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臯以詹事,徐少鶴以少詹,陳偉堂官俊以侍讀,戚蓉塘人鏡以檢讨,俱得邀賞,以上書房翰林也。
每人袍一、褂一、和包三、靴一雙。
諸侍郎所得無靴,别内廷也(時陳侍讀督學山西,顧詹事為之代領)。
舊例惟南齋得與,此次上書房亦始有之。
皇帝即位,恩诏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俱得蔭子。
一品者蔭五晶,二品者蔭六品。
朱韫齋詹事士彥以庚辰七月二十五日擢内閣學士。
是日仁宗疾漸,本下,字迹已近模糊,蓋即獲麟之筆也。
韫齋子乃得二品之蔭。
是時陳荔峰閣學于圍前告假歸葬。
送駕後,始行至山東臨清,聞龍馭上賓奔回,而所有蔭子加級之恩均不能邀。
陳之出缺,朱之升缺,殆皆有數也。
韫齋同日升擢者顧晴芬少詹臯得詹事,奎玉庭少詹照得滿詹事(韫齋、荔峰皆餘鄉試同年)。
臣工奏折,凡經有朱筆,雖一圈點俱呈繳,不獨有朱批而後繳也。
其在任久者,或每年奏繳一次,或任滿彙繳,則無定制。
繳進之件俱存于紅本處。
遇纂修《實錄》時,奏明請出,事畢仍交紅本處奉藏。
嘉慶十二年,以列聖以來積漸既多,始移藏于太和殿東夾室内。
其館中請出者,于應繳時即由本館恭送夾室,不複繳進矣。
禦前行走與禦前侍衛同官而有别。
外藩蒙古王公及貝勒、貝子、八分公則稱“行走”,滿洲則稱“侍衛”。
侍衛有缺,行走無額缺也。
嘉慶初,以軍機辦理樞務之地,理宜嚴密。
時部員多以回事畫稿為名,擁擠窗外探聽。
于是派科道一人,每日輪至隆宗門内北首内務府值房監視,軍機大臣散後方得退直。
自王、貝勒、貝子、公、文武滿漢大臣,俱不得至軍機與軍機大臣談論。
軍機之有科道稽察,自庚申十一月十八日始也。
嘉慶二十五年十月初三日複裁撤。
軍機處向無親王與行走者。
嘉慶四年成親王與焉,自正月至十月二十二日即出,暫時之例也。
軍機章京從前未定額數。
和相在朝時,其挑補俱由軍機大臣自取,并不帶領引見。
嘉慶四年正月,定為滿、漢章京各十六,缺由内閣、六部、理藩院堂官于司員、中書、筆帖式内,選擇品方年富、字畫端楷者,送軍機帶領引見。
二月三十日軍機以保送人員引見長齡等十五人充章京,富綿等二十人記名按次補用。
其奉旨記名按缺挨補,即自是年始。
軍機挑取章京,舊隻内閣保送中書,繼而亦有六部司員。
工部雖保送,而司員邀用者獨少,蓋以衙門次序在後故也。
丙寅歲,始奏請考試,軍機大臣挑取若幹員帶領引見,奉旨,用者挨補。
若帶領十人,用者不過六七也。
此次取二十人,同年童萼君工部槐第一,題為《勤政殿疏》。
童有句雲:“所其無逸,弼丕基于億年萬年;彰厥有常,思贊襄于一日二日。
”軍機章京之有考試,自此次始。
至道光辛巳,願送者日多,各堂官無如何,始有本衙門自試之例,試取者方得送内閣。
及刑部試時,更限以三刻交卷,字須三百,遲者不閱,而例愈嚴矣。
軍機章京向令大臣子弟回避。
嘉慶二十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始有一體保送之例。
翰林無充軍機章京者。
若由舉人中書充章京,一改庶常,便出軍機。
戴文端由中書充章京,改修撰,奉高廟特旨仍留章京。
至侍講學士時,始特賞三品卿,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翰林之充軍機章京,惟戴文端一人而已。
翰林開坊,中允以上則進本,贊善、司業則帶領俸深之前二十名引見。
二十名内有出差者,但于折中叙明而不用綠頭牌,以其人不在引見之列也。
