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我被打發離開了家
關燈
小
中
大
遠嗎?”
“在黑荒原那兒,”他說。
“那麼遠嗎,先生?”我怯怯地問。
“挺遠的,”他說,“我們要坐驿車去,有六英裡的路呢。
” 我是那樣的虛弱和疲乏,想到還要走六英裡,我真是受不了。
我鼓足勇氣告訴他說我頭天夜裡就什麼也沒吃過了,并說如果他允許我買點吃的我會對他非常感激。
他聽說後,顯得很吃驚——我看到他停了下來打量我——他考慮了一小會兒後說他要去看住在不遠處的一個老人,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我去買點面包或其它什麼有益無礙的食品,然後在那老太太家裡當早餐吃,在那兒我們還能喝到些牛奶呢。
就這樣,我們來到一家餅店向那櫥窗裡望,我不斷提議,想買下那家店裡每一種易消化的食品,而他則不斷予以否決,然後我們決定買了一小塊黑面包,那花了三便士。
然後,在一家小雜貨店裡,我們又買了一個雞蛋和一片鹹肉,為這我付出第二個亮閃閃的先令而得到的找頭是那麼多,以至我想倫敦是一個東西便宜的地方。
收起這些東西後,我們穿過一片喧嚣和嘈雜,這一下使我那本已疲累的腦子亂得無法言傳,然後我們又走過一座橋,無疑,那就是倫敦橋(的确,我認為他是這麼告訴我的,不過我當時處于昏昏半睡的狀态中),最後我們來到窮人住的房子,從那些房子的外表和大門前的石刻上,我知道這是濟貧院的一個部分。
石刻上說這些房子裡是用來收容二十五個貧窮女人的。
薩倫學校的教員把那些小黑門中的一扇門闩拔掉,那些小黑門都很相像,每一扇門旁邊有一個小小的菱形玻璃窗子,門上還有一個小小的玻璃窗子。
我們走進那些貧窮女人中的一個住的房子,那女人正在吹火,想把小湯鍋燒開。
那女人看到教員進去後,便不再拉她膝蓋上的那個風箱,說了句什麼,我覺得那話聽起來是在說“我的查理!”但是看見我也進了屋,她便起身,搓着手行了一個含含糊糊的禮。
“請你為這位年輕的先生熱熱早餐,可以嗎?”薩倫學校的教員說。
“我可以嗎?”那老婦人說,“我可以,當然可以!” “菲比茨恩太太今天怎麼樣?”教師看看坐在火爐邊一張大椅子上的另一個老婦人說,那老婦人是那樣像一堆衣服,以至我至今還為當時沒弄錯坐到她身上而感到僥幸。
“啊,她很不好受。
”第一個婦人說,“這又是她不好受的一天。
萬一火爐的火過了氣,我能斷定她也會過氣,而且再也不會回過氣了。
” 他倆看她時,我也看她。
雖然那天很暖和,她卻看上去除了火爐什麼也不想。
我想象連火爐上的湯鍋也遭她忌妒呢;火爐竟被用來煮我的蛋、烤我的鹹肉,她對此十分氣憤,我得出這結論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我看見她(用我那惶恐的眼看見她)在爐上烹調操作正進行時對我晃了晃拳頭,那時其他人都沒看她。
陽光從小窗口裡流瀉而入,可她卻把自己的背和那把大椅子的背朝着陽光而坐,把整個火爐擋在她身前,好像是她在給它暖氣,而不是它給她暖氣,她那架式就像滿懷戒備之心地監視那火爐。
我的早飯做好後,火爐空了出來,她竟為此高興得大聲笑了起來——我得說,那笑聲委實不動聽。
我坐下吃我的黑面包、雞蛋和鹹肉,還有一小盆牛奶,這真是可口的一餐。
我正津津有味享用時,那房裡的老婦人對教員說: “你帶着笛子來了嗎?” “帶了,”他說。
“吹一下吧,”那老婦人用讨好的口氣請求道,“一定要吹喲。
” 于是,教員把手伸到衣裾下,拿出那隻分成三節的笛子用螺絲旋緊接好,便馬上吹了起來。
經過多年考慮,我的感受是:世界上再沒人吹得比這更糟的了。
在我聽到過的所有聲音中,天然的也罷,用各種方法發出的也罷,隻有他吹的最為讓人凄惶。
我不知道他吹的什麼曲調——我懷疑他的吹奏中有沒有曲調——但那吹奏聲在我身上的影響是:首先,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所有的苦惱,直到忍不住熱淚往外淌;其次是奪去了我的食欲;最後是使我睡意重重,以至擡不起眼皮來。
眼睛開始合上,我開始打起瞌睡,這時回憶又湧了出來。
那個角櫥敞開的小房間,還有房裡那張方靠背的椅子,以及通到上面房間去的小樓梯和壁爐架上的三根孔雀羽毛——我記得,我一進門就捉摸:如果那隻孔雀知道它的華美羽飾注定會落個什麼下場又會怎麼想——全從我眼前消失了,我打盹了,我入睡了。
