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破禅關擊節傳音
關燈
小
中
大
此大劫,少林寺曆代佛祖的神靈護佑,兩位尊長竟能在禅關期破例相見……”
大愚禅師低聲接道:“兩位尊長今夜破關而出,并非功行圓滿,可能和師弟晤談一陣之後,又要重返密室,度完關期,在這段時間之中如有外人驚擾,隻怕有損兩位尊長的禅功!”
大悲禅師道:“不錯!不知師兄有何高見?”
大愚禅師道:“小兄之意,立時調集咱們寺中高手,分别埋伏這片荒涼的茅屋周圍,暗中保護兩位尊長。
” 大悲道:“不是師兄提起,老衲一時間恐還想它不起。
” 三人自動的加快了腳步,走完一片荒涼的草地。
大悲禅師回到方丈室中後,立時傳出令谕,調集了二十四名武功高強弟子,帶上兵刃,分别埋伏在茅屋四周,如非追擊強敵,不許進那竹籬中去。
大愚禅師道:“方施主,師弟也請休息一下,貧僧暫返‘戒持院’一行,二更左右再來。
”起身告别而去。
大悲禅師望望方兆南滿身灰塵,說道:“寺院之中,沒有俗家衣服,方施主……” 方兆南道:“如若在下穿着僧衣,不違背貴寺中戒律,那就暫借一襲袈裟如何?” 大悲沉吟了一陣說道:“寺中無此規戒,但也無此先例!” 方兆南道:“如有不便,也就算了,今夜參谒過兩位長老之後,晚輩就要告别。
” 大悲禅師笑道:“寺後不遠處,有兩家山農聚居,那裡有一道山泉彙集的清溪,老衲派一名小沙彌,帶領方施主去那裡滌洗一下滿身塵土,借着一身衣物如何?” 方兆南暗暗忖道:“這老和尚迫我洗澡更衣,想是晉谒兩位長老時.必有的禮貌,當下笑道:“有勞禅師了!” 大悲召來一個小沙彌,吩咐幾句,那小沙彌點頭應命,合掌對方兆南一禮,說道:“小僧走前一步替施主帶路了。
”轉身而行。
方兆南急急起身,随在那小沙彌身後而行。
那小沙彌道路熟悉,帶着方兆南穿越寺中殿院而過,出了一道偏門,行不及裡,果見兩家農舍,依山而築。
一道潺潺清流,由那農舍後面橫過。
小沙彌指着那農舍笑道:“山居之民,心情最是純厚,施主相借衣物,決不緻有何為難,小僧先行告退,一個時辰之後,再來相請。
” 方兆南揮手說道:“小師父請便。
” 他大步走近農舍,停在門外高聲說道:“有人在嗎?” 隻聽一聲嬌聲:“什麼人?” 緩步走出一個十八九歲的農家女來,一身藍短裝,頭上流着一個長長的大辮子,手中拿着針線,似是正在忙做女工,聽得了方兆南呼叫之言,急急趕了出來。
此女雖是生長深山之中,但面目甚是娟秀,見到方兆南時,也沒有驚慌之狀,微一沉吟問道:“過路客人,可是腹中饑餓了嗎?” 方兆南暗暗忖道:“對方乃豆寇年華的少女,這借衣洗澡之事,如何能對她言說?” 當下搖頭笑道:“敢問姑娘令尊在嗎?” 那村女似是讀過幾年詩書一般,對方兆南文謅謅的話,竟也聽得十分清楚,搖頭答道: “爹爹上山打柴去了,弟弟放牛未歸,客人有什麼事,對我說也是一樣!” 方兆南轉臉瞧瞧另一家農舍,相距不過數尺遠近,拱手一禮笑道:“不敢相勞姑娘,在下到那一家問問。
” 那村女看方兆南的神态拘謹的微帶驚慌,忍不住微微一笑,道:“書呆子。
” 這句話聲音甚高,方兆南聽得甚是清楚,但想到山居民情敦厚,也許自己這等拘謹,反而使人有着奇怪之感。
于是裝着沒有聽到,急急走到那家農舍門外,高聲說道: “有人在嗎?” 隻聽佩環叮哆,農舍中慢步走出來一個豔妝少婦。
方兆南呆了一呆,暗道:“糟糕,怎麼這兩家之中,沒有一個男人,但既把人家叫了出來,總不能一句話也不說,就默然退走。
” 當下抱拳一揖,說道:“請問姑娘令尊可在?” 那豔妝少婦,搖頭笑道:“奴家家住山那邊,此乃我婆母之家。
” 方兆南暗暗付道:“好啊,婆母之家,你也敢對陌生人講出口來,當真是一點羞恥和教養也是沒有。
” 趕忙拱手說道:“這家中除了大嫂之外,不知還有何人?” 那豔妝少婦笑道:“山野僻村,生活迫人,男子漢日出而作,客人來的大早了。
” 方兆南微微一怔,暗道:“這婦人談吐不俗,倒不是山居人家,莫要失了禮數。
”當下又抱拳一揖。
