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愚部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被突厥圍城,不敢詣廳,文符須征發者,于小窗接入。
鎖州宅門,及報賊登壘,乃身入櫃中,令奴曰:&ldquo牢掌鑰匙,賊來,慎勿與!&rdquo 呆參軍 杭州參軍獨孤守忠,領租船赴都。
夜半急集船人,至則無别語,但曰:&ldquo逆風必不得張帆。
&rdquo 呆縣丞 南皮丞郭務靜,初上,典王慶案。
郭曰:&ldquo爾何姓?&rdquo慶曰:&ldquo姓王。
&rdquo須臾慶又來,又問何姓,慶又曰&ldquo姓王。
&rdquo郭怪愕良久,仰看慶曰:&ldquo南皮左史總姓王。
&rdquo又一日,與主簿劉思莊語,曰:&ldquo夜來一賊從内房出。
&rdquo劉問:&ldquo亡何物?&rdquo郭曰:&ldquo無所亡。
&rdquo劉曰:&ldquo不亡物,安知為賊?&rdquo郭曰:&ldquo但見其踉跄而走,未免緻疑耳。
&rdquo 山東馬信由監生為長州縣丞,性樸實。
一日乘舟谒上官,上官問曰:&ldquo船泊何處?&rdquo對曰:&ldquo船在河裡。
&rdquo上官怒,叱之曰:&ldquo真草包!&rdquo信又應聲曰:&ldquo草包也在船裡。
&rdquo 按:信清謹奉法,一無所染,後以薦擢,至今縣治有去思碑焉。
子猶曰:&ldquo如此草包,豈不勝近來金囊玉箧!&rdquo 呆主簿 德清有馬主簿,本富家子,愚不谙事。
忽一晚三更時,扣大令門甚急。
令以為非火即盜,驚惶而出。
簿雲:&ldquo我思四月間田蠶兩值,百姓甚忙,何不出示,使百姓四月種田,十月養蠶,何如?&rdquo令曰:&ldquo十月間安得有葉?&rdquo簿無以對,徐雲:&ldquo夜深矣,請睡罷。
&rdquo自以後每夜出,其妻必绐以&ldquo倭子在外,不可出&rdquo。
遇聖節,其妻曰:&ldquo可出行禮。
&rdquo簿搖手曰:&ldquo且慢且慢,有倭子在外。
&rdquo 智短漢 則天朝大禁屠殺。
禦史婁師德使至陝,庖人進肉。
問:&ldquo何為有此?&rdquo庖人曰:&ldquo豺咬殺羊。
&rdquo師德曰:&ldquo豺大解事!&rdquo又進鲙,複問之。
庖人曰:&ldquo豺咬殺魚。
&rdquo師德叱曰:&ldquo智短漢!何不道是獺?&rdquo 服槐子 道士黃可,孤寒樸野。
嘗谒舍人潘佑,潘教以服槐子,可豐肌卻老,未詳言服法。
次日,潘入朝,方辨色,見槐樹煙霧中有人若猿狙狀。
追視之,可也。
怪問其故,乃擁槐徐對曰:&ldquo昨蒙指教,特齋戒而掇之。
&ldquo潘大噱而去。
誦判 周沈子榮誦判二百道,赴天官試,竟日不下筆。
人問榮,榮曰:&ldquo與平日誦判絕不相當。
有一道事迹同而人名别,遂曳白而出。
&rdquo來年選判水碓,又擱筆。
人問榮,榮曰:&ldquo我誦水碓是藍田,今富平,如何下筆?&rdquo 拙對 《諧史》:河南一士夫延師教子,其子不慧。
出對曰:&ldquo門前綠水流将去。
&rdquo子對雲:&ldquo屋裡青山跳出來。
&rdquo士夫甚怒。
一日士夫偕館賓詣一道觀拜客。
道士有号彭青山者,腳跛,聞士夫至,跳出相迎。
館賓謂士夫曰:&ldquo昨令公子所謂&lsquo屋裡青山跳出來&rsquo,信有之矣。
&rdquo士夫乃大笑。
商季子悟道 商季子笃好玄,挾資遊四方,但遇黃冠士,辄下拜求焉。
偶一猾觊其資,自炫得道,誘之從遊。
季子時時趣授道,猾以未得便,唯唯而已。
一日至江浒,猾绐雲:&ldquo道在是矣!&rdquo曰:&ldquo何在?&rdquo曰:&ldquo在舟樯杪。
若自升求之。
&rdquo乃置資囊樯下,遽援樯而升。
猾自下抵掌連呼趣之,曰:&ldquo升!升!&rdquo至杪猶趣曰&ldquo升&ldquo。
