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搆兵鄭祭足殺婿逐主

關燈
”魯桓公大驚,謂鄭伯曰:“紀君告急,孤不得不救。

    宋城亦未可猝拔,不如撤兵。

    量宋公亦不敢複來索賂矣。

    ”鄭厲公曰:“君既移兵救紀,寡人亦願悉率敝賦①以從。

    ”魯侯大喜,即時傳令拔寨,齊望紀國進發。

    魯侯先行三十裡,鄭伯引軍斷後。

    宋國先得了公子遊回音,後知敵營移動,恐别有誘兵之計,不來追趕,隻遣諜遠探。

    回報:“敵兵盡已出境,果往紀國。

    ”方才放心,太宋莊公貪賂搆兵鄭祭足殺婿逐主宰華督奏曰:“齊既許助攻鄭,我國亦當助其攻紀。

    ”南宮長萬曰:“臣願往。

    ”宋公發兵車二百乘,仍命猛獲為先鋒,星夜前來助齊。

     卻說齊僖公約會衛侯,并征燕兵。

    衛方欲發兵,而宣公适病薨。

    世子朔即位,是為惠公。

    惠公雖在喪中,不敢推辭,遣兵車二百乘相助。

    燕伯懼齊吞并,正欲借此修好,遂親自引兵來會。

    紀侯見三國兵多,不敢出戰,隻深溝高壘,堅守以待。

    忽一日報到:“魯、鄭二君,前來救紀。

    ”紀侯登城而望,心中大喜,安排接應。

     再說魯侯先至,與齊侯相遇于軍前。

    魯侯曰:“紀乃敝邑世姻,聞得罪于上國,寡人躬來請赦。

    ”齊侯曰:“吾先祖哀公為紀所谮,見烹于周,于今八世,此仇未報。

    君助其親,我報其仇,今日之事,惟有戰耳。

    ”魯侯大怒,即命公子溺出車。

    齊将公子彭生接住厮殺。

    彭生有萬夫不當之勇,公子溺如何敵得過?秦子、梁子二将,并力向前,未能取勝,剛辦得架隔遮攔。

    衛、燕二主,聞齊、魯交戰,亦來合攻。

    卻得後隊鄭伯大軍已到,原繁引檀伯衆将,直沖齊侯老營,紀侯亦使其弟嬴季,引軍出城相助,喊聲震天。

    公子彭生不敢戀戰,急急回轅。

    六國兵車,混做一處相殺。

    魯侯遇見燕伯,謂曰“谷邱之盟,宋、魯、燕三國同事。

    口血未幹,宋人背盟,寡人伐之。

    君亦效宋所為,但知媚齊目前,獨不為國家長計乎?”燕伯自在失信。

    垂首避去,托言兵敗奔逃。

    衛無大将,其師先潰。

    齊侯之師亦敗,殺得一屍一橫遍野,血流成河,彭生中箭幾死。

    正在危急,又得宋國兵到,魯、鄭方才收軍,胡曾先生詠史詩雲: 明欺弱小恣貪謀,隻道孤城頃刻收。

     他國未亡我已敗,令人千載笑齊侯。

     宋軍方到,喘一息未定,卻被魯、鄭各遣一軍沖突前來。

    宋軍不能立營,亦大敗而去。

    各國收拾殘兵,分頭回國。

    齊侯回顧紀城,誓曰:“有我無紀,有紀無我,決不兩存也!”紀侯迎接魯、鄭二君入城,設享①款待,軍士皆重加賞鎬。

    嬴季進曰:“齊兵失利,恨紀愈深,今兩君在堂,願求保全之策!”魯侯曰:“今未可也,當徐圖之。

    ”次日,紀侯遠送出城三十裡,垂淚而别。

     魯侯歸國後,鄭厲公又使人來修好,尋武父之盟,自此魯、鄭為一一黨一,宋、齊為一一黨一。

    時鄭國守栎大夫子元已卒,祭足奏過厲公,以檀伯代之。

    此周桓王二十二年也。

     齊僖公為兵敗于紀,懷憤成疾。

    是冬病笃,召世子諸兒至榻前囑曰:“紀吾紀仇也;能滅紀者,方為孝子。

    汝今嗣位,當以此為第一件事。

    不能報此仇者,勿入吾廟!”諸兒頓首受教。

    僖公又召夷仲年之子無知,使拜諸兒。

    囑曰:“吾同母弟,隻此一點骨血,汝當善視之。

    衣服禮秩,一如我生前可也。

    ”言畢,目遂瞑。

    諸大夫奉世子諸兒成喪即位,是為襄公。

     宋莊公恨鄭入骨,複遣使将鄭國所納金玉,分賂齊、蔡、衛、陳四國,乞兵複仇。

    齊因新喪,止遣大夫雍廪,率車一百五十乘相助。

    蔡、衛亦各遣将同宋伐鄭。

    鄭厲公欲戰,上卿祭足曰:“不可!宋大國也,起傾國之兵,盛氣而來。

    若戰而失利,社宋莊公貪賂搆兵鄭祭足殺婿逐主稷難保,幸而勝,将結沒世之怨,吾國無甯日矣!不如縱之。

    ”厲公意猶未決。

    祭足遂發令,使百姓守城,有請戰者罪之。

    宋公見鄭師不出,乃大掠東郊。

    以火攻破渠門,入及大逵,至于太宮,盡取其椽①以歸,為宋盧門之椽以辱之。

    鄭伯郁郁不樂,歎曰:“吾為祭仲所制,何樂乎為君?”于是陰有殺祭足之意。

     明年春三月,周桓王病笃。

    召周公黑肩于一床一前,謂曰:“立子以嫡,禮也。

    然次子克,朕所锺一愛一,今以托卿。

    異日兄終弟及,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