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 關于《波斯人信劄》

關燈
關于《波斯人信劄》的幾點感想[1] 在《波斯人信劄》中,最讨人喜歡的,就是不知不覺地發現一種小說文體。

    人們看到這種小說的開端、進展、結局。

    把不同的人物都放在将他們聯系起來的一條鎖鍊上。

    他們在歐洲住得愈久,世界上這一部分的風俗,在他們腦中就愈顯得平淡無奇。

    按照他們性格的差異,在起初他們或多或少被古怪與奇妙的現象所打動。

    另一方面,郁斯貝克在外日子愈久,他家後房内院的混亂愈增加,也就是說,怒火日熾,恩愛日薄。

     況且這類小說,在平常情況下,總是受歡迎的,因為人們可以借此明了自己當前的境況,使各種熱情比在一般叙述熱情的故事中更強烈地觸動人們的感覺。

    這就是随着《波斯人信劄》而出現的若幹動人的著作[2]之所以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最後,在通常的小說中,題外話是不能允許的,除非節外生枝,另成一篇小說。

    普通小說中不能夾雜議論,因為一切人物都不是為議論才聚合在一起的,議論是和小說的企圖與本性相抵觸的。

    但是用書信的形式,登場人物就不是預先選定的,讨論的題目也不取決于任何計劃或任何預訂的提綱。

    作者可以将哲學、政治與道德便利地納入一部小說中,并且把一切都用一條秘密的鎖鍊貫穿起來。

    這條鎖鍊,在某種程度上是使人察覺不到的。

     《波斯人信劄》一起頭銷路就如此驚人,以緻書賈想盡辦法謀求續篇。

    他們無論碰見誰,就拉着那人的衣袖,說:&ldquo先生,我請求您,給我寫一部《波斯人信劄》吧。

    &rdquo 但是,我上面所說的一切,足以闡明《波斯人信劄》是不可能有續篇的,更不可能和另一個人寫的信劄夾雜在一起,盡管那些信寫得多麼巧妙。

     在《波斯人信劄》中有某些突出點,許多人認為太大膽了,然而我請他們注意這部著作的性質。

    在書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那些波斯人,突然間置身于歐洲,也就是說置身于另一世界中,因而将他們寫成在某一段時間内茫然無知與充滿成見的樣子,這是必要的。

    作者所注意的,隻是表達出他們的各種意念如何産生,如何發展。

    他們最初的一些思想必然是很奇特的。

    除了給他們這種與他們的思想情況相稱的奇特性,作者似乎毫無别的事可做;作者所要描寫的,僅僅是對他們認為異乎尋常的一切事物的情感。

    作者絲毫沒有打算牽涉到我們宗教上的某一原則,他甚至沒有顧慮到這樣做是不謹慎的。

    這些突出點總是和驚奇詫異的情感相聯結,而不是和審查檢讨的意念,更不是和批評的意念相連結的。

    這些波斯人談到我們的宗教時,必須不能比談到我們的習慣與俗尚時顯得更有知識。

    如果他們有時覺得我們的教義奇特,那是因為他們對于那些教義和我們另一些真理間的聯系是完全茫然無知的。

     作者作這個解辯,是由于對這些偉大真理的熱愛,這和對于人類的敬意是不相幹的。

    [3]當然作者也決不願意從最嬌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