笛聲也聽不見了,傳來的是車輪聲,我又上路了。
馬車颠簸了一下,我一下驚醒,笛聲又回來了,薩倫學校的教師兩腿交疊地坐在那兒吹得如泣如訴,而房子裡的婦人興沖沖地看。
又輪到她消失了,他也消失了,一切都消失了。
沒有笛子,沒有教員,沒有薩倫學校,沒有大衛-科波菲爾,沒有一切,隻有深沉的睡眠。
我想,在我夢見他吹奏這凄惶的笛聲時,那房子裡的老婦人心懷贊歎地走到他身邊,從椅背後俯過身去熱烈地使勁摟了一下他脖子,這使他的吹奏中斷了一小會。
不是當時就是那以後,我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态;因為當他重新吹奏時——他的吹奏中斷過,這是事實——我看到也聽見那老婦人問菲比茨恩太太那是否美妙(指的是笛子),菲比茨恩太太回答說:“哎,哎!是啊!”她還朝着火爐點點頭。
我相信,她把吹奏之功全歸結給了火爐。
我仿佛打了一個很長的盹,薩倫學校的教員才把笛子拆成三節後收起來,帶我離開了。
我們在附近發現了馬車,便上到車頂上。
可我太想睡了,當我們在路上停下讓别人上車時,他們把我放到車廂裡,那兒沒有别的乘客,我就睡得很熟,直到發現車正在綠葉中往一個陡峭的小山坡爬去。
不大一會兒,車停了,終點站到了。
一條短短的路把我們——我是說那教員和我——帶到了薩倫學校,一座高高的磚牆圍住這學校,它看上去死氣沉沉。
牆裡的一個門上方是薩倫學校的校名匾牌。
我們拉門鈴時,一張陰沉沉的臉從門的栅欄裡仔細打量我們,門一打開我就發現這臉屬于一個大塊頭的男子。
這人的脖子像牛的一樣,他支着條木頭腿,太陽穴外突,頭發齊腦門剪得很短。
“那個新生。
”教員說。
那支着條木頭腿的人把我周身打量了一番——這用不了很長時間,因為我個頭并不大——把我們身後的大門鎖上,拔出鑰匙。
我們朝座落在陰暗濃密的大樹中的房子走去,這時他在我的向導背後叫道: “咳!” 我們回頭看,他站在他住的小屋門口,手裡拿着一雙靴子。
“喏!鞋匠來過了,”他說,“那時你出去了,梅爾先生,他說他再也沒法修它們了。
他說這靴子一點原來的樣子也沒了,他為你還想修補而奇怪。
” 他說着就把靴子朝梅爾先生扔過來,梅爾先生便回頭走了幾步把他那雙靴子撿起。
我們又繼續往前走時,他看着那靴子(恐怕他是很傷心的)。
我這時才看到他穿的靴子已壞得沒法穿
“那麼遠嗎,先生?”我怯怯地問。
“挺遠的,”他說,“我們要坐驿車去,有六英裡的路呢。
” 我是那樣的虛弱和疲乏,想到還要走六英裡,我真是受不了。
我鼓足勇氣告訴他說我頭天夜裡就什麼也沒吃過了,并說如果他允許我買點吃的我會對他非常感激。
他聽說後,顯得很吃驚——我看到他停了下來打量我——他考慮了一小會兒後說他要去看住在不遠處的一個老人,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我去買點面包或其它什麼有益無礙的食品,然後在那老太太家裡當早餐吃,在那兒我們還能喝到些牛奶呢。
就這樣,我們來到一家餅店向那櫥窗裡望,我不斷提議,想買下那家店裡每一種易消化的食品,而他則不斷予以否決,然後我們決定買了一小塊黑面包,那花了三便士。
然後,在一家小雜貨店裡,我們又買了一個雞蛋和一片鹹肉,為這我付出第二個亮閃閃的先令而得到的找頭是那麼多,以至我想倫敦是一個東西便宜的地方。
收起這些東西後,我們穿過一片喧嚣和嘈雜,這一下使我那本已疲累的腦子亂得無
石刻上說這些房子裡是用來收容二十五個貧窮女人的。
薩倫學校的教員把那些小黑門中的一扇門闩拔掉,那些小黑門都很相像,每一扇門旁邊有一個小小的菱形玻璃窗子,門上還有一個小小的玻璃窗子。
我們走進那些貧窮女人中的一個住的房子,那女人正在吹火,想把小湯鍋燒開。
那女人看到教員進去後,便不再拉她膝蓋上的那個風箱,說了句什麼,我覺得那話聽起來是在說“我的查理!”但是看見我也進了屋,她便起身,搓着手行了一個含含糊糊的禮。
“請你為這位年輕的先生熱熱早餐,可以嗎?”薩倫學校的教員說。
“我可以嗎?”那老婦人說,“我可以,當然可以!” “菲比茨恩太太今天怎麼樣?”教師看看坐在火爐邊一張大椅子上的另一個老婦人說,那老婦人是那樣像一堆衣服,以至我至今還為當時沒弄錯坐到她身上而感到僥幸。
“啊,她很不好受。
”第一個婦人說,“這又是她不好受的一天。
萬一火爐的火過了氣,我能斷定她也會過氣,而且再也不會回過氣了。
