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甲部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放生
北使李諧至梁。
武帝與之遊曆,偶至放生處。
帝問曰:&ldquo彼國亦放生否?&rdquo諧曰:&ldquo不取,亦不放。
&rdquo帝慚之。
真正禅機! 冒詩并冒表丈 唐李播典蕲州。
有李生來谒,獻詩。
播覽之,駭曰:&ldquo此仆舊稿,何乃見示?&rdquo生慚愧曰:&ldquo某執公卷行江淮已久,今丐見惠。
&rdquo播曰:&ldquo仆老為郡牧,此已無用,便奉贈。
&rdquo生謝别,播問:&ldquo何之?&rdquo生曰:&ldquo将往江陵谒表丈盧尚書。
&rdquo播曰:&ldquo尚書何名?&rdquo生曰:&ldquo弘宣。
&rdquo播大笑曰:&ldquo秀才又錯矣!盧乃仆親表丈,何複冒此?&rdquo生惶恐謝曰:&ldquo承公假詩,則并荊南表丈一時曲取。
&rdquo播大笑而遣之。
偷詩 楊衡初隐廬山,有盜其文登第者。
衡後亦登第,見其人,問曰:&ldquo&lsquo一一鶴聲飛上天&rsquo在否?&rdquo答曰:&ldquo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
&rdquo衡曰:&ldquo猶可恕也。
&rdquo 争詩 唐國子祭酒辛弘智詩雲:&ldquo君為河邊草,逢春心剩生。
妾如台上鏡,照得始分明。
&rdquo同房學士常定宗為改&ldquo始&rdquo字為&ldquo轉&rdquo字,遂争此詩,皆雲我作。
乃下牒見博士,羅道宗判雲:&ldquo昔五字定表,以理切稱奇。
今一言競詩,取詞多為主。
詩歸弘智,&lsquo轉&rsquo還定宗。
&rdquo 張乖崖詩:&ldquo獨恨太平無一事。
&rdquo蕭楚改&ldquo恨&rdquo為&ldquo幸&rdquo,遂呼為&ldquo一字師&rdquo。
詞多為主,尚非确語。
诋詩 張率年十六,作賦頌二千餘首。
虞讷見而诋之,率乃一旦焚毀,更為詩示焉,托雲沈約。
讷更句句嗟稱,無字不善。
率曰:&ldquo此吾作也!&rdquo讷慚而退。
韓昌黎應試《不遷怒貳過》題,見黜于陸宣公。
翌歲,公複典試,仍命此題。
韓複書舊作,一字不易,公大加稱賞,報為第一。
以韓之才,陸之鑒,文無定價如此,又何怪乎虞讷也! 和少陵詩 夔峽道中有杜少陵題詩,是天字韻,榜之梁間,自唐迄宋無敢赓者。
一監司過之,和韻大書其側。
後有人亦和韻嘲之,末聯雲:&ldquo想君吟詠揮毫日,四顧無人膽似天。
&rdquo 揚雄拟《易》,王通拟《論語》,杜少陵詩偏拟不得?近有人題詩虎丘殿壁者,後寫&ldquo某人頓首書&rdquo。
或戲續其下雲:&ldquo似虎丘老先生正之。
&rdquo亦足一笑。
高霞峰 白門賈豎高霞峰者,好以俚句塗抹寺壁,且無處不到。
偶諸禦史遊雞鳴寺,一道長指壁上詩戲高姓禦史雲:&ldquo此高霞峰,想是貴族?不然那得如此美才?&rdquo高公問住持:&ldquo此何等人?好拿來枷号示衆!&rdquo霞峰聞此語,覓數人各寺洗詩,潛蹤累月。
陸居仁 陸居仁每謂人曰&ldquo吾讀書至得意時,見慶雲一朵,隐隐頭上,人不能睹。
一日讀《詩經》注,有不安處,思易之。
忽于夢中見尼父拱立于前,呼吾字曰:&lsquo陸宅之,朱熹誤矣,汝說是也!&rsquo&rdquo一友谑曰:&ldquo足下得非禀受素弱乎?&rdquo居仁曰:&ldquo何為?&rdquo友曰:&ldquo吾見足下眼目眊眩,又夢寐頗倒耳!&rdquo遂赧不複言。
《四本論》 鐘會撰《四本論》,謂才姓同離異合。
始畢,甚欲使嵇公一見。
置懷中既定,畏其難,懷不敢出,于戶外遙擲,便回急走。
