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周蕙瑛舍命救人

關燈
然距此不遠,姑且一試也好……” 正自忖思,遙遙傳來了那藍衣少年的聲音,道:“如那道人問起你如何得知他能夠治療病時,千萬不要說是我告訴你的,那不但腿傷難治,說不定還要丢了性命。

    ” 方兆南打開車簾,擡頭望去,隻見那藍衣少年的背影,已遠在裡許之外。

     四外張望,果然有一條大道,通向正東。

     當下吩咐那趕車之人,折向正東行去。

     方兆南重金顧車,曾和那趕車人約法三章。

    不論他看到什麼可疑、奇怪之事,都得要置之不理,不許追問。

     是以車中忽然多出一個人來,那車夫也不多問。

     依照那藍衣少年相囑之言而行,果然在不足十裡路程中,看到了一座殘破的小廟。

     這麼一座荒涼的廟宇,四周不見人家,縱是在初建之時,這廟亦不龐大,除了一座門樓之外,隻有一座大殿。

     方兆南緩緩下了馬車,雙手分握兩支竹杖,代腿而行。

     原來他膝傷沉重,雙足已然不能着地。

     但這段時間中,他卻依照覺非、覺夢相授内功口訣,勤練少林正宗内功,大有進境,内力激增。

     隻是那運轉的真氣,僅能及達雙膝,似是被物所阻,無法運轉全身。

     他讓車夫趕了馬車,自行找一處樹蔭下面休息,雙手架雙杖,進入破廟。

     廟門上的匣額,痕迹全無,也看不出是什麼廟宇。

     進了大門,有一座三丈見方的空院,院中長滿着長可及腰的荒草,連一條通往大殿的小徑,也被掩遮去。

     方兆南靠兩支竹杖而行,穿過荒草庭院,直入大殿。

     果然見一個丐衣百結,木钗髻發的道人,仰卧在神案前面,身下鋪着一片幹草,身旁别無長物,鼻息微聞,似是睡得好夢正甜。

     方兆南輕輕咳了一聲,低聲說道:“老前輩……” 他一連呼喚數聲,那道人連動也未動一下。

     足足等待了一頓飯工夫,那道人才似由熟睡中醒了過來,伸了一個懶腰道:“什麼人?” 方兆南急急應道:“晚輩方兆南。

    ” 那道人一個翻身,轉了過去,背對着方兆南,道:“你來做什麼?” 方兆南答道:“晚輩求醫來的。

    ” 那道人又道:“我自己就快要死了,那裡會代人醫病?快些走吧!不要打擾我睡覺。

    ” 方兆南道:“晚輩在一側等候,待老前輩睡好之後,再說不遲。

    ” 那道人突然哈哈大笑起來,道:“你病得很重嗎?” 方兆南道:“如若在下的傷勢不重,也不敢來打擾道長了。

    ” 瞎眼道人突然一挺身坐了起來,收住了大笑之聲,冷冷的說道:“什麼人告訴你我會醫病的?” 方兆南正待說出那藍衣少年的形貌,忽然憶起那少年臨去之言,立時沉吟不語。

     那道長雙目雖盲,難以視物,但感應卻是靈敏絕倫,冷笑一聲,說道:“老夫生平之中,最恨人欺騙于我,你如想謊言相欺,那就别想生離此地!” 他的聲音低沉嚴肅,使人聞而生出敬畏之心。

     方兆南沉吟了一陣,道:“那位告訴在下之人,曾經再三相囑,不能說出他的形貌,晚輩已經答允在先,老前輩這般苦苦相逼,實叫晚輩作難得很。

    ” 那瞎眼道人冷冷說道:“那人可是一個中等身材,面皮白淨,五官俊秀端正,年約二十二、三的年輕人嗎?” 方兆南仔細一想,他說的一點不錯,心中暗暗奇道:“他雙目已瞎,不知何以竟然把那人的年貌膚色都說得加此清楚-----” 心中驚疑不定,口中卻是默不作聲。

     那瞎眼道人道:“你不肯說,那是證明我猜的不錯了?” 方兆南道:“在下就此别過。

    ” 抱拳一禮,抓起竹杖,架在肋下行去。

     那瞎眼道人,似是未料方兆南竟然要告别而去,不禁微微一怔,喝道:“站住!” 方兆南停了下來,回頭說道:“老前輩有問指教?” 那瞎眼道人道:“你用竹杖代腿而行,想來那腿傷定然十分嚴重了?” 方兆南道:“晚輩的雙腿腫脹,氣血已有多日不通,自膝以下有如廢了一般,已然難以用作行路之用了。

    ” 那瞎眼道人沉吟了一陣,道:“聽你雙杖着地之聲,似是久由此物代步之人,落地不輕不重,但聽你的口氣,腿傷又似時日不久,初用竹杖代步,能夠行進自如非有上乘的内功莫辦。

    ” 方兆南道:“不敢相欺老前輩,晚輩的武功,雖然不能名列當今武林第一流高手,但也自信不是一般武師可望項背。

    ” 那瞎眼道人道:“這麼說來,以你的武功,要打通受傷的關節穴道,并非什麼困難之事了,來找老夫作甚?” 方兆南淡淡一笑,道:“不瞞老前輩說,晚輩兼通數家宗流的點穴之法,對于一般點穴手法,自信能夠解得,但晚輩膝上之傷,我已運用數種手法,都未能推活被點的穴道。

    ” 那瞎眼道人道:“世上點穴之術,各宗各派,雖然不盡相同,但大體分來,不外震穴、封脈、斬經、點穴四種,但這四種手法,小異大同。

     隻要受傷經脈不重,不難以自身内功打通,用一般推宮過穴手法,大都可以奏效,但有一種封穴斬脈的手法,卻非一般人推宮過穴的手法能夠解得。

    ” 方兆南道:“不知是那種手法?” 那瞎眼道人道:“鎖脈手……” 方兆南低聲誦道:“鎖脈手?鎖脈手?這手法,晚輩從未聽人談過。

    ” 那瞎眼道人道:“鎖脈手,雖然還未絕傳,但如今會此手法之人,絕然不多,一則這種手法,認位特難,二則必須内功精深,方可運用。

    ” 方兆南道:“多謝老前輩的指教,晚輩就此告别了。

    ” 那瞎眼道人又是一怔,道:“你來老夫處做什麼來的?” 方兆南道:“為療傷而來。

    ” 瞎眼道人道:“你找我療治傷勢來的,怎麼傷勢末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