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任俠懲貪寬缧绁 引魔入火識奸邪
關燈
小
中
大
“卻不甚遠。
”能修道:“福王府裡有位韓夫人,法弟也曾會面過來,又承他送些東西與我,還有一個玉戒指,這不,還戴在指上。
如今還好麼?”瑤華道:“聞已下世了。
”能修道:“這位夫人的年紀還輕呢,還有一位郡主,想來也下嫁了?”瑤華道:“聞已招了郡馬了。
”能修道:“我還記得,尤家鎮上的永甯庵裡,有個能緣師陪着韓夫人來再生庵裡,請那位帶發修行的師父。
這靜緣師仍舊在永甯庵麼?”瑤華道:“也聞得他為了什麼一柱事,被衛輝府裡拿去,不知怎樣了。
” 正說着,隻見十一二歲的一個小尼姑來問能修道:“酒菜都有了,設在那裡?”能修道:“你就叫佛婆送到這裡來,另外一桌送在東邊廂房内。
”瑤華見這小尼姑眼眉纖細,衣衫光潔,未言先笑,有一種旎人歡喜之态,甚覺有趣,忙把他招了過來,問他年歲,日常可學功課,名叫什麼?止岩道:“他叫阿小,還沒有法名,就是能修的徒弟。
”阿小也回答了幾句,聲如笙簧,十分可愛,覺得自己聲音甚是粗俗。
一會兒,道婆送到酒肴,遂各起身擺設停妥。
衆尼請瑤華首會,止岩二坐,其餘皆本庵,就挨次坐定,各各舉杯請飲。
瑤華忽記憶能修是戒酒的,怎麼今日又開戒了?心中不無暗笑。
能靜道:“寡酒悶飲似覺無味,我們何不請姑姑行個令,快飲一杯何如?”止岩道:“姑姑卻是好量,可送一個大杯做令酒。
”瑤華自幼在規矩中長大,從未有席間行令哄飲之時,故還不懂,據實回複。
止岩是老在行,瑤華細細盤問,止岩道:“姑姑件色精明,這不過是頑耍的事,有甚難懂,說來便明。
”衆尼姑道:“既然姑姑謙遜,師兄你先起一令,俟你令完,再請姑姑施行就容易了。
”遂令阿小斟上令杯,送在止岩面前,止岩未便推托,隻得照位告了不是,舉起杯來,将令酒飲幹了,遂道:“姑姑是極文雅的,我們也要想個文雅的令才好。
”又道:“有了,我要請教一個字,總要說得在行,這就是酒面了;幹了酒,還要說一句酒底,不論‘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史鑒經典,與眼前人身上有點照應才算。
我先說一個水字。
”把酒幹了。
酒底說:“水到渠城。
”又道:“不論次叙,有卷先交。
”能修道:“我說一個‘吾’字。
”把酒幹了,酒底是“吾三日省吾身。
”瑤華道:“我也說一個字,不知是不是?說個‘同’字。
”把酒幹了說:“同心之言。
”證緣道:我有個‘道’字。
”把酒幹了,說:“率性之謂道。
”不染道:“我說一個‘圭’字。
”把酒幹了,說:“如圭如璋。
”證善道:“我說一‘重’字。
”幹了酒,道:“重重疊疊上瑤台。
”能靜道:“我說一個‘魚’字。
”酒幹了,說:“如魚得水。
”止岩道:“都說完了麼?我要開拆了。
我是要說得在行,在行者,所說這個字,要放在行字之内,又成一個字。
所以我說‘水’字,行字内加三點水,是個衍字。
酒底說水到渠成。
姑姑到此有水到渠成之妙。
我的意思如此,請各位自解,能照我者,免敬,否則有酒杯分,都要請判了才吃。
”能修道:“我這‘吾’字,卻可以放入,但酒底沒甚關會。
”止岩道:“吾日三省吾身,正是我們的行徑,可以免敬。
”瑤華道:“這個‘同’字,也有也可以關會。
”止岩道:“姑姑說得很好。
”證緣道:“阿呀!我說錯了,該罰。
”不染道:“我的‘圭’字,雖有不知,可有關會?”請老師父判斷。
”止岩道:“如圭如璋,恭敬待客之禮,也有關會。
”能靜道:“這樣說,我可以免罰了。
”止岩道:“到底是老腳色,這七個字你的說得第一,公敬一杯挂紅酒。
證緣師實在該罰,你不拘請那位判杯公證。
”靜緣道:“如此,就請老師父判。
”止岩道:“不敢多敬,請用三杯,彌滿十分,每杯酒幹了,随你的意,說笑話也好、唱曲子也好,做詩也好,有别人不能的事,做一件也好。
”證緣笑道:“偏偏撞着我都不會的怎麼處?”止岩道:“可以買得的。
”證緣道:“也罷,我買能修師叔唱個曲子罷。
”能修道:“要我唱曲子,你須要添飲一大杯,我才肯賣。
”能靜道:“罷了,讓他吃一小杯罷。
”能修道:“既然師兄說了,就是這樣。
”止岩道:“如此,你要連幹兩杯。