此子可教! 要誓 北齊孫搴,學淺行薄,嘗問溫子升:&ldquo卿文何如我?&rdquo子升謙曰:&ldquo不如卿。
&rdquo搴要其為誓。
子升笑曰&ldquo但知劣于卿,何勞旦旦。
&rdquo摹曰:&ldquo卿不為誓,事可知矣。
&rdquo 競射 開元七年,賜百僚射。
金部員外盧廙、職方郎中李畬,俱非善射,箭不及垛,而競言工拙。
畬戲曰:&ldquo與盧箭俱三十步。
&rdquo左右不曉。
畬曰:&ldquo畬箭去垛三十步,盧箭去畬三十步。
&rdquo 鶴敗道 彭淵才迂闊好誕,嘗畜兩鶴,客至,誇曰:&ldquo此仙禽也。
禽皆卵生,而此獨胎生。
&rdquo語未半,園丁報曰:&ldquo鶴夜産一卵如梨。
&rdquo淵才面赤,叱去。
此鶴兩展其胫,伏地逾時。
淵才以杖驚使起,複誕一卵。
乃咨歎曰:&ldquo鶴亦敗道!&rdquo 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
客試使驅來,氃氋而不肯舞。
然則鶴慣是不湊人趣也。
子猶曰&ldquo惟不迎合人,是為仙禽。
&rdquo晉劉爰之,少為殷中軍所知,薦之庾公。
庾忻然便取為佐。
及與語,不稱望,遂名之為&ldquo羊公鶴&rdquo。
蕭韶 蕭韶童時與庚信有斷袖之歡。
及蕭刺郢州,庾上江陵,過之,蕭接庾甚薄。
引入宴,坐之别榻,有自矜色。
庾不堪,酒酣,徑上床,直視韶面曰:&ldquo官今日形容,大異昔日。
&rdquo韶大慚。
嘴尖 詹大和堅老來京師,省試罷,坐微累下大理。
李傳正端初為少卿秉筆。
詹哀鳴之。
李以俚語诟曰:&ldquo子嘴尖如此,誠好人也!&rdquo因困辱之。
後獲釋,不相聞者十年。
李為淮南轉運使,及瓜,堅老自郎官出代。
既相見,李不記前事,因曰:&ldquo郎中若有素者,豈嘗邂逅朝路中耶?風采堂堂,非昔日比也!&rdquo堅老答曰:&ldquo風采堂堂,非某所見。
但不知比往時嘴不尖否?&rdquo李方悟,大愧。
長須僧
武帝與之遊曆,偶至放生處。
帝問曰:&ldquo彼國亦放生否?&rdquo諧曰:&ldquo不取,亦不放。
&rdquo帝慚之。
真正禅機! 冒詩并冒表丈 唐李播典蕲州。
有李生來谒,獻詩。
播覽之,駭曰:&ldquo此仆舊稿,何乃見示?&rdquo生慚愧曰:&ldquo某執公卷行江淮已久,今丐見惠。
&rdquo播曰:&ldquo仆老為郡牧,此已無用,便奉贈。
&rdquo生謝别,播問:&ldquo何之?&rdquo生曰:&ldquo将往江陵谒表丈盧尚書。
&rdquo播曰:&ldquo尚書何名?&rdquo生曰:&ldquo弘宣。
&rdquo播大笑曰:&ldquo秀才又錯矣!盧乃仆親表丈,何複冒此?&rdquo生惶恐謝曰:&ldquo承公假詩,則并荊南表丈一時曲取。
&rdquo播大笑而遣之。
偷詩 楊衡初隐廬山,有盜其文登第者。
衡後亦登第,見其人,問曰:&ldquo&lsquo一一鶴聲飛上天&rsquo在否?&rdquo答曰:&ldquo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
&rdquo衡曰:&ldquo猶可恕也。
&rdquo 争詩 唐國子祭酒辛弘智詩雲:&ldquo君為河邊草,逢春心剩生。
妾如台上鏡,照得始分明。
&rdquo同房學士常定宗為改&ldquo始&rdquo字為&ldquo轉&rdquo字,遂争此詩,皆雲我作。
乃下牒見博士,羅道宗判雲:&ldquo昔五字定表,以理切稱奇。
今一言競詩,取詞多為主。
詩歸弘智,&lsquo轉&rsquo還定宗。
&rdquo 張乖崖詩:&ldquo獨恨太平無一事。
&rdquo蕭楚改&ldquo恨&rdquo為&ldquo幸&rdquo,遂呼為&ldquo一字師&rdquo。
詞多為主,尚非确語。
