉。

    人以針挑其鼻尖,出一小蟲,曰:&ldquo此酒魔也!&rdquo由是日飲一鬥。

     鎮陽有士人嗜酒,日常數鬥。

    至午後,興發不可遏。

    家業遂廢。

    一夕大醉,嘔出一物如舌。

    初視無痕竅,至欲飲時,眼遍其上,矗然而起。

    家人沃之以酒,立盡,如常日所飲之數。

    遂投烈火中,忽爆裂為數十片。

    士人由是惡酒。

     《說儲》載異疾三條 宋知制诰呂缙叔得疾,身漸縮小,乃如小兒。

    姜愚忽不識字,數載方複。

    宋時一女子,視直物皆曲,弓弦界尺之類盡如鈎。

     腸癢 傅舍人為太學博士日,忽得腸癢之疾:滿腹作癢,又無搔處,欲笑難笑,欲泣難泣。

    數年方愈。

     徐氏 參政孟庾夫人徐氏,有奇疾。

    每發于聞見,即舉身戰栗,至于幾絕。

    見母與弟皆然。

    至死不明。

    又惡聞徐姓,及打鐵打銀聲。

    嘗有一婢,使之十餘年,甚得力,極喜之。

    一日偶問其家所為業。

    婢曰&ldquo打鐵&rdquo。

    疾遂作,更不欲見,竟逐去之。

    醫遂無能施其術。

     腹中擊鼓 陳子直主簿之妻,有異疾。

    每腹脹,則中有聲如擊鼓,遠聞于外,腹消則聲止。

    一月一作。

     喉聲合樂 《酉陽雜俎》雲:許州有一老僧,自四十年已後,每寐熟,即喉聲如鼓簧,若成均節。

    許州伶人伺其寝,即譜其聲。

    按之絲竹,皆合古奏。

    僧覺亦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