辛巳冬十一月,命以後引見,贊善凡出差者一例進綠頭牌,自是月始。
壬午三月二十六日引見,贊善易石坪元善以第一得之。
時易充會試同考官,在棘闱中,人未見而邀擢,以進綠頭簽也。
内閣中書向以得稽察房為要津,蓋其時非由稽察房不能得侍讀也。
終南捷徑,人競争之。
自戴文端公入閣,挑協辦,侍讀俱由散值派取,稽察房遂為無足重輕之地矣。
巡城禦史輪住海甸,自嘉慶十九年始也。
是年因逆匪林清餘黨未盡,稽察保甲,抽對門牌不符,令巡視西北兩城禦史,自正月至十月輪班在海甸各駐半月。
至嘉慶二十五年十月,有條奏巡城禦史駐園,恐誤公事,始議準裁撤。
三庫(綢緞,顔料,銀庫)向歸江南道,滿、漢禦史輪往查察。
嘉慶二十年十月,始每庫派禦史一員監放,以專責成,一年更換。
從浙江道禦史柏清額之請也。
二十一年十月,複添三員,定為每庫滿、漢各一員。
每當應更替時,本堂帶領引見,簡用六人,回署當堂掣簽分庫。
歲戊戌引見時,上即派定,不掣簽矣。
武英殿有露房,即殿之東稍間,蓋舊貯西洋藥物及花露之所。
甲戌夏,查撿此房,瓶貯甚夥,皆丁香、豆蔻、肉桂油等類。
油已成膏,匙匕取之不動。
又有狗寶、鼈寶、蜘蛛寶、獅子寶、蛇牙、蛇睛等物。
其蜘蛛寶黑如藥丸,巨若小胡桃,其蛛當不細矣。
又有曰“德力雅噶”者,形如藥膏。
曰“噶中得”者,制成小花果,如普洱小茶糕。
監造列單,交造辦處進呈,上分賜諸臣,餘交造辦處。
舊傳西洋堂歸武英殿管理,故所存多西洋之藥。
此次交造辦處而露房遂空,舊檔冊悉焚。
于是露房之稱始改矣。
端門樓舊貯腰刀、撒袋一萬八千分,梅針箭十八萬枝,為乾隆四十六年從給事阿那布之奏,照大閱合操時用盔甲一萬八千餘副之數備制收存者。
八旗各營用則領取,畢則交回。
嘉慶庚申二月,西司空成複請官造八旗兵應用箭枝、撒袋、腰刀等件。
據稱此項器械向系兵丁自備,并無照驗之例,官既不加督責,兵丁乃多不整齊。
大學士等議八旗應照點驗軍器之親軍、前鋒、護軍披甲等,共六萬三千有餘,若每名官給梅針箭六十枝或八十枝、撒袋一副、腰刀一把,為數過多,不特需費浩繁,亦無公所存貯。
若令兵丁自貯,更易滋弊。
定親王因言門樓收貯事,遂如舊例。
西司空之為此奏,蓋不知舊行事例也。
又請擇健銳營慣使腰刀技藝者,分撥各營,教之使刀之法。
尋駁曰:“腰刀為行兵要件,自當随時練習。
于别營挑選,未免紛煩。
應毋庸議。
“ 步軍統領即古之執金吾也,今俗稱為九門提督,舊秩三品。
後侍郎、尚書、大學士、親王皆兼為之。
嘉慶己未六月二日,皇後關防出神武門,有恒謹者不之避,兵部罪步軍統領不能稽察。
時定親王綿恩攝此職,上以布彥達赉代之,定秩從一品。
更仿綠營提督總兵之例,設左、右翼總兵各一員,秩正二品。
其巡捕五營,将中營作為提标,副将作為提督,中軍管圓明園一帶五汛;南、左二營參将以下并所轄之十汛,歸左翼總兵管;北、右二營參将以下并所轄之八汛,歸右翼總兵管。
是年十月,定總兵每人在南城外輪住半月(以順城門外十間房鄭源抄産官房為公所)。
六年改左翼總兵駐紮城外,右翼總兵駐紮圓明園。
先是副将駐圓明園,自總兵駐園,副将則移駐樹村。
總兵駐園,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旨也。
十一月三十日又令明年詣園後,步軍統領與左右翼均輪替在園駐班,正陽門外仍照舊輪流駐紮。
部院各衙門用印,各有監印之員,防竊漏也。
外官則多交簽押司其事。
嘉慶己未有縣丞職銜程卿延假名程炎,以湖廣總督印封書函投安徽巡撫衙門,内開“轉準勒保、福甯來信,川省軍糧囑于楚省代買二十萬石。
除湖廣采辦十萬石外,餘令候補知縣程炎前赴江南、江西采買奏明,即于九江、蕪湖、浒墅三關各撥銀五萬兩發交”雲雲。
