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慈念未全灰兩番破産 悲風何足懼千裡尋兒
關燈
小
中
大
排得好了,天已昏黑。
在小堂屋裡中間桌上點好了一盞煤油燈,将菜碗擺好,酒壺在爐子上煨着,這才叫菊芬去請世良來吃晚飯。
倪洪氏不願兜起他的牢騷,便道:“菊芬!你到街上去打四兩酒來罷,我做兩樣菜,和你幹爹餞行。
”世良連連地搖着手道:“不用不用!你娘兒兩個,以後少我幫忙,銀錢恐怕更要緊些。
我看你把替我餞行的錢,留了不用,也許可以多過兩天寬裕日子吧。
事到于今,我們隻有彼此原諒的分兒,還講些什麼客氣。
” 倪氏歎了一口氣,牽着她到屋子裡去,同時卻掩上了門,低聲問菊芬道:“你幹爹這幾天很有心事,你少到外面房裡去罷。
明後天……”說着,又歎了一口氣。
菊芬道:“明後天怎麼樣了?”倪洪氏道:“不要談了,到那個時候,你也就會知道。
” 兩個人一路說着,走到了賬房,還是彼此對立着,在那裡對談。
倪洪氏牽牽自己的衣襟,頭一伸,嗓子裡咽下去了一口痰。
正望了世良,有話要說,賬房就向他們瞪了眼,望着道:“你們的話,有完沒有完呢?若是沒有說完,回頭我再來,讓你們先談談罷。
” 世良靠了店堂中一根小木柱,昂着頭望了簾外的天,微笑道:“我也是人家抖文的一句話,‘破釜沉舟’就是這一下子了。
”什麼叫破釜沉舟?周世良不知道,倪洪氏更是不知道。
不過常聽到人說,拼了幹一下的,好是這回,壞也是這回,這就叫破釜沉舟。
換一句話說,若是幹不好的話,永遠地就算完了。
倪洪氏道:“我們做鄰居一場,我的小菊芬,你也是很喜歡的。
你就這樣不顧她了嗎?”世良半晌,歎了一口氣道:“我也顧不得許多了。
計春能回來,自然他們還是一對小兩口子。
計春不能回來,你叫我把什麼臉見你娘兒兩個?”說着,兩行眼淚,早是偷偷地爬過了他兩隻高撐的顴骨,流向嘴角來了。
世良道:“我倒不計較二十塊錢。
就請你同孔老爺去說妥。
”賬房見他倒一口答應了,心裡很是懊悔。
想着,何不隻出八十元呢?于是答道:“你那店,不過是木榨水缸鐵鍋,哪裡值得了許多。
我是好意,所以多出兩文,進去和東家商量,也許這個數目還辦不到,我隻好是盡盡人事了。
”說着,他才斯斯文文地走到上房去了。
世良道:“我不是光看得起錢的人。
孔老爺這樣子肯幫我的忙,我還能亂說嗎?我多了錢也不要,少了錢我又辦不動事,我和孔老爺要一百二十塊錢。
” 世良道:“小四子這夥計,總算有心的。
他聽到說我盤了店,我又要走,哭了兩晚上,我給了他幾塊錢,讓他另找生意去。
大嫂子!據我看起來,人還是不認識字的好。
認得字的人他心眼多,格外會出花樣,就靠不住了。
” 世良道:“隻要孩子學好,我就天天在街上拉車,也要把他撫養起來,就是這一家豆腐店,遲早也不難再開。
若是兒子不肯學好,我一世的道行,都完全犧牲了。
回省也好,回鄉也好,隻落下一輩子的罵名,我哪裡還有臉回來?隻好老死在北平了。
”倪洪氏聽他說得這樣決斷,又是實情,望了他,不知道怎樣去勸解才好。
世良道:“你貴東家也說了,這不是平常買賣,我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所以我越發地不敢多說。
請你進去問上一聲罷。