季子升無可升,忽大悟:&ldquo此理隻在實處,雖欲從之,末由也已!&rdquo抱樯歡呼曰:&ldquo得矣!得矣!&rdquo猾挈資疾走。
季子既下,猶歡躍不已。
觀者曰:&ldquo咄!彼猾也,挈若資去矣!&rdquo季子曰:&ldquo否否!吾師乎!吾師乎!此亦以教我也!&rdquo 唐皎注官 貞觀中,唐皎除吏部侍郎,常引人入铨,問;&ldquo何方穩便?&rdquo或雲其家在蜀,乃注與吳。
複有雲&ldquo親老先住江南&rdquo,即唱之隴右。
有一信都人希河朔,因绐雲:&ldquo願得江淮。
&rdquo即注與河北一尉。
由是大為選人所欺。
檢覓鳳毛 宋武帝嘗稱&ldquo謝超宗殊有鳳毛&rdquo。
超宗父名鳳。
右衛将軍劉道隆在坐,出候超宗,曰:&ldquo聞君有異物,欲覓一見。
&rdquo謝謙言無有。
道隆武人,正觸其父諱曰:&ldquo方侍宴,至尊說君有鳳毛。
&rdquo謝徒跣還内。
道隆謂檢覓鳳毛,待至暗而去。
門蠅背龍 《北史》:厍狄伏連居室患蠅,杖門者曰:&ldquo何故聽入!&rdquo 左右皆蠅營之輩,偏自不覺。
宋仁宗時,大名府有營兵,背生肉,蜿蜒如龍。
時程天球判大名,見之駭曰:&ldquo此大犯禁!&rdquo乃囚其人于獄,具奏于朝。
上覽其奏,笑曰:&ldquo此贅耳,何罪?&rdquo即令釋之。
周世宗以方面大耳為罪。
背肉如龍,真可疑矣! 回回 夷人黨護族類,固其習性同然,而回回尤甚。
京師隆福寺成,民人縱觀,寺僧雲集。
一回回忽持斧上殿,殺僧二人,傷者二三人。
即時執送法司鞫問,雲:&ldquo見寺中新作輪藏,其下推輪者,皆刻我教門形像。
憫其經年推運辛苦,是以雠而殺之。
&rdquo 孔子惡作俑,這回子惱得不錯。
不知忌日 權龍襄不知忌日,謂府吏曰:&ldquo何名私忌?&rdquo對曰:&ldquo父母亡日,請假,布衣蔬食,獨坐房中不出。
&rdquo權至母忌日,于房中靜坐,有青狗突入,大怒曰:&ldquo沖破我忌日!&rdquo更陳牒,改作明朝,好作忌日。
依桓玄不立忌日,惟立忌時,更便。
或謂桓玄非禮。
餘笑曰:&ldquo今士君子之輩不忌日,不忌時
鎖州宅門,及報賊登壘,乃身入櫃中,令奴曰:&ldquo牢掌鑰匙,賊來,慎勿與!&rdquo 呆參軍 杭州參軍獨孤守忠,領租船赴都。
夜半急集船人,至則無别語,但曰:&ldquo逆風必不得張帆。
&rdquo 呆縣丞 南皮丞郭務靜,初上,典王慶案。
郭曰:&ldquo爾何姓?&rdquo慶曰:&ldquo姓王。
&rdquo須臾慶又來,又問何姓,慶又曰&ldquo姓王。
&rdquo郭怪愕良久,仰看慶曰:&ldquo南皮左史總姓王。
&rdquo又一日,與主簿劉思莊語,曰:&ldquo夜來一賊從内房出。
&rdquo劉問:&ldquo亡何物?&rdquo郭曰:&ldquo無所亡。
&rdquo劉曰:&ldquo不亡物,安知為賊?&rdquo郭曰:&ldquo但見其踉跄而走,未免緻疑耳。
&rdquo 山東馬信由監生為長州縣丞,性樸實。
一日乘舟谒上官,上官問曰:&ldquo船泊何處?&rdquo對曰:&ldquo船在河裡。
&rdquo上官怒,叱之曰:&ldquo真草包!&rdquo信又應聲曰:&ldquo草包也在船裡。
&rdquo 按:信清謹奉法,一無所染,後以薦擢,至今縣治有去思碑焉。
子猶曰:&ldquo如此草包,豈不勝近來金囊玉箧!&rdquo 呆主簿 德清有馬主簿,本富家子,愚不谙事。
忽一晚三更時,扣大令門甚急。
令以為非火即盜,驚惶而出。
簿雲:&ldquo我思四月間田蠶兩值,百姓甚忙,何不出示,使百姓四月種田,十月養蠶,何如?&rdquo令曰:&ldquo十月間安得有葉?&rdquo簿無以對,徐雲:&ldquo夜深矣,請睡罷。
&rdquo自以後每夜出,其妻必绐以&ldquo倭子在外,不可出&rdquo。
遇聖節,其妻曰:&ldquo可出行禮。
&rdquo簿搖手曰:&ldquo且慢且慢,有倭子在外。
&rdquo 智短漢 則天朝大禁屠殺。
禦史婁師德使至陝,庖人進肉。