後訊出程卿延父程馄官湖北鹹甯令,曾在畢制軍沅行署司理筆墨,存有預印空封之故。
可知
每人袍一、褂一、和包三、靴一雙。
諸侍郎所得無靴,别内廷也(時陳侍讀督學山西,顧詹事為之代領)。
舊例惟南齋得與,此次上書房亦始有之。
皇帝即位,恩诏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俱得蔭子。
一品者蔭五晶,二品者蔭六品。
朱韫齋詹事士彥以庚辰七月二十五日擢内閣學士。
是日仁宗疾漸,本下,字迹已近模糊,蓋即獲麟之筆也。
韫齋子乃得二品之蔭。
是時陳荔峰閣學于圍前告假歸葬。
送駕後,始行至山東臨清,聞龍馭上賓奔回,而所有蔭子加級之恩均不能邀。
陳之出缺,朱之升缺,殆皆有數也。
韫齋同日升擢者顧晴芬少詹臯得詹事,奎玉庭少詹照得滿詹事(韫齋、荔峰皆餘鄉試同年)。
臣工奏折,凡經有朱筆,雖一圈點俱呈繳,不獨有朱批而後繳也。
其在任久者,或每年奏繳一次,或任滿彙繳,則無定制。
繳進之件俱存于紅本處。
遇纂修《實錄》時,奏明請出,事畢仍交紅本處奉藏。
嘉慶十二年,以列聖以來積漸既多,始移藏于太和殿東夾室内。
其館中請出者,于應繳時即由本館恭送夾室,不複繳進矣。
禦前行走與禦前侍衛同官而有别。
外藩蒙古王公及貝勒、貝子、八分公則稱“行走”,滿洲則稱“侍衛”。
侍衛有缺,行走無額缺也。
嘉慶初,以軍機辦理樞務之地,理宜嚴密。
時部員多以回事畫稿為名,擁擠窗外探聽。
于是派科道一人,每日輪至隆宗門内北首内務府值房監視,軍機大臣散後方得退直。
自王、貝勒、貝子、公、文武滿漢大臣,俱不得至軍機與軍機大臣談論。
軍機之有科道稽察,自庚申十一月十八日始也。
嘉慶二十五年十月初三日複裁撤。
軍機處向無親王與行走者。
嘉慶四年成親王與焉,自正月至十月二十二日即出,暫時之例也。
軍機章京從前未定額數。
和相在朝時,其挑補俱由軍機大臣自取,并不帶領引見。
嘉慶四年正月,定為滿、漢章京各十六,缺由内閣、六部、理藩院堂官于司員、中書、筆帖式内,選擇品方年富、字畫端楷者,送軍機帶領引見。
二月三十日軍機以保送人員引見長齡等十五人充章京,富綿等二十人記名按次補用。
其奉旨記名按缺挨補,即自是年始。
軍機挑取章京,舊隻内閣保送中書,繼而亦有六部司員。
工部雖保送,而司員邀用者獨少,蓋以衙門次序在後故也。
丙寅歲,始奏請考試,軍機大臣挑取若幹員帶領引見,奉旨,用者挨補。
若帶領十人,用者不過六七也。
此次取二十人,同年童萼君工部槐第一,題為《勤政殿疏》。
童有句雲:“所其無逸,弼丕基于億年萬年;彰厥有常,思贊襄于一日二日。
”軍機章京之有考試,自此次始。
至道光辛巳,願送者日多,各堂官無如何,始有本衙門自試之例,試取者方得送内閣。
及刑部試時,更限以三刻交卷,字須三百,遲者不閱,而例愈嚴矣。
軍機章京向令大臣子弟回避。
嘉慶二十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始有一體保送之例。
翰林無充軍機章京者。
若由舉人中書充章京,一改庶常,便出軍機。
戴文端由中書充章京,改修撰,奉高廟特旨仍留章京。
至侍講學士時,始特賞三品卿,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翰林之充軍機章京,惟戴文端一人而已。
翰林開坊,中允以上則進本,贊善、司業則帶領俸深之前二十名引見。
二十名内有出差者,但于折中叙明而不用綠頭牌,以其人不在引見之列也。
辛巳冬十一月,命以後引見,贊善凡出差者一例進綠頭牌,自是月始。
壬午三月二十六日引見,贊善易石坪元善以第一得之。