”證緣遵令,吃了兩杯,已見阿小将笙箫鼓闆
”能修道:“福王府裡有位韓夫人,法弟也曾會面過來,又承他送些東西與我,還有一個玉戒指,這不,還戴在指上。
如今還好麼?”瑤華道:“聞已下世了。
”能修道:“這位夫人的年紀還輕呢,還有一位郡主,想來也下嫁了?”瑤華道:“聞已招了郡馬了。
”能修道:“我還記得,尤家鎮上的永甯庵裡,有個能緣師陪着韓夫人來再生庵裡,請那位帶發修行的師父。
這靜緣師仍舊在永甯庵麼?”瑤華道:“也聞得他為了什麼一柱事,被衛輝府裡拿去,不知怎樣了。
” 正說着,隻見十一二歲的一個小尼姑來問能修道:“酒菜都有了,設在那裡?”能修道:“你就叫佛婆送到這裡來,另外一桌送在東邊廂房内。
”瑤華見這小尼姑眼眉纖細,衣衫光潔,未言先笑,有一種旎人歡喜之态,甚覺有趣,忙把他招了過來,問他年歲,日常可學功課,名叫什麼?止岩道:“他叫阿小,還沒有法名,就是能修的徒弟。
”阿小也回答了幾句,聲如笙簧,十分可愛,覺得自己聲音甚是粗俗。
一會兒,道婆送到酒肴,遂各起身擺設停妥。
衆尼請瑤華首會,止岩二坐,其餘皆本庵,就挨次坐定,各各舉杯請飲。
瑤華忽記憶能修是戒酒的,怎麼今日又開戒了?心中不無暗笑。
能靜道:“寡酒悶飲似覺無味,我們何不請姑姑行個令,快飲一杯何如?”止岩道:“姑姑卻是好量,可送一個大杯做令酒。
”瑤華自幼在規矩中長大,從未有席間行令哄飲之時,故還不懂,據實回複。
止岩是老在行,瑤華細細盤問,止岩道:“姑姑件色精明,這不過是頑耍的事,有甚難懂,說來便明。
”衆尼姑道:“既然姑姑謙遜,師兄你先起一令,俟你令完,再請姑姑施行就容易了。
”遂令阿小斟上令杯,送在止岩面前,止岩未便推托,隻得照位告了不是,舉起杯來,将令酒飲幹了,遂道:“姑姑是極文雅的,我們也要想個文雅的令才好。
”又道:“有了,我要請教一個字,總要說得在行,這就是酒面了;幹了酒,還要說一句酒底,不論‘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史鑒經典,與眼前人身上有點照應才算。
我先說一個水字。
”把酒幹了。
酒底說:“水到渠城。
”又道:“不論次叙,有卷先交。
”能修道:“我說一個‘吾’字。
”把酒幹了,酒底是“吾三日省吾身。
”瑤華道:“我也說一個字,不知是不是?說個‘同’字。
”把酒幹了說:“同心之言。
”證緣道:我有個‘道’字。
”把酒幹了,說:“率性之謂道。
”不染道:“我說一個‘圭’字。
”把酒幹了,說:“如圭如璋。
”證善道:“我說一‘重’字。
”幹了酒,道:“重重疊疊上瑤台。
”能靜道:“我說一個‘魚’字。
”酒幹了,說:“如魚得水。
”止岩道:“都說完了麼?我要開拆了。
我是要說得在行,在行者,所說這個字,要放在行字之内,又成一個字。
所以我說‘水’字,行字内加三點水,是個衍字。
酒底說水到渠成。
姑姑到此有水到渠成之妙。
我的意思如此,請各位自解,能照我者,免敬,否則有酒杯分,都要請判了才吃。
”能修道:“我這‘吾’字,卻可以放入,但酒底沒甚關會。
”止岩道:“吾日三省吾身,正是我們的行徑,可以免敬。
”瑤華道:“這個‘同’字,也有也可以關會。
”止岩道:“姑姑說得很好。
”證緣道:“阿呀!我說錯了,該罰。
”不染道:“我的‘圭’字,雖有不知,可有關會?”請老師父判斷。
”止岩道:“如圭如璋,恭敬待客之禮,也有關會。
”能靜道:“這樣說,我可以免罰了。
”止岩道:“到底是老腳色,這七個字你的說得第一,公敬一杯挂紅酒。
證緣師實在該罰,你不拘請那位判杯公證。
”靜緣道:“如此,就請老師父判。
”止岩道:“不敢多敬,請用三杯,彌滿十分,每杯酒幹了,随你的意,說笑話也好、唱曲子也好,做詩也好,有别人不能的事,做一件也好。
”證緣笑道:“偏偏撞着我都不會的怎麼處?”止岩道:“可以買得的。
”證緣道:“也罷,我買能修師叔唱個曲子罷。
”能修道:“要我唱曲子,你須要添飲一大杯,我才肯賣。
”能靜道:“罷了,讓他吃一小杯罷。
”能修道:“既然師兄說了,就是這樣。
”止岩道:“如此,你要連幹兩杯。
”證緣遵令,吃了兩杯,已見阿小将笙箫鼓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