那豔妝少婦輕輕一閃,讓避開去,嬌聲說道:“你這人可有什麼事情嗎?” 方兆南道:“在下要借套衣服穿,我可照價奉錢……” 那豔妝少婦微微一笑道:“似這般荒涼的深山之中,銀錢之價,已失其用,客人縱是多金,村婦也不敢收受。
” 方兆南吃了一驚,暗道:“這婦人言詞越來越是尖銳,,實非山居之人。
”當下正容說道:“在下失言,大嫂勿怪,如有不便之處,在下就此告别了。
” 那豔妝少婦道:“客人稍候片刻,容我去取衣物。
” 也不待方兆南答話,轉身走進茅舍之中,片刻之間,手捧一個白色包裹走了出來,笑道:“客人接住衣物。
” 纖手一揚,抛了過來。
方兆南接過衣物正待稱謝一聲,那豔妝少婦已轉身回入茅舍,輕輕掩上雙門,方兆南站在門外呆了一陣,捧着衣物,轉身而去。
沿途之上,一直想着心事,也忘了先打開那包裹瞧瞧,直待浴罷登岸,才打開包裹,一瞧之下,不禁一呆。
原來那包裹中,除了上好的内衣褲之外,還有一套黑緞緊身武士裝,胸繡飛龍,直似要騰雲而去,針工之精,甚是少見。
心想原物奉還,但全身衣物早已腐朽,隻好穿着起來。
除了那一身黑裝之外,還有一件黃底繡着紅花的披篷,和一雙薄底快靴,這身衣着穿起之後,登時覺着容光煥發,英風逼人。
他借水光,照了一下自己,和來時判若兩人。
忽聽溪岸上傳來那小沙彌頌贊的聲音,道:“方施主這一換上新裝,俊朗照人……” 方兆南回目望了那小沙彌一眼,一提丹田真氣,縱身躍上了一丈三四尺的溪岸,接口說道:“小師父不要取笑。
” 小沙彌道:“小僧出言衷誠,我幾乎就認不出方施主了!” 方兆南道:“咱們走吧!”大步當先而行。
行近寺門之時,方兆南突然停了下來,低聲問道:“小師父,那兩座茅屋之中,住的什麼人物?” 小沙彌搖頭說道:“他們住此甚久了,小僧甚少離開寺中,隻知那兩座茅屋中住人甚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什麼來曆,卻是一點也不知道。
” 方兆南道:“你就沒聽到師長們談論過嗎?” 小沙彌道:“本寺戒規森嚴,師長們談話時,小僧等從不敢暗中偷聽。
” 方兆南心知再問下去,也是難得結論,隻好悶在心中,随那小沙彌直奔方丈禅院。
他已被尊為少林寺中的貴賓,沿途所見僧侶,紛
” 大悲道:“不是師兄提起,老衲一時間恐還想它不起。
” 三人自動的加快了腳步,走完一片荒涼的草地。
大悲禅師回到方丈室中後,立時傳出令谕,調集了二十四名武功高強弟子,帶上兵刃,分别埋伏在茅屋四周,如非追擊強敵,不許進那竹籬中去。
大愚禅師道:“方施主,師弟也請休息一下,貧僧暫返‘戒持院’一行,二更左右再來。
”起身告别而去。
大悲禅師望望方兆南滿身灰塵,說道:“寺院之中,沒有俗家衣服,方施主……” 方兆南道:“如若在下穿着僧衣,不違背貴寺中戒律,那就暫借一襲袈裟如何?” 大悲沉吟了一陣說道:“寺中無此規戒,但也無此先例!” 方兆南道:“如有不便,也就算了,今夜參谒過兩位長老之後,晚輩就要告别。
” 大悲禅師笑道:“寺後不遠處,有兩家山農聚居,那裡有一道山泉彙集的清溪,老衲派一名小沙彌,帶領方施主去那裡滌洗一下滿身塵土,借着一身衣物如何?” 方兆南暗暗忖道:“這老和尚迫我洗澡更衣,想是晉谒兩位長老時.必有的禮貌,當下笑道:“有勞禅師了!” 大悲召來一個小沙彌,吩咐幾句,那小沙彌點頭應命,合掌對方兆南一禮,說道:“小僧走前一步替施主帶路了。
”轉身而行。
方兆南急急起身,随在那小沙彌身後而行。
那小沙彌道路熟悉,帶着方兆南穿越寺中殿院而過,出了一道偏門,行不及裡,果見兩家農舍,依山而築。
一道潺潺清流,由那農舍後面橫過。
小沙彌指着那農舍笑道:“山居之民,心情最是純厚,施主相借衣物,決不緻有何為難,小僧先行告退,一個時辰之後,再來相請。
” 方兆南揮手說道:“小師父請便。
” 他大步走近農舍,停在門外高聲說道:“有人在嗎?” 隻聽一聲嬌聲:“什麼人?” 緩步走出一個十八九歲的農家女來,一身藍短裝,頭上流着一個長長的大辮子,手中拿着針線,似是正在忙做女工,聽得了方兆南呼叫之言,急急趕了出來。
