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陣尖銳嘯聲,光芒四射,金華大盛,千百閃閃錐影,頓時将藍世玉的周身護住。

     中年灰衣人似未料到藍世玉變招如此神奇,剛剛點出的右手,險些被金錐掃中,驚的尖叫一聲,暴退八尺。

     藍世玉殺機已起,豈肯放中年人退走,大喝一聲,功貫錐身,金錐頓時筆直,一式金蛇吐信挺腕刺出,招發似劍。

     中年灰衣人身形尚未立穩,藍世玉金錐已經刺到,驚得再度一聲嗥叫…… 藍世玉星目冷電一閃,身形未停,繼續前撲,手中金錐連演三式,呼呼嘯聲中,金華閃閃,耀眼奪目,直若狂風驟雨,威勢猛不可擋。

     中年灰衣人左閃右躲,怪叫連聲,被藍世玉逼的手忙腳亂,慌張後退。

     灰衣少年一看,完全驚呆了,竟忘了出手解危。

     就在這時,蓦然響起一聲大喝:“快些住手” 聲若洪鐘,震人耳鼓,藍世玉聞聲停下手來。

     轉首一看,隻見兩丈以外,卓然立着一個灰發灰須,僧俗不分的灰布長衫人。

     灰布長衫人,修眉秀目,薄唇挺鼻,眉宇間仍有着當年那付灑脫英氣。

     人影閃處,中年灰衣人和少年,雙雙縱至灰布長衫人近前,滿面羞慚,同時躬身,恭謹的低聲呼了聲“師父”。

     藍世玉一聽,心說:有這樣恃技逞能的徒弟,師父定也是個心胸狹窄的狂傲之輩,因而,立在那裡,效不為禮。

     灰在長衫人滿面愠色的看了兩個徒弟一眼,沉聲說:“退下去!” 中年人和少年人恭謹應是!連聲唯唯,立即退至師父身後,兩人的臉上,再找不到一絲傲态。

     灰布長衫人,手撫灰須,謙和的望着藍世玉,含笑問:“小俠手持精金剛柔錐,莫非是藍大俠的後人嗎?” 藍世玉見談及父親,立即面色一齊,趕緊抱拳恭聲說:“藍康泰正是家父,敢問前輩稱呼,何以認得家父所用的兵刃?” 灰布長衫人仰面哈哈一笑,朗聲說:“令尊藍康泰,俠名滿天下,剛柔金錐獨步武林,九顆銀彈百發百中,老朽萬平選曾與令尊有一面之緣,怎能不識他的成名兵刃?” 藍世玉一聽與父相識,立即肅容躬身說:“原來是萬老前輩,晚輩藍世玉冒昧登峰,有擾老前輩清修,尚望老前輩海涵。

    ”說罷,深深一揖到地。

     萬平選再度哈哈一笑,感慨的朗聲說:“将門虎子,言之不謬,賢契家學淵博,父母神仙俠侶,令堂芙蓉仙子已有多年不見,不知一向可好?” 藍世玉聽得心頭一震,頓感迷惑,劍眉一蹙,立即不解的問:“家母乃齊魯女俠王姿華,并非芙蓉仙子媛姑姑,老前輩如此下問,令晚輩萬分不解!” 萬平選臉上一紅,自知失禮,立即歉聲說:“老朽年邁,記憶不佳,如非賢契提起,老朽幾将王女俠忘懷了。

    ” 說此一頓,似乎有意轉變話題,接著不解的問:“賢契此番前來,可是欲遊華嶽三峰?” 藍世玉本就覺得媛姑姑和父親的關系頗不平凡,這時聽了萬平選的話,愈加疑慮胸間,這時見問,頓時想起前來華山的目的,心中對媛姑姑的疑問,隻有改日專程來訪時,再向萬平選請教,於是恭謙回答說:“晚輩急事欲見獨醒子,特由德安縣境趕來,因不知玉女峰位居何處,是以在此徘徊。

    ” 話未說完,灰衣少年不由出聲笑了。

     藍世玉聽得一楞,不由茫然望着灰衣少年。

     萬平選也忍不住笑了,立即合笑說:“賢契想是初來,這就是玉女峰!” 說罷,舉手指着數十丈外的一座峰頭。

     這時,夕陽已沒,晚霧暗淡,暮色籠罩了整個華山,藍世玉舉目一看,玉女峰峻拔挺秀,果然與衆不同。

     ***************************************注:238頁好像有一行沒有。

     *************************************** 藍世玉搖頭說:“晚輩不知,但聽說是在玉女峰下。

    ” 萬平選立即正色說:“賢契,不是老朽有意使你掃興,我師徒三人在此峰居住多年,從未見過獨醒子老前輩一面,他老人家隐居在玉女峰下的傳說,那也是十年前的事了。

    ” 藍世玉一聽,不啻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但他仍相信那位慈祥的黃袍老人決不會騙他,於是漫聲說:“晚輩既然來了,決心前去看看,果真找不到,也隻好同去了。

    ” 萬平選略一沉思說:“好吧,你不妨試試,但不要抱着太大的希望。

    ” 藍世玉恭聲應是,立即感激的說:“多謝老前輩指點,晚輩告辭了。

    ” 說罷,深深一揖,轉身躍起,直向峰下瀉去。

     峰下一片黑暗,七八丈外的景物,已不能見。

     藍世玉停身之處,正是朝陽峰和玉女峰之間的山谷。

     隻見谷中,風和氣暖,奇花争豔,陣陣松濤,潺潺流泉,另是一番景象。

     藍世玉遊目一看,附近既無茅舍也無山洞,獨醒子自是不會隐居此地,於是,展開輕功,直向深處奔去。

     漸漸,松柏密集,翠竹成林,愈前進愈黑暗。

     他覺得如此盲人瞎馬亂跑一陣,永遠無法找到獨醒子的居處,因而他想起了黃袍老人對他的叮囑,決心試一試。

     於是,飛身縱上一座大石,氣納丹田,眼望深處,朗聲高呼道:“晚輩藍世玉,不遠千裡而來,專程拜見獨醒子老前輩,如蒙賜見,請即指引路途。

    ” 呼聲完畢,凝神靜聽,雙目前視,望着松林,他的呼聲隻不過是試一試,并未抱着希望。

     蓦地 前面百丈開外亮光一閃,現出一盞紅燈籠,乍看之下,是那麼飄渺遙遠。

     藍世玉一見,不由吓了一跳,心中又驚又喜,心想:“莫非‘獨醒子’果真仍住在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