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甲部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僞蜀時,有長須長老,擁百餘衆,自江湖入蜀,先谒樞密使宋光嗣。
宋問:&ldquo何不剃須?&rdquo答曰:&ldquo落發除煩惱,留須表丈夫。
&rdquo宋大恚曰:&ldquo吾無髭,豈是老婆耶?&rdquo遂揖出,俟剃卻,方引朝見。
徒衆既多,一旬日盤桓,不得已,剃髭而入。
徒衆恥其失節,悉各散亡。
蜀人為之語曰:&ldquo作事何愚?折卻長須。
&rdquo 陳苌 陽道州城,居無畜積,唯服用不阙。
然客稱某物佳,辄喜而贈之。
有陳苌者,候其方請月俸,辄往稱錢帛之美,月有獲焉。
臨安民 小說:臨安民沈,居官巷,自開酒垆,又買錢塘門外豐樂樓庫,日往監沽,偶就宿焉。
淳熙初,忽有巨舫夜泊。
五貴人錦衣花帽,叩扉而入,登樓索飲,姬侍歌舞之盛,同行未睹。
酒闌,命賞,鄭重緻謝。
沈生貪而黠,心知為&ldquo五通神&rdquo也,再三虔拜,乞一小富貴。
客笑而颔之,呼一駃卒,耳語良久。
卒去,少頃負一布囊來,以授沈,摸索之,皆銀酒器也。
沈大喜,拜受。
俄而雞鳴,客去。
沈不複就枕,慮懷寶為罪,乃連囊槌擊,更加束縛。
待旦負歸,妻尚卧,聖呼之起,曰:&ldquo速覓秤來,我獲橫财矣!&rdquo妻驚曰:&ldquo夜半聞櫃中奇響,起視無所見,心方疑之,豈即此耶?&rdquo既開鑰,則空空然。
蓋兩處所用器,每夜皆聚此中。
神以其貪癡,故侮之耳。
沈重加工,費值數十千,羞澀不出城者累旬。
聶以道斷鈔 聶以道曾宰江右一邑。
有人早出賣菜,拾得至元鈔十五錠,歸以奉母。
母怒曰:&ldquo得非盜而欺我?況我家未嘗有此,立當禍至。
可速送還!&rdquo子依命攜往原拾處,果見尋鈔者,付還其人。
乃曰:&ldquo我原三十錠!&rdquo争不已,相持至聶前。
聶推問村人是實,乃判雲:&ldquo失者三十錠,拾者十五錠,非汝鈔也!可自别尋。
&rdquo遂給賢母以養老。
聞者快之。
僧題壁 霍尚書韬嘗欲營寺基為宅,凂縣令逐僧。
僧去,書于壁雲:&ldquo學士家移和尚寺,會元妻卧老僧房。
&rdquo霍愧而止。
換羊書 宋韓宗儒性饕餮,每得東坡一帖,于殿帥姚鱗換羊肉數斤。
黃魯直戲東坡雲:&ldquo昔右軍字為換鵝,今當作換羊書矣。
&rdquo公在翰苑,一日以生辰制撰紛冗。
宗儒又緻簡以圖報書。
來人督索甚急,公笑曰:&ldquo傳語本官今日斷屠。
&rdquo 驢乞假 胡趱者,昭宗時優也,好博奕。
常獨跨一驢,日到故人家棋,多早去晚歸。
每至其家,主人必戒家僮曰:&ldquo與都知于後院喂飼驢子!&rdquo胡甚感之,夜則跨歸。
一日非時宣召,胡倉忙索驢,及牽至,則喘息流汗,乃正與主人拽硙耳,趱方知從來如此。
明早複展步而去。
主人複命喂驢如前。
胡曰:&ldquo驢子今日偶來不得。
&rdquo主人曰:&ldquo何也?&rdquo胡曰:&ldquo隻從昨回便患頭旋惡心,起止未得,且乞假将息。
&rdquo主人亦大笑。
林叔大 嘉興林叔大性吝,然多交名流以要譽。
其宴達官,品馔甚豐,此外唯素湯餅而已。
一日,延黃大癡作畫,多士畢集,而此品複出。
譏谑交作,叔大忍慚,揖潘子素求題其畫。
潘即書雲:&ldquo阿翁作畫如說法,信手拈來種種佳。
好水好山塗抹盡,阿婆臉上不曾搽。
&rdquo大癡笑曰:&ldquo好水好山,言達官也,阿婆臉不搽,言素面也。
&rdquo言未已,潘複加一句雲:&ldquo諸佛菩薩摩诃薩!&rdquo衆俱不解。
潘曰:&ldquo此即僧家忏悔語。
&rdquo哄堂大笑。
叔大數日羞見客。
奠金别用 丁諷好色病廢,常令女侍扶掖見客。