”賬房又抽了一支煙卷,這才道:“既是如此,我看給一個整數罷。
” 世良見賬房又變了一副面孔,大概是知道這婚事不能成功的原因,本待和他計較兩句,轉念一想,這種奴才骨頭的人,和他講些什麼理?好在他主人翁的态度,今天已經改變過了,我還是看他主人三分面子,不睬他就是了。
于是賠笑道:“對不起!倒把你冷淡了。
” 世良站住了道:“你若是肯讓倪家母女不搬走,我就死心塌地地到北平去辦這件事了!你隻要看到我們兩家,交情這樣好,就知道我們這兩家的親事,是拆不開來的了。
我們越拆不開來,你也就越歡喜了。
” 世良睜圓了眼,哼了一聲道:“你為什麼說這種俏皮話?又不是我貪孔老爺有錢,一定要盤給他。
是他自己說,願意受盤的;既是這樣說,這鋪底我不盤給他了。
倪家大嫂子!我們走。
有豬頭,還怕找不出廟門來嗎?”說着,起身就要向外面走。
世良看到酒飯都預備好了,如何推辭得,隻說了一聲:“你娘兒兩個,何苦一定要費事呢?”也就在桌子橫頭坐下來了。
世良昂頭想了一想,笑起來道:“這是你的算盤對了。
明是依了我的價,暗裡還要更少出四塊錢,就是那樣罷,你們什麼時候交錢?我的鋪子,随時都可以點交的。
” 世良指着東西,那穿長衣的,就按着件數,在簿子上記着,把店堂裡東西都記完了。
世良口啣了旱煙袋,靠了柱子站定,淡笑道:“諸位!不必說我這塊江水豆腐的招牌了。
就是我這店裡,大大小小的東西,也值這九十六塊錢吧。
”那穿長衣的人笑着,就遞了一沓鈔票給他。
世良接着鈔票,拱了兩拱手道:“多謝諸位費心,将來我再報答各位罷。
恭喜你們貴東家,一本萬利。
” 世良才從容地道:“你貴東家是位有名的善人,他難道還會占我們窮人的便宜…
在小堂屋裡中間桌上點好了一盞煤油燈,将菜碗擺好,酒壺在爐子上煨着,這才叫菊芬去請世良來吃晚飯。
倪洪氏不願兜起他的牢騷,便道:“菊芬!你到街上去打四兩酒來罷,我做兩樣菜,和你幹爹餞行。
”世良連連地搖着手道:“不用不用!你娘兒兩個,以後少我幫忙,銀錢恐怕更要緊些。
我看你把替我餞行的錢,留了不用,也許可以多過兩天寬裕日子吧。
事到于今,我們隻有彼此原諒的分兒,還講些什麼客氣。
” 倪氏歎了一口氣,牽着她到屋子裡去,同時卻掩上了門,低聲問菊芬道:“你幹爹這幾天很有心事,你少到外面房裡去罷。
明後天……”說着,又歎了一口氣。
菊芬道:“明後天怎麼樣了?”倪洪氏道:“不要談了,到那個時候,你也就會知道。
” 兩個人一路說着,走到了賬房,還是彼此對立着,在那裡對談。
倪洪氏牽牽自己的衣襟,頭一伸,嗓子裡咽下去了一口痰。
正望了世良,有話要說,賬房就向他們瞪了眼,望着道:“你們的話,有完沒有完呢?若是沒有說完,回頭我再來,讓你們先談談罷。
” 世良靠了店堂中一根小木柱,昂着頭望了簾外的天,微笑道:“我也是人家抖文的一句話,‘破釜沉舟’就是這一下子了。
”什麼叫破釜沉舟?周世良不知道,倪洪氏更是不知道。
不過常聽到人說,拼了幹一下的,好是這回,壞也是這回,這就叫破釜沉舟。
換一句話說,若是幹不好的話,永遠地就算完了。
倪洪氏道:“我們做鄰居一場,我的小菊芬,你也是很喜歡的。
你就這樣不顧她了嗎?”世良半晌,歎了一口氣道:“我也顧不得許多了。
計春能回來,自然他們還是一對小兩口子。