诋詩 張率年十六,作賦頌二千餘首。
虞讷見而诋之,率乃一旦焚毀,更為詩示焉,托雲沈約。
讷更句句嗟稱,無字不善。
率曰:&ldquo此吾作也!&rdquo讷慚而退。
韓昌黎應試《不遷怒貳過》題,見黜于陸宣公。
翌歲,公複典試,仍命此題。
韓複書舊作,一字不易,公大加稱賞,報為第一。
以韓之才,陸之鑒,文無定價如此,又何怪乎虞讷也! 和少陵詩 夔峽道中有杜少陵題詩,是天字韻,榜之梁間,自唐迄宋無敢赓者。
一監司過之,和韻大書其側。
後有人亦和韻嘲之,末聯雲:&ldquo想君吟詠揮毫日,四顧無人膽似天。
&rdquo 揚雄拟《易》,王通拟《論語》,杜少陵詩偏拟不得?近有人題詩虎丘殿壁者,後寫&ldquo某人頓首書&rdquo。
或戲續其下雲:&ldquo似虎丘老先生正之。
&rdquo亦足一笑。
高霞峰 白門賈豎高霞峰者,好以俚句塗抹寺壁,且無處不到。
偶諸禦史遊雞鳴寺,一道長指壁上詩戲高姓禦史雲:&ldquo此高霞峰,想是貴族?不然那得如此美才?&rdquo高公問住持:&ldquo此何等人?好拿來枷号示衆!&rdquo霞峰聞此語,覓數人各寺洗詩,潛蹤累月。
陸居仁 陸居仁每謂人曰&ldquo吾讀書至得意時,見慶雲一朵,隐隐頭上,人不能睹。
一日讀《詩經》注,有不安處,思易之。
忽于夢中見尼父拱立于前,呼吾字曰:&lsquo陸宅之,朱熹誤矣,汝說是也!&rsquo&rdquo一友谑曰:&ldquo足下得非禀受素弱乎?&rdquo居仁曰:&ldquo何為?&rdquo友曰:&ldquo吾見足下眼目眊眩,又夢寐頗倒耳!&rdquo遂赧不複言。
《四本論》 鐘會撰《四本論》,謂才姓同離異合。
始畢,甚欲使嵇公一見。
置懷中既定,畏其難,懷不敢出,于戶外遙擲,便回急走。
此子可教! 要誓 北齊孫搴,學淺行薄,嘗問溫子升:&ldquo卿文何如我?&rdquo子升謙曰:&ldquo不如卿。
&rdquo搴要其為誓。
子升笑曰&ldquo但知劣于卿,何勞旦旦。
&rdquo摹曰:&ldquo卿不為誓,事可知矣。
&rdquo 競射 開元七年,賜百僚射。
金部員外盧廙、職方郎中李畬,俱非善射,箭不及垛,而競言工拙。
畬戲曰:&ldquo與盧箭俱三十步。
&rdquo左右不曉。
畬曰:&ldquo畬箭去垛三十步,盧箭去畬三十步。
&rdquo 鶴敗道 彭淵才迂闊好誕,嘗畜兩鶴,客至,誇曰:&ldquo此仙禽也。
禽皆卵生,而此獨胎生。
&rdquo語未半,園丁報曰:&ldquo鶴夜産一卵如梨。
&rdquo淵才面赤,叱去。
此鶴兩展其胫,伏地逾時。
淵才以杖驚使起,複誕一卵。
乃咨歎曰:&ldquo鶴亦敗道!&rdquo 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
客試使驅來,氃氋而不肯舞。
然則鶴慣是不湊人趣也。
子猶曰&ldquo惟不迎合人,是為仙禽。
&rdquo晉劉爰之,少為殷中軍所知,薦之庾公。
庾忻然便取為佐。
及與語,不稱望,遂名之為&ldquo羊公鶴&rdquo。
蕭韶 蕭韶童時與庚信有斷袖之歡。
及蕭刺郢州,庾上江陵,過之,蕭接庾甚薄。
引入宴,坐之别榻,有自矜色。
庾不堪,酒酣,徑上床,直視韶面曰:&ldquo官今日形容,大異昔日。
&rdquo韶大慚。
嘴尖 詹大和堅老來京師,省試罷,坐微累下大理。
李傳正端初為少卿秉筆。
詹哀鳴之。
李以俚語诟曰:&ldquo子嘴尖如此,誠好人也!&rdquo因困辱之。
後獲釋,不相聞者十年。
李為淮南轉運使,及瓜,堅老自郎官出代。
既相見,李不記前事,因曰:&ldquo郎中若有素者,豈嘗邂逅朝路中耶?風采堂堂,非昔日比也!&rdquo堅老答曰:&ldquo風采堂堂,非某所見。
但不知比往時嘴不尖否?&rdquo李方悟,大愧。
長須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