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漢主謀殺史弘肇

關燈
值鄰等入朝,衆兵一湧而出,喊聲鼎沸,挺刃向前,殺邠與弘肇及王章于東庑下。

     此時,隐帝急宣衆文武齊至殿下,親谕之曰:“楊鄰、史弘肇等,欲為大逆,朕故殺之,與汝等各無幹礙。

    鄰等尚有阿附親黨,各出鎮外郡,宜遣使收捕,盡皆殺之,以除後患。

    ” 衆臣皆曰:“邠等謀為不軌,陛下殺之,正合其理。

    臣等安敢複生異心!”隐帝即日遣供奉官孟業,赍密诏至鎮甯,令李洪義殺弘肇餘黨步軍指揮使王殷。

    再令行營指揮使郭崇威、曹威,謀殺郭威及監軍王浚。

    李業奏隐帝曰:“郭威、王浚二人,家屬皆在京師,可使人執下監之。

    二人若知,先除内患矣!”隐帝大喜,便差劉铢領兵抄殺郭威、王浚家屬。

    铢為人極其慘毒,領兵至彼二家,老幼無一得免者。

    複遣李洪建抄殺王殷家屬,洪建但使人守視,仍與之飲食。

     卻說盂業,行了數日,已至澶州。

    使人報知李洪義,二人接見,業悉以前事告之。

    洪義驚曰:“主上無道,謀殺大臣,此取亂之道也!若果如此?吾等死無葬身之地矣!”即将孟業監下,使人請郭威以诏示之。

    威見诏大驚,遂召魏仁浦同來視诏。

    郭威告曰:“今隐帝無道,謀殺大臣,複遣使赍诏前來,欲殺我等,此事若何?”仁浦曰:“且自勿慮,公乃國之大臣,功業昭著,加之掌握大兵,據守重鎮,一旦為群小所窺,禍出非意,此豈辭說所能辨解!時勢如此,豈可坐而待死乎?”郭威曰:“吾亦知此道理,怎奈未有奇策,猶豫不決。

    ”仁浦曰:“如何難決?今日進則有生,富而且貴,退則有壘卵之危矣!不如乘此機會,衆人必然相助,何難決之有?”郭威曰:“汝言有理,深合吾意!”乃召郭崇威、曹威及諸将,告以邠等冤死,及有密诏之故。

    且曰:“吾與諸公,披荊棘從先帝以取天下,複受托孤之任,竭力以衛國家。

    今諸公已死,吾何獨生?君等當奉行诏書,取吾首以獻天子,庶不相累!”崇威等皆泣曰:“諸公是何言也?今天子幼小,此必左右奸臣所為,若使此輩得志,國家其得安乎?衆等願随明公入朝自訴,洗蕩鼠輩,以清朝廷,不可為奸計所害!”趙修已曰:“明公徒死無益,今日之計,不若順衆心,擁兵而南,此天啟之也!古人雲,天與弗取,反受其殃。

    不可失此機會。

    ” 是日,衆論紛紛,威意遂決。

    乃留其養子郭榮鎮守邺城,遣郭崇威領兵前驅,自将大軍繼之。

    兵至封丘,哨馬報入洛陽。

     隐帝大驚,急聚衆臣商議,遣慕容彥超領兵拒之。

    時彥超方食,即舍匕筋入朝,隐帝悉以軍事委之。

    侯益曰:“郭威之兵,其鋒甚銳,誰人與敵?其部下家屬,皆在京師,官軍不可輕出,不若閉城以挫其鋒,使其母妻登城招之,可不戰而下也。

    ”彥超曰:“若待兵臨城下,則吾輩死無噍類矣!”隐帝乃遣侯益與閻晉卿及吳虔俗、張彥超率領禁軍,直趨澶州。

    不知後事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卓吾子評: 邠以廪實兵強,為賢于禮樂,弘肇以長槍大劍為可定國家。

     納賂專權,愚蔽恣橫,未幾死于嬖幸之手,曾不及知其禍,又豈書生文士之所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