計春不能回來,你叫我把什麼臉見你娘兒兩個?”說着,兩行眼淚,早是偷偷地爬過了他兩隻高撐的顴骨,流向嘴角來了。
世良道:“我倒不計較二十塊錢。
就請你同孔老爺去說妥。
”賬房見他倒一口答應了,心裡很是懊悔。
想着,何不隻出八十元呢?于是答道:“你那店,不過是木榨水缸鐵鍋,哪裡值得了許多。
我是好意,所以多出兩文,進去和東家商量,也許這個數目還辦不到,我隻好是盡盡人事了。
”說着,他才斯斯文文地走到上房去了。
世良道:“我不是光看得起錢的人。
孔老爺這樣子肯幫我的忙,我還能亂說嗎?我多了錢也不要,少了錢我又辦不動事,我和孔老爺要一百二十塊錢。
” 世良道:“小四子這夥計,總算有心的。
他聽到說我盤了店,我又要走,哭了兩晚上,我給了他幾塊錢,讓他另找生意去。
大嫂子!據我看起來,人還是不認識字的好。
認得字的人他心眼多,格外會出花樣,就靠不住了。
” 世良道:“隻要孩子學好,我就天天在街上拉車,也要把他撫養起來,就是這一家豆腐店,遲早也不難再開。
若是兒子不肯學好,我一世的道行,都完全犧牲了。
回省也好,回鄉也好,隻落下一輩子的罵名,我哪裡還有臉回來?隻好老死在北平了。
”倪洪氏聽他說得這樣決斷,又是實情,望了他,不知道怎樣去勸解才好。
世良道:“你貴東家也說了,這不是平常買賣,我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所以我越發地不敢多說。
請你進去問上一聲罷。
”賬房又抽了一支煙卷,這才道:“既是如此,我看給一個整數罷。
” 世良見賬房又變了一副面孔,大概是知道這婚事不能成功的原因,本待和他計較兩句,轉念一想,這種奴才骨頭的人,和他講些什麼理?好在他主人翁的态度,今天已經改變過了,我還是看他主人三分面子,不睬他就是了。
于是賠笑道:“對不起!倒把你冷淡了。
” 世良站住了道:“你若是肯讓倪家母女不搬走,我就死心塌地地到北平去辦這件事了!你隻要看到我們兩家,交情這樣好,就知道我們這兩家的親事,是拆不開來的了。
我們越拆不開來,你也就越歡喜了。
” 世良睜圓了眼,哼了一聲道:“你為什麼說這種俏皮話?又不是我貪孔老爺有錢,一定要盤給他。
是他自己說,願意受盤的;既是這樣說,這鋪底我不盤給他了。
倪家大嫂子!我們走。
有豬頭,還怕找不出廟門來嗎?”說着,起身就要向外面走。
世良看到酒飯都預備好了,如何推辭得,隻說了一聲:“你娘兒兩個,何苦一定要費事呢?”也就在桌子橫頭坐下來了。
世良昂頭想了一想,笑起來道:“這是你的算盤對了。
明是依了我的價,暗裡還要更少出四塊錢,就是那樣罷,你們什麼時候交錢?我的鋪子,随時都可以點交的。
” 世良指着東西,那穿長衣的,就按着件數,在簿子上記着,把店堂裡東西都記完了。
世良口啣了旱煙袋,靠了柱子站定,淡笑道:“諸位!不必說我這塊江水豆腐的招牌了。
就是我這店裡,大大小小的東西,也值這九十六塊錢吧。
”那穿長衣的人笑着,就遞了一沓鈔票給他。
世良接着鈔票,拱了兩拱手道:“多謝諸位費心,将來我再報答各位罷。
恭喜你們貴東家,一本萬利。
” 世良才從容地道:“你貴東家是位有名的善人,他難道還會占我們窮人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