此女雖是生長深山之中,但面目甚是娟秀,見到方兆南時,也沒有驚慌之狀,微一沉吟問道:“過路客人,可是腹中饑餓了嗎?” 方兆南暗暗忖道:“對方乃豆寇年華的少女,這借衣洗澡之事,如何能對她言說?” 當下搖頭笑道:“敢問姑娘令尊在嗎?” 那村女似是讀過幾年詩書一般,對方兆南文謅謅的話,竟也聽得十分清楚,搖頭答道: “爹爹上山打柴去了,弟弟放牛未歸,客人有什麼事,對我說也是一樣!” 方兆南轉臉瞧瞧另一家農舍,相距不過數尺遠近,拱手一禮笑道:“不敢相勞姑娘,在下到那一家問問。
” 那村女看方兆南的神态拘謹的微帶驚慌,忍不住微微一笑,道:“書呆子。
” 這句話聲音甚高,方兆南聽得甚是清楚,但想到山居民情敦厚,也許自己這等拘謹,反而使人有着奇怪之感。
于是裝着沒有聽到,急急走到那家農舍門外,高聲說道: “有人在嗎?” 隻聽佩環叮哆,農舍中慢步走出來一個豔妝少婦。
方兆南呆了一呆,暗道:“糟糕,怎麼這兩家之中,沒有一個男人,但既把人家叫了出來,總不能一句話也不說,就默然退走。
” 當下抱拳一揖,說道:“請問姑娘令尊可在?” 那豔妝少婦,搖頭笑道:“奴家家住山那邊,此乃我婆母之家。
” 方兆南暗暗付道:“好啊,婆母之家,你也敢對陌生人講出口來,當真是一點羞恥和教養也是沒有。
” 趕忙拱手說道:“這家中除了大嫂之外,不知還有何人?” 那豔妝少婦笑道:“山野僻村,生活迫人,男子漢日出而作,客人來的大早了。
” 方兆南微微一怔,暗道:“這婦人談吐不俗,倒不是山居人家,莫要失了禮數。
”當下又抱拳一揖。
那豔妝少婦輕輕一閃,讓避開去,嬌聲說道:“你這人可有什麼事情嗎?” 方兆南道:“在下要借套衣服穿,我可照價奉錢……” 那豔妝少婦微微一笑道:“似這般荒涼的深山之中,銀錢之價,已失其用,客人縱是多金,村婦也不敢收受。
” 方兆南吃了一驚,暗道:“這婦人言詞越來越是尖銳,,實非山居之人。
”當下正容說道:“在下失言,大嫂勿怪,如有不便之處,在下就此告别了。
” 那豔妝少婦道:“客人稍候片刻,容我去取衣物。
” 也不待方兆南答話,轉身走進茅舍之中,片刻之間,手捧一個白色包裹走了出來,笑道:“客人接住衣物。
” 纖手一揚,抛了過來。
方兆南接過衣物正待稱謝一聲,那豔妝少婦已轉身回入茅舍,輕輕掩上雙門,方兆南站在門外呆了一陣,捧着衣物,轉身而去。
沿途之上,一直想着心事,也忘了先打開那包裹瞧瞧,直待浴罷登岸,才打開包裹,一瞧之下,不禁一呆。
原來那包裹中,除了上好的内衣褲之外,還有一套黑緞緊身武士裝,胸繡飛龍,直似要騰雲而去,針工之精,甚是少見。
心想原物奉還,但全身衣物早已腐朽,隻好穿着起來。
除了那一身黑裝之外,還有一件黃底繡着紅花的披篷,和一雙薄底快靴,這身衣着穿起之後,登時覺着容光煥發,英風逼人。
他借水光,照了一下自己,和來時判若兩人。
忽聽溪岸上傳來那小沙彌頌贊的聲音,道:“方施主這一換上新裝,俊朗照人……” 方兆南回目望了那小沙彌一眼,一提丹田真氣,縱身躍上了一丈三四尺的溪岸,接口說道:“小師父不要取笑。
” 小沙彌道:“小僧出言衷誠,我幾乎就認不出方施主了!” 方兆南道:“咱們走吧!”大步當先而行。
行近寺門之時,方兆南突然停了下來,低聲問道:“小師父,那兩座茅屋之中,住的什麼人物?” 小沙彌搖頭說道:“他們住此甚久了,小僧甚少離開寺中,隻知那兩座茅屋中住人甚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什麼來曆,卻是一點也不知道。
” 方兆南道:“你就沒聽到師長們談論過嗎?” 小沙彌道:“本寺戒規森嚴,師長們談話時,小僧等從不敢暗中偷聽。
” 方兆南心知再問下去,也是難得結論,隻好悶在心中,随那小沙彌直奔方丈禅院。
他已被尊為少林寺中的貴賓,沿途所見僧侶,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