時易充會試同考官,在棘闱中,人未見而邀擢,以進綠頭簽也。
内閣中書向以得稽察房為要津,蓋其時非由稽察房不能得侍讀也。
終南捷徑,人競争之。
自戴文端公入閣,挑協辦,侍讀俱由散值派取,稽察房遂為無足重輕之地矣。
巡城禦史輪住海甸,自嘉慶十九年始也。
是年因逆匪林清餘黨未盡,稽察保甲,抽對門牌不符,令巡視西北兩城禦史,自正月至十月輪班在海甸各駐半月。
至嘉慶二十五年十月,有條奏巡城禦史駐園,恐誤公事,始議準裁撤。
三庫(綢緞,顔料,銀庫)向歸江南道,滿、漢禦史輪往查察。
嘉慶二十年十月,始每庫派禦史一員監放,以專責成,一年更換。
從浙江道禦史柏清額之請也。
二十一年十月,複添三員,定為每庫滿、漢各一員。
每當應更替時,本堂帶領引見,簡用六人,回署當堂掣簽分庫。
歲戊戌引見時,上即派定,不掣簽矣。
武英殿有露房,即殿之東稍間,蓋舊貯西洋藥物及花露之所。
甲戌夏,查撿此房,瓶貯甚夥,皆丁香、豆蔻、肉桂油等類。
油已成膏,匙匕取之不動。
又有狗寶、鼈寶、蜘蛛寶、獅子寶、蛇牙、蛇睛等物。
其蜘蛛寶黑如藥丸,巨若小胡桃,其蛛當不細矣。
又有曰“德力雅噶”者,形如藥膏。
曰“噶中得”者,制成小花果,如普洱小茶糕。
監造列單,交造辦處進呈,上分賜諸臣,餘交造辦處。
舊傳西洋堂歸武英殿管理,故所存多西洋之藥。
此次交造辦處而露房遂空,舊檔冊悉焚。
于是露房之稱始改矣。
端門樓舊貯腰刀、撒袋一萬八千分,梅針箭十八萬枝,為乾隆四十六年從給事阿那布之奏,照大閱合操時用盔甲一萬八千餘副之數備制收存者。
八旗各營用則領取,畢則交回。
嘉慶庚申二月,西司空成複請官造八旗兵應用箭枝、撒袋、腰刀等件。
據稱此項器械向系兵丁自備,并無照驗之例,官既不加督責,兵丁乃多不整齊。
大學士等議八旗應照點驗軍器之親軍、前鋒、護軍披甲等,共六萬三千有餘,若每名官給梅針箭六十枝或八十枝、撒袋一副、腰刀一把,為數過多,不特需費浩繁,亦無公所存貯。
若令兵丁自貯,更易滋弊。
定親王因言門樓收貯事,遂如舊例。
西司空之為此奏,蓋不知舊行事例也。
又請擇健銳營慣使腰刀技藝者,分撥各營,教之使刀之法。
尋駁曰:“腰刀為行兵要件,自當随時練習。
于别營挑選,未免紛煩。
應毋庸議。
“ 步軍統領即古之執金吾也,今俗稱為九門提督,舊秩三品。
後侍郎、尚書、大學士、親王皆兼為之。
嘉慶己未六月二日,皇後關防出神武門,有恒謹者不之避,兵部罪步軍統領不能稽察。
時定親王綿恩攝此職,上以布彥達赉代之,定秩從一品。
更仿綠營提督總兵之例,設左、右翼總兵各一員,秩正二品。
其巡捕五營,将中營作為提标,副将作為提督,中軍管圓明園一帶五汛;南、左二營參将以下并所轄之十汛,歸左翼總兵管;北、右二營參将以下并所轄之八汛,歸右翼總兵管。
是年十月,定總兵每人在南城外輪住半月(以順城門外十間房鄭源抄産官房為公所)。
六年改左翼總兵駐紮城外,右翼總兵駐紮圓明園。
先是副将駐圓明園,自總兵駐園,副将則移駐樹村。
總兵駐園,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旨也。
十一月三十日又令明年詣園後,步軍統領與左右翼均輪替在園駐班,正陽門外仍照舊輪流駐紮。
部院各衙門用印,各有監印之員,防竊漏也。
外官則多交簽押司其事。
嘉慶己未有縣丞職銜程卿延假名程炎,以湖廣總督印封書函投安徽巡撫衙門,内開“轉準勒保、福甯來信,川省軍糧囑于楚省代買二十萬石。
除湖廣采辦十萬石外,餘令候補知縣程炎前赴江南、江西采買奏明,即于九江、蕪湖、浒墅三關各撥銀五萬兩發交”雲雲。
後訊出程卿延父程馄官湖北鹹甯令,曾在畢制軍沅行署司理筆墨,存有預印空封之故。
可知