問:&ldquo何為有此?&rdquo庖人曰:&ldquo豺咬殺羊。
&rdquo師德曰:&ldquo豺大解事!&rdquo又進鲙,複問之。
庖人曰:&ldquo豺咬殺魚。
&rdquo師德叱曰:&ldquo智短漢!何不道是獺?&rdquo 服槐子 道士黃可,孤寒樸野。
嘗谒舍人潘佑,潘教以服槐子,可豐肌卻老,未詳言服法。
次日,潘入朝,方辨色,見槐樹煙霧中有人若猿狙狀。
追視之,可也。
怪問其故,乃擁槐徐對曰:&ldquo昨蒙指教,特齋戒而掇之。
&ldquo潘大噱而去。
誦判 周沈子榮誦判二百道,赴天官試,竟日不下筆。
人問榮,榮曰:&ldquo與平日誦判絕不相當。
有一道事迹同而人名别,遂曳白而出。
&rdquo來年選判水碓,又擱筆。
人問榮,榮曰:&ldquo我誦水碓是藍田,今富平,如何下筆?&rdquo 拙對 《諧史》:河南一士夫延師教子,其子不慧。
出對曰:&ldquo門前綠水流将去。
&rdquo子對雲:&ldquo屋裡青山跳出來。
&rdquo士夫甚怒。
一日士夫偕館賓詣一道觀拜客。
道士有号彭青山者,腳跛,聞士夫至,跳出相迎。
館賓謂士夫曰:&ldquo昨令公子所謂&lsquo屋裡青山跳出來&rsquo,信有之矣。
&rdquo士夫乃大笑。
商季子悟道 商季子笃好玄,挾資遊四方,但遇黃冠士,辄下拜求焉。
偶一猾觊其資,自炫得道,誘之從遊。
季子時時趣授道,猾以未得便,唯唯而已。
一日至江浒,猾绐雲:&ldquo道在是矣!&rdquo曰:&ldquo何在?&rdquo曰:&ldquo在舟樯杪。
若自升求之。
&rdquo乃置資囊樯下,遽援樯而升。
猾自下抵掌連呼趣之,曰:&ldquo升!升!&rdquo至杪猶趣曰&ldquo升&ldquo。
季子升無可升,忽大悟:&ldquo此理隻在實處,雖欲從之,末由也已!&rdquo抱樯歡呼曰:&ldquo得矣!得矣!&rdquo猾挈資疾走。
季子既下,猶歡躍不已。
觀者曰:&ldquo咄!彼猾也,挈若資去矣!&rdquo季子曰:&ldquo否否!吾師乎!吾師乎!此亦以教我也!&rdquo 唐皎注官 貞觀中,唐皎除吏部侍郎,常引人入铨,問;&ldquo何方穩便?&rdquo或雲其家在蜀,乃注與吳。
複有雲&ldquo親老先住江南&rdquo,即唱之隴右。
有一信都人希河朔,因绐雲:&ldquo願得江淮。
&rdquo即注與河北一尉。
由是大為選人所欺。
檢覓鳳毛 宋武帝嘗稱&ldquo謝超宗殊有鳳毛&rdquo。
超宗父名鳳。
右衛将軍劉道隆在坐,出候超宗,曰:&ldquo聞君有異物,欲覓一見。
&rdquo謝謙言無有。
道隆武人,正觸其父諱曰:&ldquo方侍宴,至尊說君有鳳毛。
&rdquo謝徒跣還内。
道隆謂檢覓鳳毛,待至暗而去。
門蠅背龍 《北史》:厍狄伏連居室患蠅,杖門者曰:&ldquo何故聽入!&rdquo 左右皆蠅營之輩,偏自不覺。
宋仁宗時,大名府有營兵,背生肉,蜿蜒如龍。
時程天球判大名,見之駭曰:&ldquo此大犯禁!&rdquo乃囚其人于獄,具奏于朝。
上覽其奏,笑曰:&ldquo此贅耳,何罪?&rdquo即令釋之。
周世宗以方面大耳為罪。
背肉如龍,真可疑矣! 回回 夷人黨護族類,固其習性同然,而回回尤甚。
京師隆福寺成,民人縱觀,寺僧雲集。
一回回忽持斧上殿,殺僧二人,傷者二三人。
即時執送法司鞫問,雲:&ldquo見寺中新作輪藏,其下推輪者,皆刻我教門形像。
憫其經年推運辛苦,是以雠而殺之。
&rdquo 孔子惡作俑,這回子惱得不錯。
不知忌日 權龍襄不知忌日,謂府吏曰:&ldquo何名私忌?&rdquo對曰:&ldquo父母亡日,請假,布衣蔬食,獨坐房中不出。
&rdquo權至母忌日,于房中靜坐,有青狗突入,大怒曰:&ldquo沖破我忌日!&rdquo更陳牒,改作明朝,好作忌日。
依桓玄不立忌日,惟立忌時,更便。
或謂桓玄非禮。
餘笑曰:&ldquo今士君子之輩不忌日,不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