客出不能送,每令一婢傳謝,故賓客選訪者益多。
既而有傳諷死者,京師諸公競往緻奠,意有窺觊。
諷出謝曰:&ldquo酒堪充飲,奠金且留别用。
異日不幸,勿煩再費。
&rdquo 脔婿 唐人榜下擇婿,号&ldquo脔婿&rdquo,多有勢迫而非所願者。
一少年美風姿,為貴族所慕,命群仆擁至其第。
少年忻然而行,略無避遜。
既至,觀者如堵。
須臾,有衣金紫者出曰:&ldquo某有女頗良,願配君子。
&rdquo少年鞠躬言曰:&ldquo寒微得托高門,固幸。
待歸家與妻子商量如何?&rdquo衆皆大笑而散。
李庾女奴 湖南觀察使李庾,有女奴名卻要,美容止,善辭令。
李有四子,所謂大郎、二郎、三郎、五郎,鹹欲烝之而不得。
嘗遇清明夜,大郎遇之櫻桃花影中,乃持之求偶。
卻要取茵席授之曰:&ldquo可于廳中東南隅停待。
&rdquo又遇二郎調之。
曰:&ldquo可于廳中東北隅相待。
&rdquo又逢三郎求之。
曰:&ldquo可于廳中西南隅相待。
&rdquo又遇五郎握手不可解。
曰:&ldquo可于廳中西北隅相待。
&rdquo四郎皆持所授茵席,各趨一隅。
頃卻要然炬豁扉照之,曰:&ldquo阿堵貧兒,争敢向這裡覓宿處!&rdquo四子各棄所攜,掩面而走。
姚江書生 董太史雲:一姚江書生,使其館童入内,從主母索一絲發。
主母怪之,便從屋後馬坊中摘取牡馬尾鬃一根持與。
其人至夜書符作法,坊中之馬不勝氵?怒,掣斷缰勒,奔号至書舍中,直突書生。
書生惶遽,便跳上屋梁。
馬亦躍上,棟宇牆壁悉被蹋圮。
書生乃穿屋而下,疾走投眢井中。
馬亦随入,尋被齧死。
見者稱快。
不齧死,亦當羞殺。
城中女 《煙霞小說》:城中有女,許嫁鄉間富室。
及期來迎,其夕失女所在,蓋與人私為巫臣之逃矣。
诘旦,家人莫為計,姑以女暴疾辭。
而來賓已洞悉之。
婿家禮筵方啟,嘉儀紛沓,翹企以待。
比迎者至,寂然。
主人叩從者,皆莫能對。
傧以袂掩口,附耳告曰:&ldquo新人少出。
&rdquo
宋問:&ldquo何不剃須?&rdquo答曰:&ldquo落發除煩惱,留須表丈夫。
&rdquo宋大恚曰:&ldquo吾無髭,豈是老婆耶?&rdquo遂揖出,俟剃卻,方引朝見。
徒衆既多,一旬日盤桓,不得已,剃髭而入。
徒衆恥其失節,悉各散亡。
蜀人為之語曰:&ldquo作事何愚?折卻長須。
&rdquo 陳苌 陽道州城,居無畜積,唯服用不阙。
然客稱某物佳,辄喜而贈之。
有陳苌者,候其方請月俸,辄往稱錢帛之美,月有獲焉。
臨安民 小說:臨安民沈,居官巷,自開酒垆,又買錢塘門外豐樂樓庫,日往監沽,偶就宿焉。
淳熙初,忽有巨舫夜泊。
五貴人錦衣花帽,叩扉而入,登樓索飲,姬侍歌舞之盛,同行未睹。
酒闌,命賞,鄭重緻謝。
沈生貪而黠,心知為&ldquo五通神&rdquo也,再三虔拜,乞一小富貴。
客笑而颔之,呼一駃卒,耳語良久。
卒去,少頃負一布囊來,以授沈,摸索之,皆銀酒器也。
沈大喜,拜受。
俄而雞鳴,客去。
沈不複就枕,慮懷寶為罪,乃連囊槌擊,更加束縛。
待旦負歸,妻尚卧,聖呼之起,曰:&ldquo速覓秤來,我獲橫财矣!&rdquo妻驚曰:&ldquo夜半聞櫃中奇響,起視無所見,心方疑之,豈即此耶?&rdquo既開鑰,則空空然。
蓋兩處所用器,每夜皆聚此中。
神以其貪癡,故侮之耳。
沈重加工,費值數十千,羞澀不出城者累旬。
聶以道斷鈔 聶以道曾宰江右一邑。
有人早出賣菜,拾得至元鈔十五錠,歸以奉母。
母怒曰:&ldquo得非盜而欺我?況我家未嘗有此,立當禍至。
可速送還!&rdquo子依命攜往原拾處,果見尋鈔者,付還其人。
乃曰:&ldquo我原三十錠!&rdquo争不已,相持至聶前。
聶推問村人是實,乃判雲:&ldquo失者三十錠,拾者十五錠,非汝鈔也!可自别尋。