” 他倆看她時,我也看她。
雖然那天很暖和,她卻看上去除了火爐什麼也不想。
我想象連火爐上的湯鍋也遭她忌妒呢;火爐竟被用來煮我的蛋、烤我的鹹肉,她對此十分氣憤,我得出這結論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我看見她(用我那惶恐的眼看見她)在爐上烹調操作正進行時對我晃了晃拳頭,那時其他人都沒看她。
陽光從小窗口裡流瀉而入,可她卻把自己的背和那把大椅子的背朝着陽光而坐,把整個火爐擋在她身前,好像是她在給它暖氣,而不是它給她暖氣,她那架式就像滿懷戒備之心地監視那火爐。
我的早飯做好後,火爐空了出來,她竟為此高興得大聲笑了起來——我得說,那笑聲委實不動聽。
我坐下吃我的黑面包、雞蛋和鹹肉,還有一小盆牛奶,這真是可口的一餐。
我正津津有味享用時,那房裡的老婦人對教員說: “你帶着笛子來了嗎?” “帶了,”他說。
“吹一下吧,”那老婦人用讨好的口氣請求道,“一定要吹喲。
” 于是,教員把手伸到衣裾下,拿出那隻分成三節的笛子用螺絲旋緊接好,便馬上吹了起來。
經過多年考慮,我的感受是:世界上再沒人吹得比這更糟的了。
在我聽到過的所有聲音中,天然的也罷,用各種方法發出的也罷,隻有他吹的最為讓人凄惶。
我不知道他吹的什麼曲調——我懷疑他的吹奏中有沒有曲調——但那吹奏聲在我身上的影響是:首先,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所有的苦惱,直到忍不住熱淚往外淌;其次是奪去了我的食欲;最後是使我睡意重重,以至擡不起眼皮來。
眼睛開始合上,我開始打起瞌睡,這時回憶又湧了出來。
那個角櫥敞開的小房間,還有房裡那張方靠背的椅子,以及通到上面房間去的小樓梯和壁爐架上的三根孔雀羽毛——我記得,我一進門就捉摸:如果那隻孔雀知道它的華美羽飾注定會落個什麼下場又會怎麼想——全從我眼前消失了,我打盹了,我入睡了。
笛聲也聽不見了,傳來的是車輪聲,我又上路了。
馬車颠簸了一下,我一下驚醒,笛聲又回來了,薩倫學校的教師兩腿交疊地坐在那兒吹得如泣如訴,而房子裡的婦人興沖沖地看。
又輪到她消失了,他也消失了,一切都消失了。
沒有笛子,沒有教員,沒有薩倫學校,沒有大衛-科波菲爾,沒有一切,隻有深沉的睡眠。
我想,在我夢見他吹奏這凄惶的笛聲時,那房子裡的老婦人心懷贊歎地走到他身邊,從椅背後俯過身去熱烈地使勁摟了一下他脖子,這使他的吹奏中斷了一小會。
不是當時就是那以後,我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态;因為當他重新吹奏時——他的吹奏中斷過,這是事實——我看到也聽見那老婦人問菲比茨恩太太那是否美妙(指的是笛子),菲比茨恩太太回答說:“哎,哎!是啊!”她還朝着火爐點點頭。
我相信,她把吹奏之功全歸結給了火爐。
我仿佛打了一個很長的盹,薩倫學校的教員才把笛子拆成三節後收起來,帶我離開了。
我們在附近發現了馬車,便上到車頂上。
可我太想睡了,當我們在路上停下讓别人上車時,他們把我放到車廂裡,那兒沒有别的乘客,我就睡得很熟,直到發現車正在綠葉中往一個陡峭的小山坡爬去。
不大一會兒,車停了,終點站到了。
一條短短的路把我們——我是說那教員和我——帶到了薩倫學校,一座高高的磚牆圍住這學校,它看上去死氣沉沉。
牆裡的一個門上方是薩倫學校的校名匾牌。
我們拉門鈴時,一張陰沉沉的臉從門的栅欄裡仔細打量我們,門一打開我就發現這臉屬于一個大塊頭的男子。
這人的脖子像牛的一樣,他支着條木頭腿,太陽穴外突,頭發齊腦門剪得很短。
“那個新生。
”教員說。
那支着條木頭腿的人把我周身打量了一番——這用不了很長時間,因為我個頭并不大——把我們身後的大門鎖上,拔出鑰匙。
我們朝座落在陰暗濃密的大樹中的房子走去,這時他在我的向導背後叫道: “咳!” 我們回頭看,他站在他住的小屋門口,手裡拿着一雙靴子。
“喏!鞋匠來過了,”他說,“那時你出去了,梅爾先生,他說他再也沒法修它們了。
他說這靴子一點原來的樣子也沒了,他為你還想修補而奇怪。
” 他說着就把靴子朝梅爾先生扔過來,梅爾先生便回頭走了幾步把他那雙靴子撿起。
我們又繼續往前走時,他看着那靴子(恐怕他是很傷心的)。
我這時才看到他穿的靴子已壞得沒法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