&rdquo遂給賢母以養老。
聞者快之。
僧題壁 霍尚書韬嘗欲營寺基為宅,凂縣令逐僧。
僧去,書于壁雲:&ldquo學士家移和尚寺,會元妻卧老僧房。
&rdquo霍愧而止。
換羊書 宋韓宗儒性饕餮,每得東坡一帖,于殿帥姚鱗換羊肉數斤。
黃魯直戲東坡雲:&ldquo昔右軍字為換鵝,今當作換羊書矣。
&rdquo公在翰苑,一日以生辰制撰紛冗。
宗儒又緻簡以圖報書。
來人督索甚急,公笑曰:&ldquo傳語本官今日斷屠。
&rdquo 驢乞假 胡趱者,昭宗時優也,好博奕。
常獨跨一驢,日到故人家棋,多早去晚歸。
每至其家,主人必戒家僮曰:&ldquo與都知于後院喂飼驢子!&rdquo胡甚感之,夜則跨歸。
一日非時宣召,胡倉忙索驢,及牽至,則喘息流汗,乃正與主人拽硙耳,趱方知從來如此。
明早複展步而去。
主人複命喂驢如前。
胡曰:&ldquo驢子今日偶來不得。
&rdquo主人曰:&ldquo何也?&rdquo胡曰:&ldquo隻從昨回便患頭旋惡心,起止未得,且乞假将息。
&rdquo主人亦大笑。
林叔大 嘉興林叔大性吝,然多交名流以要譽。
其宴達官,品馔甚豐,此外唯素湯餅而已。
一日,延黃大癡作畫,多士畢集,而此品複出。
譏谑交作,叔大忍慚,揖潘子素求題其畫。
潘即書雲:&ldquo阿翁作畫如說法,信手拈來種種佳。
好水好山塗抹盡,阿婆臉上不曾搽。
&rdquo大癡笑曰:&ldquo好水好山,言達官也,阿婆臉不搽,言素面也。
&rdquo言未已,潘複加一句雲:&ldquo諸佛菩薩摩诃薩!&rdquo衆俱不解。
潘曰:&ldquo此即僧家忏悔語。
&rdquo哄堂大笑。
叔大數日羞見客。
奠金别用 丁諷好色病廢,常令女侍扶掖見客。
客出不能送,每令一婢傳謝,故賓客選訪者益多。
既而有傳諷死者,京師諸公競往緻奠,意有窺觊。
諷出謝曰:&ldquo酒堪充飲,奠金且留别用。
異日不幸,勿煩再費。
&rdquo 脔婿 唐人榜下擇婿,号&ldquo脔婿&rdquo,多有勢迫而非所願者。
一少年美風姿,為貴族所慕,命群仆擁至其第。
少年忻然而行,略無避遜。
既至,觀者如堵。
須臾,有衣金紫者出曰:&ldquo某有女頗良,願配君子。
&rdquo少年鞠躬言曰:&ldquo寒微得托高門,固幸。
待歸家與妻子商量如何?&rdquo衆皆大笑而散。
李庾女奴 湖南觀察使李庾,有女奴名卻要,美容止,善辭令。
李有四子,所謂大郎、二郎、三郎、五郎,鹹欲烝之而不得。
嘗遇清明夜,大郎遇之櫻桃花影中,乃持之求偶。
卻要取茵席授之曰:&ldquo可于廳中東南隅停待。
&rdquo又遇二郎調之。
曰:&ldquo可于廳中東北隅相待。
&rdquo又逢三郎求之。
曰:&ldquo可于廳中西南隅相待。
&rdquo又遇五郎握手不可解。
曰:&ldquo可于廳中西北隅相待。
&rdquo四郎皆持所授茵席,各趨一隅。
頃卻要然炬豁扉照之,曰:&ldquo阿堵貧兒,争敢向這裡覓宿處!&rdquo四子各棄所攜,掩面而走。
姚江書生 董太史雲:一姚江書生,使其館童入内,從主母索一絲發。
主母怪之,便從屋後馬坊中摘取牡馬尾鬃一根持與。
其人至夜書符作法,坊中之馬不勝氵?怒,掣斷缰勒,奔号至書舍中,直突書生。
書生惶遽,便跳上屋梁。
馬亦躍上,棟宇牆壁悉被蹋圮。
書生乃穿屋而下,疾走投眢井中。
馬亦随入,尋被齧死。
見者稱快。
不齧死,亦當羞殺。
城中女 《煙霞小說》:城中有女,許嫁鄉間富室。
及期來迎,其夕失女所在,蓋與人私為巫臣之逃矣。
诘旦,家人莫為計,姑以女暴疾辭。
而來賓已洞悉之。
婿家禮筵方啟,嘉儀紛沓,翹企以待。
比迎者至,寂然。
主人叩從者,皆莫能對。
傧以袂掩口,附耳告曰:&ldquo新人少出。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